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145节

  他站在钟灵山山门外的高山草坪上,在他脚下是绿草如茵,草坪上此时还有许多细碎的野花绽放着,野花藏在草里,不细看难以发现,可是若是教人瞧见了,看着这些隐藏在绿色下的缤纷色彩,又给人带来一股难言的惊喜。

  在草坪之外则是翻涌的云海,迎面而来的是湿润的和风细雨。

  这次出行他的心境已经不一样了,不是去斩妖除魔见识险恶了,而仅仅就是想出去看看天地。

  三清山山门对东,此刻他就看向东方,两次出山游历,第一次他去了西南,第二次去了西北,真说起来,东边历来承平繁华之地,他还没去过。

  这次就去东方吧!

  他心念一动,唤出「龙车」来,这次出游宜徐行,驾云就很好。他怀抱狸奴,坐上云驾,慢悠悠地离开了山门。

  坐在云上,丝丝袅袅的雨雾沾湿了他的法袍,迎面而来的山风并不寒冷,只是清润凉肤,这让他精神一振,于是便信口吟道:

  雾里云中草色浓,龙车浮我去江东。

  沾衣欲湿暮春雨,吹面不寒四月风。

  ————

  一路东行,很快就到了豫章和会稽的交界,这让程心瞻想起了多年前他和兼显学师曾途径此处去黄山寻山望气,勘察地脉。

  那一次出行是自己与许多人的第一次见面,餐霞大师,周轻云,妙殊道兄,济深道兄,兼墨,还有金铭子前辈。

  在这里面,周轻云反目成仇,一同下地宫的妙缘道兄已经亡故,金铭子前辈再次飞升,实在物是人非。

  这一次,他没有往庆州去,而是往会稽去。

  所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会稽之地,自古丰饶,钟鸣鼎食之家数不胜数,求道拜佛之人比比皆是,于是香火鼎盛。

  道门仙山许多,有名的有天姥山、天目山、天台山、四明山四家,前三家同气连枝,并称三天神秀,供奉的是女仙领袖,太真西王母,所以山中也是以女弟子居多。而四明山则是万法派传承,供奉三清,并视三清山为祖庭。

  这几家里,程心瞻认得两家的人,还都是在白玉京认识的。

  一个是天姥山的坤道乔守静,当年在白玉京曾与自己比试法剑。

  一个是四明派的存思道长,当年自己魂灵出鞘,同门摇动法铃,四明派的存思长老曾赶来为自己护法。

  而佛门名山也有两个,一个是普陀山,一个是雁荡山,都是享誉天下的佛门圣地。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会稽山,是禹王治水论功之地,也是南镇所在,帝气和煞气颇为浓郁,于是没有大派在此开宗。

  程心瞻脑子里想了想,反正是无目的的游玩,那便先去四明山吧,拜会一下存思道长,怎么说对自己也有助阵护道之恩,自己洞石里还以冰封着些甘笋,且带给四明山的道友们尝尝。

  打定了主意,他便继续东行,不紧不慢,时而驾云,时而步行。

  三妹在山里也憋久了,又是眼睛彻底好了之后的第一次出山,是见什么都觉得有趣,一路上闻花戏水,走走停停。

  一人一狸沿着衢江走,过了衢州就是金华,到这里衢江又接上了金华江,金华江走到头就到了东阳,于是江水名字又变成东阳江,甚是有趣。

  这与他在北方沿黄河走的感觉又不一样。

  黄河奔腾,虽然滋润着两岸土地,但究其本身,终究还是一道滚滚洪流,水力不以人意而动,大河苍茫,便是星移斗转仍是不改缓急,仿佛滋润两岸都只是顺带,大河就只是大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那时,河边的程心瞻见到的是水的势,水的威,水的永恒变化与永恒不变。

  但这一次,蜿蜒穿行在山野和村庄之间的江流又给他不一样的感觉。

  人们沿着江流结庐而居,吃江水,用江水,江水不急不躁,缓缓流淌,他时常看见须发皆白的老渔夫还能驾驭一艘竹筏在江流里撒网捕鱼。

  现在,江边的程心瞻见到的则是水的柔,水的润,水利万物而不争。

  同样,这也是阴的体现。

  他一边感悟着,一边向东走,直到走到东阳江的尽头。

  水脉到此戛然而止,他继续前行,不过离开东阳后没多久,在一个月夜里,他又看见一条南北向的水脉,颇为壮观,仿佛从天上来,把会稽分成了两半。

  这就是剡溪了。

  跨过剡溪,就是四明山了,同样,天姥山也在剡溪的东边。

  哦,难不成当初青莲居士夜游天姥走的也是这条路线?

  程心瞻不由这样想。

  跨过剡溪,连绵起伏的四明山就在眼前,云遮雾绕,瑞彩千条。

  程心瞻加快了脚步,最好今天天黑前就要住到四明山里去,这样明天一早起来,就可以在四明山中远眺赤城霞光了,这可是连青莲居士都赞叹不绝的奇景,既然来此,不可不看。

非014 晚更预报

  非正文章014 晚更预报

  对不起各位书友,最近年底加班严重,每次回来开写的时候都很晚了,人也比较累,所以发布的时间也比较晚,昨天是临十二点才发的,今天估计要十二点以后了,大家别等了明天再看吧。

  今天是双倍月票活动的最后一天,大家手里如果还有余票请投给我,谢谢~

第145章 莫道桑榆晚

  四明山不高,山丘起伏,岗峦层叠,平顶而陡坡,多溪涧瀑潭。

  远望四明山,秀美迤逦,但若走近了,便发现远看清晰的四明山又逐渐模糊了,不知什么时候山上起了淡红色的雾霭,将整座山岭都笼罩起来,让人如雾里观花,看不分明。

  这是护山大阵在起作用。

  但有一处,在山岭的南麓有一平台突出,像是虎头一样,这里生着一株巨大的红枫,高有几十丈,怕是不止千年。

  红枫冠如红霞,灵光熠熠,似火烧一般,即便是有红霭映衬,在数十里开外也望得分明。

  待再走近些,还能看到这里有一眼小潭,在更高的山顶上,有一飞瀑冲出,正正好砸进小潭里,溅射无数水花,雾气弥漫。

  想来这小潭就是飞瀑冲击日久而成,小潭倒影着红枫,也作赤红色,弥漫的雾气也被映成红霞,峭壁上的裸露的石块呈现赭红色,像是朱砂一样。

  此处石壁上刻着八个大字,各个都有十来丈高,曰:

  丹山赤水,四明胜境。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就是四明山的山门所在了。

  程心瞻落云到此处。

  红枫下搭建着木屋,有人值守,程心瞻才靠近,便有一个年轻道士上前迎接。

  “不知是哪里来的道友,此地四明山,小道稽首了。”

  程心瞻下了云,收起云驾,手捏三清山印,掌心里清光显现,是雨后晴空一样的颜色,清光在立起的三指之间结成了一道光符,符上有四个字,是为:

  三生万物。

  他点头行了一礼,口说,

  “道友有礼了,贫道自三清山而来,俗家姓程,道名心瞻,特来拜访贵宗存思道长,还望通传。”

  那年轻道士看着那清光,闻言一惊,“原来是祖庭来人!”

  这自然是做不得假,且不说有谁敢冒充三清山行走,只是这人掌心里中正平和的清气光符,值守道士就知道,这是三清山特有的「三生万物符」,旁人却是不会。

  这种符,只有修行清灵气的人才能缔结。

  不说其他,只说在东方,谁人不知,祖庭收徒就非要收在凡胎时就能用导引术摄食清灵气的人,祖庭的导引术大家都曾练过的,慢慢悠悠的,而且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极高,急性子的人练不得,肢体僵硬的人练不得,心弱肝虚的人也练不得,而且配合着特殊的吐纳韵律,能练出来的人极少。

  吸食清灵气的人能强心促血、清肝明目、通经活络、益寿延年,但是进山之后,配合着三清山的秘法,又有别样的功效,只不过具体什么功效,山外的人就不知道了。

  不过这以清灵气缔结的「三生万物符」山外的人却是常见,具体做什么不知道,但也算是三清山弟子在外行走的一个凭证,就像是龙虎山的正一箓、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一样。

  值守道士拿起传音符便往山里通报,但放下传音符后,才后知后觉。姓程名心瞻,这不就是前几年名气很旺的程义符么!也就是最近几年,不曾听闻什么新事迹,同时又有其他的天才俊彦扬名,这才导致自己没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敢问可是程义符当面?”

  道士问。

  程心瞻只是笑笑,“过往浮名而已,不值一提。”

  道士把程心瞻往山门里引,祖庭来人让人一直站在门外可不好。

  走过十来步,红霭便消散了,四明山景一览无余。

  只见山岭上种着好多枫树,其中红枫占据了大半,也有青枫、金枫、紫枫夹杂其中,甚是好看。程心瞻洞府门口是种着柿树的,自然能发现,这里柿树也多,想必到了秋冬,也是红彤彤一片。

  难怪称丹山赤水。

  更难怪青莲居士特意到此观霞,可想而知,当天边霞光艳艳时,山中亦是百亩翡红,天上地下连成一片,相映成趣。

  两人走了没多久,便有一个道人从天而降,落在两人身前。

  程心瞻一看,认得这就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存思道长,便快步上前,行了一礼,

  “道长,唐突上门,叨扰了!”

  存思道长看上去花甲之年的样子,精神矍铄,看到程心瞻乐得哈哈大笑,

  “小祖呀小祖,你可是给了老道大惊喜,贵客上门,岂能说是叨扰,我四明山巴不得小祖久住才好!”

  程心瞻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倒,苦笑道,“道长莫要折煞我,喊心瞻就是。”

  老道见状大笑,“我四明山开山祖师承蒙祖庭第五代祖师传法,在此开山宣扬万法要义,得祖庭准允后,传承字辈按祖庭取,老道是存字辈,小祖是心字辈,这都快大过一轮了,称一声小祖是理所应当呀!”

  程心瞻闻言掩面,只道,“道长!我在宗里时长辈也都是直称我名的,您万莫客气,如您不改口,我只好现在就离去了。”

  他作势欲走。

  存思道长赶忙改了口,“心瞻且慢,老道改了就是。”

  这要是让山里知道自己把祖庭的人赶走了,还是祖庭里地位极为特殊的道种,那罪过可就大了。

  程心瞻这才笑着转身。

  “来,心瞻跟我走,看看我们四明山的景致。”

  存思道长引路,值守山门的年轻道士便转身回山门继续当值了。

  “心瞻怎么想着过来的?”

  存思道长自然不会认为程心瞻是专程过来只为道谢的,这事都过去多少年了。况且自己也没帮上什么忙,那次当场祖庭的人就已经谢过了,回山后祖庭还又专门送了谢礼,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程心瞻闻言也是很坦荡,笑着说,“在山里呆的久了,骨子酥痒,就想出来走走,东南沿海之地我没来过,便过来看看,既然来了这里,又岂能不来拜会前辈呢。”

  存思道长还是有些意外,这位还真是随性来的,他还以为是程心瞻个人有事相求或是祖庭有令传达,没想到还真是来看自己的。

  这让他很高兴,便笑着说,

首节 上一节 145/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