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70节

  而老者已经摆了摆手,让宋穆离开,不过有一句话传入宋穆耳中。

  “循规蹈矩,你的根骨不错,他日最少,也能与我这般执掌文星。”

  宋穆听闻也是重重点了点头,这老者的官职宋穆可是最为清楚,文星官,文朝专门执掌文星的官员,直属于礼部,掌管地方祭祀和科举考试祭祀。

  而每一个文星官,都是念力文力并重的进士,且非德高望重者不可做。换言之,他们都是厉害的破境师,这辈子也是能文能武,最是文武充沛之人。

  这老者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勉励宋穆,今后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宋穆此刻也是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才迈步走下祭台。

  宋穆走下祭坛的时候,第二队秀才也开始往祭台上而去,宋穆与薛凯文擦肩而过。

  两个人有一刹那的眼神交流,不过旋即便只是一个轻轻点头掠过。

  下了祭台,宋穆等人被带到了一侧的一排屋棚下,就有小吏开始给宋穆等人分发生员服和冠帽,宋穆领到了两身崭新的衣服鞋帽,还拿到了一本新的《文力》金册。

  见到这些东西的众人,此刻都是兴高采烈,当下各自也是忙不迭的穿戴了起来。

  这生员服都是按照标码派发,所以每个人穿起来也算是合身。

  宋穆此刻也学着众人开始穿戴了起来。

  而此刻不远处的祭台上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文星洗礼。

  场下等待文星洗礼的秀才们见到宋穆等人授文位,穿生员服,此刻也是跃跃欲试。

  七八个队伍都往祭台上走了一遍,不多时,七十多个秀才便完成了文星洗礼,然后领到了秀才的东西,兴高采烈的感受着这秀才境界带来的身份转变。

  宋穆此刻早已经穿好衣物,戴好冠帽,站在场中候着了。

  待到队伍齐了,众人还将要去拜儒家圣贤,再秀才游街,这才算是放榜完毕。

  

  此刻宋穆抬头看向远处的祭台,那华服老者已经收起了文星,此刻正抱着盒子离去。

  宋穆此刻倒是不自觉的回想起刚刚老者所说的一番话,老者简单的几句话,其实就为宋穆定好了一个目标。

  文人应当登峰造极境,自己有念力文力在身,自然也要有更加宽广的目光。

  “宋案首,我们出发吧!”

  不多时,一个小吏来到宋穆的身边,开口说了一句,将宋穆的思绪拉了回来。

  所有榜上才子现在已经完成了文星洗礼,各个秀才也都授予了文位和生员服,而现在,众人都列队在祭台下,将在范提学的带领下,前去儒门拜礼。

  儒门,是儒家用来供奉各个儒道大圣的地方。

  前往拜礼,既是让文人心境明亮,更是告慰儒门先贤,儒门昌盛,文人不断。

  而宋穆作为案首,将在儒门前磕下第一个头。

  宋穆看了一眼身后,孔宗正面带微笑的站在后面,此刻也是朝着宋穆拱了拱手。

  “宋兄,请!”

  在场的诸多秀才此刻都是看向宋穆。

  宋穆点了点头,然后扯了扯身上的生员服,然后缓缓走了出去。

  范提学和一众官员此刻也已经到了儒门处,待到宋穆等一众学子都上前来,范提学当下也是严肃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转身。

  “拜儒门!”

  众人垂手低头,跟着缓步往前。

  儒门就在祭台后面,一座静谧的小院,这里竖立着一块宽大的石壁。

  石壁上,刻画的是一个个儒道圣贤。

  孔圣,孟子,荀子,张圣,七十二贤。

  而在这石壁两侧,还有着一个个石刻的名字,那是文朝建立至今,所出现的所有大儒。

  宋穆在上面看到了祖宗宋文荣的名字。

  而刻在上面的这些名字,都是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大儒。

  范提学带着一众学子上前,此刻这石壁前已经摆上桌案,在淡淡的檀香之中,范提学宣告了今日达境的秀才,告慰各位儒门圣贤。

  范提学说完,宋穆当下便就挺起胸膛,穿着生员服,来到这石壁之前,屈膝跪拜。

  宋穆此刻心中感慨,更是想起了那时候宋文荣光影下,那一双认可的眸子。

  ……

  求收藏、投票、订阅、评论~~

第94章 府学观卷

  儒门拜完,一众秀才便纷纷被引着往府学外面而去。

  接下来是秀才游街,是所有秀才除了放榜外最期待的环节。

  在锣鼓声中接受所有百姓艳羡的目光,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种荣耀和满足。

  宋穆也同样跟着众人出了儒门小院,却是突然被人拉住,扭头看去,见到是提学大人,宋穆连忙拱手。

  而范提学只是摆了摆手,然后小声朝着宋穆说了一句。

  “今日若是有人问你策论的事情,你便不要多说。”

  说完这句话,范提学便扭头离开了,宋穆一愣,很是皱了皱眉头。

  刚刚走出府学,街道上还在清场,宋穆等人有片刻时间,便走去看本次院试各科前三的卷子。

  不过就是为了去看卷子,宋穆也是花了一番功夫。

  毕竟宋穆现在是院试案首,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自然是所有人的目标,只是在府学门口,宋穆已经拱手二十多次,二三十人上来打招呼,一个个忙不迭的报出自己的名号。

  饶是宋穆记忆力惊人,此刻也是有些应接不暇了。

  待到终于来到了这榜单旁边,此刻这里也围了不少人在观卷。

  院试的文章诗词将在府学门前公示三日,而后会有书肆专门制作成册,在吉州府售卖。

  此刻有兵丁将那些百姓暂时隔开,防止他们冲动的举动叨扰新晋秀才,也防止这些百姓冲动扯卷。

  而这其中,最危险的便是宋穆的案首卷子。

  毕竟这一次,宋穆的卷子三科并列第一,这吉州府许多年未出现的情况,自然让许多文人趋之若鹜。

  他们都觉得宋穆有如神助,想着扯了这三份卷子回家好好诵读一番,既沾一沾案首的光,也畅想着他日自己也能够写出这等文章,引得半圣前来祝贺。

  在之前的答卷游街的时候,就差点出现这等扯卷的场面,还好兵丁护卫及时,才没有让这些人得手。

  而在省城的乡试和京师的会试之中,那扯卷之事更是时常发生。

  甚至榜下扯卷与榜下捉婿,并称为科举佳话。

  “诸位,咱们的卷子还算是好的,若是到了今后的乡试和会试,卷子要公示七日,卷榜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无数人诵读学习呢。”

  “甚至还有那胆子大的家伙,就想着去扯卷呢。”

  宋穆这时候正停留在几块公示牌前,也想要看看这一次的各个考生的文章诗词究竟如何。

  这时候便听人如此说道,而宋穆旁边的孔宗见状,当下也是无奈的笑了笑。

  “宋兄,这倒是真的,这扯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习惯,听说风行的那几年,各地考院,日日都要张贴数十次卷子。”

  “那时候读书人趋之若鹜,甚至将其奉为雅事。”

  “后来陛下下了旨意,言扯卷有失风度,公示期之后可以扯卷,在公示期之内扯卷,就当街打十大板子。”

  “可不过是十个板子,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比之一份不花钱的好文章诗词不足为道,依旧是有人趋之若鹜,到如今也依旧不止。”

  宋穆听到这句话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事情虽然看起来是有些贻笑大方,但也是证明了对文人的追崇。

  想必当初这条的命令,或许压根没有想要扼制扯卷的意思,反倒是官方发布命令,更有几分变相鼓励了。

  宋穆没说什么,只是走到了这卷子面前,入目的首先是经义的卷子,宋穆自己的那篇自然是摆在第一篇。

  那上面有不少的红批,虽然不是原卷,只是小吏誊抄的卷子,但也是一丝不落,将阅卷官的圈点的位置也都抄了上去。

  如此做派,也是为了让前来观卷的人们知晓这篇文章的妙处究竟在哪里,同时也是对各个阅卷官阅卷水平的考验。

  当然也有那落榜的考生文人面露不忿,对着卷子指指点点,痛骂考官不识人才。

  宋穆只是打量了自己的那份卷子片刻,便立刻看向了第二篇经义文章。

  这第二篇经义文章就是薛凯文的,宋穆细细读下来,当下也是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如果说在这等应试的卷子上,自己的水平是绝对比不上薛凯文,自己能够排第一,看来还颇有几分运气在其中。

  宋穆这般在心中想着,这时候一个身形便出现在宋穆一侧,此刻正盯着宋穆的卷子仔细的看着。

  这人正是薛凯文。

  他的目光扫过宋穆的文章,眉头也是有些皱着,起初脸上还有些气鼓鼓的,但是片刻之后,宋穆见到他竟然缓缓的垂下了眉头,甚至有些神色颓丧。

  而这时候两个人目光对上,宋穆笑着拱了拱手。

  “薛兄,你的这篇文章,真是好文采。”

  薛凯文当下却是张了张嘴,然后脸上有着几分怅然,但也是举手朝着宋穆拱了拱。

  “宋兄,你的这篇文章,我心服口服。”

  薛凯文这时候说道,目光则是直接看着宋穆的卷子,当下说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等名句,才是对君子之学的最佳阐述。”

  

  薛凯文这么说了一句,宋穆咧了咧嘴,谦虚连连。

  不过说到这里,薛凯文却是顿时转过头来,当下目光灼灼的看着宋穆,开口问道。

  “宋兄,我倒想知道你的策论,究竟写的什么东西?”

  听到这话的宋穆愣了愣,正想说自己写的东西难道没上榜吗?

  扭头朝着一边看去的时候,只见到那本张贴着策论卷的地方,此刻竟然只有两篇文章,而自己的名字,此刻却是写在其中的一张大白纸上。

首节 上一节 70/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