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灵妖神记 第9节
【帝二女】《山海经·中山经》
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麋芜、芍药、芎藭。麋芜,似蛇床而香也。帝之二女居之。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些言二女游戏江之渊府,则能鼓三江,令风波之气,共相交通,言其灵,之意也。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译文:洞庭山。山上盛产黄金,山下盛产银和铁。树木多是柤树、梨树、橘子树、柚子树。花草多是兰草、蘪芜、芍药、芎等香草。天帝的两个女儿住在这座山里,她俩常在长江水的深渊中游玩。从澧水和沅水吹来的清风,交会在幽清的湘水渊潭上,这里正是九条江水汇合的中间,她俩出入时都有旋风急雨相伴随。洞庭山中还住着很多怪神,形貌像人而身上绕着蛇,左右两只手也握着蛇。这里还有许多怪鸟。
第38章 【妖兽:狕居暨豪彘玃如飞鼠狌狌兽兽犭颉兽独犭谷】
【狕兽(yǎo)状如豹而文首】《山海经·北山经》
堤山,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
译文:堤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豹子而脑袋上有花纹,名称是狕。
【居暨兽·状如汇而赤毛】《山海经·北山经》
梁渠之山,其兽多居暨,其状如汇而赤毛,其音如豚。
译文:梁渠山,山中的野兽大多是居暨兽,形状像汇却浑身长着红色的毛,发出的声音如同小猪叫。
【豪彘·状如豚而白毛】《山海经·西山经》
竹山,有兽下,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译文:竹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白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细而尖端呈黑色,名称是豪彘。
【玃(jué)如兽·状如鹿而白尾】《山海经·西山经》
臯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
译文:(臯同)皋涂山,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名称是玃如。
【飞鼠(状如兔而鼠首)】《山海经·北山经》
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
译文:天池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兔子却长着老鼠的头,借助它背上的毛飞行,名称是飞鼠。
【狌狌(状如禺而白耳)】《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译文:招摇之山,有一种野兽,其形状像猴猿却生白耳,移动时就像人一样,名叫狌狌,吃了他的肉,就能走的飞快。
【兽(huán)状如羊而无口】《山海经·南山经》
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译文:洵山。山里居住着一种野兽,长得就像羊一样,但是却没有口,遇见它,不可以杀了它,它的名字叫。
【(rén)兽(状如貉而人目)】《山海经·中山经》
扶猪之山,其上多礝石。有兽焉,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
译文:扶猪山,山上盛产礝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像貉却长着人的眼睛,名称是。虢水从此发源,后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礝石。
【(xié)·状如獳犬而有鳞】《山海经·中山经》
厘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兽焉,名曰,其状如獳犬而有鳞,其毛如彘鬣。
译文:厘山,滽滽水从此发源,后向南流入伊水。这里还有一种野兽,名称是,像獳犬却全身鳞甲,长在鳞甲间的毛像猪鬃一样。
【独{犭谷}兽·状如虎,而白身犬首】《山海经·北山经》
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犭谷)(yù)。
译文:北嚣山,没有石头,山南阳面多出产碧玉,山北阴面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老虎,却长着白色身子狗脑袋,马的尾巴猪脖子上的硬毛,名称是独{犭谷}。
第39章 【驯服马:芑树。可使马跑快:葵草】
【芑树(汁液涂抹可以驯服马)】《山海经·东山经》
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可以服马。
译文:东始山,山上多出产苍玉。山中有一种树木,形状像一般的杨树却有红色纹理,树干中的液汁与血相似,不结果实,名称是芑,把液汁涂在马身上就可使马驯服。
【葵草(马吃了跑得快)】《山海经·中山经》
高梁之山。有草焉,状如葵,而赤华、荚实、白柎,可以走马。
译文:高梁山。山中生长着一种草,形状像葵菜却是红色的花朵、带荚的果实、白色的花萼,给马吃了它就能使马跑得快。
第40章 【天帝近臣:大管家陆吾园圃大臣传旨大臣英招尚衣大臣鹑鸟】
【陆吾·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九部总管+季节大臣)】《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译文:昆仑山,这里确实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天神陆吾主管它。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却有九条尾巴,一副人的面孔可长着老虎的爪子;这个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时节。
【英招·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园圃大臣+传旨大臣)】《山海经·西山经》
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讦、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译文:丘时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蠃螺,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石青、雄黄,还有很多的琅⒒平稹⒂袷侥厦娴酱κ撬诹4笮〉牡ど常奖币趺娑嗖实幕平鸢滓U饣苯饺肥悼梢运凳翘斓坌诎肟盏脑捌裕商焐裼⒄兄鞴茏牛焐裼⒄械男巫词锹淼纳碜佣说拿婵祝砩铣び欣匣⒌陌呶坪颓菽竦某岚颍残兴暮6继斓鄣闹济⒊龅纳羧缤藐ら癯樗T谏缴舷蚰峡梢酝ヂ厣剑抢锘鸸庑苄埽苹趾辍�
【鹑鸟(器用服饰/尚衣大臣)】《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
译文: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名称是鹑鸟,它主管天帝日常生活中各种器用服饰。
第41章 【天神长乘天神耆童天神熏池吉神泰逢。山神武罗骄虫涉鼉】
【天神耆(qí)童·敲钟击磬】
騩(guī)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
译文:騩山,山上遍布美玉而没有石头。天神耆童居住在这里,他发出的声音常常像是敲钟击磬的响声。
【天神长乘·神状如人而犳尾(天之九德)】《山海经·西山经》
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犳尾。
译文:蠃母山,天神长乘主管这里,他是天的九德之气所生。这个天神的形貌像人却长着犳的尾巴。
【天神熏池(常出美玉)】《山海经·中山经》
敖岸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
译文:敖岸山,山南面盛产琈玉,北面多出产赭石、黄金。天神熏池住在这里,因此这座山常常生出美玉来。
【吉神泰逢(出入有闪光。兴风云)】《山海经·中山经》
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译文:和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这座山蜿蜒回旋,一共盘转了五重,九条水从这里发源,后汇合起来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苍玉。吉神泰逢主管这座山,他的形貌像人却长着虎尾,喜欢住在萯山向阳的南坡,出入时有闪光。这位吉神能兴起风云。
【山神武罗(人面而豹文)】《山海经·中山经》
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囗,其鸣如鸣玉。
译文:青要山,天帝密都。山神武罗掌管着这里,长着人面孔却浑身长着豹子一样的斑纹,细小的腰身洁白的牙齿,耳朵上穿挂着金银环。发出的声音像玉石碰击作响。
【山神骄虫·螫虫之神·状如人而二首】《山海经·中山经》
平缝之山。南望伊、洛,东望榖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
译文:平逢山,向南可望见伊水和洛水,向东可望见谷城山,这座山没有花草树木和水,到处是沙子石头。山中有一山神,像人却长着两个脑袋,叫做骄虫,是所有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祭祀这位山神,用一只公鸡作祭品,在祈祷后放掉而不杀。
【山神涉鼉·状人身而方面、三足】《山海经·中山经》
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石似玉者,音旻。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其木多樗。神涉鼉处之,徒河切,一作鼉笑游切。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译文:岐山。山南盛产黄金,山北盛产白色珉石,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青雘,树木多是臭椿树。神仙涉鼉就住在这座山里,人身而方形面孔和三只脚。
第42章 【西王母精卫鸟。火鸟毕方。】
【西王母(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山海经·西山经》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译文: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精卫鸟(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山海经·北山经》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毕方(状如鹤,一足)】《山海经·西山经》
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文,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
译文:章莪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
第43章 【大荒东经:神人天吴海神禺猇禺京风神折丹神人奢比尸】
【天吴(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大荒东经·盖余之国)
有盖余之国。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译文:在夏州国附近又有一个盖余国。有个神人,长着八颗头而都是人的脸面,老虎身子而十条尾巴,名叫天吴。
【禺猇/禺京(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大荒东经·东海之渚)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猇。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惟海神。
译文:东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黄色的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黄色的蛇,名叫禺猇。黄帝生了禺猇。禺猇生了禺京。禺京住在北海,禺猇住在东海,都是海神。
【折丹(风神)】(大荒东经·鞠陵于天山、东极山、离瞀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三座高山分别叫做鞠陵于天山、东极山、离瞀山,都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有个神人名叫折丹,东方人单称他为折。正月时常有东风,预兆着春天的来临,所以人们也称俊风为春月之风。折丹就处在大地的东极,主管俊风起与停。
【奢比尸(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大荒东经·孽摇頵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