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96节
“师尊。”
程心瞻点头请安。
“你的观想图有了。”
温素空没有卖关子,开门见山的说。
这下倒是双喜临门了。
程心瞻期盼着。
温素空手一翻,掌中出现一个卷轴,她把手一扬,卷轴凌空打开。
这是一个竖幅卷轴,卷面有些微微泛黄,仔细去看,卷轴底部绘着在茫茫汪洋上,有三座大山,形势不一,气象不同,各有千秋。
三座大山底下各有云隶标注,是为:
蓬莱,方丈,瀛洲。
三山峰峦中云遮雾掩,在云雾中又能隐约可见许多神仙肃立着。
三山之上,有一个身穿明黄便服的青年立在虚空中,青年双手负在背后,姿态清雅,他头不曾低,甚至还是微微昂着的,只是目光往下瞥着,一副睥睨之态。
卷轴左上角写着一行字,曰:
《炳灵太子出海校检三山诸神图》。
“这是一幅上古遗宝,为师从雁荡山换取来的,此宝内涵法蕴,你可投念进去,可见炳灵太子真容,不过此宝传承久远,其中法蕴无多,你只有一次进画观神的机会,一定要记住神韵。”
温素空说。
程心瞻闻言吃了一惊,竟是上古传下的宝贝,师尊这是花费了多大的代价。
“现在就投念进去一观,我为你守着,以防你念头被神威所摄,无法自拔。”
温素空又催促了一句。
程心瞻遂不再多想,分出一缕念头,探入到画里。
念头一接触到画面,便猛地受到一股吸力被吸了进去,程心瞻感觉自己突然出现在一片茫茫云雾中,正在飞速的疾驰。
“邹山君,再快些!”
程心瞻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一声叫喊。
他偏头望过去,发现隔着云雾,身侧还有好些人也在快速的飞驰着。
他心知这是画卷中记录或者说是幻化的场景,自己则是融入了那个场景中,所以他没有真的开口作答。
那个人似乎很着急,快速的说,
“邹山君,你是新晋山神所以不知,炳灵太子架子可大了,每次巡视海内外的仙山都要山神列位等他,要是他来了我们还没到,又不曾在主君那里记名,便会视为离守渎职,是要查办的!
“东岳大帝在上,这次炳灵太子玩的太大了,忽然要校检三山及各支脉,说是马上就到,让我等访友之人如何交差。”
那人长吁短叹着,但速度着实不慢。
很快,离职访友的几个支脉山神紧赶慢赶终于回了一座岛山,落到各自支脉峰头上。
程心瞻四处环望,认出了这是画卷上的瀛洲山,但细节上,又比从卷外看细致许多,他抓紧记下。
很快,便有一股神威自西边过来,他能感觉到自己附身的邹山君身子都在颤抖。
不过程心瞻看着,见炳灵太子只一个人踏空而来,不曾有车架,不曾有侍从,倒也没觉得他架子有多大。
待他走近了,程心瞻便通过邹山君的眼睛望见了炳灵太子。
这次看的更清楚些。
炳灵太子看面相还不到三十岁,很年轻,但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一步千丈,两三步就从天边走到瀛洲岛上空,瞥眼往底下一扫。
程心瞻感觉邹山君身子都已经在抖了。
他趁这个机会仔细去体悟炳灵太子身上散发出的法意。
他虽在天上踏空而行,但用的好像是「缩地成寸」的神通;他虽在高处,却又如大地一样沉稳;他并不雄壮,但是看上去就如同山岳一般高大。
望之如山,仰之弥高。
其势如地,无边无垠。
生杀大权,尽在掌握。
程心瞻对炳灵太子只是惊鸿一瞥,但炳灵太子已经将瀛洲山尽收眼底,他再踏一步,群山在他脚下后掠,只一步,便将瀛洲山远远落到身后,去了下一座山。
“炳灵太子可真威风呀!”
旁边的山神又说了一句,程心瞻还没来得及点头,忽然有股力量拽着他的念头脱离了这个邹山君的躯体,然后穿云过雾,眼睛一花,念头就回到了肉身。
等他再去看那画卷,便发现那画上的炳灵太子已经消失了,便是底下的三山,也暗淡了不少。
“可看清了吗?”
温素空问了一句。
“大概看清了。”
程心瞻回答道。
温素空点头,“那就好,这画卷你留着吧,古神神意虽然消散,但三山神形还在,你还可以入画观摩山势,不过应该也用不了几次了。”
她把手一挥,画卷便自行卷起,落到了程心瞻跟前。
程心瞻收下画卷,口道,
“多谢师尊。”
这时,温素空又从洞石里掏出一物,此物迎风便涨,化作一个巨物悬在程心瞻跟前。
这是一个三丈长的彩绘影壁。
颜色鲜艳,气势磅礴。
上面绘着五座大山,这五座大山的样子早已闻名于世间,他也在各种典籍图册上见过,所以即便这座影壁上没有题字,他也能猜出这副影壁彩绘的名字,
《五岳真形图》。
“这是为师从恒山友人那里暂借过来的《五岳真形图》,《五岳真形图》世间有千万幅,但各中神意却是相差甚远,这一道影壁是恒山二泉观内的影壁,是唐时的高修大画师所绘,不说是《五岳真形图》中的顶尖,但也是为师能想到的最佳之作了,你先拿回去临摹和观想,等有所获时再给我,我去送还人家。”
温素空说。
程心瞻起身长拜,如此恩情,倒让他难以张嘴相谢。
月初求月票~
欢迎评论与留言~
第108章 分身乏术
又一月。
这日傍晚,程心瞻来到了纯阳殿。
虽然师尊回来了,但这桩事他先找的师祖,那自然不能一事劳烦多主。
“师祖。”
他坐到通玄道长对面。
通玄道长看他左眼眼瞳已经是一片丹色,宛如朝阳,就知道他自己开辟了阳殿,练就「九阳还形丹瞳」了。
“都准备好了?”
通玄道长说。
程心瞻点点头,拿出了之前在白玉京还珠楼主所赐的铅瓶,里面装着的,正是「阳明云堂罡」。
通玄道长接过来,打开瓶塞,倒出了罡露。
罡露宛如牛乳,在空中涌动,在两人的注视下,忽然化成了一条蜃龙,待程心瞻凑近去看,又忽然化成了一朵小云,仔细去看,云上还有一座袖珍街市,没等他看清,又重新化成了牛乳一样的水露。
“是「阳明云堂罡」啊,此罡须是得是蜃龙吐出来的蜃云,在云头上结成蜃景时,恰好在午时,遭逢大日曝晒,每百里的蜃云,才能被大日炼成一两的罡露,你这有半两,着实不少。”
通玄道长笑着说。
程心瞻很意外,他得到罡露后一直没拿出来过,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来历和变化。
“炼化了这种罡的人,身轻如燕,不必使用什么法力和外力,只一个念头就能自在飞行,仿若烟云。
“如果把这种罡炼化到云宅里,化成云根,就能吐出明光蜃云,用来惑敌和困敌都是极好的,你这里有半两,用来淬炼飞剑的话,是消耗之物,阳殿中放一小半足矣,否则便有些暴殄天物了,剩下的可留着炼进十二重楼里化成云根。”
程心瞻称是,竟没想到「阳明云堂罡」还有如此妙用。
“此罡可用寒鸮阴风煞来配,阳云阴风一相交,便能缔结雨丹,云惑眼,风惑耳,又有非凡的幻化之能。”
程心瞻点点头,不过没有太放在心上,以他精修五行的道途来看,这种金丹太有偏向性了,并不适合自己。
“其实引罡煞入体最大的难处在于痛苦,不过你既然经历过了真煞冲穴,那这些痛苦应该不碍事了。”
通玄道长只截用了少许罡露,剩下的收回铅瓶里又还给了程心瞻。
“罡煞是天地间难得的灵物,是先天阴阳之气在后天造化之机上结的果,人是后天之灵,遇上这样沾染了先天之气的灵物,自然就不舒服,这你应当是最清楚的。”
程心瞻点点头,都说如鲠在喉不舒服,那罡煞在身就是把如鲠在喉的痛楚再放大千万倍。
“不过为了感悟这蕴含着阴阳之气的灵物,先辈们想了很多办法,都说世间一物降一物,可先辈们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尝试,死了多少人,才摸索出来,罡煞的克制之物就是铅汞。
“又不知历经多少年,代代改良革新,这才有了如今堪称最为保险的吞罡食煞之法,现在,我来教给你。”
通玄祖师悠悠说着,程心瞻认真听着。
“铅性沉稳,汞性灵动,所以多以汞水炼成飞网捕捉罡煞,才能将之收服,等盛装存放罡煞时又多用铅器。
“铅性热,汞性寒,服食铅汞时,又要看欲炼罡煞之性,以铅汞镇压罡煞时也要考虑阴阳调和,像当前你手中这「阳明云堂罡」,是烈阳之性,就要以寒汞调和,而你之前身上的「紫火烂桃煞」,虽有一个火字,但却是地底的幽火,更有一个烂字,是腐朽之气,归根到底是阴寒之物,所以炼化时应该配以热铅。”
程心瞻听着连连点头,原来这里面还有着这么多的讲究,他还以为直接就把盛装罡露的铅瓶用上就可以。
通玄祖师看出这小徒孙没有汞金,正手足无措呢,便笑道,
“你既然把阳罡都准备好了,那我就再送你一份飞汞。”
祖师把手一翻,掌心里出现一滴悬浮的汞珠,递给了程心瞻。
他伸手接过,铅汞不光能降伏罡煞,炼丹炼气都是难得的宝贝,在山上是极为流通的宝贝,他曾经有过一份飞汞,也是还珠楼主所赐,名为「流霜飞汞」,还珠楼主说能提升「秋水」的柔性,他就全喂给「秋水」了。
现在想来,倒也不必全部喂给「秋水」,自己留一些现在刚好用上。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