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317节
可这毕竟是殿试的策论卷子,写出这句话的,自然是那位文朝的掌权者。
宋穆缓缓的朝着前面看去,那李翱此刻正端坐在高处,两人的目光竟然在那一刹那对上。
宋穆见到了李翱神情之中的希冀,宋穆却是强忍震惊,放下了手中的这张纸卷。
这位文朝君主,对文朝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似乎知晓何为安危,或许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不对,才会有这等担忧,还写作殿试之题。
难道在他的认知中,文朝,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倾覆吗?
那他想看到什么,什么才是李翱真正想要的?
不仅仅宋穆此刻震惊无比,周围的贡士见到手中的这张纸也是满脸震惊,甚至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连连揉眼重新看了这纸张上的题目好几遍。
片刻之后,他们不得不接受了这个题目,只是此刻心乱如麻,一时间竟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落笔。
宋穆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同样是平静的端坐下来,细细的思考着其中的东西。
宋穆思考的不是如何写出良策来,而是思考陛下为何会问出这样的一个题目。
当今文朝,在危局之中生生拱立出了一片人族之地,庇佑万千百姓休养生息。如今更是兵强马壮,文人无数,乃是国力强盛之时。
若说困局,便是如今的文朝,依旧因为这周遭的妖魔动乱而陷入了四方征战之中,各处开支巨大,人力物力困乏。
文朝曾是一座庞大的战争机器,只是如今这座机器,已经有所残缺,运转不力。
或许是这等事情,宋穆等人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是在李翱的感受之中,他或许也察觉到了这文朝运转的沉重,担忧某一日有力不逮,酿成大祸。
于此,他想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突破现有的情形,甚至于接受并尝试许多不一样的事情。
宋穆觉得自己应当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又该如何去写,至少能引动天星,而且得到李翱的青睐?
宋穆一时间只觉得自己的脑中困顿,不知道该从何处落笔。
于是宋穆抬头,正欲放空一下思绪,却见的旁边的一处侧门,此刻正有人往里而来。
同样是一道队伍,走在前面的却是一道纤长的身影。
宋穆眉头一挑,竟然是那李墨儿,此刻她穿着华贵的衣裳,头上装点着不凡的饰品,走入这大殿之中。
而在她的身后,一个高大的身影也随之出现,当下也扫视了周围一圈,然后在旁边宦官的引领下,往着阁楼上而去。
宋穆大概认出,那跟在李墨儿身后的,当就是西疆边军如今的统率,杜飞鹰。
不过旋即宋穆便将这思绪甩开,重新看向面前的卷子,继续在脑中组织着文章。
……
就在宋穆思索着如何给这篇策论开题的时候,坐在阁楼高处的李翱此刻也在打量着宋穆。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宋穆,虽然在两年前就对其有所耳闻,但是如今见到此人的真面目,也是令李翱有些诧然。
因为这宋穆,竟和宫中大儒堂中供奉的宋文荣画像,很有几分相似。
这石阳宋家也是闻名已久,为文朝发展做出不少贡献,贯穿数百年的文朝历史,宋家一直都有文人为国效力。
当初那大儒宋文荣,更是盛极一时,只是最后因为虚无崖的战事,与诗宗失之交臂。
自己某一日注意到了这宋家,却发觉这宋家已经落寞,文脉几乎断绝。
本欲重新提携一番,也算优厚这等名士之家,却没想到这宋家,又有文人涌现。
这宋家第十七代的子孙,竟然在短短的时间之中连连科举登科,更是写出无数惊艳诗词,震动天下。
李翱犹记得当初所做之梦,便就是眼前这少年引动。
而对方在不久前的会试之上,写出那等传世文章诗词,竟帮长安解决了这抱山长城的危机,可谓是年少有为。
此番殿试,李翱对这宋穆也是充满了期待,希望从其身上看到一些关于未来的东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翱虽是文朝第十位皇帝,天下也一片繁盛景象,但是李翱能感觉到,祖辈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正在消退,自己执掌的天下,妖魔已经屡屡窥探。
就是那不久前的虚无崖之上,这些妖族已经毫无克制之意,张狂放肆,处处损人族威严。
自己也就是有此等担忧,才于这个不同的年份,将自己心中萦绕已久的问题问出来。
自己需要的不一定是良策,但一定要让自己看到不同。
先帝的万里江山,绝不可在自己手中,丢失半寸。
想到这里,李翱却又不得不觉得有些悲凉,看着下面那位蹙眉思索的少年,此刻也是喃喃的说了一句。
“宋穆,且不要令朕对你失望了。”
“你毕竟是大儒子孙,当有不凡之见地,当有啊。”
……
第421章 再碰气运【为书友乜許丶陌生加更】
宋穆再次诵读了这策论题目一番,此刻眉头却是皱的更加深了。
宋穆刚刚已经想出了好几个开头,但是每一个刚想要落笔,却都觉得不妥,如此还未先论,便给出定论,既不抓眼,也多难以自圆其说。
此等文章,勾动天星和受李翱青睐,或许多有难处。
这一上午的时间几乎就要这般荒废过去了,宋穆却还是没有选择动手。
这等情况也引得不少人的关注,那阁楼上不少人此刻都朝着宋穆看来,此刻脸上也是带着几分疑惑。
“为何这宋会元还没有动手写文,难道他对这题目多有不逮?”
“唉,难说,我觉得陛下说出这等题目,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了,宋会元,怕也是有些为难吧。”
旁边立刻有人应道,但是旋即便陷入了一番争论之中。
“可宋会元那等才华横溢,就算这题目多有惊骇,也当不能难倒他啊?”
“是啊,我就是希望看到宋会元写出的东西引动异象才来的,不然在这里看人写字,很是无聊的。”
几个女眷小辈当下轻声说着,脸上的神情很有些不耐,正欲多说,耳畔却是传来一个声音。
“你们若是不想看,就尽早离开便是。”
几个女子顿时一愣,当下循声望去,却见的不远处的李墨儿此刻正瞥了几人一眼,脸上的神情有些不悦。
几个女眷当下一愣,其中就有人想要起身,但是立刻被旁边的人拦住。
“别,明姝郡主可不好说话,我们别说了,就慢慢等吧。”
此刻已经接近正午,那太阳已经移动到了天空高处,天星殿的顶端天井处,此刻已经能够看到太阳的身影。
下一刻,便有一道阳光直射而下,直直的照在那大殿之中的天星之上。
旋即这天星之中便有更加绚烂的光芒照耀而开,一时间映照的整个大殿之中金碧辉煌。
而此刻宋穆的脑中,就像是突然有一道光芒照耀而过,此番念头通达。
既然自己要书写的是对文朝未来的猜想,那何必拘泥这个题目本身。
这题目上面的每一句虽然表示的都是李翱对现在情况的担忧,但是李翱更想要的,是这些问题都不成问题。
他才不是真的需要什么对未来的畅想、对未来的吹捧,他要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方法,排除现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既然如此,那自己的写法可就开阔了许多。
此刻宋穆的神情陡然一条,然后便立刻往着上面落笔写下一行字。
“海之运,海之权。”
宋穆所要写的内容,正是关于海运的东西。
如今的文朝外患极重,内忧渐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便不得不撕开这如今陈旧的桎梏。
与其这般去思考方式去改善,不如另辟蹊径,写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宋穆能想到的,首当其冲便是海运。
文朝背靠绵延陆地,西北已是一团乱麻,出路只能在另一侧。
海运,不过是开篇所谈,而后自然要拓宽,正如自己之前会试策论所言,海运兴始,南北贯通紧密,外患起之立毙。
宋穆立刻研墨落笔,甚至于没有做任何的草稿就直接落字于答卷之上,此刻被周围的人看在眼中,众人的神色也是一惊,更有所欣喜。
“宋会元落笔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够引动异象了。”
李墨儿等人此刻也纷纷看去,李翱闻声当下也看向宋穆,神色微微一挑,脸上的表情显然多了几分兴趣。
而就在宋穆正沉下心来书写文章的时候,那大殿之中的天星却是忽然震动一下,下一刻一道如洪浪般的白色光芒朝着四周激荡开来,旋即其中便有一块文脉碧玺从天星之中跳出,当下随着这天星光芒朝着阶梯而去。
场中的众人立刻被此吸引,见得那坐在阶梯中间位置的一位贡士此刻得到了这个碧玺,对方正喜形于色。
不过是正午,便已有人引动了这天星震动。
李翱对于这等情形的出现也煞是满意,觉得这一次的学子果然质量上乘,想来接下来必定还有大文出现。
宋穆也那洪大的波浪从面目上扫荡而过,只是依旧不为所动,此刻神情十分沉着。
宋穆如今的想法,就是好好的将脑中这些念头汇聚出来,将这面前的文章写好。
自己要书写的,将是完全不一样的海运。
虽然过往陶风明已经与自己提出了许多关于海运的东西,但是宋穆对那等理论只觉得仍不成熟,自己所要些出的海运,可不仅仅只是海运这么简单。
自己要写到的,更是海权。
是对于文朝来说,真正能够产生十足变化的东西。
“文朝四野广袤,山川湖海万千,地势连绵,滋养万千百姓……”
“但苦于西疆南疆,万里山林妖魔潜伏,百业未兴而祸乱不断,民生不长而万物残败……”
宋穆此刻神情极为专注,一段段的文字从笔下缓缓写出,先陈述当今时代的利弊,以及是何原因引起,又会有导致何等结果。
乃至于这结果之后,将会引动何事,宋穆皆徐徐写出,毫不避讳。
所用字句,引经据典,道理清晰明了,且无令常人觉无病呻吟之处。
毕竟宋穆这番游历,就算不深,却也真真正正的了解过一些东西,而窥一眼而知全豹,某些事情,已经能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不过在写完这些时候,宋穆没有给出什么实际的解决之道,而是立刻笔锋一转。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