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第414节

陈于阶又提出一个问题:“唐如朝廷开海,恐怕那些海商税收就增加了,他们不答应又要如何解决?”

“真到那时候,恐怕朝廷会再启用阉党,把刀子磨快了。若是要避免阉党再现,还是士绅和朝廷各退一步,朝廷降低点海关税,士绅也不要想办法逃税了。”李国栋回道。

但他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一旦崇祯南狩之后,银子这东西李国栋肯定会抓在自己手里,士绅纳不纳税关自己什么事?不给朝廷纳税,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收益就好了。真要让崇祯对士绅动刀子的话,李国栋会想办法,让崇祯把刀子对准盐商、粮商下手,那些士绅多杀几个,抄了几个人的家,军饷什么的都有了。至于海商集团,李国栋肯定要大力扶植。

对东林党,也不是一刀切的全处理了,那些支持粮商和盐商的,不妨都消灭掉;而支持工商业和海商的,李国栋会插手入股,利用自己的商号同他们竞争的办法,促使他们发展。有竞争才有进步,才能促使他们转型。

李国栋回到县衙之后,就亲手绘制出上海县的远景图。

“江滩建造江堤,江堤后面一条宽敞的大道,后面一条条商业街通往江边大道。只是修建这江堤,要耗费多少银子啊?”陈于阶看着李国栋绘制的上海远景图问道。

“那是长远的计划了,等以后赚到了银子,再对吴淞江以南的江滩进行改造。目前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在吴淞江下游西岸进行改造,对码头进行扩建工程,使得码头可以停靠四千官料的大船。另外,可以造出一种毛驴牵引的绞车,能更轻松的把货物送上船,搬下船。”李国栋指着吴淞江下游的位置回答道。

吴淞江下游的位置,就是后来的白渡桥以北的黄浦江。

四千官料的大船,把陈于阶给吓了一大跳:“四千官料的码头?用得上吗?那可是当年永乐年间的大宝船啊!现在我们还有谁能够造得出当年的大宝船了?”

四千官料,折合排水量两千多吨级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吨位也就是两千多吨级。只可惜后来宝船设计图和海图都被迂腐的刘大夏烧毁,从这一方面来讲,刘大夏简直就是民族罪人。

自从海图和宝船图被毁之后,大明就再也无法造出一千官料以上的大船。

按照后世史料说,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也就是一百四十六米长,五十米宽,那样计算下来,排水量简直是轻型航空母舰了。

可是事实上,宝船没有那么长,也没那么宽。

参考料罗湾海战对荷兰船的描述就知道了,红夷船长三十丈。事实上当年最大的荷兰船也就几百吨级,准确的长度是四十多米长。

以此推断,所以李国栋怀疑,宝船的长度在六十米左右,排水量在两千吨级,也就是四千官料。

现在陈于阶说出的话,证实了李国栋的判断,宝船大约两千多吨级。

第610章 商业中心(修)

两千多吨级的船在这个时代是巨舰了,郑和宝船甚至有可能达到五千官料,也就是两千五百吨级左右。当然后世也有一些洋奴怀疑,宝船只有两千料,但李国栋就多次在网上和他们进行争论,认为绝对不能才两千料。陈于阶说的四千料,应该是可靠的数据。他的舅舅什么人啊?徐光启啊!那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

对于陈于阶和王臣缙的疑问:上海需要四千料的码头吗?李国栋很肯定的回答:“需要!不仅需要四千到五千料的码头,将来还需要用到能停泊一万料,甚至两万料巨船的码头!”

陈于阶说道:“武威伯,学生向舅舅学过,船只不可能造得太大了,一万料的巨船,木板厚度就要非常厚了,造如此巨大的船并不划算;两万料的船,那就根本无法下水,到了水里直接就断成两截了。”

万料巨舰,五千吨级,差不多就是木船的极限了,再大的话,那就需要铁甲舰才能承受得住如此强渡了。

李国栋当然知道这些问题,前世里的他是一名工兵,对各种材料强渡问题都有研究。不过现在造不出万吨级巨舰,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可能。于是他回答道:“仲台啊,凡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现在造不出那么大的船,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可能。以后造船,可能不需要木料造船壳了,可以用铁来造船壳。”

“铁造船壳?那船不就沉了?”王臣缙奇怪的问了句。

“不会沉,只要不漏水就不会沉,漏水的话,木船也一样会沉。王县尊若是不信,我们可以试一下,我弄个铁皮做个脸盆,放入水中,看会不会沉下去。”

陈于阶笑道:“王县尊,武威伯说得对,铁盆子只要不漏水,放入水中也能浮起来。”

上海的规划图被李国栋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画好了,在上海的远景规划图上,上海县的规模被扩大了一百倍都不止。北面到吴淞口,都是港口区和工业区,吴淞江以南是到上海老县城是商业区,西面是住宅区,各种马路纵横交错,看得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这副规划图是李国栋根据他记忆中后世的上海地图修改画成的。

规划图上,以颜色标注出发展时间,即将投入的发展城区,以淡黄颜料绘制;近期发展城区,以褐色颜料绘制;中期发展城区,以绿色颜料绘制;中远期发展城区,以淡红颜料绘制;远期发展城区,以绿色颜料绘制;长远发展城区,以淡蓝颜料绘制。各种颜料的时间备注,在左下角的图例上都标注出来,令人一目了然。

“啊?这上海县,要建得多大啊?不仅比松江府大,还比京师都大了?”王臣缙惊道。

陈于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么大的一座城,竟然没有考虑城门的问题?武威伯不是说鞑子以后会打过来?万一长江防线没守住,被打到江南,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岂不是被鞑子抢得高兴了?”

“两位,这两个问题不需要我们担心,比京城还大又如何?今后京城是大明的政治中心,上海却是经济中心,地位不输给京城。本来不是有北京和南京两个京城吗?不妨再增加一个上海。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至于陈先生说的,鞑子的问题,那就不成问题。守江必守淮,李某定然会守住两淮防线。即便是让鞑子冲到长江边,李某还有一支水师,加上郑芝龙的水师,守住长江不成问题。”

陈于阶道:“守江必守淮,若是两淮之地丢了,虽有水师守江,却陷入被动了!如此之长的长江,我们不可能处处设防,鞑子水师虽然不是我们对手,可是长江是运输线,他们的水师随时可以威胁我们的运输线,那样仗就不好打了。”

“陈先生放心吧,两淮之地必能守住!即便是丢掉扬州,也要守住两淮之地。”李国栋其实早就有了在扬州歼灭清军主力的计划,只是目前这个计划还不能说出来。

两日后,李国栋由陈于阶、徐骥和当地著名士绅张肇林陪同,一起前往松江府,登门拜访知府钱肃乐。

张肇林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现已告老还乡,著名的豫园就是他的私人园林。

武威伯登门拜访,钱肃乐自然不敢怠慢,在府中设下酒宴。

中国人就喜欢在酒桌上谈事,什么时候都不例外,除了做生意、谈合作等友好的事情之外,当然还有杀人的事情,也喜欢在酒桌上做,譬如说鸿门宴,又譬如说摔杯为号。当然了,李国栋和江南士绅关系那么好,钱肃乐不可能布下鸿门宴,更不可能埋伏刀斧手。

“听说伯爷在苏州联合了诸多名士,办了一家江南银号?”酒宴上,钱肃乐问及此事。

松江知府钱肃乐是满门忠烈,可是满门忠烈也不影响他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吧?银号这个东西,谁都知道操作好了是赚大钱的,钱肃乐也希望能够从中获取一杯羹。

李国栋回道:“江南银行的总号目前是在苏州,不过将来会搬到上海县。”

“上海县?为何要搬到上海县?”钱肃乐惊喜的问道。银号若是搬到上海县,这对于松江府来讲可是一个业绩,除了可以增加松江府的税收之外,还能解决不少人的生活出路问题,也有利于繁荣松江经济发展。

东林党人嘴巴上说看不起商人,商人地位低贱,还说什么重农轻商,其实东林党最重视商人,拼命的想着给商人减少商税。所谓的重农轻商,重的是农业税,轻的是商税。东林党人甚至商业对经济繁荣的重要意义,商业才是最赚钱的行业,明朝各种官商勾结,在明面上,皇帝看不起商人,暗地里,商人却同各级官员是一家人。

李国栋之所以能够进入东林党的商业核心圈子,除了他救了卢象升,为东林党立下一大功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卖给江南的新式纺织机,让江南士绅赚到大钱,以及帮助江南修建水利工程,让江南士绅逃过了崇祯十四年的大水灾,再加上他给江南士绅出了赚钱的金点子,所以他伸手东林党欢迎,让东林党人愿意同他合作。

现在李国栋也支持东林党对皇帝说的,不得加收商税,皇帝陛下不与民争利。大明朝廷税收少了有什么关系?反正他又不会救大明。他在投资商业方面获得的利益,最终也是投入到军队之中,用来抵御清军所用。而且李国栋在加大力度,让东林党早日变成资产阶级政党。

当然也会有些东林党墨守成规,死抱着土地不放手,以压榨农民来赚钱的东林党士绅,对于那些顽固的家伙,将来李国栋会借助崇祯皇帝的招牌来收拾他们,就和收拾盐商、粮商一样给收拾了。

李国栋回答钱肃乐:“钱府尊,上海是好地方啊,李某可以预料,将来这里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此地是水上十字路口,又靠近繁荣的江南腹地。以上海为中心,前往南京、杭州都不远,都有水上交通的便利,渡江可以到扬州。往外面出海,可以横渡大洋,可去南洋。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不繁荣起来都不可能。”

第611章 海外产粮地

上海豫园,这座著名的园林被李国栋暂时租了下来,豫园的主人张肇林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如今张肇林日子也不是很好过,原因还是因前年不相信李国栋“预言”的江南大水,结果舍不得花银子修建水利工程和改造农庄,然后就遭了灾,以收取田租为主的他家境就变得不太好了。于是李国栋暂时租下了豫园的一部分,作为他在江南暂时居住、会见客人,谈业务,举办酒宴的地方。

之所以是租,而不是买下来,是因为李国栋不愿意把太多的钱花费在建造园林上来。无论是苏州园林,还是豫园,以及江南的各种园林,都是东林党奢侈的象征,江南的东林党富得流油,银子多得花不完,就把银子用来修建园林了。东林党的言官在朝廷进谏皇帝“不与民争利”,以此逃税,那些原本应当变成军费、赈灾粮的,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变成了园林。

豫园两宜轩内,摆着一张酒桌,李国栋宴请特意赶来江南的郑芝龙,水太凉、陈于阶、徐骥和上海县令王臣缙作陪,就连松江知府钱肃乐也专门从府城赶来赴宴,这是给足了郑芝龙面子。

其实今天设宴招待郑芝龙,李国栋不仅有话要对郑芝龙说,还有些事情也需要让这些江南士绅明白。

首节 上一节 414/7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手机闯大明

下一篇:大明之五好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