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420节

  “本就是隐疾,不过一同复发罢了,且不说这些,宋爱卿,你且与朕说说,在那西北妖国,你究竟历经何等情形?”

  宋穆倒是对此也无所扭捏,此番虽是按照老说法加工了一番,不过细节更甚,李翱听得仔细,听到深处还要打断询问两句。

  不过显然他对宋穆的归来十分的满意,此番更是慨叹。

  对于宋穆的身份,已经有数位大儒对宋穆观骨测气,李翱自是不担心,更何况今日见到,竟发觉宋穆身上那份升腾的气运,似乎更加旺盛了一些。

  故而这让李翱此刻似乎更家满意,也不由地发出一句感慨,怅然说道。

  “当初宋爱卿一去不回,朕真以为宋爱卿是身故,应了了那句赢得身前身后名。”

  “那的确令朕万分痛惜,不过所幸不过虚惊一场,咳咳,此番归来,还是翰林境界,朕要在《天下文刊》上做以宣告。”

  宋穆也是连忙拱手,旁边众人也暗自交换神色,实在是有些难以想象这宋穆在陛下眼中的分量如此之重。

  但探的宋穆一身翰林修为不错,却也多有赞叹,自愧弗如。

  当下李翱还与交谈几句,旁边的谭相也看向宋穆,脸上带着笑容,拱手与宋穆说道。

  “宋状元此番归来更是一鸣惊人,翰林境界足以睥睨天下,往后却是可以更好的施展拳脚了。”

  说着,谭相还起身与李翱拱手,当下恭敬说道。

  “陛下,臣斗胆言,如今正是朝中用人之时,我兵部左侍郎待补,宋状元本就在西疆磨炼一番,想来于我兵部大有所为,不如……”

  谭相忽的抛出这般橄榄枝,旁边一众官员都是为之侧目,那兵部左侍郎之职位,已经算得上是谭相心腹之位,这般做法,令众人心中涌动。

  宋穆只是垂目站着,却见到李翱却是面露思虑,片刻后看向宋穆问道。

  “宋爱卿你觉得如何?”

  宋穆猛然抬头,本不想参与其中论断,不过此刻也是思虑一番,然后拱手说道。

  “微臣自然听从陛下安排,若能为文朝出力,是微臣荣幸。”

  听得这话的谭相目光显然亮了几分,而李翱却是抿了抿嘴,目光在那谭相的脸上看了看,似乎稍有些变动。

  谭相也察觉到了李翱情绪的不对,一时间也连忙低头,不敢再言语。

  而后李翱却是沉出了一口气,吩咐宋穆落座,然后重新坐回位置上,喝了一口茶水。

  这场中一时间十分寂静,宋穆深知这其中或有缘由,此刻虽不能置身事外,但切勿胡乱出头。

  片刻之后,李翱终于开口说道。

  “朕想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不过如今宋爱卿归来……”

  

  李翱停顿片刻,重新看向宋穆,却是忽然露出一个笑容说道。

  “宋爱卿,我想你过往的学识应当还未忘记吧?”

  宋穆听到这话一顿,当下也是连忙拱手。

  “在下不敢往立身之倚仗,自是日日捧读书册,以充学识。”

  听得这话,李翱顿时点了点头,而那谭相也感觉到了不对,果然听得李翱说道。

  “宋爱卿刚刚回来,诸事不悉,便任文刊阁编纂,再为东宫讲读,平日与太子研学吧。”

  此话一出,这场中的官员纷纷抬起了头,似乎都有些不敢相信李翱所说。

  于宋穆这等境界本领,他们自认为陛下会委以重任,此番却是雷声大雨点小,颇不是李翱往日作风。

  而宋穆立刻起身领命,此刻心中却已经是回过味来。

  如今这长安暗流涌动,自己的归来无疑给这一切增加了一个变数,自己又有实力境界,自然会引得百官注视。

  若是李翱委以重任,莫说要面临诸事难为,这两党相争,宋穆怕是要被狠狠折腾一番。

  这东宫讲学不失宋穆状元体面,虽也有忧虑,但总归借口充分。

  李翱这般做,或许多有深意,但至少能让如今的宋穆施展的开手脚来。

  而那谭相听得此话脸上神情微动,似乎想要言语,但是思虑片刻后还是低头应答。

  李翱见到这等情况,似乎也符合他所想要的情形,当下朝着点头点头,让一众官员退下,独留下宋穆。

  待到众人离去,暖阁中只剩下宋穆和李翱。

  君臣再次独处,而李翱当下只是看着宋穆,那目光之中意味复杂。

  片刻之后,李翱长叹了一口气,与宋穆说道。

  “宋爱卿,你可知这文朝如今情形?”

  ……

第556章 李翱勉励

  李翱这么对着宋穆问了一句,宋穆自是立刻拱手,当下只是看向对方。

  李翱稍稍换了个坐姿,目光上挑,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事情一般,缓缓开口与宋穆说道。

  “西征之后,四方困顿稍缓,文朝也难得的过了几个丰收年。”

  “朕先是稳固了南疆,又令四方修养,而后开始动漕运,兴海运,于这其中,与东海打了番交道,如今的文朝,算不上面貌一新,但也大有不同。”

  李翱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平静,此刻甚至有些像是在给宋穆做汇报。

  听得这番话的宋穆站着,心中也是回味着这些日子游历而来见到的情景,的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漕运之事。

  所幸四海升平,漕工虽有喧闹,但也算是平和过渡着。

  一切不算波澜不惊,但如此看来也算是四平八稳,唯一让宋穆疑惑的是。

  这条漕运大改之路其实道阻且长,而如今这般,倒有些急功近利的感觉,却不知李翱是否明晰此番。

  而李翱见着宋穆不说话,此刻则是话锋一转,继续与宋穆说道。

  “宋爱卿,如今此番事情虽也算是初见成效,但是朕如今每日成山的折子,不是和漕运有关,便是和海运相连,是不是东海还要闹一闹,这其中,却不太平啊。”

  宋穆也是立刻挺直腰板,而李翱啜了一口茶水,当下抬目看向宋穆说道。

  “宋爱卿,你此等之法,却要多有有初效可见?”

  宋穆听到此话此刻连忙拱手,大概也明白了李翱这番兜兜转转的话的意思。

  这是在告诉宋穆,朕已经按照你做的其做了,这些事情也的确带来了改变,但是如今,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完全盖过了正面影响。

  如此阻力之下,李翱压力巨大,必然也有所思虑。

  宋穆只是没想到李翱会这般直截了当的询问,当下迟疑了片刻,还是抬头恭声说道。

  “陛下,此番作为所在功利都在千秋,求变势必有所阻力,求成难得,依如今之计,要想观初有成效,却要以百姓检验之。”

  “哦?此话怎讲?”

  听到宋穆没有直接回答,李翱心中倒意外有些轻松,此刻连忙追问。

  “依臣所言,所谓海运兴盛,其根基于万民,万民对海有新奇,于出海用海多有惯性之日,才算初成。”

  “民不拘于脚下寸土,其心向远,如此,才可以海运,图海权。”

  听得宋穆如此说完,李翱当下却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答,宋穆见状也是心中微紧。

  这海运一事,重在盘活整个文朝,思维活泛之下,东出才有望,才可破这四方困局。

  宋穆也不敢托大,胡乱与李翱保证什么,此事正如自己所言,操之过急,反受其害。

  如今李翱这等思索之神情,或许也在权衡其中利弊,另有一番定夺。

  良久之后,这李翱又是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与宋穆说道。

  “朕知道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实在是如今情形不同,朕不得已而为之了。”

  “不过爱卿所言有理,朕再徐徐图之。”

  这么说着,李翱忽的正了正嗓子,目光灼灼的看着宋穆说道。

  “宋爱卿,这朝中,你是看好冯相,还是谭相?”

  听得这话的宋穆心中一顿,此刻脑中都有些转不过弯来,但是见到那李翱严肃的神情,却是连忙拱手说道。

  “回陛下,微臣对于此事,不偏倚于任何一方。”

  “两位相国都有各自主张,宋穆,或许还不能苟同。”

  对于两位相国,宋穆多多少少都是有些了解的,冯相作为读书人的典范,直至如今大儒境界,已经到了超脱凡事之境界。

  他依旧于文朝任官,说到底便是儒道所谓忠君忠民,所做一切也都为文朝安稳。

  只是冯相的政策一向过于保守,主张以理服人,苍生安定。

  而另一边的谭相,他是官宦子弟出身,却又是保皇派,年轻时便随着李翱征战,武断之气汹涌,反倒是主战,以万民争求文朝生。

  宋穆不敢胡言两位相国不是对国家忠心,对李翱忠心,但是奈何这等权臣争锋相对的情形,实在是令知晓其中利害的宋穆避之不及。

  而听到宋穆这般言语的李翱当下倒是点了点头,似乎对于宋穆此话也有些满意。

  然后他便开口与宋穆说道。

  “既然宋爱卿明白其中利害,那朕便不用多说什么了,你刚刚回长安来,便做好朕所安排之事,除此之外,却不要多有探究。”

  李翱的一番话有赞赏又有警示之意,宋穆自然是点头,李翱却是想起什么一般,当下竟缓缓起身,对着宋穆沉声说道。

  “不过对于宋爱卿的东宫讲读,朕还望宋爱卿多多上心。”

  如此说着,李翱更是面露复杂的说道。

  “太子虽会读书,但是也只会读书。”

  

  “可文朝需要的却不只是会读书的人。”

  此话一出,暖阁之中顿时寂静,宋穆垂目,却也明晰此番李翱之意。

  如今的太子虽已经到了弱冠之年,却不过是秀才修为。

  作为李翱的独子,将来定要继承大统,这等修为,却是压不住这些臣民的,也无法让大文皇室认同。

  李翱这番话,有痛心,也有担忧。

  宋穆自知这其中多有李翱作为父亲的一份期待,此番也是立刻拱手说道。

首节 上一节 420/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