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17节
那唯一的解释,便是这是刚刚欧阳宏一番运作过后的结果。
闭着眼接受文气的宋穆当下只觉得脑中古书都在震颤,而古书页上也再次多了这首诗。
辅战诗,才气五斗。
书页上出现说明,宋穆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首清明诗的确不错,相信之后也会是个不错的助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待到那文气完全被古书吸收,宋穆才缓缓睁开了眼睛,而面前金昌武和欧阳宏正看着自己的诗在说着些什么。
而在桌子前面,那鲁崛已经变成一片石雕,彻底没了生息。
“不错,你吸收文气的速度也比别人快上不少,我将鲁崛最后一丝精纯文力提纯给了你,如今感觉如何?”
欧阳宏见到宋穆睁开眼睛,当下开口问道。
宋穆笑着点了点头:“学生只觉得自己浑身快被文力充斥的满满当当了。”
“哈哈,无须担心,这些日子多诵读经典,多做文章,好好沉淀一番,到时候院试的时候,相信你会有惊喜的!”
金昌武当下也是点了点头,却是指着面前的这首诗说道。
“这首诗颇有几分禅意,倒是和佛家有些渊源,宋穆,你涉猎的范围倒是很广啊。”
宋穆连忙谦虚的道。
“宋穆不敢,只是原来家中的长辈也曾有吃斋念佛,耳濡目染,凭着小时候的记忆才做出来的。”
宋家过去有人吃斋念佛这是事实,宋穆只不过添油加醋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而且宋穆也是发觉这世界佛教没落的厉害,佛教还传承着魏晋遗风,本来的神秀大师,惠能大师竟然不存在。
如此,宋穆才写下了这首禅诗。
而金昌武和欧阳宏当下也是点了点头,显然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
这篇才气五斗的清明诗自然也是收入了登文阁之中,之后也会共享给天下登文阁,宋穆仅是来了这方世界不到半个月,就有两首诗可以天下传唱,已经达成了别人或许一辈子也难达成的成就。
地牢之事作罢,宋穆便也被护送出了地牢,而同样回到外面金昌武看着宋穆离开之后,便陡然神情一沉。
与此同时,金昌武召集的几位县衙官员也到场,而金昌武告诉了他们一个惊人的事情。
有魔族试图颠覆石阳县城,魔化百姓,并借此席卷整个吉州府。
这个无比震惊的消息自然是欧阳宏从那鲁崛的脑海之中搜罗来的,只不过实在是无法在更近一步,只搜索到了一个具体的时间。
八月。
这个时间近在眼前。
一个惊天阴谋,竟然在宋穆一首诗的作用下浮出水面。
而宋穆还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再次搅动了石阳县的风雨。
……
宋穆从北城墙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黯淡了下来,两个官差一路护送宋穆到了胡同口,宋穆这才独自进去,回到祖宅。
二叔已经回来了,此刻正帮着二婶在厨房烧火,听到宋穆推门进院的声音,当下起身走了出来。
“穆哥儿,你回来了,去哪了?”
宋良达轻声问道,自己这个侄儿这两天可是给自己长脸了,就连自己在那城墙上,本来是做着苦力,今日都被关照,只用做些安排物料运输的活便可以了。
自从这个侄子从去阳岗回来之后,就像是彻底开窍了一般,不仅文章诗词写的更好了,连为人处世都更加流畅了。
所以现在宋良达看着自己这个侄子,简直是满意到家了。
宋穆和宋良达简单说了一下今日受到县令召见,是为了说明一下昨晚的事情,也没提到在地牢之中的一切。
宋良达听闻却是神色有些后怕,昨日他太高兴,喝了太多酒,根本不记得上了马车后发生了什么。
只是今日在工地上,才听得别人谈论昨晚城内兵马变动,似乎是出了什么乱子,而后宋良达才意识到这回事情竟然和自己有关。
“没事便好,没事便好,如今咱们万事小心,可千万不能再出什么变故了。”
宋良达叹了口气说道,也拉着宋穆进屋,正屋内朱氏和丫丫已经摆好了桌椅饭菜,就等着吃饭了。
这算是宋家最为温馨的一刻,每日不管多晚,只要没有提前说明,便一定等着全家人都到了才吃饭。
宋穆坐下端起碗筷,满满的饭菜便已经放入碗中。
宋良达和朱氏对宋穆的关爱溢于言表。
“不用了婶婶,这些大家一起吃,给丫丫吃。”
宋穆感动之余,也是连忙阻止两人给自己夹菜,而是伸出筷子,往三人碗里都夹了些菜。
“好好好,小穆啊,你不用操心,如今二叔得了份银子不错的差事,咱们不说吃香的喝辣的,填饱肚子自然是没问题。”
宋良达看着懂事的侄子也是抹了抹眼睛说道。
吃着饭的丫丫晃着腿看着自己的父亲笑道。
“爹爹羞,还掉眼泪。”
朱氏也有几分感慨,宋穆安抚了几句,也是连忙招呼吃饭,一副家庭和睦的样子。
晚饭过后,宋穆照例打了一桶水到房间之中洗漱。
如今还未入秋,天气还是有些炎热,宋穆每天穿着薄袍子,依旧是汗流浃背,身上汗臭味自然有些大。
所以病情好了之后,宋穆也是坚持每天洗澡,再自己把衣物都洗了去。
这些事情二叔一直说让朱氏去做,但是宋穆都婉拒了。
从小就独立惯的宋穆,做这些事情已经养成了习惯。
将衣物晾晒好,宋穆回到房中,小心的点起油灯,拿出书本,摊开笔墨,开始想着今日孙秀才给自己出的题目。
做文章终究还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只有写的一手好文章,在院试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凝聚文力之时也才能水到渠成。
宋穆挑灯夜战,心疼的废了几张竹纸,这才终于写出了一篇还满意的答案。
起床上厕所时,宋穆看向头顶的天空,月朗星稀,已经是深夜。
如此读书的时候,宋穆已经有些年头没感觉过了。
如今竟然还有几分感慨。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宋穆喃喃道了一句,排干净水,转身回屋。
躺下的宋穆并没有真正入睡,而是打开了脑中的古书,开始了另一番修行。
……
山水千山总是情,收藏投票行不行(*╯3╰)~~
第23章 城中异动(求收藏,投票,追读呀~~)
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节。
宋穆罕见的一大早没有在院中背书,而是和朱氏以及丫丫宋明微收拾了一番东西,早早地直奔城西城隍庙街。
今日是财神节,宋穆也不太懂这里的传统,为何不是在家中敬神,而是一大早的往着城隍庙而去。
这个世界的风俗变化的有些奇妙,就算是文人可成圣的年代,百姓们依旧有信佛崇道的,这是天星未落下之前就流传下来的习俗,也被百姓一直传承了下来。
不过等宋穆到了城隍庙街,看着这里人头攒动,小摊贩遍地,鸡鸭鱼肉,杂耍唱戏。听着各种叫卖拉客的声音不绝于耳的时候,宋穆算是明白为什么财神节要赶庙会了。
这一条城隍庙街,就是古代难有的大卖场,不管何人在道路旁支个摊子便可做买卖,这怎么不是财神节呢?
朱氏带着宋穆来的时候也不过是清晨时分,可城隍庙街已经是人满为患,而朱氏则是拽着丫丫,然后招呼着宋穆往着城隍庙而去。
今天朱氏是来还愿的,上个月宋穆昏迷送回来之后,朱氏一个人跑来城隍庙给宋穆祈福,如今宋穆活蹦乱跳,甚至文采斐然独树一帜,这自然让朱氏深觉是城隍爷保佑的功劳。
子不语怪力乱神,宋穆则只是单纯的来凑个热闹,顺便解解这些天的烦闷。
如今来到这个世界一个月了,宋穆也算融入到了这个社会之中,而且现在在古书加持之下,自己每日涵养文气,磨炼念力,虽然还未凝聚文力和念力,但依旧越来越感觉身体精力充沛,体格壮硕。
宋穆甚至有预感,只要自己能够院试的时候写出一篇足够好的文章,或许就能够一举突破童生桎梏,进入秀才境界。
不过如今自己的经义依旧是有些不过关,这些日子给孙秀财和荀夫子送去的文章,给回来的反馈总归是不怎么好。
院试要考经义,诗赋,策论三场,如今宋穆经义和策论都还需要好好打磨一番。
孙秀才和荀夫子都说自己的经义理论详实,但立意有些不准,还有自己的策论,所言有些不成体统,而且有时候天马行空。
宋穆自然知道那不是不成体统,实在是自己的想法太先进,可这样的毛病,宋穆也只能慢慢改了。
所幸院试还有些时间,一切都应当还来得及。
这般想着,宋穆已经和朱氏来到了城隍庙前,这里同样人山人海,无数百姓也都争着来这里烧香。
烧香要起得早,虽然争不到头柱香,但这依旧不乏众人的热情。
宋穆也跟着朱氏往里面挤,朱氏见着满满当当的人拥堵着,当下还更较真了几分,让宋穆看着丫丫,自己则借用庞大的体型飞快向前。
宋穆望而生畏,当下便也停下脚步,见着丫丫正死命攥着自己衣服的一角,陷在人群之中很是有些惶恐。
“走丫丫,我们吃肉包子去。”宋穆一把拉住丫丫,笑着说道。
“大哥,可是娘让我们等着。”丫丫听闻显得有些局促犹豫,小姑娘平日里多受朱氏的管教,胆子也有几分怯懦。
宋穆却是笑了笑,当下拉着她往旁边的一个包子铺而去。
“在这二婶出来就看到我们了,快坐下,你不是早就说要吃包子吗?”
宋穆笑着拉着丫丫在摊子上的一个位置上坐下,然后朝着店家招手。
“店家,来四个肉包子,再来两碗米汤。”
丫丫坐在凳子上不住的打量着四周,但是最后还是被肉包子的香味给吸引了,当下眯着眼,晃着腿吃包子。
宋穆笑着拿起了一个包子,而这时候旁边的桌边却是传来低声交谈的声音。
“老大,咱们这买卖做不了了,这几日石阳县官道看得紧,到处都是官差盘问。”
“也是奇了,这石阳县个小地方,怎么突然就弄得这么紧张了,昨日咱们入城的时候,那兵丁还要验血呢。”
“听说是城里之前出了魔人,如今四处戒严,都在盘查外面的人。”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