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仙途 第124节
“应该是十年前,不过有将近七年时间,我们这些杀人放火的散修都被东郭狄云藏在了人显山的后山,没有自由,只有外出任务时,才能出去。”
“后来丁家来的人换了,是一个叫做丁允山的年轻人,直到三年前,我实在受不了无休无止的杀戮,我感觉我都快疯了,睁开眼就是血,于是和丁清辽说了我修成【离火】,要突破筑基的事,请他帮忙。”
“他回信说,丹药还没有炼好,不过快了,但如今汜水动乱,他分身乏术,让我自己去青神找他,他会和东郭狄云说。”
“至此,东郭狄云方才给我了自由身,让我入书院名正言顺做了书院的客卿,还说要亲自送我去青神,等我筑基之后,回归书院,拜我为先生。”
“哈哈哈…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岂会信他鬼话?实际上我还有一道灵气没有修炼完成,便是蛮妖手上的【赤炎山居】,我故意拖延时间,花了两年时间方才找到三千书院破绽,潜入了藏经的神霄阁,发现他们居然有四道灵气功法,遂全部盗走,随后便溜之大吉。”
“其实,东郭狄云想杀我,主要还是因为我知道的事情太多,三千书院在诸汾之野自诩为名门正派,声名显著,引得青神、古凉无数修士、学士竞相前来投怀送抱。”
“若是我将他们背后干得龌龊勾当,公布天下,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口碑只怕瞬间便要崩塌,而且各路仇敌转眼便要找上门来!”
“毕竟他们所干的那些人神共愤的事情,我知晓得一清二楚!”
“说实话,我虽然逃出来了,但知道我身陷囹圄,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逃不出他二人的手掌心。即便我逃离了三千书院,最终还是会落入丁清辽手中,因为我一旦为了筑基,为了离火神元丹去找他,他这辈子都不会再让我离开郁川的三昧山…”
“他丁家和三千书院终归是交易,纵使两家交好,他并不会因此杀我,但如果我服下离火神元丹,成功筑基,他会将我软禁一辈子,要不就要服下魂牵丹,他要亲眼瞧着我的道途是否顺畅,于此他的目的达到,对三千书院也有交代…”
“但东郭狄云并不会这般想,我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对我十分器重,到最后我背叛了他,他恨我入骨,必然想杀我而后快,将我挫骨扬灰!”
许伯阳听完离和尚的话,心中一片冰凉,跌落谷底,失望至极。
这般说来,这条路子根本就走不通,自己去找丁清辽,那岂不是和离和尚一样自寻死路,幸好自己思虑再三,事先问清楚来龙去脉,否则贸然去了,说不定被软禁的就是自己,如此,一切休矣。
离和尚叹道:
“我逃出三千书院后,便回到了‘烟火山光’,一来我离道人法身离宫八脉灵气尚未完全融为一体,尚没有练成《离火御炁玄道经》所说的【九紫离火】。”
“二来我虽然找到了黑齿黄贝部的分支,但这【淮夷宾珠】尚未成气候,没满三年。”
“三来,我恢复自由身后,内心一直十分纠结,明知道这一去青神,便是有去无回,我这辈子将永无天日。”
“但我离道人这具法身大限将至,若不能突破筑基,逆天改命,延年益寿,我这百年心血付诸东流,只能依靠【阴神换舍】苟延残喘,是故这段时间一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终归是被东郭狄云找到…幸好、幸好被主人所救…”
许伯阳目光闪烁,问道:“除了丁清辽,青神何人还能炼出此丹?”
离和尚沉默片刻,道:
“青神会炼丹的家族其实不算少,四郡皆有,但都是一些筑基小家小族,这离火神元丹乃是黄庭丹药,非同小可,非黄庭羽士不能炼之。”
“如今青神两大黄庭炼丹家族,除了丁家,便是苍梧的裴家,听闻裴家三位羽士中最小那位,名叫裴邵元,道号「煮海金丹」,此人天赋异禀,以【坎水】入丹道,独创‘水法炼丹术’,享誉海内。”
“但据说他炼制的丹药主要是以【坎水】一脉为主,这离火神元丹乃是【离火】一脉,水火不相容,他估计是练不了的…应该没人了罢…”
“有人的话,也应该是丁清辽的徒子徒孙…也不知道这百年过去,他家有没有新的黄庭羽士…”
许伯阳听到此处,对回到青神通过丁天石,再找丁清辽求丹之事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这离和尚与他家纠葛太深,自己贸然卷进去,风险未知,祸福难料。
不过他从来不信邪不信命,只相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中早已另有打算,遂不再过于杞人忧天,沉吟片刻,问道:
“你可知晓,丁家为何要如此不遗余力帮助三千书院?”
“这事没有明确的马脚,至少我没看出来。”
离和尚之期回想往事,一直有些感慨,此刻听得许伯阳的问话,方想起一些事情,说道,
“但按照我的猜想,丁家居心叵测。”
第106章 我还偏不信了
对于离和尚的这个观点,许伯阳虽有同感,但并不完全认同。
毕竟丁家对自己算得上是有提携之恩,而且说实话,在风青镇丁家并没做什么对不起自家之事,相反这几年相处下来,关系还算比较融洽,是故在不了解来龙去脉之前,自己不能妄加推断,随意揣测。
更何况说来说去,这都是在说丁家和离和尚的事情,往大了说,那也是丁家和海内各方势力包括青神各家的事情,与自家并无相关,只不过就是因为一枚离火神元丹的关系被牵扯进来,知晓了一些丁家在境外的动作。
但许伯阳如此问,自然是有他的计较。
自家族弱家小,在风青完全是在丁家庇护之下,千万不能卷入这些明争暗斗之中,若是丁家真的居心叵测,有背叛青神的动作,有朝一日,甚至公然反叛,许伯阳提前了解,自然可以未雨绸缪,避免自家无辜受到牵连,当然,以他目前的修为,也只能想办法逃离,仅此而已。
许伯阳想了想,还是问道:
“你这般说何以见得?就因为他家资助三千书院丹药?那他家也得了灵石,简单看来这就是一场交易。”
“是交易。”
离和尚说道,“这点我不否认,但坐观三千书院那些明面上的九大家族,特别是青神徐家、黄家、明家,家家背后都与青神仇深似海,丁家如此做,吃里扒外,不是很明显在资敌?”
“徐家背后是云浮林家,林家在淮上被漆家压制多年,他家老祖「鬼火狐鸣」林阴路阴险狡诈,恶名在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
“黄家背后是郁川荀家,荀家老祖「离阳台光」荀不语,在郁川就是一个跟在凌玄真屁股后面、跟在凌家背后的千年老二,忍气吞声多年,虽然表面上两家同袍,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最后明家背后是苍梧周家,这个更不难猜,周家老祖「沧海浮生」周瓮溪在苍羽派地位尴尬,不上不下,夹在裴家三位羽士之中如履薄冰,这要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古凉幽篁的寒泉书院自不用说,道儒两家因为道统,早就已经相争多年,两边死伤无数,家恨族仇,不死不休,这都不是什么秘密。”
“至于黑齿鹿旗部,如今的黑齿与青丘相争,黑齿落于下风,十万山部四分五裂,他们黑齿部所谓的将军黑齿虎,其实就是他们的妖王,躲在十万大山里很多年了。”
“由于那只黑虎自顾不暇,鞭长莫及,黑齿部落大多数已经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派便是心向青神的南湖狼莫、牛山一派,另一派便是北湖倒向古凉的鹿旗、松岗一派。”
“两派各不对付,吵吵嚷嚷很多年,对此黑齿虎躲在暗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顾就在中间和稀泥,想来也不奇怪,毕竟眼下他黑齿式微,两头押宝,总会中一头。”
“反正青丘和道儒两家都是死对头,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总不会错。”
许伯阳默默颔首,原来这黑齿之中也有不同派系,这海内的势力还真够乱,如今自家落地了南湖,因为【隐妖镜】的关系,已经站队在了狼莫、牛山这一边。
当然,站在狼莫就相当于站在青神,站在青神这一边从大义上来说本没什么错,只是以后碰到这什么鹿旗、松岗当要小心一些。
许伯阳轻叹一声:“离老,如此看来,这三千书院照你所说,简单理解,实际上就是儒家、蛮妖反道一派和青神内部心有不甘的羽士操纵之下的势力,此等势力如此发展,日后岂不是青神的心腹大患?”
“难道这么大的门派,青神的真人和其他羽士都不知道?”
离和尚苦笑道:
“青神境内的三家躲在背后,藏得很深,多半是不晓得,至于青神境外这三家叛徒,知晓又能如何,说白了,这里是白马,不是青神,白马一地,道儒释妖巫皆有,谁都管不了,难不成让真人率领四派仙宗前来剿灭?”
“且不说此事可不可能,就算可能,三千书院一出事,牵一发动全身,白马第一大势力无壁城立刻会出面,古凉寒泉一脉三大王族转眼便会挥师南下,南荒黑齿反道一派势必闻风而动,到时候,诸家混战引发战争,天下大乱。”
“海内各家之间的博弈,没有那么简单!白马之所以这么乱,不是没有原因!”
许伯阳心中思量,他身怀异宝,一心向道,几无杂念,再加上自己身负家族希冀,如今携二子偷渡,历经波折,终于落地南湖擒龙山,自家家族已经初见雏形。
只是自己修为太低,虽然有苏家帮衬,但终归不是一家人,而且修行上的事情,苏颜露遮遮掩掩,矢口不提,自己若不能筑基,没有足够的实力,日后难免要被海内这些大势力左右,随波逐流,稍有不慎必然会被卷入漩涡之中!
是故,他想要筑基之心,无比强烈!
否则他也不会一闲下来,便迫不及待找离和尚落实丁家情况!
其实,此刻离狼莫返回之约还为时尚早。
但如今自家有了栖息地,他实在渴望变强!
只可惜,此路不通!
既然不通,只能另谋出路!
离和尚瞧着许伯阳手指在下巴前摩挲,目光闪烁不定,心知肚明,叹道:
“主人,你放心,你一月不到便修成了【九紫离火】,实乃是离火真仙转世,你尽管放心回青神,我离道人就算是死,也要为你去找丁清辽要一枚离火神元丹,只消我亲眼看见你筑下仙基,我、我死也瞑目!”
许伯阳闻言扬眉一笑,拍桌站起,脸上早已没了阴霾:
“离老,何至于此?”
“放心,天无绝人之路,难不成少了他丁清辽,这全天下的修士都不用活了?我还偏不信了!”
离和尚顿时急了,老脸挣得通红,疾声道:
“主人,你可千万别这般想啊!”
“自古修仙问道,道家为何能独领风骚,本就是因为丹药之功,丹药是大道捷径,这一粒小小的丹丸乃是无数先辈用血泪性命铸就而成,你如果不服下这离火神元丹,成功突破筑基的概率,十不足一,你可千万不能冲动呐…”
许伯阳意兴阑珊,不置可否,只说道:
“今夜良唔,收获甚多,你且稍安勿躁,回去休息吧!”
说罢不待他答话,伸手一招,瞬间将他收入【阴神佛龛】之中。
待离和尚消失之后,许伯阳脸色沉沉,坐在石桌之前,沉默许久,腰间轻轻一拍,一个储物袋跳了出来,他拿在手中仔细揣摩,心中暗忖:
“这离火神元丹之事既然不通,暂且丢往一边,从长计议,我就不信这全天下就只丁清辽一家,别无分号!”
“但这老和尚今夜所说之事却是骇人听闻,看来这三千书院不是什么善茬,算算日子过不了十日他们便要前来,届时一定要小心应对,这毕竟是借了丁家的名头,两家交往过密,千万不能露出什么马脚。”
“还有,丁天石要我把这个储物袋交给东郭狄云,难不成这就是他们两家交易的丹药?我记得他好像说这个东郭狄云是郁川的修士,怎么又成了古凉神宫司徒的儿子?这其中当真是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想到这里,许伯阳果断目光一凝,左手举起储物袋,右手手上蕴起灵识,轻轻一拂,不料储物袋的袋口之上亮起了细微红光,很明显,这是一道极为强劲的灵识封印。
一拂之下,毫无反应,红光渐渐黯淡下来,不觉脸色微黯,轻叹一声,心中有些遗憾又有些庆幸:
“还是修为低了,这筑基道士的储物袋岂能轻易打开,不过这打不开未尝不是好事,若是打开了我再封上,多半会被瞧出来,心烦意乱思虑不周,真是好险。”
他今日蓦然听到丁家这些消息,耸人听闻,说实话心底还真有些忐忑不安,一时急于求证,脑子一热便冒险一试,不料竟是打不开,等反应过来胸口暗自松了一口气,不敢再试,便将储物袋收了,眉头微蹙,又拿出了两本书册来。
这两本书册中,一本是许伯阳书写记下这些年丁家交给自己的丹药,还有自己交回去的丹药,书册翻开,蝇头小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墨迹犹然。
而另外一本则是紫衣姑娘赠给他的《邵元丹鼎手札》,眼下看来,此书的书名有“邵元”二字,作者应该便是离和尚口中裴家的炼丹大师、黄庭羽士「煮海金丹」裴邵元。
不过此书这时回头来看,就是一本解析丹药的丹书,多半是给裴家普通弟子及其属族弟子炼丹之时,理解丹药的用途和药理所用的教材,并不是什么多稀奇的物件。
许伯阳将两本书册摊开放在石桌之上,一左一右,仔细翻阅对照查看,不过一阵,果然发现了这书上面有几种丹药是没有记载或者记载极为简略,有之前没注意的地方。
第一便是神元丹,《邵元丹鼎手札》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了这种丹药,当然,许伯阳之前没有经手过此类丹药,只不过早先修炼之时,已经发觉,事到如今,这种丹药已经成了执念,牢牢刻在自己脑海之中,自然而然第一个想到。
第二是蕴灵丹,许伯阳之前就读过,按照书中记载:“主用于本家凝元期引气蕴灵之用,亦可作为北境古凉儒士突破蕴灵之用。”
只不过当时并不明白后半句何意,如今一看,登时脸色微变,心中暗凛:
“离和尚说过,【立气境】的儒家弟子被称作儒士,如今看来,此丹药可以帮助儒家之人从【立气境】突破到【蕴灵境】,难怪此等丹药价格在境外对比青神,竟然足足翻了五倍。”
第三便是启灵丹,书中记载:“本家不可用,主用于喂养灵兽增强灵识,延年益寿,强化飞行速度,亦可作为西南境蛮妖启灵之用,或为东南境小巫突破聚灵之用。”
看到这里,许伯阳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前一心只在修行,书中一些看不明白的地方直接就跳过了,如今回头来看,这第二种和第三种丹药自己都经手过,还卖过给费文玉,不光丁天石收了许多去,紫衣也拿过给自己。
最多的还是被丁天石收走,自己在中间左手倒右手,以物易物,在这其中占了绝大多数。
像此类丹药流通到境外,这不就是资敌?
看来离和尚所说并非空穴来风,但是许伯阳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暗道:
“不能这般武断,如今的诸汾之野道儒释巫妖皆有,混乱至极,光是从青神逃出来的家族眼下就有不少,难道这些家族不会炼丹?”
“而且这些丹药都是凝元期的丹药,在青神鬼市上都可以流通,若是违禁,这鬼市也是仙宗暗中授意开设,岂会有不知道之理?”
“按照费文玉所说,这蕴灵丹都已经流通到了诸汾之野无壁城,总不可能这些丹药都是丁家流出去,照此便判定丁家居心叵测,资敌求荣,未免太过于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