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第149节
那是一个看起来年纪并不算大的男人,一袭白袍,额前一缕青丝,岁月虽然给他身上留下了几分沧桑,但同时也带给他一分特殊的魅力。
整体来说,这个男人给他的第一印象不错。
“你是??”
赵守一眼睛一眯,这个人的境界有些奇怪,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能在这座岛上的能是个普通人吗?
就算是对方不说,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来人呵呵一笑,如沐春风。
“社稷学宫——邵坤生。”
赵守一眉头一挑,颇为诧异。
“阁下是个读书人?”
邵坤生又是一笑,“怎么,不像吗??”
赵守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青城——赵守一,是个入世的道士!”
听到这话,那个人也是一愣,然后便哈哈一笑。
“道士?这倒是看不出来啊!”
说完邵坤生还不由瞥向跟在赵守一身边的小姑娘,一个道士带着一个姑娘。
小兰见对方眼神有些促狭,心里不由有些害羞。
虽然她人不大,但是这个眼神她却读懂了。
赵守一将小姑娘拉到自己身后。
“读书人什么时候这么八卦了??”
邵坤生见到这一幕,颇为玩味地回道:“彼此彼此,小友不也是一个假道士!”
“假道士?”
赵守一嘴角一勾,这个人很有意思。
“难道不是??”
“小友这番游历,还带了一个佳人,可不就是个假道士,我可是听说过,道士修行是需要清心寡欲的。”
“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连我这个读书人都没有小友这样的福分呢!”
小兰站在赵守一身后,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她想起铁嘴神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读书人一般是不骂人的,但要是骂起人来,十个八个的对方是一点都不惧的。
“要是别人说这话,我觉得可能是真的,不过邵先生说这话,是在谦虚吗?先生此番境界,此等学问,莫若一个姑娘,怕是夜夜眠花宿柳也轻而易举吧?”
听到赵守一的话,邵坤生忽然有些赧然,并没有像一般读书人那样的大义凛然,急于否认。
而是有几分怡然自得的模样。
“惭愧惭愧!!”
赵守一愕然,这还是他头一次见到读书人对于这种事儿半点不否认,似乎还有些自豪??
“.”
第224章 登仙会,玄真道人
“青城山,那可是个好地方!”
“我也觉得是个好地方!”
邵坤生听到赵守一的话,心里也觉得有趣,若是这话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怕是对方只会说“哪里,哪里,谬赞,谬赞,不算太好。”
但是赵守一却说自己也觉得好。
直抒胸臆,半点不虚伪,这样的性子,他很喜欢。
“方才小友一剑惊天,实力已经远超普通意义上的神游了。”
赵守一没有接话,对方找上他,又与他说了那些话,不会什么目的都没有。
在之前离开那个凉亭的时候,那两个人的对话他一字不落地听清楚了,这个岛上还有另一帮人,听起来,那些人似乎并不友善。
如今打开了话匣子,说到了这件事儿,无疑便是图穷而匕现。
见赵守一不接话,邵坤生也不生气,而是继续说道:“赵小友可是为了那登仙会而来??”
赵守一也未接话,登仙会,这是之前那个桃花坞的公输荀说起的一个名字,不过他并不知晓这个登仙会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其间又有什么忌讳的地方。
有道是言多必失,多说多错,他便没有开口,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邵坤生见赵守一点头,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
“想想也是,以赵小友如今的境界除了登仙会怕是其他的也不会让你感兴趣了。”
说到这里,对方忽然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赵守一恰逢其时,开口说道:“可有不妥?”
虽然开口,但是赵守一仍然惜字如金,他目光平静,不见波动,邵坤生心底叹了口气,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既是个有意思的人,也是一个难缠的人。
他很好奇,对方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有这般八风不动的琉璃心境。
“登仙会,顾名思义,是我辈中人欲求更进一步所举办的大会。”
说及此处,邵坤生有些唏嘘,他出身社稷学宫,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学宫之内修炼的功法并不多,因为当权者可不会希望自己的手下是个江湖高手,这样不利于管理。所以对于邵坤生自己来说,他很珍惜。
不过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一个人得到了一,便会想二,得到了二,便会想三,得到了三,便会想四,想得到更多。
而邵坤生也不例外,他费劲千辛万苦修炼得到如今的境界,自然也想着能够更进一步。
见识了天地的广阔,怎么可能愿意还会蜗居在小池塘之中呢?这是人性,或许也是万物的本性。
一如我们在寻常日子中见到了普通生灵,就如同一棵小树,当它突破了困境,从一片树林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就会想办法继续散开自己的树冠,以便它们能够汲取更多的阳光。
所以那些参天的古木,树冠大多是越长越大,树干也越长越高。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天性。
看着这个自称是读书人的邵坤生感慨不已,赵守一还有些疑惑,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
其实对于这座天下的修行来说,或者说对于修行者来说,最可怕的一件事儿不是什么登山如登天,也不是什么厮杀搏命,而是前路断绝。
不难想象,当一个人拼尽全力登临绝巅时,看到前路已断时,那种绝望。
这样的事情已经与心性没有多大的关系了,绝路与希望渺茫是两回事。
赵守一修行,因为之前的积累太过浑厚,一路破境如同神助,并且所修的功法此时也还未达到圆满,境界也在一点点进步,所以对于这种复杂的情感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邵坤生看了看赵守一,见对方依旧没有表情,心底变得有些复杂,当年自己好像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能成功跻身神游玄境的人,从来就没有失败者,无论是江湖上哪一代人,都是那个时代天赋最强,或者机缘最好的几人。
这一代江湖最强,他猜测应该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了。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多说,或许当眼前之人经历过之后,才会对无法破境,原地踏步,眼睁睁看着花落人亡,生命凋零,有自己那种感受吧!
紧接着他就继续介绍关于登仙会的相关事宜。
“此次登仙会发起之人是东阳翁,本身实力已经达到神游巅峰,在一次出海访仙时,机缘巧合之下,在东海发现一座秘境,是五百年前玄真道人破碎证道之地,有大机缘。”
赵守一心里一叹,青城山道藏万余卷,涉猎天下大大小小事儿,其中有一本杂记之中便有这位玄真道人的相关记载。
相传在五百年前,在东华山有一道人结茅修行,十二岁上山,二十二岁下山,一出山便是逍遥天境,后十年,一路破境,直抵神游玄境,当代无敌。
在他四十岁时,约战了当时天下前十位巅峰修行者,于东海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那一场战斗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神游玄境的全力出手,让东海的天象变得极为不稳定,到最后甚至将东海的几座岛屿都击沉了。
那一战之后,有人说这位道人霞举飞升了,因为在战斗结束的下午,天空之中白日星现,双月横空,一道霞光从九天而降,照在了东海之上。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口耳相传的,并没有真实的史料作证,所以归在了杂记之中。
但是这个人却让赵守一印象比较深刻,因为据那本在杂记中的记载,那个人曾说过一句话。
“我就是江湖,我就是天下,但江湖不是我,天下就是我。”
此番豪情壮语,尽显此人胸怀,视天下于无物,但是却道出了江湖的真意,或者说人心的真意。
“邵先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邵坤生闻言,点了点头。
“但说无妨!”
赵守一眼睛半眯,却石破天惊。
“既然东阳翁发现了那个秘境,为何不独自享用,而是举办这场登仙会呢?”
邵坤生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赵小友不会以为玄真道人的秘境那么好打开吧?据估计,对方最少都是一位归真境的强者,甚至是仙境高手!!若是能凭借一己之力便能打开秘境,东阳翁可没有那么大方。”
第225章 萧瑟一行入青城,唐莲拜山
“终于到了!”
青城山脚,萧瑟仰起头,遥遥打量起这座已然轰动整个天下的名山,心中不由有几分感慨。
先是一个道剑仙,又来了一个赵守一,终于让这座名声不显的福地仙山走到了世人眼前。
自从萧瑟激发出那一剑之后,到青城山的路就变得格外好走,几乎就没有那种不开眼的人再来寻他们的麻烦。
他自己猜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那一剑的威力有关,回想起之前的那一幕,剑光如水,一泄如瀑,摧枯拉朽,浩浩荡荡覆盖方圆几公里,那已经不是逍遥天境的范畴之内了,所以一般意义上的杀手,来的再多也只是无用功。
在萧瑟一行人离开葫芦嘴山坳之后,那一处至少来过五波人,在看到那处的现状之后,大多是一语不发,扭头便走。
只有一波人,去的是一位老者,看到现场之后,感慨万千,最后化为一句话,剑仙不出,十死无生。
自此,之后的路便是一帆风顺了。
虽然江湖中人爱慕虚名,但也不是傻子,既然萧瑟一行人之中有那样的高手,又不是什么生死大仇,他们没必要去送死。
“是啊!终于到了。”
站在萧瑟身边的是雪月城的大师兄唐莲,似乎是听到萧瑟的言语,轻声呢喃了一句。
萧瑟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上一篇:我在武侠世界挂机躺平
下一篇:我,丁修,古龙武侠第一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