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明仙宗 第498节
若说前两件事情还需得从长计议,不消急于一时,那么御马监净军员额一直增补不齐,便就是他这中官之首的过失了、自是难得推脱。
只是这净军亦有门槛,修行人需得先修行三阳化阴之术,自褪尘柄,再转修《坎蟾吞月诀》这门不忌尘柄缺失、法身不全,便能正常筑基、可参元婴的上等功法,才能算得达到了净军门槛。
若是修不成,这尘柄自也是白褪了,等闲上修都无手段能帮着长回去。
一般而言,能完成这套修行的修士、或还不满三一之数,算不上是门易学之法。人才也是难寻,不是什么臭鱼烂虾便唾手可得的机缘。
也是因了此法缘故,高门子弟少有来内侍监中挣个前程的,监中几位拔擢高位的中官,大多亦是出身寒微。
是以认真说来,净军、禁军固然只差一字,但今上心头更加信重于谁,自也是不消多说的。这员额不足之事如不尽快拿个章程出来,今上早晚会勾得今上诘问。
“嗯,”魏大监想到这里有了主意,“或还是要从别的地方、想些办法。”
对比从前那些内庭前辈,魏大监却实打实算得个心善的。且今上做事,也稍稍顾些脸面。是以至少在魏大监任这中官之首的时候,他是从来做不出强拘修士、填满净军员额这等事情。
他用指节在案几上头敲出来一阵脆响的同时,目光也渐渐挪在了舆图上的山南道位置:
“左右是一处必然要烂的战场,不妨再加把火,勾得他们烧得更旺些。嗯,只待得秦国公动作起来,御马监当就不缺应募之人。”
————雅书苑
“康姑爷当真了得,”
终于推敲出残局走势的费叶涗面生快意,能在这尊贵十分的玄穹宫中,有一算得熟悉的栖身之所,足见得这位老修在卫帝眼中份量。
费叶涗眼力过人,不消仔细端详,便就能看得出来康大宝此番所获颇丰,随后便发自内心地涌出来一分喜意。
继而这位老祖又将后者脸色窥探清楚,接着疑声发问:“可是出来得久了,是要回去?!”
康大掌门这段时间对于费叶涗也已多了不少信重,于是也不遮掩,径直回道:“禀老祖,小子宗门确有些要事尚待解决。”
不过令得康大宝稍有诧异的却是,费叶涗非但不做劝阻、反还煞有介事地赞同言道:“嗯,倒也合适。而今的山南道固然凶险了些,却也藏着诸多机缘,不可不回。”
“多谢老祖,那小子这便回颍州去,同内子一道回转。”康大掌门才施拜礼,却又见得费叶涗拂手止住,淡声言道:
“此事不急,待得阿兄将外头一件事情料理清楚了,便就带着你们一家同回山南。阿兄的遁速足能匹得有些真人,却要比你乘坐万宝商行的飞舟还要来得快些。”
“天勤老祖亦要一并回去?”康大宝在面上显露出来一丝意外之色,费叶涗颔首应道:“不单如此,日前百果秘境试炼也已圆满。此番东古与尔等一同奔赴山南,好助南応料理一应冗杂事情。”
“百果秘境,”康大掌门心头低喃一声才想起了,倒是差点将二子其中试炼之事竟都忘了。
“此番试炼排名一人第七、一人第九,算得不错,”费叶涗说话时候语气却是欣赏之意。
盖因康大宝二子年岁尚小,本来依着好些费家上修意思,拔擢他们入得秘境,都能算得揠苗助长。便算是要与康大掌门此番酬功之用,也可赠些灵物、资粮,更为合用。
倒未曾想,其余各堂口简拔出来的菁英骨干,却还真有人在康昌懿、康昌晞二人手中翻了车。想来回去过后,当还要被自己长辈拾掇得不轻。
听得眼前老修所言,康大掌门便也熄了立即动身回宗的念头。左右勿论是失散已久的连师叔寻上门来,还是那劳什子旦夕可破,现下都算得好事。唯一可虑的,便就是这番鏖战过后的手尾需得好生收拾,尽量莫要留下祸端才是。
言到这里,费叶涗又摆上了棋局,他今日兴致颇高,见得康大掌门瞄着棋盘目光灼灼,便还邀了后者一道参详。
不过待得康大宝言之凿凿、挥斥方遒一般朝着棋局发了几句谏言之后,叶涗老祖本来算得愉悦的表情便也就黯淡了下来、眉头反还稍稍一凝。
又是几息过后,后者听得杂音入耳、倏然便就没了兴致。
只见得这老修蓦然拂手,一面在这雅书苑中划了间上乘静室,一面将正口若悬河的康大掌门话音止住、好生言道:
“康姑爷,弈之一字、不过小道,莫要在上头倾注太多精力。玄穹宫乃上等的修行之所,不可偏废、更莫要懈怠了才是。”
“小子谨遵老祖教诲!”康大掌门面容一僵,又恋恋不舍地看过一阵棋盘过后,方才入得静室。
此时他经历过月髓金膏池中一番修行,丹体已固。念着短时间内只做修行、难见成效,便就取出来了才得入手的《剡神刺》好生参详。
能作为被大大方方是要邀买人心的卫帝拿出来酬功物什,《剡神刺》自不会是凡品。相传北王匡彧丰便是在金丹之前,将这门神识攻伐之术修行到了圆满境界。
当其时便可在元婴之下大杀四方,也为其争得了晋为真人、封做宗王的机会。
认真说来,今上作为帝君却也心细。
康大掌门当时得手《剡神刺》过后不久,只是稍稍粗读一番过后,便就明了这门功法所要资粮不多、却重悟性,却是与他现下的境况殊为契合。
想到这里,他便也不再枯坐,三枚玉珏颇为熟稔地落在了各自位置,康大宝也轻掐咒印,膝上玉简便就也缓缓展开,现出灵芒。
康大掌门定睛一看、却见得这门宙阶上品的神识攻伐之术上头,亦是密密麻麻地留存有历代先辈修行时刻录下来的经注。
这类隔着岁月辨道的经历,他在费家时候也曾见得。这经典中的一字一句,都被诸多高修如抽丝剥茧一般推敲出来,对于后来者而言这道理自要明晰许多。
不过这结果固然重要,中间过程里头的灵感碰撞,亦同样勾得见识浅薄的康大掌门大呼过瘾。上头的高修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于康大宝而言,不啻于参与了一场高水平的讲法布道。
不懂之处,还有三枚玉珏可供推敲。便算其中诸多后来印证、属实为错的经注,亦也不是全无道理。康大掌门只消随着那样思路自己又认真参详一阵,亦能在各个方面都有些进益。
就这么又修习了数日,康大宝对于《剡神刺》这门神识攻伐秘术还难得入门,不过将其上经注参详大半过后,却都已经受益匪浅。
不过,待得其在玉简末尾见得一个名字的时候,康大宝一双小眼中登时现出来了一丝锐芒,轻声念道:“匡掣云?”
—————雷华山、三仙洞
剑刃割裂雨幕的刹那,倒映着层层叠叠的符箓残光。
大雨滂沱之际,三仙洞苑常丹主的胸腔倏然被猛烈的剑气破出来了一个可怖的创口,其手中的本命灵符已经彻底成了烂纸一张,手中桃木灵剑业已朽烂,端得是狼狈十分。
其身后是已经残破大半的宗门大旗,早年凭着全宗之力、高价收来灵纹丹鼎早已倾倒、时不时喷吐蓝焰火舌。
双方鏖战的弟子若是位置稍不凑巧,被其灼烧成一具人干,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重明宗这番攻伐之事,确是进行得殊为顺遂。三仙洞几位当家丹主才得了合欢宗楚涵发来消息,青玦、赤璋二卫,便就已领着重明盟各家联军、二县乡兵、松风义从计三千六百之众,落在了雷华山下。
这其中,袁晋带兵有方固然居功至伟,但叶正文、周宜修二人的调度之功却也不得不表。
之前的诸般准备固然繁杂辛苦,可到底未有落在空处。周遭的其余各家或是实力与重明宗相仿甚至超出,但能在这般短的时间之内,便就做成这等大事的,却也是少之又少。
兵家圣人曾言:“上下同欲者胜。”,今日即是如此。
落在雷华山下不过一月,重明宗便就已破了三仙洞守山阵法,三名丹主两逃一伤,只余蒋青眼前的这位苑常尚在坚持。
只是此时这位殊为少见的二阶极品符师,却也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
蒋青、许留仙、卞浒三名丹主级别的战力轮番伺候,得了这般福气,能坚持到现在都算难得十分了。
至于什么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之事,苑常这么一中人之姿的寻常丹主,却是万难做成。
况乎这三仙洞本来就是一众强人纠合起来,上下之间,尽是利益纠葛,哪寻得见半点情谊交叉其间?
眼见得大势已去,对于三仙洞曾有许诺的楚涵也未见现身,苑常便就也不再抱有半点念想,心头生起逃遁念头再正常不过。
只是这条生路却并不通畅,他才从许留仙火法之中寻了个破绽,却又被卞浒法宝捉到身形。盖在身上那件法衣登时崩开,苑常顾不得痛,兀自朝前遁去,却又被一道炫光夺目的剑芒刺得眯起了眼。
“当是能躲得”
这念头才过一半,苑常便觉脖颈一凉。一柄不沾滴血的飞剑将其斗大头颅挑到了袁晋的大纛之上,周遭鼓手登时发力。
隆隆鼓声配合着假丹首级震得重明宗阵前的三仙洞众修两股战战,袁晋粗砺的吼声也在场中响彻起来:“诸君用命,早些破这腌臜宗门,为我家掌门算作结丹之贺!”
第513章 未竟全功
或许是袁晋大纛上那颗新鲜首级太过扎眼的缘故,重明盟一方的阵阵喊杀声配合着金鼓旗号,却是震得临近的三仙洞弟子一个个头昏脑涨、如丧考妣。
人总说将乃兵魂却是不假,三仙洞弟子甫一见得苑常那可怖面容,几就有了些魂飞魄散之象。
值此时候,便是有几名平日里惯称敢战的巅峰真修夹杂其中,亦难得听到他们声响。照旧与一般的三仙洞弟子一样缩着脖颈、看不出半点儿出挑之状。
蒋青与卞、许二位丹主踩在祥云上头俯瞰战局,见得哪方三仙洞弟子军阵整齐、进退有据,便就会降下来拿手中法宝灵器挫一挫他们锐气。
又是连破六阵,斩落十余名筑基真修过后,这三仙洞士气便真到了不可挽回的境地,袁晋窥得机会,大纛上头金文倏然灵光大盛。
各营各佰军旗同样冒起灵光,一个个平日里吝啬十分的掌旗官取出来一块块中品灵石落在手中。随着适才拨付其手中的阵基灵物顷刻间被炼化干净,便见得大股灵力纠合阵势灌注入了阵旗之中。
百余杆军旗同时闪烁的灵光殊为扎眼,对面那些三仙洞弟子还未及反应,“铸胆”、“强心”、“护体”、“回灵”、“破锋”.大把增持符文,便似不要钱一般挥洒在了阵中修士身上。
领着青玦卫的段、康二人还未发力,就见得赤璋卫中有一军将扯下胸前早已破烂的灵器铠甲,持着开山斧肉袒冲锋,只是几息时候,便就将三仙洞一出现了破口的百人军阵杀个通透。
待其冲出人群的时候,从头到脚都是沾惹着五颜六色的零碎。
主阵的袁晋只看得其目欲喷火、头顶升烟,直将额上一挂新鲜肚肠烫成焦糊颜色,继而便又高喊数声,引着麾下军士冲杀向前。
大片血肉纷飞出来,哀嚎声愈发凄惨、那军将的高喊鼓气之声反还愈发响亮,端得是位悍将。
“咳,二师兄,这虹山阳家之主,端得拼命。”
在大纛下头与袁晋说话的却是身形又佝偻了不少的周宜修,袁晋闻声侧过头去,看着后者泛白的脸色,心头甚至都有些担心其被这数千人纠合一路的军阵煞气冲晕过去。
不过周宜修年岁大了,行事反还有了些偏执意思,众兄弟既劝不得他,便也就只好将其留驻在中军大纛之下,好让袁晋好生看护。
仔细端详一阵,确认过周宜修确无大碍过后,袁晋才松了口气,继而琢磨起周宜修所言深意。
对于虹山阳家家主阳珣,也曾长住于野狐山的袁晋与周宜修确是一般印象,都觉此人心思阴鸷、不似善类。
可凡事论迹不论心,至少阳家素来恭顺,且阳珣临阵时候向来奋勇,那便不该只以个人好恶来做看待。
事实上,阳珣这副死战做派却也卓有成效。
常言道:“一人投命,足惧千夫”。这阳家家主眼力不差,选的时机确是恰到好处。
他独自杀穿一阵、率领麾下锐卒复又冲了不过几息时候,正与青玦、赤璋二位鏖战的三仙洞精锐军阵便登时垮了一大片下去。
这些三仙洞中坚的溃退,确是给这个胡乱纠合一路的门派敲响了丧钟。而阳珣的所为,却也与重明盟军阵中人做好了榜样。
康大掌门多年来坚持的赏信罚必确有成效,值此千人大战,照旧有人敢做效仿、纷纷跳荡出阵,单枪匹马亦敢直冲坚阵。
毕竟寻常修士哪有跟脚可言?既是渴望仙途更长、那么能有拿一条烂命出来挣个锦绣前程的机会便算难得,何以惜身?
只是三仙洞弟子固然良莠不齐,却也还未到了一触即溃的地步,眼见得跳荡出去的同袍死得多、活得少,重明盟诸多军阵中涌起来的火热气氛却也渐渐冷却了下去。
居于前阵主持的段安乐见得此幕,非但未生怒色,反还长出口气。冲锋陷阵一事固然可以提振士气,但若真要一定乾坤,却还是需得稳固军阵、才为正法。
现下重明盟几乎已经稳操胜券,继续以堂皇大势压垮三仙洞军阵才是正法,届时后者战心皆失,便是其中强者遭溃卒裹挟败走,亦要变作待宰羔羊!
青玦六叶兵莲阵这门出自分李张家、是由重明宗张元道祖师发扬光大的兵家阵法,早已被康大掌门托了费家关系,寻了数位积年老军加持改良。
现下攻防之间的诸般变化,可早非当年袁晋携军到甲丑兵寨来援的时候能比。而自重明宗中遴选出来的一众弟子,不说已将这青玦六叶兵莲阵演练得炉火纯青、却也已当得起娴熟非常这四个字。
却见得段安乐手中令旗一变,青玦卫兵阵中一众同门便就迅速变化了身位、咒决,便连在掌心生出灵光的时间都只差得分毫。
锋锐的莲叶好似刀斧,腾起斩落全无道理,勿论是坚若金刚的灵脉山崖、还是被法衣紧紧包裹的修士肉身,只要挨上了,那便少有能得幸免。
有了青玦卫保持严谨稳重,那些已经乱了阵势的赤璋卫冲杀时候则就无有了后顾之忧。
袁晋为其量身选定的血璋燔燎阵,乃是从诸县武库的故纸堆中翻出来的。固然会缺失些精义,但这些年靠着袁晋的焚膏继晷、操练不停,却也有了些成效。
哪怕赤璋卫的阵形都已散乱,却也不是战意锐减的三仙洞弟子能挡。便算有些折损,念着袁晋阵前许诺的丰厚资粮,他们眼中的杀意也被吓得褪去。
且此时亡命发力的,却也不止重明宗自己编练的两支队伍。
寒山派遴选良家子弟新编的阵法,业已初见成效。许留仙自晋为丹主过后,复又大着胆子开始征募散修筑基。或是收归门徒、或是以为客卿,又是这短短几年之间,寒山派门中真修便又涨到了双手之数。
周昭义、纪云生这两位心腹义弟修行上头亦有精进,纠合人马掩杀下去,哪个三仙洞军阵能抗得旦夕时候?
上一篇:蜀山镇世地仙
下一篇:成人武侠,从金刚不坏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