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玄鉴仙族

玄鉴仙族 第237节

  下首的侍从将茶送上来,在两人面前摆好,急急忙忙地退下去,李渊平笑了笑,看着面前少年腼腆羞涩的样子,不敢放松警惕,温声道:

  “请问前辈…是何出身?可有事托付?我家若是力所能及,定为前辈办到。”

  这少年估计不常在俗间走动,说了一连串也不曾说出自己的出身,李渊平问起出身,便是想要看一看是不是什么宗门大族,好作应对。

  于是一边笑盈盈的问着,一边拿起玉壶为他添茶。

  这少年愣了愣,连连点头,还以为问他家中谱系,急忙答道:

  “我出身颍华王家,乃是逍金真君玄孙,颍原真人之子…”

  “哗……”

  李渊平像是被莫名其妙抽了一巴掌,脑袋嗡嗡作响,稳稳的手赫然一抖,这话震得他脑海空白,好端端地撒出了好几朵水花。

  “逍金真君!金丹修士!”

  他愣愣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道:

  “前辈…说是…真君之玄孙,真人之子?!”

第335章 王寻

  王寻才进了李家地界,正在埋头研究中的陆江仙即刻惊醒。

  陆江仙如今为自己巡梭的神识设置了几个唤醒自己的节点:李家嫡系将死、紫府气息出现、李家人突破筑基……

  他自己则在利用巫术在当年堇莲摩诃的记忆碎片之中反复捣鼓,试图找出那一部《金殿煌元诀》的来历或者是紫府篇的线索。

  王寻那一身冲天的剑气在神识中耀眼得像个大光球,一下把陆江仙揪醒,有些迷茫地看着这少年。

  “不是紫府金丹道?!”

  陆江仙的神识在这人身上盘旋了一阵,只觉得他命数空空,了无痕迹,多半是有高人妙法庇护,不欲结缘世俗。

  再凝神一望,王寻那挺拔宽厚的背浮现出一具金灿灿的剑匣来,花纹繁复,大多数雕刻的都是些云纹,一共一百二十八道。

  匣内有十六个剑孔,已经集齐了十把剑,个个藏在里头,什么形态也看不清楚。

  “神通…还是命数?”

  王寻这背上的剑匣俗眼难见,却颇为神异,明明是神通,却蓄满了命数的味道,陆江仙如今也算是颇有道行,仔细观察了一阵,心中有了计较。

  “这北方修仙一道……是性命同修,既服气求性,又神通养命…难,真难!”

  陆江仙在这剑匣上看了两眼,谨慎地没有放出神识去仔细摸索,毕竟是个金丹后裔,保不准有什么阴路子在身上。

  在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少年,陆江仙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便是此世最正统最原初的修行之法,是修心修性、求真求仙、直指仙人的大道!

  “可若是这样修行,难度未免也太大…一千个灵窍子能有一个入门?我看都难得,若是让如今的李家来修这功法,恐怕没有一人能入门,法术能擦出个火花都算厉害……”

  陆江仙盯着这剑匣看,心中浮现出无数玄妙的想法,忍不住啧啧称赞,叹道:

  “性命同修呐!”

  与这仙法相比,紫府金丹道则截然不同,先是养轮纳气,等到练气九层,又丢了去筑仙基练神通,练完神通再来求性,还能吞个同类的仙基助长修为……

  如果说这王寻修的仙道乃是堂堂正正的在山峰之上攀爬,紫府金丹道便是净挑着简单的路去走,边走边砸,边走边抢,无需证道求心,进一步有一步的威力。

  “难怪紫府金丹之道盛行,毕竟是将修行的门槛放低了太多……”

  陆江仙盯着他看了一阵,也渐渐对多年前的仙魔之争有了一点揣测,忍不住低声一叹。

  看着李渊平几年来头次失了分寸,陆江仙轻轻一笑,能感知到这少年本无恶意,甚至恨不得少与李家接触,以免沾上尘缘,别说杀害。

  “说不准还是件好事!”

  ————

  山下侧院。

  “正是,我家真君乃是逍金,为海内余下的三金之首…呃。”

  王寻点了点头,隐约察觉到些不对,恐怕是自己说得多了,解释道:

  “渊平道友,寻初来江南,不识南方风俗,此次前来有事相求,非是以势压人,若有冒犯之处,还勿见怪……”

  “不敢!不敢!”

  李渊平犹自难以置信,恨不得他嘴皮子一张多说些,看着他真挚的模样连忙应付两句,心中暗暗盘算起来,询问道:

  “我家虽然在这一带有些名气,却家小业小,不值一提,不知何事引得前辈登门拜访?”

  “此事说来话长。”

  王寻应了一声,少年的面上流露出笑容,答道:

  “我王氏修炼的非是江南的紫府金丹道,而是古时的服气养性法,此道在江南失传已久,若要详细与家主说起来,恐怕要说上三天三夜。”

  “按着江南道修的理解,便是在下要修神通『养青冥』,须采一百二十八道剑气,一十六道剑意,自成一家,修得这道神通。”

  他端起玉杯笑了笑,满心期待地盯着李渊平,答道:

  “我族中自有百余修成剑气者,这剑气在下已经集齐了,只是这剑意难得,王氏也不过两道罢了,余下的我要自行出山去找,以成道业。”

  “于是去求了我父亲,老人家掐指一算,说是江南还有四位剑仙,两把灵剑,可以采之。”

  听到这,李渊平心中大概有了数,明白这人为何来,便见王寻抿了口茶,有些腼腆地道:

  “我到了湖上,自己也偷偷掐了一卦,贵族有一灵剑,此剑居于黎泾山,唤作【青尺】。”

  放下玉杯,王寻郑重其事地起身,一抖袖子,退开一步,恭敬地道:

  “还请家主借剑一观,成我道途,寻感激不尽!”

  王寻只是轻轻一拱手,稍微低了低头,不曾弯下腰来,话虽然恭敬,这举止看上去却有些高傲,李渊平当他是仙族出身,不觉有异,不曾想王寻面色一窘,紧接着道:

  “寻命数在身,不得躬身以事人,恐害了家主,请勿见怪!”

  李渊平头次听说这说法,顿时眼前一亮,记在心中,道了声不敢,回道:

  “【青尺剑】乃是我家镇族之宝,既是法器也是祭器,此事颇重,渊平还要上报族中,请长辈定夺,还请稍待。”

  “好,好,应该如此!”

  王寻连忙点头应了两声,李渊平踱步出去,对着门外的李汶耳语几句,将详细的事情讲了,让他到山上去复命。

  看着这憨汉出去了,李渊平便回到殿中,心思活络开:

  “此人见识颇广,句句都是寻常宗门秘传的消息,不如趁这难得的机会多多了解些东西,这是真君家传,千金难买。”

  这还未曾开口,王寻自己兴冲冲地道:

  “贵族剑道传家,又姓李,居于望月湖,可是昔年的月华元府洞骅真人宗族?”

  李渊平听着这名字陌生,只回答道:

  “非也,我家传自木田老祖,不过是筑基仙修,祖上已不可考,从未听说真人名讳。”

  王寻点点头,笑道:

  “真人俗姓为李,名江群,剑道通神,我颍华郡也有所闻名,当年也是望月泽上的高修。”

  “原来是仙府传人。”

  说起这事,李家几个嫡系私下里也怀疑过,可一来无证可考,二来李江群身上因果太大,李家不过是小世家,避之尚且不及,哪里敢去沾。

  当下只转移话题,试探着这服气养性一道的立场,笑道:

  “听闻北方已经沦为胡羯释修之所,不曾想还有我辈同道。”

  “这……”

  王寻顿了顿,解释道:

  “胡羯南下虽是释修大势已成,北方还是有诸多洞天福地自顾自闭关,甚至有几个小方国不归释修来管…更何况……”

  他尴尬地笑了笑,答道:

  “我服气养性道千年前尚与你紫府金丹道大战,近百年虽然形势所迫多有联手,但实在算不上同道……”

  “原来如此!是我冒犯了。”

  李渊平呵呵一笑,心中恍然大悟,虽然对这所谓的服气养性一道颇为好奇,却也不敢窥视他人道统,毕竟眼前的小郎君是不谙世事而非愚蠢,套套话便罢了。

  王寻见李渊平道歉,略显内疚,连忙补充道:

  “道无善恶,唯在人为,寻非是那种以道统论善恶之人,年前我前去修越宗向上元前辈求剑,也与之相谈甚欢…”

  “上元真人。”

  李渊平听着这只会在传闻中听到的名字,答道:

  “真人乃是唯在金丹之下的剑仙,想必剑意无双吧。”

  “确实厉害。”

  王寻叹了一声,面上头一次有了凝重之色,答道:

  “他那剑太过惊人,一面是飘渺出尘,消魔斩恶,另一面是长空白雪,冰冷刺骨,哪怕我家真君也未见过这样两道剑意于一身之人。”

  ————

  这头的李汶得了命令,闷声驾风而起,山上的院子之中则一片安静,黑衣的李渊蛟站在院中,阴沉着脸一动不动。

  萧归鸾则静静挽着他的手,一言不发,面上亦有忧虑之色,她如今也突破练气,功法生机勃勃,温伤解毒。

  “兄长。”

  李清虹亦是满脸凝重,握着长枪默然,半晌才道:

  “话是如此说,把平弟一个人丢在山下,我心中难受得紧。”

  “没办法的事……”

  李渊蛟咬了咬牙,低眉道:

  “毕竟…如今已经没有顾及儿女情长的余地,我在叔公灵前发过誓,你我二人绝不能有事。”

  “把那枪给我罢!”

  李清虹闷声应了一句,李渊蛟微微一愣,还是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玉盒,低声道:

  “我前来之时便想好了,已经顺手带了过来,叔公说这枪刚猛霸道,桀骜不驯,恐坏人生机,减人寿数,当年他拿到手就从未用过,若非练气巅峰不能交到你手中。”

  “可如若真的大事不谐,这枪交到伱手中还多了几分逃命的可能……”

首节 上一节 237/1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无限就职

下一篇:大灶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