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47节
那是一种天青色的光芒,光芒四散开来,笼罩整片考院,给人一种清凉平静的感觉。
而更加让人感觉惊喜的是,当那光芒照耀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体内的文气竟然不自觉的开始流动了起来,在周身不断的运转。
这种感觉没有带来任何的不适,而是让人感觉丹田暖暖的。
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的童生们都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呼,而已经经历过的老童生们则是立刻开始稳定本心,全力感受这种意境。
这就是凝聚文力的关键所在,那文星带来的此等变化,让宋穆心中都喜悦不已。
因为自己能够感觉到,那层境界的窗户纸,此刻已经就在眼前。
“放卷!开考!”
与此同时,明亮的声音再次传来,然后便见到一队队的兵士开始分发考题。
宋穆也拿到一张写着题目的白纸,此刻深吸了一口气,低头查看这次的经义题目。
前十道是解意题,句子来自四书五经之中,需要的是熟读四书五经,并且完全解答其中释义,宋穆潜心看完,心中当下也是大定。
这十道题目还是好写,对于背诵深刻的自己,也就相当于默写而已,自己已经对此耳熟能详。
宋穆没有急着答题,而是继续往下看去。
解意题之后是五道抒义题,就是对四书五经之中的一些长句子进行解释,讨论对其的态度,这类题目见微知著,考验的是对四书五经深刻含义的钻研。
题目有五道,却是一道比一道长,宋穆看的也是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但是还是有些难到了宋穆。
只是思考了片刻,宋穆就再继续往下看去。
最后是一道大题目,乃是一道截搭题。
截搭题,顾名思义,从不同的书本之中选取的两句古言,然后重新拼凑,要求对其释义,并且做出自己的观点判断,其中既要引经据典,还要情真意切,不仅要有对先人的看法,还要有自己对其意义的延伸。
这类题目,考验的就完完全全是一个人对古代文学的修养了,解释的意义千万种,要想让考官满意,那立意就要深刻且足够震撼。
宋穆当下也是握着题目紧紧思索。
而站在宋穆考舍外值守的兵士此刻见着宋穆紧紧思索,迟迟未落笔的模样,当下也是有些猜疑。
这个年轻的考生或许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考试,拿到题目之后,无从下笔吧。
兵士还微微叹了口气,觉得面前这年轻考生估计也就是来走个过场,或许再学个三五年,才能重新做文章。
……
与此同时,考院北楼聚贤阁之中,一众穿着官袍的大人在此聚集交谈。
范提学和各县的教谕大人都已经到达,还有些吉州府的官员,此刻一片红袍相聚。
“提学大人,今年吉州府考生再创新高,真是一片文风兴盛景象啊。”
“是啊,如今我们吉州府越发的兴旺,百姓多送子侄读书,就是各县的私塾数量都增加了不少。”
“此番文治,乃天下幸事。”
几个穿着官袍的教谕开口说道,范正雄也在其中笑着,这般的情况自己同样感慨,况且这等盛况,也有自己的功劳在其中。
众人见着那考院之中文星璀璨,此刻也是连连点头。
“每一次院试,我最欣赏的便是如此的场景,这文星照耀下,文人出世,异象丛生,实在是让人激动感慨啊。”
“是啊,老夫这么多年,每次亲看才子科举,那一个个文人璀璨出世,心中总是激荡万分。”
“说道这个,诸位大人,今年的春闱大家可见到了,金科状元文楚岚风,会试一篇《兵马论》搅动京师风云变动,金戈震动,那殿试上更是笔下生花,陛下钦点状元,如此文武魄力,听说连杜将军都注意到这个人才了。”
“可惜可惜了,那是京师景象,我等无去长安,只能从只言片语之中得知盛况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考场之中已经开始分发题目,一块写着题目的大板也送上了楼,正是本场开始的经义题目。坐在椅子上的众人当下啜了口茶水,却又是换了个话题。
“咦,这一次的大题,很有意思啊。”
一个官员当下看着这面前的一切,也是颇为有些惊讶。
众人当下也是看来,一个个也顿时挑了挑眉毛。
“的确,这是当今太子少傅所选出来的题目,往年或许都不如其精妙,也最考验大家本事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道,也有人当下打趣的说道。
“经义题目纵使还是跳脱不开四书五经,不过要真的说来,老夫今日最想看的,却还是希望有名句出现,明日再有好诗出现,那就更妙了。”
听得老大人如此说道,当下一个官员也是挑了挑眉毛,当下就有人扭头看向旁边的欧阳宏,颇是有些喜悦的说道。
“说到这个,诸位大人,最近咱们吉州府可是有才子连续两次登上《天下文刊》,两首诗才气八斗九斗,就是冯大儒都赞不绝口呢。”
“哦?说起这个我倒是记起来了,似乎是石阳县的学子,欧阳大人,你来说说吧。”万安县教谕湛波开口说道,旁边的范提学也是一脸欣慰。
欧阳宏连忙起身,朝着众人拱了拱手,也是咧着嘴说道。
“实不相瞒,的确是我石阳县的才子,此人名叫宋穆,说起来还是宋家文脉子弟。”
“宋家文脉?宋文荣大儒当初的熠熠生辉,也是传为一段佳话啊。”
……
求收藏,投票啊~~
第64章 考院答题
“其实这般说来,这宋穆还真颇有几分来头,可是之前却是不显山不露水,如今,却又突然有几分名气了?”
“这着实让人有些困惑。”
湛波此刻淡淡的说道,显然对这事情也颇有几分关注。
不过其他县城的教谕对此却是几乎无感,只是他们脸上的笑容依旧显得有些勉强。
毕竟这么一个人才不出现在自己的县城之中,就今年的考评,欧阳宏的政绩必然会是吉州府前茅。
只不过他们旋即又想来,石阳县学子本就在读书上不行,全县至今也不过有三条文脉,也就宋家文脉有名气。
想当年石阳县凭借一条宋家文脉,力压周遭县里的无数文脉,可有过一段无比风光的岁月。
如今石阳县为中县,那还是承了这文脉的荫蔽。
“说来这宋家文脉也不算是彻底断绝,如今铅山任家,应当也算是其旁支吧?”
这时候一个官员开口说道,立刻就有人接腔道。
“还有洪州宋家,听说是庶出子,这经营几代下来,竟然也有文脉显露,如今已经有两位进士了。”
“是啊是啊,如此说来,宋家也还不算断绝。宋公欣慰啊。”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范提学的脸色平淡,似乎对此没什么态度,倒是坐在旁边的欧阳宏此刻神色有几分不悦。
这些同僚,想用这些东西来掩盖自己的功劳,掩盖宋穆这主家子孙的光辉。
铅山任家是出了进士,但那已经和宋家沾不上什么关系了,那不过是上百年前一个入赘任家的宋家子弟。
而洪州宋家,那是被本家除名的存在。
宋家一向以实力来排名新的一代,而洪州宋家,在宋家第十代的时候,乃是一个宋家子弟背叛族规,最终被清理门户,而后却自立门庭,几代经营下来,如今有个在朝中做官的进士。
也就是这几十年,看着主家石阳宋家不断落寞,他们竟然打起了歪心思,宋家原本建在省城豫章城的宋氏宗祠都被其接过,还堂而皇之的将那叛徒的排位给弄了进去。
这明摆着就是欺负石阳宋家孱弱,当初宋穆的父亲宋良通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便是义愤填膺,准备考取举人后就立刻结束这荒唐的一切,却不曾想半路遭遇不测。
宋穆却是不知道,欧阳宏其实算是宋良通的良师益友,这些事情,便也是宋良通说给欧阳宏听的。
一个根正苗红的宋家,最终却要被旁支窃取祖宗荫德,这事情若是宋穆知晓了,想必也会要讨回公道的。
而作为师长的欧阳宏此刻自然要护犊子,更要给这些家伙一点好看。
“哼!”
当下欧阳宏也不顾周遭人的谈笑,一股进士气息猛然放出又收回,众人都戛然顿住,当下万安县的教谕湛波便站起身来,眯着眼看着欧阳宏。
“欧阳大人,您这是做什么?”
“你们自然知道是什么,从古至今,正所谓名门正派,一些小人的刁钻把戏,你们却堂而皇之的拿出来糊弄,不怕宋公在天之灵,憎恶你们吗?”
“你!”
湛波被呛了一下,当下面色通红,其他人也想说些什么,旁边的提学大人却是起身甩了甩袖子,脸上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咂吧了两下嘴巴往着窗口看去。
“今日艳阳高照,却是个好日子啊。”
提学大人在面前,众人也不敢说些什么,当下只是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有些愤然的作罢。
而欧阳宏则是眼眸微垂,屏气凝神,不再关注这件事情。
……
考场上,太阳已经渐渐往头顶上爬去,阳光直直洒下,大地再次渗透出几分燥热,各个考舍之中却是不断传来刷刷的落笔声。
童生们各个挥毫落墨,畅快惬意。
那文星照耀所带来的光芒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力量,脑中文思泉涌,心念一动,便文章可成。
此刻的宋穆也是如此,不过手中的毛笔却是刚刚从一张白纸上提起。白纸上七零八落的写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这竟是一张草稿纸。
宋穆并没有立刻下笔,而是先理清楚了自己脑中的思绪,还有各个题目要写清楚的要点。
站在宋穆考舍面前的那个士兵此刻见状,也终于算是松了口气了。
那年轻童生终于开始动笔了,现在还在上午,一直写的话他应该也能写完的,只不过可能没时间吃饭休息了。
士兵想着这几年自己监察考场的经历,哪个书生不是出题后就奋笔疾书,有人神色痛苦,面色焦急,也有人轻松惬意,面带自信。
士兵见多了那些在钟鼓声响起后还苦苦哀求再给时间写的人。
只不过他们无一例外都被自己叉着拖出考舍。
面前的这个童生,或许也要经历一遭了,也就算是给人生一个记忆深刻的经历吧。
士兵如此想着,却见到宋穆起身,竟然拿了牌子,朝着自己招了招手。
士兵抿了抿嘴走过去,就见到这个颇有几分英气的男生正收着东西。
“劳驾,我要出去方便一下。”
略带稚嫩的声音传来,士兵扭头朝着一侧招呼了一声,两个小吏走了过来,清点了一下宋穆桌面上的东西,然后对宋穆简单搜身,这才让士兵跟着宋穆去茅房。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