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379节
“夫君,原来你一直在戏耍我。”
宋穆却是哈哈笑了一声,此刻往前一步,当下保住谷清清,目光带着满满的温柔,此刻轻轻的说道。
“娘子,此事我与你所讲,却万万不可与他人言说。”
谷清清猛然一愣,有些不明。
“毕竟这是师父和我,未来展望中的一环啊。”
谷清清神色一松,此番却也是抱住了宋穆,轻声应道。
而抱着发妻的宋穆,此刻目光却是猛然凛冽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凶狠。
宋穆从金陵出发那日,赖刺史送来一个书箱。
里面正是宋穆想要的陶风明全家灭门之案的一切东西。
宋穆花了两日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其中的所有东西,却也从这之中,得到了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结果。
皇甫家灭门一案,乃是宁波城中从未有过的情形。
因为上面说明,这些人死于自相残杀。
而所描述中,这一切都是归咎于皇甫风明的妻子身上。
当初断案,便也是如此,可这保留的卷宗之中,却有另一番解释。
其中之人,皆已入魔。
在宅院之中,也得到那魔因的踪迹。
而其中最令宋穆奇怪的,乃是这案子,不是由宁波府定案,而是由刑部钦定。
一锤定音,案子随着皇甫风明所谓的罪身而结束。
此等事情,严丝合缝,罪证确凿。
甚至令官场多年之人也如何都察觉不出破绽。
宋穆心中却是有无穷的冰冷,甚至感觉无形的危机而来。
那藏在背后之人,所用手段惊人。
他可以杀死陶风明全家,便也能对自己动手。
那长安城中一事,不过是他的小小试探。
可这人究竟是谁,又是在试探什么,还有,会不会有那样的一次,落到自己的身上。
宋穆心中惊疑,更觉得有些许不定。
只有和谷清清待在此刻,才觉得稍稍平静几分。
片刻温存过后,宋穆与谷清清一同出了船舱,便见到船头穿着大氅的陶风明正甩出钓竿,静静坐立。
宋穆往前走去,此刻看着陶风明,想着陶风明之前与自己所说,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而陶风明却是忽的开口。
“敬昭,无风亦起波澜,我的话,你还没有领悟。”
宋穆一顿,此刻有些不明,陶风明却是抬起垂老的眸子,此刻看向江面,而后轻轻说道。
“那日赖刺史与你说做官一事,你可如何所想?”
“弟子还未想好,不过,当不去罢。”
宋穆如此说着,心中也有些疑惑,而陶风明听到此话露出一个笑容,竟微微点头。
“如此甚好,官场与你,并非好事。”
旁边的谷清清也一时不明,宋穆只是应了一声。
此刻抬头看去,今日这长江之上波澜壮阔,又有微风吹动,船帆鼓劲,令船只即使逆流而上也毫无压力。
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无数船只航行,人间烟火清晰。
……
行船一路经过长江,驶入赣水,枯水之际行船艰辛,宋穆这一路也多有拜访。
豫章城中,宋穆与方刺史交谈一番,而后南下,路过那处埋骨之地,与那猎户再见。
而此刻江面上,行船正迎着这正午的阳光,缓缓的在一座城池码头上靠岸。
还不等宋穆的船舶靠岸,那码头上的人都已经纷纷看来,见着这船只之上一块块牌子,写着状元及第,三元及第。
此番是宋穆衣锦还乡,此等情形,也多是引得无数人侧目。
码头上的人迟疑了片刻,也不知道是谁忽然想起了什么,当下便指着宋穆的行船大声的喊道。
“那是宋状元!是咱们石阳县的宋状元!”
“宋状元回来了!”
百姓的呼喊顿时传遍四方,那石阳县城中也裂开有了动静,只是顷刻,在舷梯搭好之时,已经有一队兵士而来。
天空中也落下两道红袍身影,此番站在码头上。
正是那金昌武和欧阳宏。
而此刻的宋穆,身着红色的状元服,庄重的走上码头。
万里归乡,今日的宋穆,是衣锦还乡。
金昌武满脸笑容的与宋穆拱手,宋穆也是与其行礼,而后抬头看向这面前的城池,熟悉的石阳县城重新出现在面前。
三年前,自己还是这城中小小童生。
三年后,自己是这文朝闻名遐迩的状元。
……
第501章 拜宗祠
“敬昭,二叔等你回来这一日,等了许久啊。”
码头上,得知宋穆回来的消息的人围聚的越来越多,宋良达此刻也到了码头,正在和金昌武交流的宋穆此刻也是看到了宋良达,当下连忙拱手快步上前两步,朝着宋良达直接跪倒。
“宋穆,见过叔父。”
宋穆沉声说道,宋良达却是连忙冲上前来,此刻双手扶着宋穆,感动的说道。
“万万不可,敬昭,你快快起来,你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宋良达这么说着,当下就拉着宋穆起身,脸上还有几分急切的神情。
“敬昭,我们快快入城,今日你衣锦还乡,当去拜祭先祖,亲自把这消息,告诉列祖列宗。”
旁边的金大人也是立刻上前拱手说道。
“是啊宋状元,快快入城吧,石阳县的百姓们,也早就期待你的归来了。”
这么说着,众人都往着宋穆围聚,此番纷纷簇拥着宋穆往着这石阳县城之中而去。
众人的热情令宋穆也是有些诧然,不过此刻也是高昂着头颅,当下迈动着步伐向前而去。
自己的确还未见到过迁移回来的宗祠是何等情景。
随着宋穆迈步进入城中,这周围的百姓此刻都是欢呼着跟来,众人的脸上都带着十足的惊喜意味。
而待到宋穆迈步入城,那招牌锣鼓开路,一时间也引得这整座城池震动,无数的人都朝着这边涌来,要一睹状元风采。
对于宋穆,他们如今有着一种深深的骄傲。
石阳县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县,曾经因为石阳宋家而名声显赫。
只是之后,石阳县没能人才辈出,逐渐没了存在感。
直到宋穆的出现。
案首,解元,会元,状元。
石阳县从未有一人能得到这等殊荣。
如今赣水行船经过此处,都要指一指这座城池,赞叹一句这城池可是出过状元。
就是那官道上的牌坊,也比这吉州府任何一处都要显赫。
三元及第的牌坊,这是无数人眼中极致的荣光,每一个路过石阳县城之人,都要抬目瞻仰一番。
就是如今,只要说自己是石阳县之人,可都是立刻令人肃然起敬。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面前这位宋状元。
这是一位他们熟悉的家乡人,让他们倍感亲切。
而宋穆的身侧,石阳县的官员们也各个谨慎,此番都是平心静气的与宋穆言语,更是不时的看看宋穆的神色。
于他们看来,宋穆有着另外一份威严。
境界的差距,身份地位的差距,那两宗长老的身份令人惶恐,细细数来,这石阳县,也只有寥寥数人进过诗宗。
面前的宋穆,虽不是上官,但胜似上官。
宋穆看着四周的情形,此刻昂首阔步,目光远望。
在那道路的尽头,竖立着一座红砖灰瓦的建筑。
那就是宋氏宗祠,宋穆拼尽全力,好不容易争取回来的宗祠。
宋穆此刻心潮澎湃,脚下步伐也不自觉的快了几步。
待到终于在众人的簇拥下到了宗祠之前,宽阔的广场此刻出现在宋穆的面前。
此刻的宋氏宗祠一如过往自己在豫章所见,仍旧是那般令人觉得巍峨肃穆。
宋穆一时间也是站在原地,此刻抬头仔仔细细的扫视着面前的宗祠,脸上的神情有些涌动。
官员就在宋穆身后停下,此刻周围的锣鼓声也已经缓缓停下。
不少的百姓都往着这边涌来,见到宋穆站在原地,此刻也纷纷停下脚步,面露迟疑的看着前方。
宋良达跟在宋穆的身后,看着自己的侄子默默的站立,扫视着面前的宗祠,此刻心中也是有些激动。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