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328节
宋穆到达这里后,递上帖子便在门外等候。这时一个官员从外而来,见到宋穆,当下便上前拱手。
“宋状元,您如何在这里?”
宋穆抬头看去,竟然是那李开泽,当下也是连忙拱手说明来意。
对方听得宋穆的来意,当下便直接带着宋穆往里,让宋穆到里面等候。
“状元想来是第一次来我们礼部,这里平日多有繁杂,状元先在此喝杯茶,稍等片刻。”
李开泽这般说着,又问了一句。
“我且去看一眼,几位老大人今日应当在的,听闻你来,必定也想听听你的文章之事。”
“不过状元这文章之事,我也多有几分兴趣,他日或许还要叨扰几分了。”
这般说着,李开泽正要离开,那旁边一个礼部官员走了进来,朝着宋穆拱手。
“状元郎与我这边来,老大人在书香境。”
听得这话,那李开泽顿时一愣,似乎有些诧异几位大人竟是要叫宋穆去这地方。
当下也是转过身来笑了笑。
“看来不用李某多此一举了,状元,看来在下这疑问,却要下次再问了。”
宋穆也是沉声拱手,当下在那官员引领下往着一旁走去。
穿过几条回廊,面前出现了一座小小的院子,其中正有交谈声传来,宋穆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走了进去。
……
第435章 礼部辩论
宋穆迈步走进这个小院子的时候,却发现其中是别有洞天。
此处明明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狭窄的院落,但是当自己迈步走进去的时候,竟觉得其中空间多有几分宽阔。
那其中也是温暖无比,而且隐隐期间还有股股书香之味传来。
想来这便是此处地方名字的由来,这番奇妙的景象,令宋穆当下也是咋舌不已。
毕竟这一处狭窄小院入其中后却又是如此空旷,这等情形,莫非此间有什么不同?
宋穆当下带着这份好奇往其中走去,见得这里山水环绕,流水潺潺,于这北国也有了一番模样。
这种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而宋穆继续往其中走去,却是忽然察觉到了这院中山水奇景中,一个奇异的细节。
那就是这其中流水潺潺之时,那流水之上,竟然有几分不同情况。
宋穆竟觉得自己看到了那流水之上,似乎有文字显现。
而那山水之景,虽肉眼可见,但是伸手去触碰的时候,又是实景,可再往前,却又发觉这其中什么都没有。
这比之异境多有所不同,景色虚虚实实,是宋穆都难达成的境界。
这令宋穆顿时有些惊异,此刻还停下脚步,弯下身往前看去,却听得周围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是宋状元来了吧,且上这边来。”
宋穆听得这话立马抬头,却见的面前的山水突然转动,然后掩映之间,前方竟然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小亭子,宋穆当下诧然万分,却也是立刻迈步上前。
这亭子之中,石桌两侧坐着四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此刻正喝着茶水,桌上檀香升腾,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张长长的白纸,上面正有小字点缀。
宋穆上前连忙拱手,沉声说道。
“宋穆见过各位大人。”
这般说着,几人都已经看了过来,那其中一为老者当下便朝着宋穆说道。
“宋状元不必拘束,坐到此处来。”
说着,宋穆面前便有一块浮石飘动,此刻也落在那石桌一侧,宋穆受宠若惊,却也是连忙上前正襟危坐。
抬目,面前这位长脸老者笑容满面,当下对着宋穆轻声说道。
“宋状元想来有些惊讶此番布置吧,说来此处地方名叫书香境,乃是当初张圣悟道飞升之地取来的景色,虽是残境,但也有一番洞天美景。”
宋穆当下也是神色诧然,连忙拱手问道。
“小生斗胆一问,此番难道是领域之境?”
“非也,此处当叫做奇境。”
“奇境?”
宋穆神色不解,对方开口说道。
“没错,一种异境与领域之外更高深的世界,算是一方小天地,哈哈,待到状元实力更近一步,当也能领悟到的。”
宋穆也是面露惊讶,此刻只觉得这天下文力,还有太多玄妙用处,等着自己去见识。
不过场中几个大人只是一笔带过了这个事情,当下相互介绍了一下,宋穆也算是认识了这场中几位大人。
这位长脸的大人名叫韩风,礼部大学士,旁边的几人,分别是礼部大学士庞世同,礼部翰林孔令学,以及礼部翰林林虎。
四人境界高妙,但还未至那等极致文人境界,但是不同的是,这四位,都是过往文朝科举的三甲之进士出身。
这位韩大人,更是状元出身,不过已经是百年前的事情,也是这四人之中最年长之人。
这四位,不说是这文朝巅峰的存在,但是每个人也是经历无数世间官场之事,对人世间看的极为的透彻。
而如今他们的职责,既不是处理礼部的杂务,也不是追求更高境界,而是于礼部挂职,精心钻研儒学之道。
韩大人这般与宋穆解释了一遍,宋穆也是神色肃然,这等情况,足以说明,这几人在儒学上有多么深厚的造诣。
“宋状元,此番却是知道老夫想要问问你什么事情吧?”
韩大人笑着与宋穆说道,当下轻轻放下手中的这张纸卷,目光看向宋穆。
“宋状元不愧世间文魁,这等佳句,老夫思虑数十年而不得,看完之后,却觉得神清气爽,念头通达,乃是为我等解惑之文。不凡,不凡!”
宋穆听得此话连忙拱手,沉声说道。
“宋某惭愧,能得大人欣赏,此番文章之事,宋穆必潜心回答,却不敢言为诸位大人解惑。”
四位大人纷纷笑着对视了一眼,此刻轻轻点了点头,那其中的孔大人此刻直起身子,径直与宋穆沉声说道。
“宋状元,老夫就先讨教一番了,阁下所说的实用之论,如何便是我儒学常用之手段了?”
宋穆抬头看向对方,知晓这位孔大人可是孔圣后裔,儒学知识渊博,此番要解释,却是要多有谨慎,当下宋穆稍稍在心中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与对方开口说道。
“回大人,孔圣巍峨,曾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言所,皆所谓君子之范。”
“往后孟圣,荀圣之言,关乎仁与爱,善与恶,是乎皆与君子适用之有关?”
宋穆这般说完,当下却是反问了一句对方,那引经据典之模样,看起来颇有几分老学究的模样。
几位老大人对于宋穆这等飞快的态度转变倒是多有赞赏,至少这宋穆对于学问,却是多有几分严肃,也不会因自己等人的身份而做出何等妥协。
果然那问题抛了回去之后,孔令学便是同样思索了片刻,这才与宋穆说道。
“此等当是以知为要,与实用一方当……”
这般说着,孔令学忽然皱了皱眉头,因为这般答来,却是立刻成了解释对方的实用了。
孔大人一时间竟觉得有些棘手,无所辩驳之处,旁边的庞大人却是轻声咳嗽,然后笑着看着宋穆,开口说道。
“但是实用之利弊,状元却是又从如何看出的呢?”
“还有这实践,其不过一字之差,如何看出其不凡?”
又是两个问题,此番宋穆去也是要平静了不少当下注视着对方,也是微微思索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
“回大人,所谓实用之利弊,不过是知之以怠惰,行之以旧制,所谓一劳永逸矣。”
“或于实用,可为实践,但所谓践行之,乃知此间之理,却不直用之,而以实行践之。”
宋穆这般说着,几位大人也跟着思索了几分,却也是微微点头。
那庞大人似乎对此也多有两分认同,此番更是笑着说道。
“好一句实行践之,此乃良解。”
如此,算是终于令几位大人对宋穆有所重视,而后便又有各种问题甩出,宋穆倒也敢于置问,敢于解惑。
这一来一回之间,诸位大人的刁难少了三分,宋穆心中也多有了几分收获。
这般辩驳几番,宋穆也跟着喝了口茶水。
宋穆当下也微微吐了一口气,觉得总算是糊弄了过去,却是忽的听得旁边的韩大人这时候微微一笑,起身与宋穆再次问道。
“宋状元,我却是问你,你如何觉得这儒学之道,将归于实践,归于你所言这四句?”
……
第436章 只为民矣
这韩大人当下却是抛开了实用与实践两个宋穆所写出的论断,而是转而询问,儒学为何会归于此。
这个问题其实说出来很微妙,因为它表面的答案已经就在了眼前,那横渠四句,已是儒家集大成者,而于卷子题目来说,其说明是为君臣社稷而生,而在这漫长的演化之中,这个学说于如今的文朝,其实已经有了为民而生的意味。
宋穆只是为这等想法直接盖棺定论,用那著名的四句,将这等意义直接拉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
几位大人听得韩大人的询问,此刻也是露出几分有趣的神情,当下也是朝着宋穆看来,宋穆则是微微沉思,片刻之后却是忽然在怀中掏了掏。
见着宋穆这般寻找东西的举动,几人的神色都有所不同,而见得宋穆掏出一块碧玺,而后从其中掏出几样破烂般的东西。
一个破碗,一把破扇子,还有一双结实的鞋垫。
破碗来自一位乞丐,宋穆在游历途中于一雨夜见到对方,彼时对方已经弥留,只将这碗扣着交给了宋穆。
碗的底部,素肧上刻着他的出处,来自极北之地,文朝边疆。
而这破扇子,则是来自一处山隘间,一位儒生教书先生,欲用其为家中祖母换一口肉汤,却是于集市求购不得,坐于地嚎啕大哭。
而最后这个破旧的拨浪鼓,则是来自自己的妹妹宋明微,乃是宋穆离家之时,所得之物。
这几样东西都是最平常不过之物,不过宋穆却是一直藏在碧玺之中,此刻见着几位大人这般问道,便将这些东西摆放在了几人面前。
宋穆也将这其中的故事讲给了几位大人,而后也指着面前这三样东西,说着这文朝之中的三类人。
第一种是这凶险世间最边缘的人,他们不属文朝,于妖魔之地艰难求生,无根无名,最是悲惨。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