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543节
“宋大人,今日你所做之事,也是为我文朝将来,如此深谋远虑,我想此事,或许也多需要大人出力。”
“伱是有旷世之才的人,这其中的事情,朕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
宋穆听到李墨儿话语之中的招揽之意,此刻微微一顿,却是朝着对方拱了拱手,轻声说道。
“多谢陛下抬爱,只是文朝想来需要的不是我这一个官员,而是万千有志之士,我能做的,或许就是让天下读书人,都能为文朝多处一份力。”
话语之中有婉拒之意,但李墨儿对于宋穆没有全然拒绝,倒也是颇有些惊喜,那目光在宋某身上移动片刻,忽的心中一动,与宋穆说道。
“朕自然是不强求,不过我想大人当愿意为读书人解疑答惑吧。”
“文刊阁最近几次上奏,想要大人撰文发表,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宋穆听到这话倒是稍有平静,此话算不上强求,但却是说到了宋穆的心中。
此番陶氏诗宗之行,宋穆倒也有所感悟,而且能再于《天下文刊》之上撰文,对自己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宋穆当下便是拱手说道。
“宋穆谨遵陛下之意。”
李墨儿听到这话也是面露满意,当下摆了摆手与宋穆说道。
“那其中之文章,就按照宋大人所想的去做吧。”
“天下读书人,必然也要为之欣喜若狂了。”
宋穆只是拱了拱手,应声离开,而李墨儿看着宋穆转身离去的模样,此刻却是微微叹了口气。
“这文朝的将来,却不知道会因为这个人,有多少的变化了。”
……
第726章 文风涌动
宋穆一入皇城交谈,而后便也在长安暂时安定了下来,天下形势及词宗之事,宋穆深知如今情形之中自己要有所作为,宋穆也绝不可能独善其身,而借着这几日空档,宋穆也能好好捋一捋思绪。
当下关于与东海交流的事情一时间还未有什么明确的消息,宋穆便也将目光放在了《天下文刊》之上。
李墨儿让宋穆为《天下文刊》攥稿,这算是宋穆的老本职,宋穆对此倒也有一番兴趣。
如今过了十来年,宋穆也想知道如今的《天下文刊》到了什么地步,是否有了更加不同的改变。
这一日的文刊阁上,一众文刊阁编辑久违的迎来了宋穆这等人物,十余年光阴,其中官员也多有变动,不少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宋穆这等传奇人物,更是神色激动。
而他们得知今日宋穆过来是要来为《天下文刊》攥稿之后,则是喜上眉梢,一时间竟是要奔走相告。
“宋大人,您能为文刊阁继续攥稿,实在是天大的好事,于天下文人,都是幸事啊。”
文刊阁中,已经顺利成为翰林的霍台站在宋穆身旁拱手说道,那话语之中是一如往常的热烈。
“霍大人实在是抬举了,十年不为《天下文刊》攥稿,如今我多是有些生疏的。”
“大人谦虚,说来我等这些时日,多有头痛这文章。”
宋穆一听,此刻不解看向对方,霍台当下又扫视了一下这场中众人,才与宋穆继续说道。
“宋大人,实不相瞒,这些年来,文朝各处的学子论学之风更甚,而且我们也常常能选出一些优秀文章刊载。”
“可是这几年,不知如何,这天下学子之间的言论忽的就是争锋相对,而后所寄送而来的文章,更是意义偏颇,篇篇都有些激进不妥。”
这般说着,霍台的脸上又是露出几分苦笑。
“我等为此便不做挑选刊印,结果竟引得其中学子抨击我文刊阁,这几日收稿时,那些学子,唉……”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陡然一愣,这还是自己第一次知晓竟然有这等的事情,此番也是开口说道。
“那陛下可对此事有所看法?”
“陛下已经令我们早日平息这等事态,但问题这天下道理万千,此又非一事可盖棺定论,胡乱写文章抨击或评判,到时候却是要适得其反。”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纷纷点头,此刻脸上也是露出几分焦急和疲惫之色,看来这其中问题已经困扰他们多时。
“宋大人,我等实是不知该如何了。”
宋穆当下也是微微皱了皱眉头,关于各地学子近来对儒道的议论其实宋穆也早有耳闻,听闻也斗的激烈,且为此争论不休。
却没想到这如今竟到了这等凶悍的地步,学子若论其中经义诗词倒也是好事,但妄论文道如何,甚至颇有极端所露,这绝非是好事。
当下宋穆也是慎重的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几人,沉声说道。
“如此的确是个问题,学子好学一事,却不可这般随意打压,诸位于其上也是如履薄冰,那宋某也来帮诸位想想办法。”
听到这话的众人神色顿时松懈了不少,当下就在宋穆的安排下将这数年的天下文刊拿来,又将这些日子投递而来的文章呈上,宋穆也就在这文刊阁内细细的翻阅。
如此在文刊阁之中看了一日的书册文章,宋穆心中倒也有了一些看法,这天下学子,其实所争论的焦点,是在儒道未来如何,该如何行走一说。
这本是平顺之言,其中勤勉,博学,慎独,都是极好之道,可在如今,其中竟演变成了君臣之道,妖魔之事,乃至于天下大同等诸多的思考。
从一人到万民本是好事,可于这其中,却衍生出无数的派别,所言论激进,胆怯,中庸,甚至于无为等诸多言论,引经据典,却又抨击古往今来之儒道著作,看的宋穆也是连连叹息。
知晓其中症结,宋穆也便准备早日落笔撰写这文章。
只不过这一日日落后,宋穆却是在文刊阁前被两人给堵住。
来人正是那谭伟一和徐云才。
两人在长安知晓了宋穆的到来,便商量着这一日来找宋穆,这么多年老友未见,自然也是带着欣喜。
但是在见到宋穆之后,两人却又都有些犹豫。
现在的宋穆今非昔比,大学士的修为在两人的面前有种实在的压迫感,让他们说话做事都有些畏手畏脚。
宋穆见到故友倒是坦然,此番只是笑着搭话,又与两人寻了一处茶楼,要了个雅间饮酒交谈。
“敬昭兄,你这十数年不见,再出世后就立刻掀起了文朝风雨啊,轩辕书院,还有那长江之侧的赤壁赋,都是令人津津乐道啊。”
“是啊,敬昭兄你在世间游走,便能留下这么多的传奇,实在是令我等佩服万分。”
宋穆听得两人这话却是微微摇头,此番只是看着这熟悉的两人,当下问了一些别的事情。
而从他们的口中,宋穆也得知了往来其他人的情况,那昔日同榜的进士,如今却几乎都是分道扬镳,随着他们在朝廷之中的履历加深,众人已经有了各自的人际关系,在朝堂之中也多有顾虑,如今倒也长成了当初众人都唾弃的老古板的样子。
只有宋穆与谭伟一两人还悠然自得,宋穆因为早早的脱离文朝朝堂,过的倒是逍遥自在,而谭伟一则是因为谭相的缘故,在这朝廷之中竟然也逐渐的游离在边缘。
“谭兄,我非他意,只是当初谭相似乎对于陛下颇有微词,如今怎么陛下倒是愈发重视谭相了?”
谭伟一喝干杯中酒液,此刻只是面露无奈的摇头说道。
“敬昭兄此话却是差矣,其实家父并不喜这职位,只是陛下需要一个如魏征一般的人物,可怜家父一把年纪,有着倔驴般臭脾气的人,竟要日日在朝堂喝骂陛下,为群臣说好话。”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一顿,此刻却是陡然意识到了谭相这个角色的用处。
竟与当初李墨儿要自己所做的人差不多了,如此看来,却是让谭相受了这一切了。
宋穆微微摸了摸鼻尖,此刻感慨了几句,便是将目光看向了旁边徐云才,继续问道。
“却不知道现在徐兄这边如何?”
此话一出,徐云才自然是侃侃而谈,还带着说了说其映雪坊的事情,而那谭伟一这时却是忽的看向宋穆,那一双眼睛之中带着几分复杂,当下对着宋穆说道。
“敬昭兄,你倒是瞒的我好苦啊,伱竟然是那《百妖杂谈》的作者,我说那人的笔名的怎么总是听得有些熟悉。”
宋穆听到这话却是微微一愣,此刻微微咧嘴,徐云才则是有些无奈的谈了怄气,此番开口说道。
“敬昭兄,实在是谭兄追问的紧,不过你放心,此事我却是没有胡乱说出去的,只有他是例外。”
宋穆却是笑着摇头,当下则是对着对方问道。
“徐兄,我要说的事情不是这个,却不知道我之前委托你办的事情,如今究竟如何了?”
……
第727章 著文
酒过三巡,宋穆也算是对着长安之中这些年来,还有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了一番了解。
在这之中,宋穆所写的《天工册》却是有了不错的反响,至少在那些曾经仰慕‘松木说’的人眼中,这本过了许多年才出的力作,给他们描绘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个世界之中,凡人也可以拥有难以想象的力量,他们可以借助机械,使用动力,同样可以做到搬山填海的壮举。
宋穆当初写出这文章,用的是一篇游记的形式,让其中的主角,亲身去经历各种的情形,那其中瑰丽画面跃然纸上,读来自然让人更是心生向往。
这书册虽然一开始让人有所不解,但是当第二卷发行之后,其中光怪陆离的世界,曲折跌宕的故事,便骤然吸引了百姓们的目光。
不过数月,便是在长安掀起了一阵浪潮。
宋穆对此倒是满意,此刻总觉得这算是这些天来自己听到的一个不错的消息。
约定他日再叙之后,宋穆便是往着住处而去,走在繁华的街道之上,宋穆运转文力荡去酒意,眉目清明间,宋穆脸上则是恢复了之前的严肃。
宋穆此番匆匆往住处去,便是准备为《天下文刊》攥稿。
刚刚与好友交谈,宋穆也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一些情形,这是这些年里突然兴起的论学之风,宗国法废除之后,学子们所望见的几乎只有仕途,于是竟忽的有些向往诗宗。
虽不能得,但却是让他们对诗宗追求儒道之风更是推崇,往后便衍生出如此多的事情。
宋穆不敢对着其中妄加揣摩,学子本就是思想活跃之人,但是这其中若真的有一番煽动,便也会偏离轨迹。以至于弄出论学相争求极的情形。
这天下学子,决不能就此内耗,至少宋穆觉得,在如此关头,天下学子更要潜心修行,才能为文朝未来做出更多贡献。
这般想着,宋穆也是快步回到了家中,点上烛光,周遭静谧万分,宋穆的心中渐渐的有了思绪。
很快宋穆便拿出笔墨开始静静思虑,片刻之后,宋穆开始落笔。
这番宋穆要写的东西,却算不上是临时起意了。
宋穆要写的文章,其实是自己当初晋升大学士之时的文章,其上所写的文以载道,让那时候的宋穆念头通达。
这世间儒道昌荣,读书人能读懂更好的文章,能悟出其中的真谛,写出更多的文章,才可能让自己的实力境界都得到的进步,也才可能在之后为文朝做出更多的事情。
学子论学,乃论儒道之行如何,宋穆此番却不敢乱费口舌,便是借着这文以载道,另辟蹊径。
其上所写,与当初那横渠四句截然不同,却字字珠玑,此刻直指学子内心所求。
一夜挥墨,宋穆看着这纸上洋洋洒洒之内容,一时间也是十分满意。
翌日清晨,宋穆便将这文章拿到了文刊阁之中。
文刊阁之中的众人见到宋穆竟然只不过是一日,便就已经撰写出一篇其中文章,此刻个个神色也是诧然,当下都迫不及待的看向宋穆的文章。
很快在众人的面前观摩下,宋穆于其上所论述的文以载道便引得众人神色变动,此番也是议论纷纷。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