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520节

  望着他离去背影,陆渊一时也陷入深思。

  若不出意外的话。

  今年,也就是整个神武十二年,楚国上下的重心,除了预定的消化计划外,都将围绕着河陇之战,以及第二次征夷之战进行了。

  “希望一切能顺利吧。”

  陆渊心中暗道。

第384章 梁国君臣

  梁国,大梁城。

  自上古华光帝成为第一任人皇以来,便选择定都大梁,以统御中州四夷,此地繁华由此而始。

  不过上古年间,仙神并立。

  整个九州世界占据主导的,并不是那些如同蝼蚁的凡人,而是那些掌握了超凡伟力,能移山填海的仙神。

  所以那个时候所谓的人皇,其实也不过是降服了所有仙神,得到所有修士承认的共主罢了。

  上古三帝,只统御仙神,并不直接对凡人进行统治。

  其是仙神的帝,而非凡人的帝。

  而仙神修士,为了修行,多居于洞天福地,处在灵气充裕之所。

  此类地方,又往往在深山大泽,远离平原。

  所以上古年间,三帝和修士们,对于世俗凡人的治理,其实是没放多大心思的,完全是任其自流,不以为意。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除了中州之外,其它九州之土的开发,都是从近两三千年来,灵气开始极速枯竭,仙神隐蔽之后才开始的。

  就如两千多年前,临海世家南部扬州,定都金陵,以此据点慢慢开发南土。

  其它雍州、冀州、徐州等地,也多是如此。

  由此可见,已经开发了数万年的中州,该是何等之繁华。

  而处于中洲之核心的上古帝都大梁,又是何等之雄伟。

  事实也是如此。

  大梁城处在大河之南,周围三水环绕,灌溉良田百万余顷,养活之生民以千万计。

  整个九州之中,一直都是以青州为首,而占据了整个青州的梁国,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九州第一强国。

  自神武七年,攻灭莱国,统一青州以来,梁国就常年不兴兵戈,而是专心梳理内政,修养生息,积蓄内力。

  如今六年时间过去,随着梁国的深入治理,青州东部五郡的新收领土,早已尽数归心,开始产出大量的钱粮赋税,向西输入大梁。

  而来自天南海北,九州各地的商旅,也纷纷运输着货物,往这座天下最中心的城市而来。

  汇聚了天下所有财富的大梁城,以及坐拥此城的梁国,也借此辐射天下,施加着自己的影响力。

  就如此时,针对梁国西面与南面的变故,如今大梁城内的君臣,展开了一场会议。

  梁皇宫。

  议政殿内,梁帝高坐于首,下方两列群臣各自并座,每个人案前都摆放着一些资料和奏疏,脸色凝重。

  “诸卿,如今魏逼于周,周人国都长安,日日闻警,兵戈之声不绝。

  同样赵人兴师河内,三十万大军日夜操练,广造战船,训练水师。

  大河之上,皆是赵人船影。

  其觊觎河南之心,可谓人尽皆知。

  以周人现如今的处境,四面皆敌,国内兴兵七载,将士死伤以百万计,民众苦于赋税,往来疲惫,流离失所。

  此等景象,已有亡国之势。

  以朕观之,周人怕是保不住其河南、南阳地了。

  诸卿以为,我大梁是否该有举动,兴兵向西,夺取此二郡,以免为魏、赵、楚等国所取。

  也好屏蔽我大梁西境,安稳边疆。”

  梁帝的声音威严而庄重,带着一股强大无比的自信和底气,似乎面对魏、赵、楚等三大霸国,也毫无畏惧。

  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多大。

  但若是深入了解过当今梁帝,便能知晓此并非狂妄,反倒还算是谦逊了。

  当今梁帝岁已四十有二,登基已有二十二载,其自继位以来,便连年兴兵,征讨四疆南北。

  即位之初,就南征扬州越国,用兵数载,最终逼的越国割让江北广陵三府,并以弟事梁,令这个江南大国屈服。

  打服了越国之后,梁帝回国休养不到一载,又领兵东征青州东海诸国,扫灭数个小国,设置了东海郡。

  紧接着,又北上征讨莱国,花了数年时间,在北边霸主徐国干涉的情况下,消灭了这个青州东北的两郡大国,彻底解决了其统一青州的绊脚石。

  随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没了莱国阻碍之后,青州东部的一应小国,都没撑过两年,便一一被梁国消灭设置了郡县。

  到如今,整个梁国已地拥十五郡,成了青州唯一之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州霸主。

  而梁国十五郡之中,则有足足五郡之地,是当今这位梁帝打下来的。

  如此威望,如此功绩,再加上连续击败数霸主的战绩,以及如今梁国强大的国力,自然认得这位梁帝有这个底气说出此话。

  因为他,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武帝。

  开疆拓土即为武。

  “陛下,我国统一青州,便已为天下诸国所忌惧,令诸国戒备敌视于我。

  而且我等已占据半个中州之地,叫天下诸国来说,所得可谓最厚,天下未来之利,半数已在我手。

  盈满则溢,过犹不及。

  只统一青州,便令北边赵徐二国,南边楚宁二国,皆虎视于我,觊觎青州之地。

  此时若是再夺河南、南阳二郡,那么西边之周魏二国,怕也要立刻罢兵休战,挥师向东了。”

  下方群臣之中,梁国名将,昌邑君杨辰,见自家皇帝似乎对河南南阳二郡起了贪念,想要挥兵攻伐,立刻起来劝诫道:“我大梁独占一州,为天下之最。

  可一州之地,国力再强,也难抵整个九州。

  我大梁周边,北边赵国据冀州,徐国据徐州;西边周国据雍州;南边楚国据扬州;东边郑国据豫州。

  同时北边兖州魏国,亦开始大举南下,想要向中州腹地推进。

  以上六国,皆为一州之霸主,国中可发百万雄兵。

  这四方各国若是联合,稍一动员,便可出三五百万之军,攻打我梁国。

  我大梁虽强,可经过这些年休养生息,户口也不过增长到了六千余万,兵马三百万而已。

  此等实力虽强,可远没达到可以一国敌天下的地步。

  现在各国之所以没有联合攻打我梁国,只是因为周国疲惫于蕃人、魏人之祸,楚宁争霸于江南,赵、徐国北江有胡患。

  郑国同处中州,与我国接着各国觊觎,自顾不暇。

  各国皆各有麻烦,难以顾及我国罢了。

  可如今,周国将亡于魏,楚人已有一统江南之势,赵徐二国已稳固北疆。

  我梁国周边,已有四国可以抽出余力,插手青州事宜。

  此时他们之所以没立刻动手,不过是因为以一国之力,难以抗衡我大梁,心中有所畏惧罢了。

  可等他们彼此串联,沟通愈发密切,迟早能合纵连横,组成联军,共伐我国。

  所以当今之时,我国首要之务,绝不是夺占河南、南阳二郡,将附近的最后一块中州之土夺下。

  这样会刺激附近各国,让他们加快联合脚步,讨伐我国。

  我大梁要做的,是要大力扶持周国,让其帮助正从北边南下,气势汹汹的魏国。

  魏国拥地十郡,人口三千余万。举国可用之兵,足有两百万。

  另外其还得的了神剑门的全力支持,国中先天宗师,足有二十余位。

  放眼天下诸国,魏国是仅次于我梁国的。

  若让其吞并了周国,魏国国势还要进一步上涨,届时地跨两州,声势比我大梁还要更上一筹。

  到时魏人挥兵西来,怕是凭其一国,就可敌我大梁。

  这实在是我大梁有史以来,最为可怕的大敌。

  所以,为阻此等局面出现,就必须阻止魏国南下,将它挡在西北,不令其与我接壤。

  正好周人疲弊,国力大衰,隐有跌落霸主之位,实力不复从前,再难为我梁国西境之患。

  而且周国虽弱,但也还有千万之民,百万之军,先天宗师亦有七人。

  此等实力,进取不足,但自保有余。

  只是一心防守的话,还是能挡住魏国的。

  甚至北边的赵国,也能用周国牵制一二,令其无法全新向南,与我梁国为敌。

  而周国得我之助,可以坐稳南阳、河南二郡,于日后也有了退路,国祚可保无虞。

  此等恩德,必可令其心生感激,从此紧靠我梁国,为我屏障。

  故而臣以为,不如扶持一个弱小的周国,让它成为我大梁从属,替我梁国守着西境,挡住魏国之患。”

  杨辰长篇大论,向梁帝讲述着自己的看法。

  而梁帝听完,沉思一会,最终缓缓点头:“昌邑君说的不错,我大梁如今占据半个中州,比之各国,已经是占尽好处了。

  再去贪图河南、南阳,即便得之,与我也好处不大,反而会引起诸国之怒。

  反倒是援助周国,可让我得一西境屏障,以阻魏国之患,牵制赵国之力,对我大梁的好处还更大些。”

  梁帝说到此,转头看向下方一人,吩咐道:“张卿,稍后你和昌邑君,以及户部、兵部商议一下,看该如何援助周国。

  等有了一个章程之后,再挑选合适使者,上禀于朕,令其出使周国,商谈两国合盟之事。”

  “是。”

首节 上一节 520/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瞎眼说书,曝光十大通天路

下一篇:人在综武钓鱼,修炼天赋逆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