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227节
当金乌西坠,夜色笼罩,程心瞻口中的经文也已经念到了最后关头,
“……
青华妙境,甘露涤尘;
魂渡东极,魄返灵根;
杨枝洒露,往生莲庭;
天尊垂慈,永脱沉沦;
急急如太乙救苦天尊律令!”
随着程心瞻大声喝令,玄奇而又神异的一幕出现了:
三尸躯体应声崩解,只化作漫天的萤虫,在这漆黑的大山夜幕中仿若璀璨星河。
这正是太乙救苦之法中极少现世的秘术,非身怀甘露雨气与胸怀济世之心二者齐备之人不能炼成,是所谓:「腐尸为萤」。
等到这些蒙昧萤虫日夜食草饮露,活过这一世,等到下一世,就可以转世投胎了。
看着这些萤虫四散开来,隐伏到林草各处,在一边等候许久的白庸良上前几步,恭谨道,
“老爷。”
现在白庸良又年轻了不少,同时也化作了人形,他从参草化作白鼠木精,再化作人形,屡逢造化,在草木一族里也算是洪福齐天的人物了。
先前从白鼠之形上尚能看见老态,现在化作人形反而是个中年侏儒模样,程心瞻真心觉得,等到再过些年,没准他就要返还童子之身了。
现在有了人形,自然不好再老白老白的叫,包括狸猫和白狗化形后,程心瞻也都给取了真名,不再叫小名了。
程心瞻起身,把从薛灵珑和李下槐身上搜来的一应东西包括葫芦在内,都交给了白庸良,说道,
“庸良,你做事向来稳妥,把这些物件带回宗门,走地下,莫要露了行迹。”
白庸良尽数接过,放入囊袋中,说道,
“遵老爷法旨。”
见程心瞻再无其他事交代,白庸良便往地上一滚,失去了踪迹。
而程心瞻见四下已经清扫干净,再无痕迹,便带着武青伯再度往天鞘山飞去。
这事还不算完,等回去坐实了李下槐与薛灵珑为田秀娥所杀,联合金庙铁破锋趁田秀娥未归,先灭了土庙,让金土两庙结成死仇。
要是田秀娥迟迟不归或是渡劫而亡,那就缓缓侵夺水、木、土,要是田秀娥接讯赶回,那就联合铁破锋速杀之。等到只剩下一个铁破锋,事情就好办了,这天鞘山也就差不多了。
————
话说白庸良得了嘱托,哪里敢怠慢,在土里自然是有多深潜多深,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月上梢头时,就已经赶回了三清山。
等进了山门,白庸良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径直前往明治山。
到了无忧洞跟前,程心瞻已经在等他了。
现在不是什么重要场合,他自然把万法经师那一套行头给褪下了,换上了一直穿习惯了的浅桃里衣和湖蓝道袍,不过龙虎玉如意他握在手里倒是颇为顺手,所以一直放在身上。
白庸良来到程心瞻身前下拜,
“山主,东西都带回来了,无人发现。”
程心瞻接过来,语气温润,
“好,劳你走一趟,且歇息去吧。”
白庸良称是,这便离开,去了自己的洞府。
程心瞻转身回洞。
自程心瞻辟心府为真传,开无忧洞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不过这无忧洞本身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个样子,月光从头顶的石洞天窗倾洒进来,把无忧洞里照的分明。
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这洞里的典籍是越堆越多了,洞中石壁上开满了壁龛,除此之外,洞里还立着许许多多的木制书架,这些壁龛和木架上满满当当放着各式各样的典籍。
符箓、咒书、丹方、药典、剑经、星图、道藏,样样不缺;纸书、竹简、皮卷、丝绢、玉笺、金箔,琳琅满目。
这么些年,他无论做什么都能上手的快,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他的洞石里,最多的东西也是书籍。
被众多书架围在中间的,就是他的书案,也是月光直照的地方。
他的书案是曾换过的。
初开洞府的时候,他用石块简单切削了一个书案,不过后来堆放在书案上时时要读的书太多了,有时候为了存思神灵,还要经常舞弄丹青,另外,这案上还得始终留一块位置给狸奴,所以很快就不够用了。
他曾说过一句书案小了,这话被白庸良听了去,立马拍胸脯说交给他来处理。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桌案,白庸良不知从哪挖来的沉香,这般大,两丈长,六尺宽,三寸厚,上面的木纹有些似莲,有些似叶,有些似鲤,远看像是一方莲池。
白庸良做事向来妥当,说给老爷准备书案那就绝不只是准备一张书案。
他还专门刈葛取缕,织做了一张大大的地衣和一个厚实的蒲团,地衣上有后天八卦的图案,蒲团则是织成了一个阴阳鱼的样子。
在地衣上放四个石礅,雕成霸下的形状,把这沉香木板四个角放石礅上面,在把蒲团放在旁边,这就是一张极好的书案了。
白庸良献上此物后,程心瞻喜出望外,只要在明治山,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书案边上度过的。
此时,这般大的书案上边也是堆满了书籍画册,倒是埋没了书案上的莲鲤画。
书案虽然换了,但是那盏从小万山灯笼街丙辰院带过来的鹤灯却是一直没动过。
鹤灯下,三妹又化成了原型,在呼呼睡着。
程心瞻轻步回到书案边上坐下,拿起书案上翻开的书,继续聚精会神看着,鹤灯明亮,把书册封面上的书名照的清清楚楚,写的是:
《赣州仙志——赣南行气合宗秘籙(杨门四家堪舆事)》。
————
这一夜就在翻书声中过去。
天亮后,程心瞻便放书起身,三妹也醒了,在书案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程心瞻抄起狸奴往外走。
洞府外边,白龙乃在摄食精气,白庸良在打理药园。
没见到师妹的身影。
程心瞻无奈摇头叹气,白龙乃跟着白庸良学道,明显就稳当勤快。三妹和师妹天天呆在一起,就是只知道睡觉。
不过修行这种事情实在没道理,后二者有龙族血脉,所以即便是天天睡觉,法力却还是比前二者深厚。
程心瞻放下三妹,狸奴化作了小姑娘,揣摩到了主人心思,二话不说飞至高处,来到白龙乃旁边,摄食日出时分的朝霞紫气。
他又走到龙潭边上,跺一跺脚,大地轻轻摇晃,潭面泛起涟漪,不一会后,睡眼惺忪的顾心舒就出来了。
心舒看到师兄脸色,知道自己今天又起晚了,马上露出一副心虚的表情,同样是一声不吭来到高处食气。
程心瞻无奈抚额,哪家修行人天天睡到太阳晒屁股的,还要人喊着起床的?
他叹一口气,随后便御风来到玉京峰。
狐狸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说肯定到不了掌教那里去,但事关龙虎山以及看守天师印的狐狸,所以也不好让一般人来审,找现在主管玉京峰的通玄祖师是比较合适的。
一路畅通觐见到了祖师。
“好事坏事?”
见是程心瞻进来,时通玄放下了手中的活,开口问道。
程心瞻闻言便笑了,说道,
“祖师,是好事。”
时通玄听着很高兴,朝程心瞻招手,示意他近前说话,且道,
“好事可以跟我说,坏事你去找掌教或是守仁去。”
程心瞻笑着应和一声,来到祖师身边坐下,
“说说吧,有什么好事?”
于是程心瞻便掏出葫芦递给了祖师。
时通玄接了过来,看了两眼,便连连点头,
“不错啊!是个好葫芦,造化天成,之前没见过这样的,从哪得来的?只是这样的好东西却沾惹了这样重的匠气和煞气,真是暴殄天物,你将其好好重炼一番,将来陪你走到仙境都不成问题。”
时通玄大大的夸赞了一番葫芦,随后又说,
“咦,怎么里面还关了一只狐狸,母狐狸,还是一只三尾天狐。”
祖师隔着葫芦和程心瞻布下的符咒,把狐狸看了个底朝天。
程心瞻回说,
“祖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狐狸,这是从天师府里跑出来的狐狸。”
第217章 狐狸说经,三度乃驱
“哦?”
时通玄听了有些意外,“那打开看看?”
程心瞻点头,
“就是要请祖师看看。”
于是,时通玄便伸手打开了葫芦嘴,仿佛程心瞻压在上面的符咒不存在一样。
一股白烟从葫芦里溢出,当空翻涌,化作了一个女子,女子再也没了初见时神妃仙子的模样,头发散乱,衣衫凌乱,被程心瞻镇压之后显然被里面的火鸦侵扰烦了。
“我要杀了你!”
女子大叫着。
不过她四下张望,马上就发觉了不对,不是在湘西么,怎么到了道家宫观,地上还有一老一少两个道士。
胡宝妆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立即要往殿外飞去。
不过时通玄只伸出一根手指一点,胡宝妆便倒飞回来,落到了两人跟前,同时还被点成原型,是一只毛茸茸的白狐狸,生着三条尾巴。
狐狸墨玉一般的眼睛里写满了惊恐。
时通玄却是没有再管狐狸,反而是又看向程心瞻,
“你先说说,什么来历。”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