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536节

  “是的,此处乃悬空之地,是我诗宗对异境的化用之法,可令宗门脱离地面,遨游四方。”

  “可这般,如何提供这等力量,李白诗宗之飞舟已是巧夺天工,这一个宗门,要多少的文力才能够支撑于天际遨游?”

  那陶长青于此却是默默一笑。

  “这事情之后状元自然会知晓,不过今日状元来,宗主及一众长老都在等候,状元请吧。”

  宋穆听得这话,又见得对方这般神情,当下才算是作罢。

  扭头看向前方,这陶氏诗宗的景色也逐渐的映入宋穆的眼帘。

  陶氏诗宗之内面积广阔,举目望去远处有山川遮挡,期间平地宽阔,阳光照耀之下,景色清新怡人。

  宋穆又想起对方所言陶氏诗宗为浮空之地,更觉此处乃是仙宫所在。

  宋穆一路往前跟着陶长青走着,也见到这诗宗之内情景不同。

  此处的百姓都身着麻衣,每个人都忙碌匆匆,其中不少人都有童生或秀才修为,只是宋穆打量而去,却发现各个神情严肃漠然。

  而在这田野之中,也常常伫立宫殿数座,其间百姓则是秀才举人,还有读书声传来,多是名家箴言。

  陶长青见宋穆四处打量,此刻也是在旁边开口解释道。

  “我陶氏诗宗,乃是按照桃花源记所写建造,一切都遵循先祖之意,一派田园之地,养我陶氏子孙十万,当是一片真正的桃花源。”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骤然触动,这等在天空的悬浮之地,少了那妖物侵扰,何尝不是一处桃花源。

  

  宋穆感慨之际,也跟着对方继续往前走去,很快两人穿过数片农田,宋穆看到了前方山峦之上鳞次栉比的宫殿,此刻神情也渐渐严肃。

  陶长青带着宋穆整理衣衫,此刻也是迈步继续往前,很快两人来到那群殿前的广场之上,此刻这里正有一众穿着袍衫的文人站定,当下都看向缓缓走来的宋穆。

  宋穆一眼便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形,陶胜和陶令冬,那陶令冬见得宋穆到来,此刻微微抚着胡须,迈步往前走来。

  “宋状元,久违了。”

  宋穆也是连忙朝着对方拱手,对方却是打量着宋穆,眼中露出极为欣慰之神色。

  “果真是天纵之才,宋状元,这等境界实力,世间罕有了。”

  这般说着,陶令冬便带着宋穆介绍其这周围的陶氏诗宗的文人。

  而宋穆听得对方一番介绍却是心中一震。

  这陶氏诗宗,竟有大儒三位,大学士十数,翰林近百,进士举人秀才无数。

  而且这些文人子弟,无一不是天赋异禀,神通广大,比之寻常文人都要强悍不少。

  只是这刚一见面,宋穆就见到了一个宗门的深厚底蕴,先是宗门不落于人间,又是文人底蕴深厚。

  难怪这陶氏诗宗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比肩李杜诗宗的存在,甚至其所拥有的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碾压了这世间所有的宗门。

  陶氏诗宗,让宋穆心中已经多有惊讶。

  见到宋穆脸上那等惊诧万分的神情,此刻陶令冬却是笑了几声,当下与宋穆说道。

  “宋状元初次到访,想来对我这里多有好奇,世人都说陶氏诗宗十分神秘,今日我便带着宋状元各处看看。”

  宋穆当下只是默默点头,此刻目光向着四处张望去,心中亦是思虑万分。

  此处曾经是师父修行之地,可是如今看来此处生活安定,文人雄厚,却不知当时为何师父会对此处那般厌恶。

  ……

第716章 一游

  宋穆此番跟着陶令冬在这陶氏诗宗之中各处行走。

  陶令冬对于宋穆的到来似乎十分的高兴,此刻遣散众人,独自带着宋穆在这诗宗之中游览。

  宋穆才明白自己之前到来的地方是传送广场,依靠陶氏诗宗秘法与人间几处地方相连。

  而这悬空之地,乃是一座高大的山谷被整个托起,其中良田千亩,山林湖泊齐整,养育这诗宗的一切生民。

  这等手笔,比之比之那李杜诗宗一般不遑多让,甚至玄奇万分,甚至在这里,诗宗与普通宗族百姓的界限却是模糊不清,除了大殿之地,各处都有百姓居住。

  举目皆是宗族百姓,抬头皆为诗宗子弟。

  陶氏诗宗发源于陶渊明的后人,却都是以陶渊明的诗文为根基发展,作为东晋时期的大诗人,田园诗派的代表,陶渊明所留下的诗文众多,而仰赖如此,陶氏诗宗又是将其发扬光大,造就了如今这一番奇景。

  宋穆听到如此渊源故事之时,此刻也是不免赞叹几声。

  此刻宋穆站在重新站在这阡陌之间,看着平坦齐整的农田之中老农耕作,宋穆往前与其说话,那人除了拱拱手,却几乎不语宋穆言语。

  这般动作让宋穆也是一顿,刚刚升起的兴致也是骤然被打断。

  而陶令冬只是笑着与宋穆说道。

  “诗宗之内百姓倒是少些秦人开朗,不过多敦厚的。”

  宋穆听得这话,此刻脸上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表情,此刻只是微微一笑,继续与陶令冬在这其中观游。

  随着宋穆继续看下去,宋穆也对这陶氏诗宗有了不少的了解,此处对于文力的使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之情景,往日所言贵族善用文力做事,于这里也有不少展露。

  山体雕刻大阵,让此处风云平静,道路书写文章,坚固自洁,就是车马也有文字展露,轻便省力。

  宋穆见到这些也是啧啧称奇,此番攀登上这诗宗高山之上一座高塔向着周围展望。

  “陶氏诗宗果然一片桃花源之景,这等文力运用巅峰之地,又有子孙后人无数,往后这陶氏诗宗,将会更加强盛。”

  宋穆此刻一览这座天空之城的全貌,看到那天空云彩几欲触手可得,看着远处风云变换,极目望去皆是悠悠蓝天。

  这玄奇的景象,令人有种恍若隔世的不凡之感。

  旁边的陶令冬同样往着周围看去,此刻只是抚须微笑,对于宋穆所言,却是默认了。

  “宋状元如此说,想来我宗门也能入状元法眼了。”

  宋穆此刻朝着四周打量而去,此刻却是看到那山峰之间正在大兴土木,一座新殿和数座宫殿紧紧依靠,此刻也是有些好奇。

  “不知那是何处?”

  “那是我宗门藏书阁所在之地,宋状元,我们同往。”

  宋穆点头,当下便和陶令冬化作两道虹光,瞬息间便出现在了这片藏书阁宫殿之前。

  这里正在劳作的陶氏族人见到宋穆两人的到来,此刻稍稍拱手,然后在陶令冬稍稍询问一番进度事宜之下,便是继续做着他们的事情。

  宋穆则是站在这广场之上,环顾周遭七座宫殿,此刻面色崇敬。

  “本宗每过十年,便会收集一次天下书册,整理之后便贮藏于藏书阁中一层,而五十年后,便会新建一座楼阁,将这五十年书册统统放在其中。”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微微挑眉,这陶氏诗宗的贮藏书册的手段,比之其他诗宗却是不同,计算年限收罗书册,倒有种网罗天下诗书之感。

  而当下陶令冬便带着宋穆往其中一座藏书阁而去,这里面正有那陶氏族人将不少书册放置归类,也有那诗宗子弟借阅,在其中轻轻翻阅。

  宋穆粗粗一栏,环形的藏书阁有五层,都密密麻麻的摆放着书册,走进其中,便有书香味传荡,让宋穆心中也是心中激荡。

  能有这等一座藏书阁藏书,仍旧是宋穆遥不可及的梦想。

  “宋状元想来也是对书册爱不释手之人,若是状元愿意,我诗宗的藏书阁,都为你开放。”

  陶令冬这般说着,宋穆也是立刻扭头,此刻脸上也有些掩饰不住的喜悦。

  “那宋某就却之不恭了。”

  陶令冬笑着点头,而这时候却似乎又想起什么一般,当下便又是对着宋穆说道。

  “那到时候,或许我宗门品陶碑上,又可多一位大文人之言。”

  宋穆听到这话却是面露不解,此刻陶令冬却是带着宋穆往外走去,宋穆这才注意到之前那广场上的一块硕大方碑非是影壁,而是碑石。

  汉白玉的方碑之上,其最上写了三个大字。

  “品陶碑。”

  宋穆读出这名字,此刻目光缓缓下落,下方出现一行行文字,皆是一句赞颂陶渊明诗文之语。

  而落款竟都是文朝往来一些极有名的文人。

  宋穆在这上面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宋文荣。

  

  见到也在这上面留下过名字,此刻宋穆神情微微变动,看向一旁的陶令冬,陶令冬淡然说道。

  “这乃是我诗宗建立藏书阁之后便立下的规矩,每每有天下大文人在此观阅先祖书册,便可于其上书写感悟,也算是为后人做个榜样。”

  “不过百年来能留下的也不过如此几句了。”

  “这,这在下何德何能,如何能与这几位相提并论?”

  宋穆面上有些惶恐的说道,在这方碑之上,能书写感悟的不是文采卓著的大文人。便是威震天下的大儒,宋穆还未觉得自己能到那等地步。

  可是陶令冬却是神情笃定的看着宋穆说道。

  “宋状元无须这般自谦,若说这天下文武双全之人,宋状元当仁不让,如今你的文武都是冠绝天下,早已经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你有这个资格。”

  “而且伱石阳宋家,也是唯一能有两人于此书写。”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微微一顿,此刻却是垂目,当下只是轻轻出了口气,拱了拱手。

  “那待宋某品读一番五柳先生之名作,做出一番感悟来,再斗胆落墨。”

  陶令冬当下便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这般说着,对方便引着宋穆继续往那藏书阁之中而去,而这时候外面远处却是传来一阵动静,那锣鼓之声清晰传荡,引人注目。

  宋穆循声望去,见到是一队陶氏之人,只是这些人穿着不一,有人着彩衣,敲锣击鼓往前,而其中又有一批人,穿着麻衣,低头不语行进。

  这些人实力参差,秀才至进士皆有,只是各个神情肃穆。

  宋穆见此也是不解,陶令冬便在旁边与宋穆解释道。

  “老夫差点忘了,今日乃是我宗的比斗之日,宋状元可愿意去看一看?”

  “诗宗比斗。”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喃喃的说了一句,当下也是微微点头,此番跟着对方前往。

  ……

首节 上一节 536/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