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206节
劫雷一道道落下,一些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炽白的金丹如今更加璀璨耀眼,有龙虎环绕飞旋。
金丹之上坐着一个小人,虚幻的魂灵已经变得凝实真切,小人脑后挂着一道金色的镜轮,现在,不敢再称幽精魂灵,应该称一声幽精元神了。
而为这两者遮风避雨的「桃都」飞剑,也已经彻底从无形剑光被锻炼复返到有形剑器。
剑器形制还是那么个形制,但是剑刃的颜色却是从赤红色转成了赤金色,此时在雷光照映下闪烁明光,极为耀眼。
如此一来,「桃都」先前断为三截留下的隐患也已经被彻底消弭了!
此时再看雷霆下的三物,可谓是:
剑之煌煌,赤电灼芒;
神之昭昭,无垢纯阳;
丹之熠熠,正午离光。
程心瞻心满意足,「桃都」虽然不语,但他也知道,飞剑硬扛六道劫雷,已经到了极限。
第六道雷劫结束,程心瞻先是收起了幽精元神,随后再收起飞剑「桃都」。
紧接着,他祭出「幽都」,又驱使爽灵离体淬炼。
「幽都」善于匿影藏形,刺骨灼血,现在直面雷霆,那表现和「桃都」比起来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只是勉强撑过了第七道雷劫。
不过「幽都」虽然比不上「桃都」养炼时间长、跟脚高,但是取材于程心瞻自身,又在阴殿里被罡煞淬炼,离从有形炼到无形也只是临门一脚了,如今被这一道劫雷捶打,也是顺利迈过了这个坎。
在第七道劫雷结束后,「幽都」猝然化作一道紫朱剑光,来去无踪,变化无形。
「幽都」已到极限,他将其收起。
等到第八道天劫来临,他将「火炼赤霄」和另外土、木、金三把法剑全部祭出,用于抵抗劫雷。
这四把法剑因为行属的关系,既不能水剑雷剑那样吞饮吸纳劫雷,也难以像阴阳飞剑那些击碎劫雷,只能以历久存贮的剑气与劫雷相抗。
等到第九道劫雷结束,这四把法剑的剑气也尽数耗空。但同时,四把法剑经过劫雷淬炼,其质地与灵性也是更上一层楼了。
另外,爽灵历经后三道劫雷的洗礼,也成功化作了元神。
至此,两波劫雷过去,除了「秋水」,程心瞻的剑器尽数出手,两道魂灵被炼成元神。
只待抗下最后一波,便是功德圆满。
但又该如何来抗?
留给程心瞻喘息和思虑的时间并不多,第三波劫雷这就来了。
这一次,程心瞻唤出了自己的竹身。
胎光魂灵入竹身之脑,龙虎金丹入竹身之腹。
竹身以身做伞,携着魂灵与金丹一同面对劫雷。
终究是明治山历代相传的镇山之宝,沐浴在劫雷之中,毫发无损,生生扛过了第三波的前四道劫雷。
最后,竹身的七窍都溢出雷光来,程心瞻知道,火候到了。
他爱惜竹身,将其收了起来。
等到第五道劫雷落下,程心瞻是换汤不换药,这次,他祭出了句曲山的镇山符宝,上清箓,并且是高居一品的太上天都箓。
神威荡魔霹雳真君入法箓,外显法相,还是元神入其脑,金丹入其腹,一同渡劫。
再次四道劫雷过去,程心瞻透过法相看符箓的真形,法箓已经被电光萦绕,也是到极限了。
这时候,胎光命魂也是化作了璀璨元神。
三九劫雷,只余最后一关。
这一次,程心瞻反而是什么也没祭起,出乎意料的,他连金丹都收了起来。
金丹、剑器、元神、竹身、符身,都趟过了劫雷,自己的肉身本躯又如何能不凑这个热闹呢?
“轰!”
最后一道劫雷比之前的任何一道都要来的猛烈,毫无阻隔的直接打到程心瞻的肉身上。
历经金丹与元神受劫之苦后,肉身反而不显得有多么难以承受了。他的意识几乎是瞬间就从痛苦中抽离出来,继而投入到对劫雷的领悟上。
他修五雷法,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体悟劫雷的机会呢?
随着他动念,荡魔霹雳真君、夏官水雷将军、秋官神雷将军齐齐动手,三座雷车以鼻窍、胆窍、印堂三处为始终,以心府为必经之地,在程心瞻的内景天地中奔驰着,电光血火交织,激荡不休。
劫雷如山洪一样注入体内,这一部分被三座雷车化作雷炁贮存在雷宅之中,还有一部分被送入黄庭,洗炼金丹。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六十息,程心瞻体内是开天辟地似的热闹,但在董守仁和傅守真看来,这最后一道劫雷,也是声势最大的一道劫雷,引起的反响反而是最小的。
自家的好孩子只是当空悬立,任凭劫雷加身也是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就这么安然渡过了,仿佛只是清风拂面。
随后,在湘西大地上肆虐许久的滚滚雷声终于渐渐平息,电光逐渐收敛,明黄的劫云缓缓消散于虚空。
董守仁和傅守真构造的法阵遮掩了围观之人的目光,但这些看热闹的一个都没离去。
这里面有些人默默不语,认真观摩着四境法相;有些人交头接耳,猜测着渡劫人的身份;还有些人,就是想留下来看一看最后的结局,搞出这般大动静,究竟能不能渡过这雷劫?
随着雷声渐渐隐没,再看看那两道法相不动如山盘坐虚空,在场的也就都猜出来了,这人是成功洗丹了。
在湘西密林里洗丹,还劳累师门长辈前来护法,这定是临时仓促渡的劫,却还真让他渡过了!
众人脸上都浮现出赞叹的表情,心中则是想着等会上前恭贺,要以怎样的话头向两位四境玄在道喜才能不落俗套,要是能借机和三清山搭上线,那就更好了。
就在众人心猿意马之时,董守仁和傅守真也撤去了遮掩阵法以及自身法相,将程心瞻显露在众人视野之中,于是,众人便看见这个年轻道士负手吟道,
“蟊贼送劫劫已消,
三九叠雷只作潮。
玉炉不惹凡尘垢,
笑看元神坐紫霄!”
第199章 二十四年弹指
明四百四十八年,二月廿二,清明。
豫章地界,广信府。
天还未亮,但道门圣地毓秀山今日注定热闹非凡。
不知从哪来的这么些人,山下的樟香镇是一房难求,许多人把马车停在镇子石道上,人就住在马车里,还有些拮据的,裹着席子搭着帐篷就坐在地上。
尤其是青瓦巷,墙脚下座无虚席。
至于来的晚的,只能扎营到镇子外面去。
月色朗朗,照清每个人的面容,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睡着的。
大概是寅时,天是乌青色,这些人便开始收拾精神,准备启程。
青瓦巷是神仙府,这里的主人气度自然是不一样,一大早便开门送吃食,让大家填饱肚子再走。
无论是王孙公子还是渔农樵猎,都是千恩万谢接下了。
等填饱肚子,擦净了手,等到主人家应允,众人便井然有序的去摸青瓦巷各家门檐下挂着的门牌,这可是天大的好彩头。
至于巷子第一家的“云程发轫”门牌,倒是没人敢上手,都只是以目光灼灼看着。
“爹,再高些。”
一个看起来才八九岁的孩子,虎头虎脑的,被一个猎户抱起来,伸手去够门牌。
猎户应了应,把孩子踮起来。
“摸到了摸到了,爹放我下来吧。”
孩子摸到门牌,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猎户却是没有把孩子放下,抱在怀里就去了下一户。
“爹,你放我下来呀,咱走过去。”
猎户不听,只说一句,“抱着走快,多摸几家。”
猎户抱着孩子,在巷子人群中挤着走,脚步很稳健。
随后,自己又低低说一句,
“爹多抱抱,万一真成仙了,那可抱不着了。”
“爹,你说什么?”
“没。”
猎户摇摇头,脚步更快了些。
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往毓秀山走了,这对猎户父子也摸完了十七个门牌,跟上大部队,离开了镇子。
毓秀山今日封山,南坡山道上起了大雾,从各地赶来的人们汇聚在山脚下,就在金沙溪北岸候着,连着看热闹的,怕是有数万人。
猎户父子起得早,走得快,此时挤在靠近山道的地方,忽然听见前方传来一片哗声。
“怎么了?”
猎户连问。
孩子耳朵灵光,听清楚了从前方传回来的杂音,
“大家伙都在喊观主,真微道长,活神仙什么的。”
猎户哦了一声,他没听过,平日里都在打猎采药,没时间参禅访道,山里人,做的最多的也就是逢年过节去村口大树下的土地龛前拜拜。
“那是这个活神仙收徒弟吗?”
他问。
孩子又侧耳去听,却没听出什么门道来。
“人太多,就让孩子们登阶上来,早晨雾大,小心脚下,送的人不要跟着了,留在原地。”
这时候,一个清脆的女童声在众人耳边响起,这声音不大,却根本不受周围的嘈杂纷声影响,清晰的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
这是神仙手段!
做父母的自然是舍不得,但入道求仙是几辈子也撞不上的运气,距离上次三清仙山收徒,都已经过去二十四年了。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