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荡魔祖师爷

荡魔祖师爷 第61节

  眼看亲爹的脸色比之前红润很多,忙对李景孝再三道谢,然后双手捂着几张银票,直接塞进了李景孝的袖子里。

  李景孝也不推脱,反正三花玉露丸其实就是三七补血散,混合蜂蜜制作而成。

  而且三七补血散能+100点血气,三花玉露丸却只+30点。

  可以说,仅仅只是换了个名字和外形,价格就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景孝拿了钱,也就热情了不少,笑着说道,“敬公常年积累下来的丹毒,应该已经驱除大半。

  今后两个月,每个月来我这边复诊一次,再服用两枚三花玉露丸,应该就能痊愈。”

  贾敬忙点头和道谢,心里对李景孝的本事,越发的敬佩和羡慕起来。

  一旁的贾蓉有些疑惑的小声问道,“景叔,小侄听说三花玉露丸之上,还有六花和九花。

  您没给小侄祖父使用,可是有何说法吗?”

  李景孝心里暗乐,分出档次的原因,无非是故意抬高六花和九花玉露丸的价值。

  笑着说道,“蓉哥儿确实聪明和孝顺,但敬公常年修道,已有所得。

  差的无非是‘真传一句话’,待得了真传、豁然开朗之后,大概率能修炼出道家内练之术。

  既然这样,就更应该小心谨慎。

  免得药效过猛,反而伤了道基,那就是为叔的罪过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贾敬的双眼都开始冒精光了。

  贾珍、贾琏、贾蓉更是死死的盯着李景孝。

  这要是能得李景孝提点,贾敬修道有成的话,那贾家今后出了个真修,家族在京城的处境和地位,必然会大有改善。

  李景孝却收起笑容,为难的说道,“碍于真武观祖训,贫道绝不敢外传真武之法。

  不过,贫道手下倒是有三个出身茅山的真传。”

  说完看向贾敬说道,“敬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贾敬虽然心里可惜,但李景孝又给了一条明路。

  至于什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贾敬来说,无非是各需所求。

  不好逼迫李景孝,但和茅山做交易,对他来说难度并不大。

  而对茅山这种出世的道派来说,这事利大于弊。

  这些传承几百、上千年的派系,有的是借口和办法一边传你内功,一边又压着你修炼的速度。

  而且不管是修道、还是练武,都是要天赋的。

  贾敬都几十岁了,早过了修炼的最佳年龄段。

  那些仅仅只是学会浅薄内功的人,就和武侠世界里的底层一样,根本上不了台面。

  别说威胁到李景孝,就连武侠世界里的三流高手都不如。

  若是伪装成道家内练之术,一旦真的修炼出内力,贾敬这种修道多年而不得的人,会越发的崇信自己得了真传。

  贾敬起身朝着李景孝就是一礼,李景孝虽然觉得自己受他这一拜,理所应当。

  但想想贾家都想尽办法,想把贾元春嫁给自己了,面子上还是得敬着点贾家人。

  忙一个闪身,瞬间出现在贾敬身侧,一把扶起对方。

  这下不仅贾敬心里震惊不已,贾珍、贾琏、贾蓉也是感觉眼睛一花,李景孝就像是瞬移一样,出现在贾敬身边。

  心里越发的觉得,李景孝必然得了真武观的真传和神通。

  把元春嫁过来的心思,也就更加的坚定起来。

  送走了贾敬四人,李景孝只是陪着三个妹妹吃完晚饭,就有小丫鬟快步跑到餐厅门外,对着个大丫鬟嘀嘀咕咕起来。

  没一会,就见景熙身边的二等丫鬟进来汇报道,“老爷,前院的鲁大爷说是有急事找您。”

  李景孝点点头,安抚三个妹妹几句,起身就去了前院。

  鲁二福抱拳行礼后,就凑到他身边小声说道,“大人,兄弟们在外面探听到,贾家正在宣扬大人救下宁国府敬老爷,荣国府珠大爷和嫁到林家的大姑奶奶的事。”

  李景孝一愣,本以为是出现了妖邪,等着自己去赚经验。

  没想到居然只是这点事?

  不对,李景孝反应过来后,稍微一想就明白过来。

  这是恩情大到一定程度,嫁个女儿过来,嫁妆再丰富点,就当是还了一部分的恩情。

  外人不仅没法指责,说不定还得夸贾家。

  更别说,自己还一子祧二房,贾元春嫁过来也是正妻。

  李景孝嘿嘿一笑,暗道贾家这是有高人指点过?

  想了想后,低声对二福说道,“你带人去找些泼皮无赖,把我二叔要我兼祧二房的事,悄悄宣扬出去。”

  二福忙点头,对于大人能娶两房正妻,除了羡慕外,更多的是巴不得李景孝妻妾子嗣众多。

  身为亲卫,一身荣华富贵全靠李景孝。

  二福这些亲卫和赵军明等跟着他在皇陵,有过一起杀敌经历的锦衣卫,当然希望李景孝越过越好。

  等消息传了出去,果然和李景孝预料的一样,其他勋贵家族,也开始惦记上了李景孝的婚事。

  特别是家中有身体不太好,或者年龄大了的勋贵,想着李景孝不知不觉居然救了贾敬、贾珠、贾敏不说。

  听说就连林如海和林家小姑娘,都是靠着李景孝的丹药,多年劳累积累的旧疾,也是一扫而空。

  这下急的就是贾家了。

  这要是被人抢了这门亲事,说好听点是成人之美,说难听点,就是事情完成了九成,就差最后一步,被人捷足先登。

  而且贾家适龄的姑娘就贾元春,一旦婚事没成,那元春再想嫁人,难度一下子变大无数倍。

  李景孝这么做,是逼着贾家非得把元春嫁给自己。

  二来嘛,算是做给皇帝和太上皇看的。

  李景孝可不信,二福这些人悄悄散布一子二祧的消息,能瞒住皇帝和太上皇的眼线。

  甚至二福这些人里,保不齐就有太上皇父子的人。

  这等于告诉他们父子,要是有什么想法,就快点干预。

  否则,我就真娶了贾家的大姑娘了。

  第三,则是趁机打压、打压贾家和元春的底气。

  免得嫁过来,老想着找秦可卿的麻烦。

  PS:有书友说,书名和内容有些不符,这本书原名《道侣成群》,因为某些原因,发书的一个星期后,不得不换书名。

  而发书时我已经有二十六七万字的存稿,想改也改不了。

  我现在也头大的很。

第74章 人算不如天算

  即便贾元春可能贤惠的不得了,心里没想过找秦可卿的麻烦。

  但贾家跟着嫁过来的丫鬟、婆子和管事,百分百会有这种想法。

  李景孝心里也明白,贾元春不可能真的毫无攀比之心。

  定然是会和秦可卿别苗头的。

  所以利用舆论来压一压贾家,对李景孝也算是防范于未然。

  这事也不可避免的传到了,太上皇和皇帝的耳朵里。

  太上皇听完就笑了起来,他对贾家第三代、第四代其实是失望的。

  但又不得不保住贾家,做给其他勋贵看。

  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也就没人听他的。

  那就真和李渊一样,混吃等死。

  至于皇帝,这时候的他,也不是非要废了贾家。

  毕竟贾家男人里,就没一个有出息的。

  说一家子的废物、蛀虫都不为过。

  要打压,也是先打压那些掌握了实权,兵权,一心只听太上皇的勋贵和文臣。

  但要是有勋贵,甚至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勋贵里,有人顽固的要和皇帝作对。

  那对皇帝来说,贾家反倒成了杀鸡儆猴的软柿子。

  至少打压贾家,比打压四王,也就是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南安郡王、北静郡王会容易多了。

  贾史王薛四家一体的问题,薛家根本不用考虑。

  破落的只剩下有点钱了,别说在皇帝眼里,就连王夫人,都拿薛当钱袋子。

  史家二侯,其实也没实权。

  贾家只是祖上荣光大,但真想对付贾家,理由多的是。

  也就王子腾现在还算有点出息,但对比朝廷里的大员,王子腾根本不够看。

  或许这也是四王为什么,只要贾家有什么事,都会主动送礼上门。

  把贾家当成给他们遮风挡雨,和试探皇帝态度的工具。

  皇帝利用贾家去警告其他实权勋贵,也避免了和勋贵阶层直接对上。

  当然,这是李景孝自己猜测的,贾家自身,作死的时候也很多。

  但贾家被抄家之前,北静郡王,东平郡王主动去山海关巡边,也侧面证明了,两个异姓王的妥协。

  贾家那时候已经被抛弃了。

  抄家之后,贾兰还能读书科举,并且做官。

  同样算是皇帝的妥协。

首节 上一节 61/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开局成为百胜刀王

下一篇:谁让他进剑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