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446节
李栋听闻却是叹了口气,挥退了两个太监,然后无奈的和宋穆说道。
“都是文贵妃弄的。”
“昨晚太后那边做了桂花羹,请了父皇和几位妃子去,不过父皇这几日似乎有些焦躁,与文贵妃起了冲突。”
“文贵妃后面离开的时候,身子一软,把烛台碰倒了几个,我急着去拉太后出来,结果被火苗燎了鬓角。”
“毕竟要衣冠得体,我这也是事急从权。”
宋穆听到此话也是咋舌不已,这昨夜皇宫之中还出了这等事情,不过当下宋穆却是有些好奇关于文贵妃的情况了。
对于这位贵妃,宋穆了解的一个情况,便是她乃是靖国公的女儿,和当今的安国公算是表亲。
平日里听闻其与陛下也算是琴瑟相和,这般闹了矛盾,宋穆不自觉的就往那上面想了些。
不过当下宋穆只是帮着李栋整理了衣装,然后便去做自己的事情,东宫授课完毕,与李栋又聊了些修行上的事情,便也往着大理寺而去。
而在宋穆忙碌之时,这长安之中却是渐渐掀起了一阵浪潮,关于长安叛徒的消息不断发酵,如今竟有那小报探究其中根源。
民众见之,也是义愤填膺,竟还有那人往大理寺来,要宋穆将那人名字说出来,众人要捕了他去菜市口杀头。
这等言论到宋穆耳中自然是令人无奈,虽然群情激愤,但是宋穆可不是那等胡乱做事之人。
这一切要的是有凭有据,胡乱动手,才是让那贼人得逞。
不过这等风言渐起,也让宋穆意识到了这情况的不对劲,若是不能尽快解决此事,却不知又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这一日,宋穆已经将手中的卷宗翻阅了一遍,这上面的东西也大致知晓了,只是宋穆却是颇有些皱眉。
宋穆在查找这几个关键案件的连接点的时候,发现被指使之人都已身死,不少案子的卷宗还要从其他省郡调集而来。
只有关于自己那一次的失火案,倒是就在眼前。
那失火案的卷宗中,宋穆锁定了那时候的刑部侍郎马樾。
当初这人在自己面前自焚,那等场面宋穆如今都是记忆深刻,故而在查看卷宗的时候,将他当做了一个重要的目标。
可是翻遍关于这失火案的卷宗,宋穆却只查到了一些简单的内容。
其中所言不过是其过往有所结社,心思扭曲与蛮族合作作乱。至于何时出了这等联系,以及之前他如何与那些蛮族搭上联系,竟模棱两可。
这卷宗乃是刑部呈递而来,大理寺只是收纳,也未对其中深究。
宋穆却是觉得十分不对,这刑部侍郎,可是一位进士,就那等在长安焚烧而亡,如此都应当严厉彻查。
结果却是这等不了了之的样子。
宋穆的目光闪动,当下便是起身,叫上几个大理寺的官员,便一同往着刑部的方向而去。
对方毕竟是刑部侍郎,其中过往许多的事情,在其中也有记录,而且这失火案刑部当初联查,那里也有卷宗,或许也能够有些不同的线索。
只是这已经过去了十年,却不知道那有心人,是否对这一切先做了什么。
宋穆急匆匆的到了刑部衙门,当下上前,里面便有官差上前来。
宋穆表明身份,要求调集卷宗,那官差却是一愣,当下拱手说要去其中禀报一番。
如此等了片刻,那官差才匆匆走来,然后说道。
“大人所要卷宗复杂,我们正派人寻找。”
“无妨,我就在这里等着。”
宋穆淡淡说道,此刻脸上平静,不过旋即却是目光一转,看向对方,当下开口说道。
“阁下在刑部任职多久了。”
那官差顿了顿。
“十年了。”
“哦?那不知可知道马侍郎,便是当初失火案时的那位大人?”
那官差听闻却是猛然抬头,然后连忙摆手,牵强的笑着说道。
“此事在下却是不知了,大人,这你要去问别人去。”
这般说着,宋穆看向四周,那周围数人却是纷纷低头,慌忙的迈步离开。
这令宋穆有些纳闷,正欲开口再问,却是又有一个官差走上前来,朝着宋穆拱手。
“宋大人,右相有请。”
“谭相?在此?”
宋穆听到此话,目光立刻一顿。
谭相今日在这刑部?
想来是凑巧,宋穆也没有多想,便立刻整理了一番衣装,此刻跟着那官差往着刑部里面而去。
当下这刑部衙门的后院之中,宋穆在此见到了谭相。
不过在其旁边还有其他官员,而在这其中,宋穆见到了一道身影,目光扫过的时候稍稍有些顿挫。
那人人正是安国公。
此刻对方穿着一件朴素的袍衫,正坐在其中喝着茶水,见到宋穆到来,当下跟着众人起身。
“宋穆见过谭相,见过安国公,各位大人。”
宋穆当下拱手行礼,那谭相也是面色微松,点头招手让宋穆坐下,淡淡的说道。
“听闻宋大人今日来这里查案,如此也好,我们几人也正在议论宋大人所查的案子。”
“不知如今进展如何啊?”
宋穆当下拱手抬目看向对方,平静的说道。
“卑职如今还毫无头绪,今日往刑部来,也是来再寻几份卷宗。”
众人听闻互相交换了眼神,似乎也无所谓表示,谭相又是问了宋穆前来查找何人的卷宗,宋穆也是直言不讳。
而众人听闻是来寻找那马樾的卷宗,此刻似乎脸上也有几分不自然。
这不由得令宋穆更有些诧然,此刻便是直接朝着众人拱手问道。
“诸位大人,我见诸位听到这个消息都是面色有异,不知道这其中,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众人听得这话都是一顿,目光纷纷看向谭相,谭相倒是坦然,开口说道。
“也不算是难言之隐,只是这马樾,实在是身世和所为,令人觉得叹息。”
宋穆面露不解,谭相继续说道。
“这马樾出身戎马世家,先祖便是军中校尉,几代在战场厮杀,其祖父和父亲,还有三位哥哥,都先后战死在沙场。”
“陛下怜其文脉世家却血脉孱弱,故而对其优待有加,他也颇有本事,当初这刑部侍郎,还是我与陛下所荐。”
谭相如此说着,此刻也是微微叹气,然后看向宋穆。
“至于那件事情,我等也觉得颇是不对劲,当初对方身死,天下言语都倒向你,可我等都知道其为人,平日与同僚和睦,家庭和美。”
“如此一事,实是家破人亡啊。”
听得此话,宋穆此刻脸上的神情也是陡然一肃。
自己对此倒是疏忽,从未深刻的去探究,而听得谭相所言,当初因为自己的事情,这马樾却是背上了骂名。
这等本是人族骨柱之人,却落得了一个这样的结果,刑部众人,难免对自己多有怨言。
“谭相所言确实,但是我想宋大人也不必沉闷,他做了这事,便是他的选择。”
这时候,旁边却是响起另一个人的声音。
正是那安国公,对方这般说着,此刻看向宋穆。
“宋大人,你是察觉到了其中有所异样?”
宋穆面色微顿,而后也是拱手说道。
“回安国公,在下只是发现卷宗之中关于其的描述过分简单,故而想进一步求证。”
听得此话,安国公也是微微点头,此刻开口说道。
“宋大人做的也没错,只是谭相与我等都有目共睹,这马樾,放了大好前途去做这等栽赃陷害之事,实是令人叹息。”
“这等良才,本大可为文朝添砖加瓦啊。”
……
第591章 谜团和混乱
安国公如此说话,竟引得场中一众官员点头,似乎都在为这马樾鸣不平。
宋穆听得对方这话,此刻也是面目微垂,眼中稍稍闪过一些思虑。
这般看来,这安国公也觉得,这马樾死的很不值了?
若说这长安进士遍地走,真要一个进士死在自己面前,或许还轮不到这马樾了?
当初对方不过前来提拿犯人,的确刑部的任何一个进士官员都足够。
可若是他手上只有这张牌呢?
那日马樾凭空放言污蔑自己,自己如何也不可能忘了。
宋穆一时间也不明白这其中究竟是何等虚实,此刻只是与安国公拱手。
“多谢安国公,看来此案,我也需尽心尽力,查明真相,或许也能还马樾一番清白。”
安国公也是点头,还不忘再与宋穆拱手,缓声说道。
“宋大人莫要过分记在心上,赵某只不过是仗义执言,可不能坏了宋大人查案的进程。”
“而且若是大人能尽早再查出个水落石出来,想来对我们都是好事。”
这般说着,周围的人都点了点头。
宋穆的目光微微看了对方一眼,此刻倒是觉得这番话多是耐人寻味,也不知道这安国公,如今心中是何等心态了。
如此说完,谭相又与宋穆问了些关于中州比斗的事情,最后还是绕到了这长安叛徒的身上。
不过宋穆依旧是守口如瓶,此案如今是天下焦点,更何况这罪魁祸首,就在场中。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