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第375节

确定了位置,得到了郑芝龙的同意之后,李国栋给了郑芝龙十万两银子的会票当成订金。在安海镇就过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便立刻南安,返回北方去了。回去走的是陆路,通过仙霞关,进入浙江境内,再坐船去杭州,然后从杭州坐船回到淮安。

李国栋又一次回到斗湖城寨,见到了王全,把自己南下江南,又去福建办理的事情对王全说了一遍。

“请大哥放心,帮卢督师和钱先生兴建农场的事情,还有建造船场的事情,都包在小弟身上了!”王全排着胸脯打了保票。毕竟造船的事情对他来讲可是最重要的事情,目前王全的水师,只有几条渔船和小舢板,连运河上的运输船都没有,运输货物都要租别人的船。有了自己的船队之后,挂上武威伯的灯笼,一样可以免税。

李国栋道:“兄弟你先跑一趟江南,去见一下卢督师和钱先生,把第一件事先确定下来。等到秋收过后,江南就得开工了,这一切都拜托兄弟你了!我得回北方了,估计杨阁老很快就要出师剿贼了,他必然会点我的名,不去不行,若是拒绝了那就是抗旨。”

“请大哥放心,您交代小弟的事情肯定不会耽搁了。”

李国栋回到了襄陵城寨,途径山东,山东的一些无主之地已经落入李国栋手中,收编的一部分流民被安排到无主之地上。因为去年清军入寇劫掠,那些无主之地都还没有人耕种,现在种植农作物已经太晚了,种植冬小麦为时还早。

收编的流民们被编成了军户,正在荒废的农田里卖力干活。虽然还未到冬小麦的种植季节,但是这些土地需要翻耕,把土翻松了,等到秋收季节过去之后,就能种下冬小麦的种子。

粮食还没有开始生产,更不要说收成了,这些新编军户的吃住,都是由李国栋提供。提供的粮食都是番薯、玉米之类的粗粮。吃得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不会让他们饿死。

而那些山东当地的百姓,今年的生活也不好过,一场大规模的旱灾又席卷大明北方各地,从去年清军入寇之前,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地就没有一场降水,冬天没有下过一场雪,春天也没有降过一场雨,现在已经入秋了,土地干裂,河流干枯,粮价高涨,山东老百姓们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都开始吃观音土了。

所以说,李国栋和王全收留的那些流民,他们的生活比起当地老百姓来,明显要好得多了。

刘老根原本是陕西的一名农民,五年前被流贼大军所裹挟,成了流民中的一员。今年已经三十八岁的他,本来在陕西老家就娶不起媳妇。因为陕西大灾,家里父母、弟弟和妹妹都饿死了,饿死后连尸体都被人吃光了。刘老根被裹挟入流民大军之后,身为一名炮灰兵的他,李自成当然不可能给他娶媳妇。

后来李自成的流贼大军遇上孙传庭,被打得大败,身为被裹挟流民的刘老根,也被孙传庭俘虏了。

孙传庭从俘虏的流民之中挑选出一部分人编入他的秦军,秦军其实也是半军半民的新式军户,但是年近四十的刘老根,却被秦军淘汰了,孙传庭看不上已经算是半老头子的刘老根,于是把他遣送回家。

可是刘老根回家能干嘛?陕西已经多年没有降雨了,连地都没办法种,就算勉强种了地,还要面临高额的税收。于是刘老根就干脆和几名伙伴去了襄陵,投奔了武威伯的晋阳军。

晋阳军自然也不会用一个半老头子来当兵,但是韩(大山)将军还是给了刘老根一个新编军户的名额,让他跟着一批新编入军户的流民去山东开垦荒地,条件还是挺优厚的:每一名军户,分到三十亩地,每年收成,上缴军户所三成,剩下的都归自己。而且武威伯的军户所,没有朝廷的苛捐杂税,相比起来轻松多了,武威伯还给他们提供农具、耕牛,提供修建水渠和挖井的工具、材料,并预先提供给每一名军户一年的口粮。

刘老根来到山东,军户所给他发下了三十亩地。

现在还未到冬小麦的种植季节,刘老根同别的军户们一起,去挖掘水井,修筑水渠。忙碌了一天,回家用粗粮熬点粥,这就过了一天。虽然劳动强度不低,可是至少不用去啃草根树皮,不用去吃观音土,更不用担心饿死啊。

这一天,刘老根下工回来,却见军户所军堡大门外面,挤满了前来乞讨的灾民,他们多半只要一口饭吃。

有些好心的军户拿出了一点粮食给他们,可是没有人拿出更多的粮食,他们自己也要吃饭。

“各位军爷,行行好吧,草民一家都快饿死了,十二岁的小姑娘,还望军爷收走,只要给草民一袋粮食就好了。”突然刘老根听到有人叫唤卖女儿的声音。

他连忙走上前去,只见一对中年夫妇,领着一名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小孩子,看不出是男是女,正在吆喝着叫卖,就好像叫卖牲口一般。

小孩子看起来脏兮兮的,十分瘦弱,不过那对眼睛还是挺亮的。

刘老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老子活了快四十了,还没碰过女人呢!这个小姑娘,不如买下当媳妇了!

第560章 大旱灾(中)

刘老根用了一带五斗的玉米粉,换回了一名十二岁的小姑娘。可是他不知道,他给的这个价格其实是太高了。这个年景,一个小姑娘也就只能换回两个杂面馍馍!因为两个杂面馍馍,可以让一家大小活下去了!

这年头,真的是人命贱如狗。

年近四十的刘老根喜得媳妇,自然是高兴得得意忘形。那个脏兮兮的小孩子洗干净了,居然是一位长得挺清秀的小姑娘,虽然不算漂亮,但还是挺耐看的。虽说瘦弱,但骨架比较粗大,养上一段时间,绝对是一名身强力壮,能够干农活,又能生养的好女人。

但刘老根很快就发现问题来了:他送出了五斗粮食,那是他两个月的口粮啊!少了两个月的口粮,其实他一个人的话,支撑到明年粮食收成还是可以的,可是问题是,现在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巴了,这要怎么支撑到明年粮食收成?

再把媳妇卖掉吧,刘老根又舍不得,那么好的一个小媳妇,要卖还买不上价格,就这样卖掉,多亏本啊。

无奈之下,刘老根只好厚着脸皮去找百户借粮食。

百户的家和他们这些军户从外表上看,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都是用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建造的,外墙是青灰色的,看起来十分坚固,房子大小也都一样,一排的两层楼,每一户军户住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没有专门的厨房,各家各户都在走廊上烧饭。就连百户,居住的也是这样的房子,只不过百户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分到了两套一室一厅的,给打通了,变成三室一厅的房子。

“刘老根啊,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也是陕西流民出身的,伯爷发给我们的口粮和你们一样,我们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借给你啊。不过你年龄那么大了,娶个媳妇是好事,还是让兄弟们一起凑一凑,就熬过去了。”百户回道,随后,百户给刘老根提供了一升粮食。

告别了百户,离开了百户的家,刘老根准备回去向弟兄们凑一凑,先把这一关给过了,明年估计就好过了。

这座新的百户所军堡,造得还是挺不错的,外围是一圈看起来就很坚固的城墙,四个角上四座棱堡,城墙外面还挖掘了一圈壕沟。空心棱堡内可以驻扎火铳手,易守难攻。

百户所内,有食堂,操场,公共浴室、零售店。若是自己懒得做饭,要在食堂吃饭,必须上交口粮,换到一张张被称之为饭票的小纸片,吃饭的时候上交小纸片,就能坐在食堂里面吃饭了。饭票还有个用途,可以在零售店里面买到东西,譬如说买烟买酒之类的,食盐不需要自己买,军户所会发下去。

城堡内还有一座戏台,前段时间,就有文艺队来演出过了,演出的时候,不仅是军户们饶有兴趣的看戏,就连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涌来。几部戏都十分精彩,令人看完之后感慨万分。

如此壮观的军堡,从施工到完工的时间,居然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就说明了那种新式建筑材料的厉害之处。

就在刘老根思索着要如何其他兄弟们借粮食的时候,却听到外面一声长喝声:“伯爷到!”

刘老根连忙跑到门口,站在那一动不动,等待伯爷到来。听到长喝声,军户所中所有军户纷纷冲出家门,身上穿着红色的鸳鸯战袄,站在门口,排着整齐的队形迎接。

头戴银色白缨凤翅盔,身穿银色明光铠,披着白色披风,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手持白缨马槊的李国栋带着十多名骑着黑色战马,身着黑盔黑甲,披着红色披风的夜不收向城堡走来。

“卑职见过伯爷!”身穿山文甲,头戴六瓣尖顶红缨铁盔的百户带着几名头戴尖顶红缨宽檐铁盔,身披棉甲的总旗小旗,以及一群头戴淡黄红缨笠帽,身穿红色鸳鸯战袄,套着红色皮罩甲的军户们走出城堡迎接。

李国栋进入军堡大门内,环视了一圈新军户们。

军户制度到了明末,变成了落后的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无论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到现在的李国栋,又恢复了一定的军户制度,因为要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军户制度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是这种制度一旦安定下来,很快就会溃烂,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反正是临时过渡而已,等平定天下,李国栋就会采取募兵制度。

李国栋环视一圈,发现有一名看起来比较年长的军户,既没带帽子,也没有披罩甲,只穿了一套鸳鸯战袄就出来迎接了。于是他手中的马鞭往那名军户身上一指:“这位老兄弟,为何衣冠不整就来迎接本伯?”

这名军户正是刘老根,他见伯爷的马鞭指着自己,连忙跪地道:“回伯爷,卑职方才张罗着向弟兄们借点粮食,就听说伯爷来了,来不及回家更换,故未批铠甲,没戴帽子。还望伯爷恕罪。”

李国栋哈哈大笑:“本来李某来此地,只是路过罢了,又不要求弟兄们都要穿戴整齐迎接。这位老兄弟,你说你要借粮食,可是堡内长官克扣了你们的粮食否?”

“没有没有!”刘老根连连磕头,“伯爷,只是卑职新娶了个媳妇,家中原本分配的口粮就不够了,所以找百户长官借点,还是不够,只好去找弟兄们再借点粮食了。”

李国栋哈哈大笑:“新娶了媳妇那可是好事啊!粮食不足,都是李某考虑不周!”

“伯爷恕罪!”百户连忙跪下磕头,“都是卑职不好,卑职应当想方设法帮新娶了媳妇的弟兄解决粮食问题。”

李国栋道:“你们快起来吧!说起来还是李某考虑不周了!以后这样吧,有哪个单身的弟兄若是新娶了媳妇,各军堡百户便把新娶媳妇的弟兄名字报上来,李某给多发粮食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75/7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手机闯大明

下一篇:大明之五好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