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239节

  所以想了想,他也不想在这个事情上,继续和陆渊纠缠了。

  以大王的生辰定五行就定五行吧。

  毕竟长沙国是大王所开,以他之生辰定土德,也勉强说得过去。

  最多日后,多多宣传一下黄天仙人,将这位神仙弄得为世人所知,如此也能给大王多上一层法理了。

  所以崔长青最终道:“尊大王之命。”

  陆渊见此,不由笑道:“这样才对嘛。崔卿、孙卿,你们乃我心腹,日后也将是新国宰辅,难道还不知晓,我之性格吗?

  今日我既选选土德,那自然是有自己道理的。

  此绝非头脑一热,便做出的仓促选择。

  长沙乃我所开之国,我难道不想国祚万年吗?你等就放心吧。”

  关于太平道书的事情,陆渊是绝不可对外人言的。

  就连黄天仙人这个名头,也只是拿来糊弄外人的,尤其是糊弄丹鼎道。

  但此些事情,自然就没必要和这两位文官说了。

  而崔长青、孙思文两人听了陆渊的话,一想自家大王性格,都是不由点了点头。

  确实,以自家大王这稳重性子,是绝不会做出有害自己的事情的。

  今日选土德,必是有其用意,只是不能与自己两人相言罢了。

  这么想想虽然无奈,但倒也让他们安心起来。

  “既然大王是深思熟虑,那臣等就放心了。”

  孙思文冲陆渊行了行礼,然后说起了下一个议题:“既然律法、礼制已定,那接下来的就是军制、官制。军制大王总揽,臣等不好多加妄言。

  但官制,如今天下各国,多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为主流,此二十三职部,若需全部完整,最少也需五百余人。

  如今我国仅辖一郡,九寺五监可省并一些,三省六部也可精简人员。

  但再怎么省并、精简,要搭起新国框架,三百余官员也是少不了的。

  再算上地方府县缺员,如今我长沙国,官员缺口已达一千七百余人。

  所以臣奏请,开国之后,大王开科举,广选天下士人,以足我国官员所用。”

  孙思文请命道。

第212章 两国合兵

  官员缺口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了。

  从去年平定三府开始,陆渊就一直受这个问题困扰。

  如今一年多过去,这个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弄到此时,成了他开国的拖累。

  不过好在如今朝廷册封他为长沙王,正式得以开国,原本的名分问题解决了,这事也就好办了。

  因此听到孙思文的话后,陆渊此时便道:“科举之事,等我接受册封,开国之后,便会下诏。在国境之内,广开恩科,以此选拔官员。

  至于如今朝廷中枢所缺之官,各部各司所缺主事,可挑选地方精干之官入职,先行搭建起各部司框架。

  他们离去之后,所缺官员,地方再行提拔。

  先把朝廷和地方府县的框架搭起来,安排好各部各司、各府各县主官,维持上下运转。

  剩下所缺之基层做事之官,等开了科举,再有那些新官去充任。”

  选拔官员,对于此时的陆渊来说,算是最好解决的事情了。

  只需开个科举,自然有那以千百计的秀才举人,如鱼归海一般,涌来为他效命。

  然而听完陆渊的话,孙思文却没那么乐观,而是略带愁苦道:“大王,新开科举,这是可以解决用官之缺。可如今我洞庭郡内,历经多年战乱,地方疲惫,百姓流失。

  生民饥饱生存,尚且艰难,又何谈读书了。

  这些日来,臣查阅地方送上来的籍册文书。

  清点过后,发现如今四年丧乱下来,我洞庭举郡之内,江南九府之地,地方有秀才功名者,不过两千三百余。

  就这点秀才生员,面对多达一千七百余的官员缺口,根本不足以用事。”

  陆渊听到这话,也不由大感头痛,然后问道:“洞庭郡士子如此之少,往年何以维持那么庞大的官员?”

  孙思文答道:“我大越诸郡,除了临海、豫章两郡之外,其它各郡,历来文风不盛。往常时候,朝廷多是选拔临海、豫章两郡士子,以分派往各郡为官。

  就如臣,当初考中举人之后,便从豫章郡分派到了洞庭郡。

  而似臣这等临海、豫章两郡的籍贯的官员,足足占据了大越各郡官员半数。剩下半数,才是由其它六郡士子充任。

  如今大王建立新国,郡内那些临海、豫章两郡籍贯的官员,多有弃官而去者。

  此类士人,家眷宗亲俱在临海、豫章两郡,为朝廷所制,皆不可信。

  故而大王若选官,除非愿意日后皆心向大越之臣,否则是无法从朝廷那边获得援助了。

  可若无临海、豫章两郡士子,洞庭境内官员又缺乏,找不到合适人充任。

  该如何决断,唯请大王裁决。”

  没有足够官员,陆渊建立的长沙国就无法运转。

  可如果只找朝廷讨要官员,那他在长沙国算自己的,还是算朝廷的?

  这个事情太难决定,孙思文根本不敢擅加决定,只能请陆渊这位国主,自行选择了。

  而陆渊听完,也是沉默。

  这几年洞庭郡因为战乱,元气损失的太惨了。

  不仅户口从巅峰时的六十万户,三百万人口,跌落到了现在的三十六万户,一百八十万人口,损失近半。

  就连地方上的文人,也在接连的战乱中,不是被乱兵所杀,就是搬迁出去,逃到外郡了。

  所以弄到现在,等陆渊开国,清点下去,全国秀才竟然只剩下了两千三百多人,足足一个文化荒漠。

  面对这么一个百业凋敝的场景,陆渊心中只能长叹,仔细思索之后,最终道:“朝廷士子不可用,但不属于朝廷的士子,总是可用的。

  如今南海国、宁海国立,此两国虽然也遭了战乱,但已过去数年,早已恢复太平。

  尤其是南海国,先前被静海国入寇时,所受影响也不深,如今早已恢复了底蕴。

  我与此二国结盟,可遣人出使两国,具陈厉害,请这二国允许国中士子,来我国科举,出仕为官。

  以这两国现今情形,当会同意的。”

  当初陆渊和严望秋、苏玄歌结盟,就已定下了守望互助的盟约。

  此两国更是允诺,会大力支援钱粮、帮助陆渊维持国中,用以抵御北方周国和越国的威胁。

  如今陆渊国中缺少官员,再发文过去,请求帮助,这二人大概率是不会拒绝的。

  孙思文听到陆渊的折中办法,微微愣了愣,随后点头笑道:“若是求助南海、宁海二国,当无问题了。”

  旁边崔长青也是莞尔一笑,打趣道:“曾听闻南海、宁海二国初立,原先南海派、九川剑派的那些江湖武人,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纷纷抢占两国要职。

  不仅占据了大半朝中官位,便连地方官府,也被安插亲信,根植党羽。

  据传,此二国立国才不过半月,原本两郡的地方官员,就有过半被遣散逼走。

  如今两国国内,无数文人士子,都对此大失所望。

  若大王发出求贤之令,此二国士子闻之,必欢欣鼓舞,不避千里之远,往来投之。”

  孙思文与崔长青之所以如此发笑,主要还是南海派与九川剑派这段时间做的事情,是在太过乱来,吃相难看了。

  不同于陆渊一穷二白,一把手建立如今基业,没有太多牵钳制。

  南海派与九川剑派建立,都超过了千年。

  这么长久时间下来,两派弟子都已过万,其中利益纠葛,不知分出了多少派系。

  如今两派化派为国,严望秋与苏玄歌吃下了最大好处,成为了王室。

  那他们底下的那些长老弟子们,甚至门派附庸们,是不是要给出足够利益好处,用来安抚?

  不然原本属于大家的门派,突然变成只属于你们两人的国家,好处总不能全让你们占了不是?

  真这样,还有谁愿意,跟着苏玄歌和严望秋做事?

  于是出于这方面考虑,严望秋与苏玄歌,不得不将国中大半官职拿出来,作为利益蛋糕,分给自己手下的那些人。

  但南海郡与郁林郡就这么大,都不过十府百县,就算如今建国了,多一个中央朝廷,又能有多少位置分给手下人?

  他们每人手底下,可都有千百人眼巴巴看着,等着捞个官位呢。

  于是为了凑出这么多官位,严望秋与苏玄歌不得不选择,将原本的地方官员裁撤开除,空出大半位置来,用来安置手底下的亲信。

  而这种行为,他们还美名其曰,清理朝廷影响,与天下万民分利。

  至于万民是谁?

  那自然是他们的门亲故旧,亲朋好友了。

  这么一种行为,自然恶心坏了两郡地方文人。

  原本南海、宁海开国,两郡地方士子也并不怎么抗拒,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毕竟两国建立之后,外国的世子,自然就无法来他们本郡做官。那么两国选拔官员,自然也就只能选择本国的人了。

  而上面孙思文已经提到过。

  原本地方上,一半的官员都是由临海、豫章两郡的士子占据的。

  如今这一半的名额空出来了,他们本国的士子,自然就可以去争夺了。

  这种大好事情,对于那些当地文人,自然欢欣鼓舞。

  可如今严望秋与苏玄歌一方操作,不仅把那空出来的近半名额占了,还把他们原本剩下的一半,也给占了不少。

  自己原本期盼的建国好处没了,反倒自己的利益受损了。

  你说说,两郡地方的文人士子,能开心就有鬼了。

  怕是文坛之中,那些文人士子私底下,对于两国都怨声载道,暗骂暴君了。

  也正是在这种舆论风潮之下,南海、宁海二国的一系列作为,迅速的传遍天下各郡,已为世人所知。

首节 上一节 239/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瞎眼说书,曝光十大通天路

下一篇:人在综武钓鱼,修炼天赋逆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