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383节
只是一击,宋穆便占尽了上风,此刻那汹涌的浩然正气立刻将其包裹的严实,朝着这崔可行的七窍中涌去。
那被围困的崔可行此刻猛烈的挣扎,但是随着那浩然正气不断涌入,他的脸色变得十分的痛苦,但是眼眸之中的黑色正在飞快消失。
在一声痛苦的惨叫之中,一团黑影从其口中脱出,却意外的有几分威能,竟直接穿透了虚影远遁。
天际传来那惊呼的厉喝。
“宋穆,终有一日,我会让你倒在我的脚下!”
“那一日,肯定不远了!”
宋穆当下操纵着虚影狠狠抓去,那黑影却是在黑暗天空之中消散不见,任凭宋穆探查却不可知。
那崔可行发出一声惨叫,神色万分痛苦。
与此同时,这这石阳县城的某处角落之中,一个柴火堆下却是发出一声闷哼。
一个浑身的黑袍遮盖的家伙此刻从其中钻出,脸色手掌都万分苍白,此刻擦了擦嘴角的鲜血,微微抬目看向这夜空之中。
“宋穆……”
此人只是如此轻轻的说了一句,然后就立刻起身,随之消失在这片黑暗之中。
而其衣袍的一根袖管,此刻空空荡荡。
天空之中,宋穆散去虚影,此刻直接将那崔可行抓住,然后直立在天空中,金昌武和欧阳宏立刻而来。
两人都看向宋穆手中的崔可行,又看了看宋穆,沉声问道。
“宋状元,这究竟是何等情形?”
宋穆微微出气,此刻与两人解释了一番,当得知这位宋穆的故友入魔,而且那魔物凶悍异常,两人也是面露惊惧。
受过魔物侵扰的石阳县,对那段记忆无比的深刻。
宋穆试图叫醒那崔可行,但是此刻他似乎因为此番事情已经变得极为虚弱,宋穆只能暂时将他交给了两人。
宋穆又劳烦两位大人搜寻那可能隐匿在城中的家伙,却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那家伙认得陶风明,并且放出了什么东西。
此刻宋穆神情一凛,立刻与两人拱手,然后化作一道流光而走。
刹那间,宋穆便从空中直直落在这院中,落下时候激起巨大的威能,引得那些亲戚各个惊呼。
宋穆朝着周围扫视了一番,见得家人惊诧的神色,才收了这一身力量,连忙开口问道。
“师父在何处?”
外祖父朝着大堂中指了指,宋穆连忙迈步往里,经过众人的时候,那舅妈此刻看着宋穆的模样已经目瞪口呆。
“这……这难道就是文人力量?”
旁边的余龙也是满眼放光,刚刚宋穆从天空迅猛而下,带着风雷之势,实在是令人神往。
宋穆此刻则是穿过这一片喧闹,此刻走入这大堂之中。
大堂中,陶风明正躺在一侧躺椅之上,旁边的刘郎中正把着脉,只是此刻揪下了好些胡子。
“师父!”
宋穆见状立刻迈步往里几步,然后连忙看去,此刻看的陶风明紧闭双目,一头白发散开。
而其身上竟然还有那肉眼可见的黑气涌动。
黑气在其身上游走,陶风明的气息极度萎靡!
“状元郎,这老先生气息紊乱,脉象时强时弱,老夫实在是从未见过这等情形……”
那刘郎中当下满脸诧然的开口说着,宋穆则是连忙上前,伸手握住陶风明的手腕,身上一道道浩然正气输出。
那情形看的站在旁边的宋良达和刘郎中目瞪口呆,两人要慌忙退却,宋穆却是连忙止住两人。
“二叔你们稍等片刻,这黑气或许会侵染于你们,待我用浩然正气也为你们除去一番。”
这般说着,两人身上神色紧张,其他围聚上来的亲戚也是连忙后退。
而只见到宋穆当下双手荡出浩然正气,往着三人体内而去。
片刻后宋穆汇聚浩然正气,然后从陶风明体内打出,刚刚没有任何动静的陶风明猛然吐出一口黑血,神色立刻回转。
“好了,先生好了!”
旁边有人说着,宋穆也是连忙看去,陶风明重重咳嗽了几声,此番才缓缓睁开眼睛。
“师父,您现在如何?”
陶风明重重呼出几口气,轻轻与宋穆说了一句。
“无碍,是那家伙使得阴险手段,想要勾动我体内之毒。”
宋穆立刻起身,此刻万分紧张,而陶风明却是摆手说道。
“无论他做与不做,我体内之毒都已到了那等地步,只是暂时无碍。”
旁边几人见得这情况不明所以,但是却惊诧于宋穆刚刚那等神仙手段,竟立刻将陶风明拉了回来。
当下宋穆便和宋良达一同将陶风明送回了房间,毕竟安然无恙,这年夜饭倒也还算热闹。
热闹之后,宋穆前去再看陶风明的情况,却是被他留在了房间之中。
刚刚舒缓过来的陶风明脸色似乎没了这几日的惬意,当下靠在床边,抬目看着宋穆,似乎有话要说。
……
第506章 交谈之秘
经过这意外之事,陶风明的情形似乎暂时稳定了下来,只是宋穆脸上始终有几分担忧之色。
陶风明似乎也知晓自己目前的清新,此刻他却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宋穆,开口说道。
“敬昭,我与你说说,我的故事如何?”
宋穆听到这话,此刻也是猛然抬头,而陶风明已经缓缓开口。
对于陶风明的过往,宋穆从来没有深刻的探析,在粤州之时,陶风明虽然也与自己说过一些其中的东西,只是从未如今日这般,述说他的过往。
陶风明出生于秦岭之地,南阳郡中。
那里有诸葛亮故居,卧龙岗所在,陶风明也在那样的故事熏陶之中张大。
虽是猎户出身,但是因为祖上亦有文人,皇甫家对书册珍重万分,而在七岁那年,陶风明对书册如饥似渴,偶然被一位于山中游历的书生看中。
那书生在其居所住下两年,教导陶风明无数学问,陶风明同样敏而好学,竟凭借此等修行,于十岁成为童生,一时被称作神童。
也就是那时,陶风明才知那位博学的夫子,乃是陶氏诗宗弟子。
游历人间,偶然见到陶风明。
陶风明入童生后,他便带着陶风明入诗宗,亦将姓氏改为陶。
在诗宗的岁月中,陶风明刻苦研学,修炼文力,不过十八便是举人境界,惊才艳艳。
也就是那时,他认识了师娘,于那诗宗也是一番美谈。
而导致陶风明离开这诗宗,乃是因为其恩师的身死。
恩师并非死于大义,而死于门内所谓文斗,举人境界的恩师在陶风明面前被轰杀,陶风明怒极反击,竟当场手撕仇人。
诗宗于此驱逐陶风明,陶风明改回皇甫风明,于世间游历两年,于长安得进士文位。
文朝做官的皇甫风明,再有了一番建树,佳人也从诗宗而出,与其结为夫妻。
皇甫风明的前半生,有曲折,但亦算圆满。
只是中年之时,皇甫风明之女觉醒陶氏血脉,血脉雄奇,引得诗宗圣人亲临,于是领回宗门修行,却于数年后得噩耗,其竟再死于所谓诗宗文斗。
皇甫风明怒发冲冠,独步入诗宗,登山门,要算两代之仇。
于是一人战九翰林,震动诗宗,却也彻底决裂。
再然后,便是那最痛心之事情。
陶风明的一生,玄奇,精彩,有无奈亦有抗争,虽是只言片语,却说出了其这一生的心酸。
他曾是强者,可言强者无须继任之人,他也是凡人,为师恩亲情怒火升腾。
宋穆听到此处也是顿然,自己如何也未曾知晓这其中的事情,只是听完,不由自主握住了拳头。
而陶风明只是轻声的与宋穆说道。
“敬昭,我曾与你说过,我仍存于这世间,是因为不甘。”
“我也由此寻你,要用你继此大任。”
宋穆抬目,看向陶风明。
“但我所想之事,却并非要见你也做我这等孤家寡人,过往及今日之事,便是一个教训。”
“师父。”
宋穆出声,陶风明只是与宋穆说道。
“且听我言,家族血脉亦要留存,这一院亲属,你既要能护得今日,也要护得他日。”
“你我并非孑然一身,此事,慎重慎重。”
陶风明紧紧说了两遍,宋穆也明白师父的意思,也与陶风明做了保证,今日之后,于每人书写《正气歌》,再在这石阳县加持几分,定佑护一身安稳。
陶风明微微点头,似乎此番做法,是在弥补他的遗憾。
而忽的,陶风明却是又转了一个话题,开口问道。
“敬昭,你说诗宗与朝廷,是何等关系?”
宋穆一愣,此刻有些不明,但还是迟疑的说道。
“君臣?或许是合作关系?”
陶风明却是摇了摇头,当下看着宋穆,轻轻说道。
“朝廷与诗宗,先帝李胧驾崩后,便是敌人了。”
“敌人?!”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