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277节
“禀大人,这妖王乃是宋解元亲手斩杀。”
听得这话,那赖刺史的脸上顿时更有几分惊异,立刻朝着宋穆走过来了几步,见着浑身浴血的宋穆,轻咦了一声。
宋穆则是连忙拱手,沉声说道。
“多谢大人相助,才能让我等摆脱困境。”
赖刺史当下却是笑了笑,摇头说道。
“不过是老夫的无心之举罢了,说来,这倒是你给我的惊喜。”
这般说着,赖刺史当下再次打量了宋穆一番,此番却是点了点头,当下笑着说道。
“看来我当初还是该坚持一下啊,可惜可惜。”
宋穆听得这话,此刻微微低头,咧了咧嘴。
赖刺史也没多说,只是当下从兜里掏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了宋穆。
宋穆抬头看去,见到是一块竹片,小巧精致。
宋穆不解,而赖刺史已经开口说道。
“带上这一块东西,我想沿途许多麻烦事情,你都可以轻易解决。”
这般说着,赖刺史当下转身,却又是忽然想起什么,对着宋穆说道。
“宋解元,去了长安,不妨去拜访一下谭相,嗯,记得提我一句。”
说着,对方当下腾空而起,不过伸手一挥,却见到点点光芒从其袖中洒出,周围的空气顿时清新不少,而那牛尸也开始缓缓消解。
“宋解元,老夫在金陵,等着你的好消息。”
话音渐渐遥远,赖刺史已经离开。
来去如风,宋穆拿着手中的东西,多有不解,而旁边的李泰却是看了宋穆一眼,当下欲言又止。
宋穆抬起头,看向陶风明,陶风明咳嗽了一声,当下沉出了一口气。
“有些事情,我日后与你讲一讲。”
宋穆点头,收起手上的东西,看向这片狼藉的山谷。
亲手埋葬了残垣中猎户夫妇,宋穆为他们在山间立好碑牌,郑重刻上名字,此刻缓缓起身,拿出酒液倒下。
“师父,他们本不用丧命的。”
宋穆沉声说道,陶风明坐在一侧,此刻目光远望。
“世事无常,我们能做的,只有记住他们。”
宋穆重重点头,此刻远处东边,阳光刺破黑暗,带来晨曦之中的第一缕温暖。
金色的光芒照耀在宋穆的侧脸之上,轻轻说道。
“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永远。”
宋穆轻抚那墓碑,当下转身,看着阳光刺破眼眸。
“师父,我们出发吧。”
陶风明微微点头,在宋穆的搀扶下起身。
马车悠悠,车轮向北。
……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开新卷,长安!长安!
第368章 抵会馆
写着朱雀关的关隘之下,此刻一队穿着闪亮兵甲的兵士正站在路边,披坚持锐,那其中一个军尉正朝着周围的百姓开口呼喝。
这些人不同于其他军队的银灰色装扮,身上披负的是鱼鳞甲或是札甲,而其上还有细小精致的文字闪烁。
这些兵士,正是文朝五大军伍之一的长安卫。
在关隘口的一侧,这里却是堆叠着不少的兽首,甚至一些已经集聚成了累累白骨,让人看着有些战栗。
而刚刚对这座城墙伟大的赞叹,此刻也已经转为肃穆惊惧。
所有人都自觉的排队接受检查,宋穆同样下了马车,跟着队伍往前走。
轮到宋穆,一个兵丁走上前来,先是刺破了宋穆的手指,验过之后,却又有一人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颗珠子,在宋穆面前晃动了一下。
即使是白天,这珠子也闪过一道光芒。
宋穆的马车也被检查了一番,陶风明自然也接受了相同的查验。
不过当下那军尉却是走上前来,见着宋穆读书人打扮,拱手说道。
“阁下,还请解除文力之法。”
对方这么说着,周围的不少等待入城的人的目光也看了过来,宋穆当下哑然,没想到这竟然也被对方察觉了出来,此刻也是笑着点头。
下一刻,宋穆的面容耸动,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对方再接过宋穆的文位,查探一下,神情也是诧然。
“阁下不过二十,便已经是达境三年的举人了,失礼。”
对方朝着宋穆拱了拱手,当下也是放行,宋穆牵着马车迈步进入那关隘之中,见着宋穆渐渐消失的背影,那军尉却是忽然想到什么,忽的开口问了旁边登记的兵士一句。
“刚刚那举子叫什么?”
“宋穆?”
得到这个答案的军尉顿时皱了皱眉头,神色很是有些诧异,不过旋即反应过来。
“难道是那江南西道的宋穆?”
“对方竟然已经到了长安?难道是要参加这一次的会试?”
军尉神情一顿,脸上闪过几分不可思议的神色。
“若是这般,我却是不能错过了。”
“异象啊,这次长安会试,或许将有一番不一样的动静了。”
就在军尉议论着宋穆的身份和接下来可能在长安引动不一样动静的时候,宋穆已经牵着马车越过了这近十米长的涵洞,而面前,山的另一侧,一片宽阔的平原再次出现。
此刻正是寒冬季节,除了官道上,周围还见不到任何的身影,不过看着田野间的道垄,也大概能窥探出这片平原丰收时的景象。
长安,是文朝少有能在战时完全自给自足的城市。
极目远眺,只见到平原的尽头,还有一堵高大的城墙,待到驾车再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宋穆回头一看,只见到那绵延山脉建造的抱山城墙,更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
这依山而建绵延千里的抱山城墙,为长安设下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马车继续往前,终于再见到了写着长安的城墙。
长安的城墙,高度已经近二十米,厚度也与抱山城墙无异,只是这里的城墙有着更多的角楼,角楼上似乎还有硕大的兵器矗立。
八水绕长安,让这座占据了地利所在的城池更显宏伟。
待到在城门口进行了又一次的搜查,宋穆终于得以进入这文朝最繁华的城市之中。
刚刚穿过幽深的城门洞,便见到周围的建筑颇为高大厚实,每一幢建筑的基座都用大块石头重新垒砌,看起来无比坚固,
只是越往中心的建筑,竟逐渐低矮,远远望去,甚至能见到闪烁着金光的屋顶。
那里,或许就是皇城。
三四层的楼阁在这里比比皆是,每往前一步,都能在一个路口见到一幢牌坊,然后听得一段别样的故事。
街道上不算干净,但是各家铺子前十分干净,那过往的官差似乎要更加凶厉一些,街道上的行人匆匆,少了一些南方城池的悠闲。
不过街道上各处依旧色彩鲜明,各种招牌幌子让人眼花缭乱,摆放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每个人说话的语气也多有不同,这等陕地音腔,让宋穆对此更有几分好奇。
此刻陶风明也已经掀起了帘子,朝着四周打量着,当下沉声说道。
“一别多年,长安倒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
宋穆听得此话,更是放缓了一些车速,此刻就带着陶风明在城中缓慢前进。
陶风明四处看了看,眼中却渐渐的有些失落的神色,而后意兴阑珊的对着宋穆说道。
“走吧,我们去落脚的地方。”
宋穆听闻应了一声,此刻驾着马车往着另外的一条街道上而去。
宋穆两人的目的地是江南西道在长安之中的会馆,那里将是宋穆在长安很长一段时间的落脚点。
距离会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宋穆可以好好熟悉一下长安的情况,也可以为即将到来的会试做好准备。
马车穿越几条街道,终于到了这长安之中的一条街道上,这里客栈林立,其中也有几个道省会馆,平日里给同乡商贾、百姓提供住所,如今则是基本腾空,用作学子住宿。
三年一次的会试再次到来,各地前来长安赶考的学子络绎不绝,如今一月,不少学子去年便已经抵达,在这里辛苦学习。
宋穆到了那江南西道的会馆门口,此刻却见得里面两个小厮满脸笑容的将几个学子打扮的人请了出去。
“朱掌柜,我只不过是问问你消息,你何必弄成这副模样?”
“得罪,几位,你们日日都来问我宋解元的消息,我又未曾见得,诸位又有些过分喧闹,这几日不少学子都找我诉苦的,劳驾几位离开了。”
从其中走出一个圆墩墩的身形,此刻满脸笑意的朝着几个学子说道,当下也往着四周拱手。
“诸位也早点散了吧,这宋解元如今消息不明,来不来考试还是二说,诸位聚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情。”
“本会馆还要做生意,劳烦各位早些回去,过些日子,或许在会试考院,遇到宋解元的。”
那朱掌柜的这么说着,几个学子当下也是面色犹豫,不过却有人走上前,当下掏出银两说道。
“朱掌柜,那给我订间客房,你却是不能赶我走了。”
那学子如此说着,其他人也有样学样,而那朱掌柜却是摆了摆手,沉声说道。
“诸位却是折煞我了,本会馆只接收江南西道籍人士或学子下榻,这是贡院给我们的规矩,小的可不敢冒犯的。”
众人听得这话顿时一愣,贡院乃是礼部下辖的最大考试机关,可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
想起这些天在这里等待无果,这些人当下也是长叹一声,对着那朱掌柜再次说道。
“那就请掌柜的帮我们多注意点了。”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