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修行:本是人间清风客 第426节
谢谢大家的推荐票、月票和打赏的支持~
第740章
日子过得不紧不慢,虽然桑氏医馆无人光顾,可店门每天都开,店里的学徒(傀儡人)每天都定时打扫门口的落叶和清理杂物。
这种日子一直在持续,风雨不改。
换作其他店家,门口清冷至斯早就慌了,就算不点炮竹敲锣打鼓地宣传也会焦灼万分地在门口踱来踱去,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
慌乱的情形大家伙见多了,岚水镇是很平和,但人气旺而店铺不旺。
有些店面是开了关,关了又开。店家换了一次又一次,做不长久。就连摊主夫妇先前也是开粉面店的,生意不行就去摆摊,摊子的生意不行又回去开店。
只要转变得快,穷神就追不上他们。
在岚水镇能开得长久的店面要么是大店家,不差钱那种;要么就是修士开的店铺,专门售卖灵器、灵食和法衣之类等物。
有些灵器在金川城买太贵了,在岚水镇的价格至少便宜一小半。
当然,品质肯定相对不太好,若买到品质比城里高的,那就是捡了一个大漏。可这种机会比较少,就算有,很多修士也不敢买,怕是赃物。
能让某位修士低价出售的赃物,背后必有来头。
有来头的赃物若不尽快出手,等对方的亲朋找上门就麻烦了。所以,便宜的好东西普通的修士不敢买,不平凡的修士又看不上眼。
正如桑氏医馆,有街坊从旧屋主的口中得知那个叫阿桑的八成是位修士。
修士开的医馆定能医治修士,出于防人之心,低阶修士不敢轻易相信药修,生怕成了试药的;高阶修士不屑找街边医馆,生怕被人觊觎自己高贵的血肉之躯。
普通人暂时不敢进来,坐等摊主夫妇的后续。
摊主夫妇男的姓齐,在家排行老大,于是叫齐大;妇人姓孔,街坊都称她孔娘子。她家距离桑氏医馆挺远的,这并不妨碍街坊对她一家服药之后的反应。
不仅是坐等,还有人特地借故上门瞧瞧夫妇俩喝药之后的状态。
夫妇俩那次在医馆离开得急,街坊们来不及细看。如今不请自来,让人来不及准备才能发现真相嘛。赫然发现夫妇俩不仅精神抖擞,似乎还年轻了好几岁。
“这都什么药啊?!会不会施了什么法术?”
类似这样的言论层出不穷,明面上说是法术,背地里说的是妖术。效果太明显,街坊们不仅不羡慕还心生畏惧。流言四起,但并未影响齐氏夫妇的生意。
岚水镇是有修士的,有人请来修士在晚上观察齐氏夫妇的摊子,看看那些烤肉是否有妖术。
防患于未然,毕竟有过前例。
若有妖邪作祟,及早发现及早清除方能减少受害者。
修士们不管低阶高阶,遇妖便想清除。可齐氏夫妇身上、摊子上并无术法的痕迹,至于变年轻,只能说是桑氏医馆的药十分了得。
因此,这波流言相当于在无形之中给桑氏医馆宣传了一波。
外界的纷乱,并不影响桑月的闲逸岁月,也未影响齐氏夫妇的忐忑不安。大半个月之后,齐大果然在山里遇到改变他一家命运的那一幕。
因早有心理准备,且动作敏捷有力,在吓一跳险些摔下山坡时及时抱住一棵树。
安然无恙地归来,夫妇俩感激涕零地挑着一担子山货和鲜肉来到桑氏医馆。身后跟着一串人看热闹,问夫妇俩到底什么事,夫妇俩笑呵呵地就是不开口。
阿桑说过的,不要帮她宣传医馆,让一切随缘。
本想带着孩子过来给她叩个头的,可她这里不兴叩头,孩子们的休沐日又过去了。请假是不可能请的,万一让先生反感就不好了。
无妨,等下次休沐再带过来便是。
在此之前,夫妇俩挑着沉沉的担子进了医馆,吃瓜群众不敢进便散了。是散在附近溜达,等齐氏夫妇出来再问个详细。
而在内庭,齐氏夫妇俩不容分说硬要给她叩个头。
没办法,阿桑是修士,自己夫妇是凡人,这份恩情注定无法回报,不磕几个响头实在良心过意不去。这次桑月没拦他们,此刻的她正在庭院里搅拌药剂。
在燕城养成的习惯,无论丹药、药剂都在炼丹楼炼制。
以前是外界的环境不适合炼药,眼下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当然要在外边炼。在外边炼制普通的可以售卖的丹药和药剂,重要的丹药和毒才回庄园炼。
夫妇进来的时候看到她在搅拌一大锅药,本不敢打扰了。
是她放开搅拌棍让它自动转,这才硬着头皮告知来意,同时让她看看自家的劫数是否已过。
“过了,过了这道坎以后你们一家就能平平顺顺的。”桑月笑道,“当然,寻常的生死离别还是有的。都是人嘛,没有几个是能享福安乐一生的。”
连她自己都无法余生安泰,又怎能欺骗旁人可一生平顺?
“哎,您说得对。”
得知造成自家悲剧的坎已过,夫妇俩就安心了,不敢奢求太多。见她忙着也不敢多作打扰,连忙告辞离开了医馆。
一出门又被围观,众人七嘴八舌地问。
问得最多的,是让夫妇俩变年轻的到底什么药?这可不能乱说,只能瞎说。说阿桑看出夫妇俩会遭遇不测,于心不忍便给两人喝了一碗水变得硬朗一些。
然后齐大在山里遇到一头凶兽狂奔而过,幸亏体质好避得快幸免于难。
所以,那碗水是什么水夫妇俩一无所知,只知道多亏那碗水让变得强壮的齐大逃过一劫。这也是夫妇俩今天跟阿桑商量的理由,实在是好奇的人太多了。
瞒不住。
果然,得到答案的街坊半信半疑,有人壮着胆子进医馆问柜台前的学徒可有强身壮体的药。
两位一脸木然的学徒摇摇头,齐声应道:
“没有。”
问话的人:“……”我不信。
外面的街坊:“……”谁信啊。
不管信不信,反正桑氏医馆的名气打响了。从那天开始,终于有人陆续进去找阿桑看病。有凡人,也有修士。
桑月也干脆得很,小病不看,小伤让傀儡人处理。
大病、重伤的才肯出来瞄一眼,能开药方的就开。家里没有所需药材的,先用有针对性的药剂或丹药治一下。然后把药方给对方,让其到别处药店买药。
遇到不差钱的修士有能力付中品灵石的,她给的自然是同等价值的药剂或丹药,一剂或一颗就能痊愈。
她这抠搜的势利眼态度,在外人眼里反而显得更加真实。
现在大家不再质疑她是真郎中,而是总觉得她没给自己用好药,导致医馆里时有医闹事件的发生。
无妨,都交给傀儡人去承受。
反正都是小打小闹,碍于她是修士的身份不敢大闹,顶多被喷一脸口水花而已。
第741章
春去秋来,离开燕城已有五载。
燕景初已经出关,晋元婴仍差一步但无法突破瓶颈。燕城主向本家举荐他为资质较出色的子弟,让他带着庄子墨、卫青峰等比较信任的近卫回本家训练。
如今,能给阿桑团队带来庇护的人全都不在了。
幸运的是,唐星竹平日里表现出色,肯拼又敢冒险,已在巡卫营里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如此,她依旧入不了燕氏子弟的眼,哪怕她的修为比他们高。
更幸运的是,由于那个出尽风头得到王夫赏赐的阿桑早已离开燕城另谋出路。
没有她这个碍眼的人在同一座城池,护着她的燕景初等人又去了本家。山高皇帝远的,仿佛压在燕城子弟头上的一座大山被挪开,压力全消。
压力没了,大家伙长期积压的戾气自然消散。
风云人物不在,如唐星竹和宅院里的山户小民自然无人在乎。也因此,水鹿兄妹的店铺开得红红火火,就连个别低阶修为的燕氏子弟也去光顾定做飞行器。
水鹿兄妹乃世故人,每次燕氏子弟光临立马放下眼前的顾客前去招呼。
若有客人抗议,兄妹俩坦言在燕氏地盘,当然要以燕家人的需求为先。只要不找店铺的碴,什么阿谀奉承、谄媚狗腿等精湛演技都不在话下。
只要不拖欠货款,兄妹俩从不怠慢看轻任何一位燕氏子弟。
燕氏子弟见三人从不仗着阿桑、燕景初等人的关系慢待自己,渐渐就习惯了这家店铺的存在,有时还会在店里定做一大批节省灵力的代步工具。
可以说,能屈能伸、宠辱不惊的兄妹俩在燕城混得如鱼得水,财源资源滚滚来。
更让燕氏子弟舒坦的是,如果他们燕城遇到什么疑难杂症,本城的丹师药师一时解决不了,兄妹俩或阿星会即刻联系远在岚水镇的阿桑求助。
阿桑那边也不拿乔,通过三人的描述和留影很快给出答复。
若能解决,会直接把药方以及少量成品传送回来,酬劳啥的从来不提。可燕城岂会占她一个散修的便宜?她或者其他人有想要的,且燕城有的皆能如愿。
远香近臭的缘故吧,几年过去了,燕城从未有人到水鹿兄妹的店里找麻烦。
阿星在巡卫营亦过得顺遂如意,一有时间便修炼。不是回紫山沟的宅院修炼,没有阿桑的空间供给灵气,光靠院里那些灵植散发的灵气撑不起三人的量。
所以她租了灵洞,长期的。
水鹿兄妹也租了,凭两人的经济能力也是长期租用。闲暇时,或有所悟的时候直接就去灵洞闭关。
离开阿桑的空间,三人从最初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到现在的习以为常。至此,五人算是彻底独立成长,各造因果。水鹿兄妹实力不足,只能组队同行。
得知燕城的情况,桑月并未考虑过回燕城。
她在岚水镇过得逍遥,没有太多牵挂,偶尔出一趟远门采药也无需担心家里几人的安危。有亲朋牵挂是好事,牵挂若成了负累就等于人生受到束缚变得窒息。
如今天各一方,时不时互道平安,感觉整个人轻松多了。
另外,远在万剑宗修行的屠夫偶尔传回消息。
给水鹿兄妹护身法宝,给阿星法器,给阿桑采了一堆知名的不知名的灵植药植。水鹿兄妹的回礼是各类不用灵力的科技产品,阿桑的回礼跟药脱不了干系。
阿星是混体制的,整个星燧大陆的城池发生什么事她几乎都知道。
谁还对万剑宗有企图亦有耳闻,正好透露给阿云早做准备。互相扶持成就,天各一方若比邻,没必要非得挤在一起。
这样的生活又维持了两年,桑氏医馆在岚水镇已小有名气。
虽然比较抠搜,但医术着实不错。看在医术和个别药剂、丹药效果特别好的份上,大家伙对她的坏习惯能忍就忍了。比如她家没药材了,让患者到别处买药。
宁可药方外露,也不愿上山采药炮制药材。
天知晓,她家的药材是上品,不管大病小病,给足了分量服用一剂就能够痊愈。到她指定的别家药店买药,每次都要喝两副药才能康复。
不到她指定的药店买药,病情断断续续的,要停止喝药才能好。
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心知肚明。可那些药店有靠山,得罪不起。修士又不管这些事,大家伙敢怒不敢言。哪里都有不平事,本地人不争不吵便可相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始终无人敢去找桑氏医馆的麻烦。
一来不知她修为的深浅,二来,难得有位医术不错的丹药修士在此长居,所有人求之不得。况且,她的抠搜不仅是针对本镇居民,就连金川城的贵人登门也是这副态度。
上一篇:说好苦修士,凭什么你百无禁忌
下一篇:游戏成真,我在现实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