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6节
而旁边的秀才童生一个个也是窃窃私语,有些自诩诗词造诣不错的人,已经开始遣词造句。
咏物诗作为非常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在唐代便多为盛行,《全唐诗》中就有咏物诗6262首,几乎所有的文人都最喜托物言志,以附风雅。
只不过这咏苔花,开篇应当不难,但要托物言志,众人心中却是有了番思索。
“小女子已经出完题目了,各位公子就请开始作诗吧。”
李墨儿起身来到宋穆桌前抬头说道,宋穆与其对视一眼,当下心中也是不停的思索。
片刻后,宋穆心中一动,当下提笔蘸墨。
见着宋穆不过片刻便已经落笔,周遭之人都顿时看了过来,几个秀才也露出几分讶然,宋穆则是已经写出了第一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一个秀才教习上前轻轻读出了宋穆所写的五言律诗,当下也是抬头一愣,面色有些诧然。
这首诗初读只有一番通顺的感觉,但是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情感自然而然的冒了出来。
就算只有米粒般大小的花朵,也要像姹紫嫣红的牡丹一般绚烂绽放开来。
这其间意味,顿时让那秀才呼了一声“妙。”
旁边几个秀才也凑了过来,通读一遍后都各自点了点头,这首诗,比之自己刚刚想的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宋穆倒是奇了。”
“怕不是用尽了所有才气,才得了这么一首好诗。”
几个童生见得宋穆这么快就写完了,当下窃窃私语,而宋穆却是提笔写上了诗名《苔》,《苔》字落笔,这诗便顿时涌出一大股白气,白气围绕宋穆,片刻后融于宋穆体内。
这是文气入体,表明这首诗是作者首创。
而且今后只要这首诗有文人所借用,那便将滋养宋家文脉。
宋穆此刻心中也是大喜,自己硬着头皮写下了清朝大诗人袁枚的这首诗,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接受了这首诗,而且方才那浓郁的文气入体,宋穆能够感受到自己浑身舒畅,脑袋也清明了许多。
……
第8章 传世诗篇!
院中的一众书生正看着宋穆写在纸上的《苔》津津乐道,那随后围上来的潘文皓和齐大作等人脸上则是有几分错愕和阴沉。
他们没想到宋穆竟然真的写出来了。而且看起来,旁边的人写出来的诗作,都不如他。
而刚刚汲取了庞大文气的宋穆则是心中一喜。
因为那位于脑海之中的《古今诗词通鉴》竟然缓缓翻开一页,在宋氏古经注之后的书页上缓缓显露出的几行字迹。
宋穆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只要自己愿意,这首诗便能立刻为自己所用。
那显露出来的几行字迹正是自己刚刚写出来的这首诗,而在这诗歌末尾,却是后缀了一行小字。
辅战诗,才气四斗。
辅战诗?才气四斗?
宋穆愣了愣,这明明是一首咏物诗。怎么会是什么辅战诗?古代有这个类别的诗吗?
才气四斗宋穆能够理解,那是衡量文章诗篇文采高低的方法,才气巅峰八斗,所出可为传世诗篇,更有极致者可到才气九斗,天下震动。
宋穆感觉有些奇怪,不断地回忆过去原主所学到的东西,过去县学和宋家古籍都有介绍,文朝建立以来,使用文力进行战斗。
文人要聚文力,则首先应充盈文气。
文气来自诵读学习古今文章著作,也可来自文人所作文章诗篇,童生试考教的只是一个读书人读书资质,探明其是否可吸收天地人文之气。
而只有文力充盈的童生,才能在科举之中落笔成文章,一举凝聚文力,踏入文人大道。
而凝聚文力后,便是掌御文力,大儒开创诗词歌赋短句为兵刃。
由此才出现了很多的诗派,诗宗,文人借此可出手御敌,也可借此统领的百军士兵战斗。
而要真的做出这一切的前提,便是需要有秀才文位。
秀才文位,才可登堂入室,聚文力,御诗词!
可如今自己一个童生,隐隐也能用出这首诗来?
宋穆心中觉得有些说不出的诡异,但是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样的诗词,对自己来说必定是有用处的。
毕竟没有人会因为自身的底牌增加而烦恼的!
宋穆只是片刻的震惊,便也回归平静,目光看向四周,荀夫子已经拿着宋穆的诗在欣赏着,见到宋穆看向他,便伸手将诗递了过来。
“嗯,不错。”
“很不错!”
荀夫子开口称赞了一句,旁边的秀才童生一个个的都有些啧啧称奇,荀夫子是如何为人的,众人都明白,要想以学生身份从荀夫子口中得到一个不错,那几乎是代表着荀夫子完全认可了宋穆。
这宋穆所做的一首咏物诗,竟然连荀夫子也认同不错了?
潘文皓和齐大作都有些目瞪口呆,齐大作更是喃喃说了一句。
“这独苗走了一趟去阳岗,难道真的开窍了?”
潘文皓则是冷哼了一声,低声说道:“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今日这番考教场面,他总得拿出一两首压箱底的诗来。”
毕竟是文脉宋家的子弟,就算再不堪,总会有几首不错的诗。
齐大作也深以为意的点头,潘文皓看着荀夫子已经在考教其他人的诗作,并一一打板子,此刻则是眯着眼看着宋穆。
“做出一首四斗才气诗已经是童生的极限了,我就不相信他还能再来一首差不多的。”
潘文皓正在心中盘算的时候,那边李墨儿也已经看完了宋穆的诗作,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疑惑。
或许是觉得这宋穆现在写出来的诗,怎么和之前他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宋公子刚刚难道是在藏拙?”
李墨儿忽的这么问了一句,李墨儿眼睛眯的更加厉害了,当下满是期待的看着宋穆。
宋穆刚刚从刚刚那种状态之中回归神来,此刻也对那古书的情况多有几分兴趣,所以见着李墨儿的样子,只是咧了咧嘴。
而旁边,荀夫子已经将这七八个童生的诗作都考教完了,此刻重新回过头来,却是看向宋穆。
“宋穆,看来你倒是有几分开窍了。”
这么说着,荀夫子却是沉出一口气,当下开口说道。
“那便开始做第二首吧。”
“科举也不单单考咏物诗,这第二首,你们便咏你们周遭的同砚吧。”
荀夫子十分爽快的说道,似乎早已经在心中拟定了这题目。
宋穆等人听闻都是神色一诧,孔宗也是瞅了一眼宋穆,然后面露苦笑。
倒是旁边的李墨儿听得这个题目,竟然还很是有几分兴趣,当下竟然点头说道。
“夫子这个题目真妙。”
宋穆也是一脸诧然的看着李墨儿,目光再看向孔宗,一时间也是脑中空白。
咏物言景抒志,这些都还好说,让自己咏同砚,还没有确切的题目,这下让宋穆也一时难以下手。
荀夫子却似乎很乐得见到几人愁眉苦脸的模样,场上的其他人也是很是有兴致。
尤其是几位秀才教习也跃跃欲试的试着做了一两句诗,但总归觉得立意不佳,连连摇头。
转而,他们也将目光看向了宋穆等人。
人就是如此,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东西一旦很难做出来,就很喜欢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
无论对方是吃瘪还是成功,反正丢脸的又不是自己。
旁边的孔宗挠头搔耳,反倒是对着刚刚写出好诗词的宋穆鼓励道。
“宋兄,相信自己,你便放手写就是了,千万不要束手束脚。”
“是啊,快写吧,我们也想要看看。”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道,一个个都兴致盎然。
宋穆也是叹了口气,只能仰仗自己过去脑中记着的那些东西了。
话毕,宋穆伸手研墨,心中思索,口中喃喃,眉头紧紧蹙起,一副没半点头绪的模样。
孔宗也是有些难受的研墨,觉得夫子出这题目太难了。
而这时宋穆研墨的手突然一顿,然后目光一抬看了一眼李墨,当下竟然缓缓转身,恭恭敬敬的朝着北方拱了拱手。
“李圣,杜圣,小生今日唐突了。”
见着宋穆如此恭敬的行礼,还是向那早已封圣的李杜大家行礼,众人心中一跳,更是不解的看着宋穆。
弓腰作揖完毕,宋穆转身便拿起了笔,蘸墨落下,白纸上黑痕快出,稍有些生疏的毛笔字不断显现,一句句七言诗跃然纸上。
一个秀才连忙凑过去,当下开口念道。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句脱口而出,众人的眼睛却是陡然瞪大了几分,那几个刚刚蘸墨准备落笔的童生也是陡然一愣,场中落针可闻。
而那潘文皓却是忽的横眉一竖,当下在人群中大喊了一声。
“大胆!宋穆,竟敢如此挑衅侮辱李杜圣人!”
潘文皓只觉得无比兴奋,这一刻似乎已经抓住了宋穆的痛处。
由不得他不这般说,文朝建立至今,御文力以制敌的最好办法便是用诗歌短句,而如果要使攻击威力强悍,所用诗句又必须极具才气。
李白诗篇浪漫而不失侠义,句句锋芒毕露,一首《侠客行》曾经斩尽无数大妖。
杜甫诗篇沉郁顿挫,文意蕴含满腔热血,同样是为天下文人最喜用。
人族与妖魔征战数十年,又有往后文朝的数百年天下,天下无数文人皆爱用李杜诗篇御文力,而每用一次李杜诗篇,便壮大一分李杜文脉,几百年的滋养,李杜两家诗宗如今可谓冠绝古今,乃天下文脉之首。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