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43节
宋穆没有拒绝孔宗的邀请,能够有个安静的地方温书,准备马上到来的院试,是宋穆求之不得的。
如今孔宗能提供这个便利,宋穆也是感激不尽。
“实在是太好了,孔兄,这一次,又是我承情了。”
宋穆拿着东西走进这个别致的院落,看着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房间,当下也是颇有几分感叹。
孔宗则是摆手笑了笑,这等事情,比之宋穆送给自己的那份大机缘,那可是微不足道了。
而且这些天相处下来,宋穆温和谦逊的性子可以说十分对孔宗的胃口,能够和这样一个人交好,做知心朋友,也是孔宗十分愿意的。
“那宋兄放好东西便一同去吃个饭吧,就在旁边的馆子里,这几日吃的都是清淡寡味的,想必宋兄也觉得嘴里没滋味吧?”
“好,不过这顿饭,却必须是我请的了。”宋穆笑着说道。
孔宗畅快笑了一声,也是点了点头。
“没问题,我是不和宋兄客气了。”
对于孔宗这个朋友,宋穆同样真心觉得可以深交,孔宗那种和善和尊重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
自己与对方相处也觉得十分恬淡,颇有一番君子之交的感觉,宋穆打心底很认同孔宗这个朋友。
简单收拾完了一下铺盖行囊,宋穆和孔宗当下出门,在旁边的酒楼寻了个二楼窗边的位置,落座点菜吃饭。
吉州府依山而建,城池高耸,同样可以将远处江景收入眼底,宋穆一眼便也见到了城池外蜿蜒而过的赣江。
夜色初临,天边最后的一抹光亮将那大江照耀满当,犹如一条长龙横贯在大地之上。
“这里倒是一片好风景。”宋穆当下赞叹了一句,孔宗也是往窗外看去,也是点头赞同。
“日后宋兄要是愿意,来这府城居住,想必也是极好的。”孔宗如此说道,宋穆只是淡然笑了笑。
小厮前来倒上茶水,孔宗却是突然想起什么,从袍衫之中掏出一本册子。
“宋兄,差点忘了,最新的《天下文刊》,家中老伯这两日在书肆之中排了许久才买到的,快看看。”
孔宗将册子递给宋穆,宋穆当下也是讶然,有些好奇的接过对方手中的那本《天下文刊》
打开一看,正是《天下文刊》的七月刊。
拿着文刊的宋穆也是不自觉的抿了抿嘴。
自己今天也是从那范提学口中才得知最新的《天下文刊》已经下来了,而且自己所做的诗就在上面。
想着对方当时对自己夸赞的样子,宋穆此刻也是不由地的屏住了呼吸,想要看看这一次自己的诗词又会有什么样的评语。
怀着一点忐忑的心情,宋穆缓缓翻开了这本《天下文刊》,径直翻到了那诗词篇章,入目第一首,便是宋穆的《石阳城乱夜县学怀古》。
这首词直接占据了一面的篇章,整首诗词下面的赏析也多了许多,因为这诗词前半阙引用了许多的典故,所以注解颇多,而且解释的极为详细。
而这段注释之后,却是对宋穆做这首诗的背景进行了一番解释,上面再次清晰的描述了那日石阳县遭遇妖魔动乱的情景,这等注解,为这首诗做足了衬托。
而在这之后,才是一段评语。
“古往今来,大丈夫必志存高远,扬名立万。此词韵律极佳,满篇典故生花,借古抒今,以诗喻己,处处豪迈丛生,跌宕起伏。初品通篇皆有所不甘,但品至最后回味,突觉此乃是文人不屈抗争。
听闻做此词的同是才气八斗兴文诗的作者,此诗依旧是豪迈乖张,拳拳斩妖除魔,报国之心,老夫半夜品读,竟也想起过去峥嵘岁月,是以夜半重拭宝剑,胸中有热血涌动,此诗,乃战诗上上者!”
宋穆轻轻读着,此刻脑中竟然有种画面,长安某处宅邸之中,一位极有威严的老者,挑灯看着这首诗词,读到其中句子时,一时间胸中豪气万千,起身慨然取下身后墙上的宝剑,抽出宝刀轻轻的擦拭。
宋穆顿时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这等评价,让宋穆也心潮澎湃。
而再看向那点评落款,宋穆却是陡然睁大了眼睛。
大儒冯炁。
这一次的评语竟然不是之前的大学士严甫所写,而是一位大儒落笔。
冯炁,文朝开文年间人士,文脉冯家子弟,三十岁中进士,连中三元,是为天下文人典范。
而后翰林境界之时以一人力敌三尊妖尊而不败,闻名天下,而后历经六十载,入大儒境界。
如今的他已经是文朝元老,是文朝响当当的人物,却没有想到,竟然会为宋穆的这首词来做评语。
宋穆看着这个名字惊讶万分,孔宗接过《天下文刊》也看了一眼,当下眼珠子也要瞪出来了。
“竟然是大儒冯炁!”
“这等大儒竟然给宋兄你做评语了!”
孔宗连连惊呼,看样子比宋穆还要惊喜,此刻细细品读了那段评语,神情更是有几番激动。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宋兄,你这一首诗,更是名动天下啊,连大儒都对你赞赏有加!”
“那日你写诗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光景,真后悔尽喝了那几杯浊酒,竟让我错失此等场面!”
孔宗此刻一脸惋惜,那日自己被众人灌到醉倒,醉醺醺睡了一夜,才知道城中竟然出了那等大事,此刻也只能拍着大腿,扼腕叹息。
宋穆则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从刚刚震惊的感觉之中脱出来。
两人交谈了几句,当下也是释然,孔宗向着宋穆道贺,如今这等风采,足以载入石阳县志了。
石阳县从古到今,能够连续两次出现在《天下文刊》之上的人,也只有宋家之前的先祖做到过。
饶是如此,也绝无人可以连续两次都在诗词篇之中排在第一位。
而且两首诗词才气八斗九斗,可谓冠绝天下。
聊到此时的孔宗当下也是化悲愤为食欲,直言这次院试之前,一定要好好向宋穆讨教一下诗词歌赋如何写作。
吃完饭,宋穆和孔宗回到了宅邸,毕竟旅途奔波,便也各自回房休息。
宋穆回到房间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钱袋,一顿饭花去了一两多银子,对现在的自己,颇有些奢侈了。
不过旋即宋穆还是满脸释然的拿起了那本《天下文刊》。
翻动书页,宋穆不再沉浸于自己的诗词之中,而是开始翻阅这文刊里面的其他内容。
“西北战事平定,妖族损失惨重,言悬赏七千两黄金寻杜飞鹰头颅,并赏赐一次妖王之血浴体,天下余孽闻风而动。”
“中州,青州文脉覆灭之事已经肃清,清天卫于江南西道吉州府杀死一名魔教头目,目前正在清查其中是否有更多线索。”
“各地院试即将开考,传言院试题目乃太子少傅所出,其于崇文二十年曾为中州学政,阅卷极严,考学最正,是以当年中州入举子人数五十年最少,如今各地学子皆言今年院试必为考题最难之年。”
……
宋穆翻阅了一些时事,又看了几篇翰林策论,当下心中神情也是有些飘忽。
这又是一月,天下之事呈现在眼前,看的宋穆满眼生花,也让宋穆对这个世界的玄妙更加好奇了起来。
如今对自己最重要的还是这院试,只有成了秀才,再看这天下之事,便不是再只有感慨叹惋了。
重新收拾了一番心情,宋穆起身捧着水洗了把脸,就在桌案上铺开纸,挑亮几分油灯,开始练习文章。
……啊,这个书友的齾读ya,第四声。
继续求收藏,票票,追读呀~~
第58章 府学一事
清晨,宋穆悠悠醒来,窗外传来阵阵清脆鸟叫声。
宋穆起身洗漱,然后与正在宅中忙碌的老伯打了声招呼,便拿着书从宅邸后门往外走去。
八月也只有清晨才有几分燥热下难得的清凉,穿过宅院后门,一条不甚宽阔的小河便从宋穆面前缓缓的流过。
清晨,这一丈来宽的水面似乎有热气升腾,那腾腾的水汽浮动在水面上,一缕阳光此刻从远处照来,让整片街道都蒙上一股朦胧。
江南水乡的静谧儒雅,展露无疑。
宋穆也是心情舒畅的找了处河岸边的石墩坐下,拿出手中的书卷,开始轻轻诵读了起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句亘古不变的名言,更是如今最为受读书人认同的一句话。
因为只有饱读诗书,才能够在体内汇聚充沛的文气,文气是一个读书人最大的倚仗,是今后读书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石。
宋穆早就有读书的习惯,如今体内文气聚集的程度也十分饱满了,读书时挥手便有文气涌动,甚至已经到了无法再在体内集聚的程度。
而脑中的念力也已经停止了增长,如今念力探查的范围只有二十米不到,似乎也遇到了瓶颈。
这等情况,宋穆如今怎么也知道了,只有突破童生境界,踏入秀才境界,打破了境界的桎梏,这一切才会有根本的改变。
宋穆没有那种圆满则亏的感觉,只是享受这种恬淡读书的氛围,当一句句古言从脑海之中划过时,最容易激起自己对故人,对现在,对自己未来的无限畅想。
而在熟读手中古籍的时候,宋穆也试图在脑海之中倒诵古籍。
在小河边坐颂了半个时辰,当阳光已经开始驱散水面的白汽,宋穆也算是完成了日常的任务,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然后看了看四周,却是重新坐下来。
宋穆从身上掏出一本空白的册子,然后从袖子之中掏出一支细小的毛笔,捏着笔尾使其笔尖在河中荡漾了片刻。
然后便握着毛笔在册子上开始默写。
宋穆习惯将自己脑海之中想到的一些好句子随时写出来,也算是自己日常的一些积累,这是未穿越前的宋穆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已经坚持了一辈子。
在小河边足足学习了一个时辰,此刻阳光已经彻底照亮了整片地方,小河上已经波光粼粼,河道两侧也陆陆续续有人出来洗漱。
这里也逐渐热闹了起来,宋穆当下也收起东西,轻轻吐出一口气,扭头走回宅邸内。
回到宅邸内,宋穆便碰到了孔宗。
见到宋穆刚刚回来的样子,孔宗看着宋穆拿着书,当下神色也是有些感慨。
“我说怎么没有在房间之中见到宋兄,宋兄这么早便出去读书了吗?”
“嗯,一直有的习惯,孔兄,咱们一同去吃个早饭?”宋穆放好自己的东西,当下对着孔宗说道,孔宗也是点了点头。
“那便一同去吧,今日咱们先去拜访一下夫子,再看看能否在府学认识几个新朋友,或许还能与他们谈论一番经义,策论的题目。”
孔宗这般提议道,宋穆当下也很是感兴趣。
虽然之前已经做了许多的经义策论题目,也看了许多的资料,只不过终归有种闭门造车的感觉。
而能够和一批同样才华满身的人一同畅谈交换想法,或许会有不少不同的观点,可能还会有不少值得学习的见地。
过去的宋穆不显山不露水,就算是顶着一个文脉宋家子孙的身份,却是没任何出众的地方,常常是形单影只,如今这等机会,却也算是难得了。
两人出门吃了点东西,便立刻朝着荀夫子的住处而去,荀夫子就下榻在府学之中,众人今日去,便是听从最后的教诲,然后潜心准备马上到来的院试。
宋穆和孔宗到达这里的时候,荀夫子的门第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石阳县的学子,大家相互打了个招呼,似乎都在等着与荀夫子讨教问题。
其中的邵乐当下连忙挤了出来,满脸兴奋的朝着宋穆说道、
“宋兄,你看了最新那一期的《天下文刊》吗?”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