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56节

  众人一听,便觉王妙缘说的有趣,纷纷应下来。

  王仙游大笑,“那从我开始,我出题,济虎答题,按左手行圈,轮着来,到最后心瞻出题,我答题。”

  众人点头。

  他提着酒杯,举头望月,稍加思索,便吟道,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众人听着,便说,“是青莲居士的诗!”

  冯济虎听着,面带浅笑,想了想,双手掐了几个诀,往宴席平台外一指。

  众人便见悬崖外,徐徐出现这样一幅场景:

  一道大江从远方而来,流过宴席边上,众人仿佛是在江边饮酒。大江缓缓流淌,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上的明月,好似从天而降一轮明镜。大江上烟波浩渺,水气弥漫,竟缔结成一座座高楼城池,仿佛是哪处的街市蜃景。

  如真似幻。

  “好!好!”

  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好幻术,应当是妙缘饮酒!”

  众人做出了评判。

  王妙缘哈哈一笑,愿赌服输,大口饮下了一碗白刀子。

  此时到了冯济虎出题,他想了想,便道: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答题的是罗济实,他想了想,却笑骂冯济虎提高了难度,“好你个济虎,你这出题,意不在月,意在雁鸣呀!”

  众人一听,纷纷反应过来,是了,方才那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乃是静景,可冯济虎吟的这首前半句简单,后半句却是难,还需在幻境中加上雁鸣声。

  罗济实显然也是自信,拿手一指悬崖外,吐出一道烟气,这烟气翻滚蔓延,便在众人眼前化作了一方大泽,边界逐渐淡下去与夜色融为一体,仿佛没有边界一般,也算是幻出了一千里的感觉。

  “呷-呷——”

  湖面倒映着明月,远方忽然传来了雁叫声,还有凉风生起,吹皱了湖水。

  “好,好!”

  众人又拍手叫好。

  冯济虎见此,摇摇头,服了输,也饮了酒,他倒是不胜烈酒,呛了几口,引众人发笑。

  如此进行,有人赢,有人输,有人的幻景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可也有人构建的幻景太过粗糙,就好比贺济源,他应的“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把月光下的荞麦花幻的糊成一片,引来众人嘲笑,自罚一杯。

  而程心瞻应的“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却是把明月下的边关幻化的极为精巧,得益于他曾脑中建观,这对他来说实在简单,把瓦片砖头都幻化的一清二楚。一个行人出现在关上,手持羌笛吹奏古曲,更是引来阵阵喝彩。

  而程心瞻给王仙游出的题则是“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这里面不光是要幻化出水面荡漾摇碎了月影,反射出波光,更是要有湿风拂面、荷花送香的触觉和嗅觉来。

  众人听后纷纷说程心瞻出题难了。

  可王妙缘听完却是大笑,连说不难。只见他连连掐印,甩出了三道阵旗,阵旗迅速隐没在虚空中,而很快,虚空中则出现了大湖,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

  又有微风拂面,夜露湿寒,夹杂着阵阵荷花香气。

  此景将酒宴气氛推向最高潮,不光是程心瞻认输饮酒,大家都借着荷香开怀畅饮。

  酒过不知多少巡,所有人酩酊大醉,逐一倒地睡去。

  程心瞻明明已经醉到不行,却强撑着眼皮,眼见着酒量最大的王妙缘也终于醉倒在地,他才轻吐了一口气,把袖子一挥,也倒地不起了。

  而此时再看天上,哪里有什么明月,明月一直在乌云里,整夜未曾露头。

  各位书友,求月票求推荐,要掉下榜啦!

第74章 再见绿螭,初闻雷器

  黎明时分,天还是蒙蒙亮,不用人叫喊,烂醉的众人纷纷起身,来到崖边打坐。

  狗儿肚皮吃的滚圆,四仰八叉躺在那不肯动。

  太阳升起,众人采食朝霞紫气,分外安静。

  待大日逐渐明烈,紫气消散,众人也纷纷起身,各自奔前程去了。

  程心瞻去结账,却听说账已经结了,至于谁结的,昨夜人多,都厨院掌柜也忘了。

  也不去追究,他去了一趟方塘书库,借了三本书,一本《雷云义典》,一本《云龙正译》,一本《龙章雷篆词纂》。

  他之前拿到兼显学师给的那两本道书时,就发现里面多是雷篆,少部分龙章,还有极少的云隶掺杂其中,他之前还没学雷篆和龙章,要现学现看才行。

  借到译书,他驾云来到松林外落下。

  还未走近,便听见一阵螺声,他会心一笑,正是他曾教过绿螭的古名曲《流水》,淳和淡雅的曲调此时用螺吹出来,虽然不比琴曲清亮,但也别添一股绵远悠长。

  看来这幼螭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呀。

  或许,也是天赋使然吧!

  他想到了江南景跟他说的那个事,那条杳无音信的绿螭,「天风松雪」的主人,雷仙的挚友。

  不过此时,白狗儿却是趴倒在地,一动不动,不敢跟着往前走了。

  程心瞻猜测绿螭虽然是幼种,但到底有龙威在,狗儿凡胎,不敢靠近也正常,于是他让狗儿就在此处等着,自己则是继续往前。

  再走近些,看见了湖,一眼就瞧见湖中央,绿螭昂着头,在湖面上只露出了嘴巴一点点,像是一朵小荷叶,螭吻含着一个法螺,正在吹奏。

  听见人走近的声音,绿螭一张嘴,法螺掉进嘴里,随即很快沉了下去。

  “是我。”

  他喊道。

  “哗啦~”

  巨物破开水面的声音,绿螭探出身子来,眼里满是喜悦。

  可程心瞻注意力又是何等强,一眼就瞥见了绿螭后背有一块血斑,那里少了一枚鳞片!

  他马上反应过来……

  那,那枚鳞片不是什么蜕皮下来的旧鳞,是那日绿螭从自己身上生拔下来的新鳞!

  那片鳞被他放在胸口,替他挡住了「桃都」一击,救了他的命!

  而在煞穴中,衣物皮肤都被烧坏,鳞片和他的血肉粘粘在一起,等新肤生出来时,又把鳞片髓腔那一端包了进去,使那鳞好似生在了他胸口一般,现在还在肉身里没取出来。

  不过程心瞻看到了,也只是默默记在心里,没有刻意去提。

  “你都会吹奏《流水》了,那《高山》会了吗?”

  绿螭摇摇头,眼睛里也有了些羞恼,她为了学会《流水曲》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这个人一回来不夸她曲子学得快、学的好,只问她学没学《高山》呢?

  她把尾巴一甩,甩出一道浪头打向程心瞻。

  程心瞻轻松躲开,嘴上还说着,“你怎么还没炼化横骨呢?”

  绿螭更气,作势要回湖底。

  程心瞻笑了笑,不再气她,说道:“借你琴一用,弹一曲《渔女》,我好像有了新的感悟。”

  绿螭立马就不气了,乐滋滋来到程心瞻身边,吐出了「天风松雪」。

  怀抱古琴,程心瞻的心境又不一样,之前只知道是宝物,现在知道是雷仙在风雪中选中了一株松木,为友斫琴,是唐时传下的古物。

  他弹奏起《渔女》,心中却不由畅想,《渔女》也是古唐曲,会不会就是那条绿螭所作呢,会不会那条绿螭在某天遇见了一位渔女,一见钦慕,作此曲,又以「天风松雪」弹奏呢?那渔女生下了眼前这条幼螭,随即寿终而亡,只留下那寿元悠久的绿螭在世间思念旧人,一遍又一遍的弹奏《渔女》,所以这条幼螭才这么痴迷《渔女》?

  程心瞻闭着眼,在心中漫想着,脑中竟勾勒出一段人蛟相恋的故事来,指尖飘出的琴音也愈发凄美哀怨。

  而在他对面,绿螭如同被冻住一般,呆呆看着程心瞻,眼泪不知什么时候流了出来,她回忆着,也困惑着,

  这个人的琴音为什么和爹爹的越来越像了呢?

  她慢慢沉下去一点,让湖水没过眼睛,这样便是流泪也看不出来了。

  程心瞻闭眼,也沉浸在琴曲里,倒是没有发现幼螭的举动。

  一曲弹毕,他将琴还给幼螭,又邀请幼螭玩【淹】字咒的游戏,但这次他不再让绿螭陪练【镇】字咒了,只让绿螭玩个痛快。

  绿螭自然欢喜答应,心想着三清山已经是极好了,但他在的时候还要更好些。

  一人一螭在湖上拨弄着水浪,【淹】字声和螭吟声一起一和。

  这副身躯的水行法力比他原先肉身里不知充沛多少,直到他嗓音都有些累了,法力还是用不完。

  待他看出了绿螭也有些累了,便说改日再来。

  绿螭虽然不舍,但也点了点头,她对自己说,今天已经是开心极了,不能贪心了,等着下次他再过来就好,到时自己偷偷把《高山》也学会,也让他开心开心。

  ————

  程心瞻回到无忧洞,就坐在柿树下的竹塌上,照着译书,翻看起那两本《雷府职要》和《神霄服雷炁法》来。

  乌飞兔走。

  转眼间就到了与兼显学师约定的日子。

  一大早,他便离开了竹林,这次把狗儿留下了无忧洞看家。

  来到枢机山东南侧,他一眼便看到了十八坡,好似苗疆大山里的梯田,只是要宽广许多。

  这些坡上矗立着一座座高楼,他来到观霜坪的一心楼,一个三层的木楼。

  程心瞻上前叩门。

  “进,来三楼。”

  里面传出了兼显道长的声音。

  程心瞻推门而入,来到三楼,三楼的晒台上有两个蒲团,兼显道长正坐在其中一个上面,并请程心瞻入座。

  程心瞻盘腿坐下,拿出那两本道书还给兼显道长。

  “伱都读完了吗?”

  “已经读完了。”

  “可有什么困惑之处吗?尽管道来。”

首节 上一节 56/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