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551节
而宋穆当下却是微微摇头,此刻当着众人的面对着李墨儿拱手继续说道。
“陛下,恕宋穆有罪于此,此等学派之争,本可早日遏制。”
话音一出,不少官员也是纷纷抬目,神色间多有些变动,李墨儿听得这话也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宋大人何出此言,何罪之有?”
“陛下,这实践一学派,乃是当初追寻我所言的学论之而成之派,这些年来肆意生长,臣都未能及时疏导,才致使有了如今这等情形。”
“之前我便听闻这其中出了不少的争论,臣在《天下文刊》上也曾著文言争论于问道无益,却没想到反倒是变本加厉。”
“臣恳请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今日出皇城后,臣便竭力解决这等学派之争。”
宋穆的话语在这大殿之中回响,而听得这话的众臣却是纷纷愣神,再次看向宋穆的时候,有人竟几欲跳脚。
宋穆大方承认错误,又许下承诺,表明了要解决此问题,如此做派,一时间竟再难挑出毛病了。
但是也有人觉得宋穆这般做法却是便宜了对方,仍旧要言说其中奖罚不明,可正要开口出言之时,却见到李墨儿忽的起身,当下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宋大人既然主动请缨,那朕也自然是放心将这事情交给你。”
“解铃还须系铃人,朕也实是不想看到我文朝学子因为这般学论而自相残杀,如此应当一劳永逸,往后若再起,朕绝不姑息。”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纷纷抬目,既然李墨儿已经一锤定音,众人自然也是跟着附和,只是此刻也都在各自的心中盘算着往后的情形。
更有人觉得,一向以严厉著称的李墨儿,今日在面对这宋穆之时,竟倒是有几分肆意附和的感觉了。
宋穆听到这话也是立刻拱手,此刻沉声说道。
“臣必不辱使命。”
说完,宋穆便拱手准备告退,但这时候的李墨儿却是叫住了宋穆。
“宋大人且慢,今日朕召见你,却还有一件十分重要之事,朕今日准备在朝堂之上,与众爱卿一说了。”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纷纷挑眉看来,宋穆当下也是顿住脚步,有些不解的看向李墨儿。
李墨儿则是看着这场中的众人,当下平声说道。
“诸位,这些年来正也在这朝堂之上说了不少关于我文朝之事情,如今我文朝稍有安定,但仍旧危机环视。”
“朕为此也做了许多,也引得诸位爱卿多有争论,而这其中,最令诸位意难平的,当就是宗国法吧?”
“朕虽然废除了宗国法,但是并不意味着朕对天下雄奇文人就此否定了。”
“先祖立下的规矩,文人大成立身,往来可成就世家,或是诗宗也毫不为过的。”
“只是这数十年来,旧宗浮沉,新宗未见踪迹,如此,也是先皇与朕的遗憾。”
李墨儿如此说着,听到这话的宋穆当下却是回过味来,而周围的大臣听得李墨儿这番言语也是目光闪动,虽然有所不明,但隐隐也猜到了什么。
当下李墨儿便是站在皇位之前,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沉声说道。
“而如今,我文朝终于再出了一位有着举世功绩的文人。”
“其诗词震古烁今,名震四海,所著文章万人传颂,妖魔退避,更有教化之功,福泽子孙。”
“如今我文朝四周强敌环伺,其又心系我文朝百姓安危,尽力为我文朝换来了喘息之机。”
李墨儿的话语沉重,此刻在大殿之中传扬,而这时候的群臣却都已经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当下纷纷看向了宋穆。
那一个个人的眼神之中已经带着几分笃定,而李墨儿的话语之声还在不断传荡。
“朕所说的,便是宋穆宋敬昭,宋大人耸立文朝三十年,乃是为我文朝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功绩。”
“诸位可都认同?”
李墨儿陡然发问,宋穆已经是连忙拱手,而周围的人此刻也是纷纷侧目,但在此番询问之下却是丝毫无法反驳,当下也是纷纷出声应和。
“朕今日赏罚分明,宋大人那日与东海谈判之后,便在藏书殿潜心修行,此等赏赐,直到今日才总算有了机会。”
“故而朕今日要封赏宋穆,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朝堂之上立刻哗然,可是下一刻便是一片应和,就算是有人心中不忿,但是现在这等情形,尤其是李墨儿陡然展露而出的威压,都让他们明白今日这事情是无论如何都要成的了。
本以为今日是向那宋穆发难之日,却未成想,竟要成为那宋穆功成身就之日。
李墨儿听得众人应和,此刻满意的点头,当下却是微微垂目,似乎脸上有所思虑。
片刻之后,李墨儿才抬头看着众人,开口说道。
“如此功绩,文朝爵位已经是难配,朕思来想去,如今却只有一样东西能拿的出来了。”
众人听到这话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此刻猛然抬头看来,李墨儿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口说道。
“朕,决定赐石阳宋家,诗宗之位!”
“今日石阳宋家之宋穆,犹以词作闻名,乃上启唐诗百代兴盛,下承文词千秋繁华,故朕特赐此诗宗之名,改做词宗。”
“名宋氏词宗,乃我文朝数十年来,唯一之新宗!”
“此宗门建造,将由朝廷全力督办,由宋穆自选山门,往后循宗国新法,自理词宗。”
“朕要昭告天下,我文朝新宗立后,将步入新的不凡!”
此话一出,这大殿之中众人心中一时巨震,有那老臣满脸震动,此番就是拱手而出,但是话未出口,又是化作一声叹息和崇敬恭贺。
他们终于明白,在陛下的心中,宋穆的安排早已经有了定数,就算自己以为不合,以为其有所不配,但是他早已经是大势所趋,成了这文朝无数文人的表范。
宋穆不仅仅是一个传奇文人,已经是文朝塔顶的明珠,其光照耀,探查的是文朝的未来。
一处学派争论之事,如何又能损伤其分毫?
其中意味究竟如何,百官各自心中有了不同打算。
诗文耸立百年,词作乃是新锐,文朝往后,却当真的是以诗词立国万载了。
……
第740章 词宗倚仗
李墨儿的殿前封赏,可谓是在一时间将宋穆彻底的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一日的大殿宣告,却又是标志着文朝境内,迎来了一座从未有过的词宗。
如此开宗立派,对于宋穆来说已经是极尽荣光,这是宋家穷极十数代也未能达成的宏愿,而直到今日终于在宋穆的身上达成。
可是面对这等宣告,宋穆的心中此刻非但没有欣喜,甚至刚刚因为晋升境界的喜悦也顿时一扫而空。
众人都看到了宋穆这一刻的功成身就,但是他们却如何能想不到,这词宗一事,若真要成,其间又需要宋穆付出多少的努力,更何况如今这词宗,却也有几分迫不得已。
纵使朝廷和各个诗宗对自己都有着万分的期待,但是宋穆心中更加憧憬的,是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握的词宗。
可要成如此词宗,非是今日李墨儿如此宣告能成,自己要话语权,便只有一样东西能带来足够的倚仗,那便是实力。
自己的大学士境界,于开宗立派而言已经是有了这份实力,但是宋穆也清楚,这是文朝百年来第一个词宗,犹如当年李杜诗宗初立,这等宗门集聚万千目光注视,故而这其中,必然也需要非凡的实力。
如此的实力倚仗,就必定需是大儒了。
否则最后这词宗耸立,各诗宗也必然对词宗多有伸手。
可这大儒境界,与宋穆还遥遥无期。
这让宋穆心中不免有了担忧,一时间却反倒觉得李墨儿不与自己提前说一句,让自己处于被动之处。
而李墨儿说完此事,便挥手散了早朝,周围一众大人上前来恭贺,宋穆也只是麻木的拱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宋穆才终于回过神来,而此刻的自己已经身处在暖阁之中。
暖阁之中,李墨儿正端坐着喝着茶水,不时的批阅着奏折,宋穆则是坐在一旁,手中握着茶杯。
待到这一刻宋穆抬起头来,李墨儿才是抬目与宋穆说道。
“宋大人,如今可算是清醒了?”
“想来朕今日如此宣告,是让宋大人有所心神震荡了,却不知如今可已经算是接受了?”
李墨儿如此开口询问,回过神来的宋穆当下却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当下起身拱手说道。
“陛下,此事我以为还需要些时日,却未曾想陛下今日就……”
“宋大人,朕知道你的顾虑,也定觉得朕所做有一些鲁莽了,不过今日朕既然敢这般做事情,自然也是有了万全的准备。”
李墨儿平静开口说道,话语之间似乎已经有了十足的自信,当下放下茶杯,起身与宋穆说道。
“宋大人如今担忧之事情,一是觉得这词宗建立,到时候却会是身不由己,让你觉得处处受到辖制吧?”
“二则是觉得这毕竟是天下第一词宗,往后所要面临不少的事情,仅凭借宋大人的大学士境界,往后却也怕镇不住那些诗宗窥探,对吧?”
李墨儿淡淡的说道,眼神之中十分的笃定,而听到这话的宋穆当下也是微微一愣,不过旋即也是点头。
“陛下所言极是,宋某也就是因此才……”
李墨儿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一根纤纤玉指,下一刻桌上奏折之中便有一封书信飞出,当下落入宋穆手中,宋穆垂目看去,却未见到这上面有任何的标记。
宋穆当下不明的看向李墨儿,李墨儿则是示意宋穆拆开。
宋穆小心拿出里面的纸页,见其上竟是一份写给宋穆的信件,宋穆当下便将信将疑的读了下去,待到片刻后,宋穆便是猛然抬头看向李墨儿,脸上的阴沉却是一扫而空。
“陛下,此事却是为真?”
宋穆攥着手中的纸页,此刻满是不可置信的对着李墨儿问道,李墨儿却是笑着点头,沉声说道。
“朕如何会妄言,如今严大人就在我皇家禁地修行,想来也用不得多长时间,便可一步登天了。”
“大儒境界。”
宋穆喃喃的说了这一句,此刻眼中神采飞扬。
这封李墨儿递来的信件中,其上所写的内容却是来自宋穆的那位老上司,严甫。
对方十余年前到达大学士巅峰境界,隐隐有了大儒之威,而后朝政更迭,其却是销声匿迹,宋穆本以为他也已经出了长安,归隐山林潜心修习,却未曾想到严甫竟依旧在长安,并且在李墨儿的照拂下,安心提升境界。
而此刻这写来的信件,便是其听闻宋穆进入大学士境界,也知晓词宗一事或许可期,便是来信一封,其上所说,不日其能突破大瑞境界,到时便来寻宋穆,愿做这宋氏词宗的长老,照拂一二。
如此已经是严甫表明要为宋氏词宗背书,自然是让宋穆惊喜万分。
严甫作为宋穆的老上司,又是宋穆曾经的春闱主考官,宋穆与其交集颇深,往来也颇有些良师益友之感。
而对于严甫此人,宋穆也多有了解,其算得上一个纯粹的文人,且多年来强行钻研儒道,对朝堂之争颇有厌恶。
其中唯一的仗义执言,便是那冯相逼宫,竭力相救。
这样的一位文人,宋穆知晓其有着如何风骨,此番愿意为宋氏词宗做支撑,乃是宋穆绝不会多虑之人。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