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8节
这两天宋穆在家中自然也没有闲着,加上自己本身的专业水平,这些东西也算是信手拈来,所以抽查一遍下来,荀夫子虽不说是十分满意,但也是连连点头了。
从荀夫子书房出来之后,宋穆便立刻见到在门外等候的孔宗。
“宋兄,今日家中摆宴,还请宋兄务必前来。”
孔宗面色十分恭敬的说道,这让宋穆有些受宠若惊,也是连忙拱手说道。
“这可使不得,孔兄不必如此,我们本来就是朋友。”
孔宗却是坚持的摇头。
“此事宋兄莫要推辞,今日我孔宗受了宋兄的大恩,若不以礼相待,那我孔家今后也绝对没有颜面在城内待下去。”
孔宗神色严肃的说道,当下一副不容拒绝的模样,宋穆张了张嘴,也不好拒绝,只能应了。
而回到课堂,宋穆却立刻感觉到了周边气氛的不一样。
教习和同砚对自己的态度都变得十分的好,甚至有些童生朝着自己打招呼的时候,还带着几分谄媚的意味。
宋穆感觉有几分不适,但也察觉到其中的缘由。
刚刚的那首诗让他们同样受益良多,此刻对自己的态度也跟着好了起来。
宋穆笑着应承了几位同砚的招呼,当下却也是在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
过去的宋穆,即使是文脉宋家的子弟,但与众人至多是点头之交。
但是如今,自己所做一首兴文诗让他们文气,文力更甚,如此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便也立刻露出了笑脸,处处透着几分亲昵的意味。
这也是文朝文人至上的结果,实力,终究才是一个人的底气。
交友归交友,县学毕竟还是学习之地,大家经过短暂的冷静,也是立刻重新投入到书海之中去,院试在即,考取功名才是重中之重,所有人都在为此努力奋斗。
宋穆同样拿着几本刚刚借来的经义解题在翻阅着。
宋家虽是文脉之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但是奈何接连遭难,过去满屋图书,到宋穆手中也只剩下了一箱书。
当初债主上门讨债,就连装书的檀木书箱也被拿走,若不是宋穆拼死护住那些书本,连老祖宗留下来的几本书都要被搜刮干净。
宋穆这些天在家中将书都看了一遍,只是依旧觉得不够,博览群书,可不是区区一箱书便能够抵得上的,只不过如今囊中羞涩,宋穆也只能抓住机会借他人的藏书以观。
好在孔宗十分慷慨,从家中带来的几本书也都拿给宋穆看了,让宋穆心中很是感激。
中午宋穆便在县学和几位同砚吃了个便饭,待到晚间的时候,宋穆将写出来的经义文章交了上去,便被孔宗拉着往他家而去。
“宋兄不必拘谨,今日之事我父亲也已经知晓,能得如此良诗,父亲也是十分高兴,直言想要见你。”
宋穆被孔宗拉着往其家中而去,听得孔宗如此说道,宋穆也是羞愧。
孔宗的父亲孔四奇乃是十二年前中的进士,虽然只是末位,但也依旧光耀门楣,让石阳县有了第三条文脉。
孔四奇本在外地做官,这几日恰逢族祭,也正好回来探亲,如今正在府上,恰得知宋穆做兴文诗以赠孔宗,更是喜出望外,极力要求要见见宋穆。
宋穆跟着孔宗来到孔宅,此刻的孔宅一片热闹景象,今日孔四奇也宴请宾朋、孔氏宗族成员,城内官员,豪绅也一一前来,让孔宅更是热闹非凡。
宋穆见着这番阵仗也是神色惊奇,孔宗倒是平静,一路带着宋穆入宅,然后让宋穆在书房中稍作休息。
孔家的书房古色古香,屋子不算宽阔,但是四周皆是书架,书架上各种书籍塞得满满当当,宋穆一走进这里便立刻被吸引,但又不敢胡乱动手,只能是站着远观,心中感叹。
拥有这样的一个书房,是过去自己的触不可及的梦想,不过既然现在重活一世,今后这样的书房,自己高低也要整上一个。
宋穆在心中这般打算着,目光却是不断看着四周的书目,而这时候书房的门被推开,两个脚步声响起。
“父亲,这位就是恩兄宋穆。”
孔宗的声音传来,宋穆连忙收回目光转身看去,只见到书房门口孔宗正对着一个身高七尺,穿着红色圆领袍衫,留着几缕美髯的中年男子介绍着。
那正是孔宗的父亲孔四奇。
宋穆当即拱手作揖,连忙开口说道。
“见过知府大人。”
“好,你就是宋穆?”孔四奇抚须打量了宋穆一番,开口赞道,然后走上前来。
“不必拘谨,你对我孔家有恩,便亲近些,称呼我伯父即可,我也称你一声贤侄,说来当年令尊与我也曾是同窗好友。”
孔四奇倒是为人和蔼,神色和蔼,看着宋穆的眼神也颇为欣赏。
“不愧为文脉宋家,俊秀宁人,他日必成大器。”
孔四奇笑着称赞宋穆,然后便伸手朝着门口示意。
“贤侄,便于我一同移步宴席吧,今日你是我的座上宾。”
宋穆听到这话更是受宠若惊,没想到孔四奇亲自前来,竟然是来请自己入席,这般待遇,宋穆感觉有些恍惚。
“宋穆不敢,还请伯父先请。”宋穆连忙说道。
孔四奇也没有推脱,只是看着宋穆的目光之中又多了几分赞赏,当下便也迈步向前,宋穆和孔宗半步其后。
穿过两道院门,宋穆见着那嘈杂的声音更甚,面前的光景更加明亮,来到一处大院之中,这里摆了十数桌宴席,此刻高朋满座,正可谓热闹至极。
而随着孔四奇入院,院中的宾客都看了过来,目光也自然落在了跟在孔四奇身后的两人身上。
宾客们对跟在身后孔四奇身后的孔宗自然无所疑问,他们迅速的将目光锁定在了宋穆的身上,见到这个与孔宗年纪相仿,相貌颇有几分英俊的少年也跟在身后,当下也是诧异。
孔四奇刚刚说去请一位贵客,难道就是为了请这么一?众人当下也是窃窃私语。
“那年轻人是谁?”
“看起来似乎是城内宋家的后人宋穆。”
“文脉之家的宋穆?可孔公为何这般礼遇,怕是有些不对吧。”
“况兄有所不知,今日石阳县城内可是天有异象,那宋穆做了一首才气八斗的兴文诗,可是入了登文阁之中啊。”
“兴文诗?!那可了得,岂不是过些日子这诗能达圣听。”
“谁说不是呢,人人都说宋家文脉衰微,但如今呢,人家这叫一鸣惊人,看着吧,今后这宋家,绝对不一般。”
“嗨,只不过童生而已,待这宋穆成了举人再说这些,诸位怕是有所不知,前些日子,这宋家公子,竟然还跑去了城外去阳岗……”
宋穆一入场,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可还未等他们说出个三五七六,孔四奇已经带着宋穆坐在了主桌,同时起身朝着周围拱手。
“诸位亲朋挚友乡邻,今日孔某设薄宴款待,一是为族祭谢诸位承情,二呢,却也是要谢谢贤侄宋穆,成全我孔家文脉。”
……
摆碗求票,求各种票~
第11章 城中遇险
孔四奇如此在宴会上朝着所有人说道,声音之中还带着几分激动和感慨,顿时让一众宾客愕然。
一位进士,对一位童生如此的感激,就算那童生是文脉之家出身,也不可能做到这般。
可是旋即他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意味,那首诗孔四奇已经用绢布临摹了下来。
《七月五日赠孔宗兄与石阳县学同砚》
宋穆做的那首兴文诗,几乎是送给孔宗的。
兴文诗可文气灌顶,将会洗涤文人文气,哪怕说是脱胎换骨也不夸张。
而孔四奇这般做,想必就是那兴文诗真的有这番作用了,孔家文脉碧玺就握在孔四奇手上,出了何等的变化,他必然是十分清楚的。
那也是就是说,宋穆真的送了孔家后人一个大机缘。
当下场下宾客也是纷纷看向那兴文诗的内容,当听到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时候,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慷慨之句,已无需多言,只要孔宗本心不乱,那他日,孔家必然可见又一位进士出身!
此等机缘,孔家文脉或许又将延续百年!
理清楚了其中的东西,当下便有人起身热烈相迎,刚刚的愕然诧异之情一扫而空,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场中气氛顿时热闹了几分。
宋穆也自然成了新的焦点,似乎因为这番事情,宋家终于再次被人看重了起来。
而宋穆也在宴席之中见到了二叔宋良达,此刻他与孔家族兄坐在一桌,正笑着举杯逢迎,却又不时地低头擦拭眼角。
自己的亲侄子果然不是人间草芥,只是蒙尘多年的宝玉,今日算是一鸣惊人了。
而彼时在宋穆坐着的这一桌,宋穆刚刚和恩师石阳县县令金昌武碰杯落座,一人也已经举杯来贺。
“宋公子,我儿潘文皓与你也是好友,今日我便也腆着脸称呼你一声贤侄了,潘叔这杯酒,敬你,敬石阳文人。”
来人正是县尉潘顺,此刻他干瘦脸庞上满是笑容,举手投足透着一股亲切的意味,宋穆神色也是微笑带着恭敬,躬身举杯,连连称呼潘叔。
见宋穆这般应对,那潘顺也是有些诧异,当着众人也多说了几句好话,又说着要宋穆在县学中多担待潘文皓几分,便也没说什么。
更多的时候,宋穆是被孔宗拉去交谈,言不久之后的院试,到时候一同去。
宋穆自然答应,整场家宴之中被这推杯换盏的场面弄得有些匆忙,待到快巳时,宾客渐渐散去,孔四奇等人也喝得酩酊大醉,宋穆便向着孔宗和孔家老夫人告退,搀扶着同样醉酒的二叔宋良达上了孔家安排好的马车,往家中赶去。
“穆哥儿,二叔好些年没这么扬眉吐气了,今日那……那孔知府也来敬我酒呢。”
“穆哥儿,你做的好啊,好好读书,宋家门楣,就都……都靠你了。”宋良达满身酒气的在马车之中一遍遍喃喃的说道,此刻声音竟然也有几分沙哑,像是要哭出来了一般。
宋穆温声答应,只能催促马车快些回家,但是突然那车夫却是停下了马车。
宋穆感觉不对也往外探头,车夫这时候也是有些诧然的说道。
“宋公子,前面有人挡路中间了,估计是醉倒了,我下去挪挪。”
那车夫熟稔的下车往前去赶那几个如醉汉般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人,宋穆也掀开帘子看过去,月光有些暗淡,晚夏凉风一吹,宋穆的那点酒意散了不少,看向那不远处横躺在地上的人,心中却是一动。
那是脑中古书突然散出一道波动,书页竟然缓缓打开,书页翻飞,却始终不显露最终的页面。
古书从未有今日这般情况,平日里都是安静的躺在脑海之中,除了写诗的时候才会翻开,从没有见过这般的情景。
宋穆心中惊疑,但觉得事情蹊跷,而这时候那车夫已经到了躺在路中间的几个醉汉身边。
“几位兄弟,劳烦让个道,马车要过啊。”
车夫如此说道,当下便伸手去拉其中俯躺的一人,可刚伸手拉动那人,车夫就突然甩手跳开,惊叫一声。
“妈呀!见鬼了!”
车夫一声惊叫传的老远,早已经觉得有些不对的宋穆也连忙再马车外探出些身子,往着前面喊了一句。
“老叔,出了何事……”
可话音未落,就是向外说话的宋穆也止不住的打了个寒颤。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温馨了
下一篇:万法道君,从小云雨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