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我的美利坚

我的美利坚 第135节

麦克阿瑟父子在菲律宾的生活,几乎就是蒙巴顿在印度的排场是一样,当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超越了自己的父亲,连续在菲律宾和日本,都过着过太上皇的日子。

知道麦克阿瑟是军事总督的热门人选,谢菲尔德自然是表达了自己早就看好麦克阿瑟,打小看他行。毕竟自己离开了之后,联合公司在菲律宾的合法财产,可能还需要历任菲律宾总督的关照。

麦克阿瑟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他可能还不知道联邦政府的消息,但是自从对菲律宾大打出手之后,麦克阿瑟连续指挥了多次清剿行动,狠狠地在合众国公民身上刷了一把存在感,确立了自己在军方的威望。

对谢菲尔德前来恭喜的举动,也很令他高兴,有的时候他都在想,是不是应该赶紧把自己的儿子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介绍给谢菲尔德认识。

恰好谢菲尔德还提及了他的儿子,表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以后肯定会是一个非常令人尊重的将军,从夸奖对方的儿子开始,两人便进入了一连串的恭维当中。

首先谢菲尔德对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北部的清缴顺利感到高兴,说了一番很快菲律宾就会平静下来的客套话,虽然他自己都相信这一点,可人家爱听,他就随便说说。

但对于军事行动的事情,麦克阿瑟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表示还是应该从敌人内部瓦解,这一点倒是令谢菲尔德很意外,好像不长时间之前,对方还不是这么说的。

这么看来麦克阿瑟有一点似乎算是优点,那就是他并不固执,已经通过军事行动看出来了,一味地追击赶菲律宾人下海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想办法瓦解掉反抗的心理才行。

“其实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可以从英国人的经验上吸取一些有益的因素。不敢说一定会转移菲律宾人的视线,但是应该还是有点作用的。”听到了麦克阿瑟的话,谢菲尔德的眼睛滴溜溜的转,不由得坏水大冒。

“威廉似乎还有点想法?”麦克阿瑟笑了起来,他心里其实没有多大的期待,主要是联合公司已经帮助军方做了很多事情,他才没有直接拒绝。要说这个商人,可能采取金钱拉拢一下菲律宾的地主农场主,可能还有办法,其他的还是不能指望。

“转移视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领土争端,这可能需要荷兰人的配合。”谢菲尔德也不管麦克阿瑟怎么想,反正大英帝国怎么做,跟着学就行了。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这就是英国人的杰作。这只不过是人们印象当中最为知名的一个,在这个方面英国人可是老手了。

苏丹分为两国除了历史原因外,少不了英国的帮忙。国入侵后采取了了“分而治之”的政策。这种政策强化了苏丹南北差异,埋下了日后南北冲突的种子。

具体到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其实之间的联系几乎和中国历史的南北朝差不多,后世很多马来西亚人在印度尼西亚人眼中,就和中国人看韩国一样,这是你的历史么?你就来抢?怎么什么都是马来西亚人的?

马来西亚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实际上两人都是广义上的马来人,和菲律宾的马来人还不一样,菲律宾已经成了基督教国家。

领土争端是转移视线最快的方式,这一点从英国撤离之后,世界各地的国家互相敌对就能看出来,身为大英帝国的亲儿子,英国人能做,难道合众国就做不的了么?

谢菲尔德决定效仿当今世界霸主,所有国家的标杆,给菲律宾人找点事情干。附近最好的目标就是荷兰人统治之下的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号称万岛之国,国土极为破碎化,这种破碎化实际上不利于国家的稳定。这就是附近没什么上的了台面的选手,印度尼西亚的本身体量足够大。澳大利亚的人口太少,要是澳大利亚的人口再多一点,自己就能把印度尼西亚折磨的死去活来。

后世的印度尼西亚尚且对本国的群岛一筹莫展,现在还是荷兰殖民地的它就更别提了。可能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少群岛。

“这件事只要我们的总督和荷兰总督打一声招呼就可以做到。如果菲律宾人抵抗不息,在经过一阵镇压之后,可以派出菲律宾伪军拿下印度西尼亚的北马鲁谷省的一处岛屿,并且大为宣扬这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菲律宾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烘托一下桑托斯的英雄形象,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也是扶持支持我们合众国的力量。”

谢菲尔德指出了其中的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建立菲律宾伪军的正面形象,第二可以转移菲律宾普通人的注意力,第三在领土争端之后,可以挑拨菲律宾和附近族群的关系,让这些同为殖民地的族群,不在同情菲律宾人的遭遇。

“附近的殖民地,没有比印度尼西亚更加适合的了。”谢菲尔德义正辞严的给出建议,对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他现在有点复杂,首先他知道一个著名事件,但是那个著名事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策划的。

谢菲尔德不能对这辈子的祖国下手,那给印度尼西亚找点事干,也算是替合众国当几颗子弹。

谢菲尔德洋洋洒洒说完自己的想法,麦克阿瑟的眼神立刻就变了,这个著名爱国商人,年龄不大,怎么心眼这么坏呢?虽然一切都是为了伟大的合众国,可怎么一想都觉得怪怪的。

为了解决远征军可能遇到的问题,就让伪军出动抢一块荷兰人的岛屿?转移菲律宾抵抗者的注意力。不过……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一定要用伪军?这样才能撇清关系,还要和荷兰总督进行沟通,其实一点争议岛屿,荷兰人应该不会大惊小怪,只要我们能够表达出来善意就行了。”谢菲尔德没有说这件事一定要这么操作,但一本正经的分析,还是令人感觉到他是认真的。

他也知道要是一切顺利,麦克阿瑟绝对不会这么做,不过要是不顺利呢?美国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演一出戏,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现在的谢菲尔德还想不到,一年之后治安战迟迟不停息,麦克阿瑟真的这么实行了。

第226章.请假一天,发小结婚参加婚礼去了。

一直等着醒酒,现在还是晕乎乎的,上来说一声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房产商人顾成

考虑到接下来漫长的治安战,谢菲尔德已经准备回国,他可没有时间在马尼拉等待漫长的治安战结果。这一次菲律宾之行,联合公司已经赚取了巨大的利益,至于有多大,还要看菲律宾战争持续多长时间,消耗多少军费。

要说有什么必须收手不值得冒险的地方,就是菲律宾的货币。在经过充分考虑之后,他没有把手伸到还不是很熟悉到领域当中。

早先的想法当中,谢菲尔德想要废除菲律宾比索,联络德克萨斯银行,发行类似德克萨斯本州美元类似的货币。但这件事风险巨大,直白的说一点很可能被另外的金融势力截胡。

不同于墨西哥是一个独立国家,摩根在墨西哥是使不上劲的。但是菲律宾不同,现在的菲律宾已经纳入了美属菲律宾的轨道上。

合众国国内又是共和党执政,联邦政府对各州美元的态度也显而易见,想要在货币问题上对各州展开遏制,几乎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德克萨斯银行能不能顶住联邦政府的压力,实际上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再者就算是顶住了,因为联邦政府目前共和党占据优势,白宫也可以把政策延续到菲律宾,在另外一个地方掐断这种趋势。这样考虑的话,插手菲律宾货币就成了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几部不可能的选择。

还是在金融业的影响力不够,没有把握来完成这件事,能把联合银行开到马尼拉已经算是不错,现阶段还是不能够想太多。

土地、矿产加上战争承包,已经让联合公司赚了一大笔,做人不能太贪婪。虽然谢菲尔德觉得全世界都应该有自己的分公司,可不急于一时。

“我已经订好了回国的船票,新的合同我们双方都同意了的,十年之后分配的土地自动归华人所有,在十年内你们手中的土地种植什么,都要听从总部的意见。你们需要付出的就是劳动,应该不成问题。”谢菲尔德把玩着一只据说是宋代的花瓶,是西班牙人送的,类似的东西还有不少,引起了谢菲尔德的浓厚兴趣,顺便抄底了一次。

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好东西可是不少,他准备回到美国之后开一个私人博物馆,没事看看这些藏品。毕竟盛世古董乱世藏金,合众国国内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了,环境上正好适合玩玩古董。

至于做做慈善,有朝一日物归原主,谢菲尔德倒是没这么想过,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盈利,任何东西落入自己的手中都别想在无偿的拿回去。

顾成点头,目光盯着谢菲尔德手中的花瓶,他最近一直跟在老板的身边,自然也见到了自己的老板在菲律宾抄底的举动,从陆续离开的西班牙人身上雁过拔毛。

“你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送你一些,毕竟你现在是马尼拉华工的领袖,联合公司的高级职员!”见到顾成对手指的瓷瓶感兴趣,谢菲尔德善解人意的提议道,“毕竟原产地是你们国家,留个一百年,没准就有用呢。当然这要从你的工资里扣,毕竟我也是花了钱的。”

对于黑心老板少见的良心发现,顾成并没有接招,因为他买不起,探口气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个机会,我的国家还是太弱了。”

“你现在并不在你的国家当中,而是在美属菲律宾的境内。对菲律宾人来说,合众国是王八蛋,不代表你们就是好人。从本地原住民的角度,这只不过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至于国家强弱的问题,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在我眼中日本也不强,不过是身在亚洲看起来鹤立鸡群而已。”谢菲尔德深深地看了一眼,分析道,“你不是在感叹自己的国家,而是想要和白人一样,处在一个随意欺辱别人的国家当中。这个机会曾经有,是你们自己放弃的,毕竟烧掉航海造船图纸的人就是你们的官员,这又不是我干的。”

谢菲尔德虽然不敢说所有人都是,但绝大部分人都不是讨厌帝国主义,只是讨厌自己的国家不是帝国主义。为什么自己不生活在一个可以在别国杀人放火的祖国当中。

其实后世的中国人要说能对其他国家一视同仁,谢菲尔德也是不相信的,很简单的事实,拐卖人口是犯法的,但是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讨论买一个越南女人做老婆。难道买卖外国人就不犯法了?但潜意识当中不少人就是觉得不犯法,还觉得是应该的,娶她们越南女人都亏了。

反过来目前的菲律宾,本地土著当然不喜欢华人,一群有国家的族群,为什么要来自己的国家?华人可以找一百个理由辩护,但对本地土著来说全都站不住脚。

共和国突然出现了一群东南亚社区,共和国的人民也不会干,可能不会做什么,但还不能网上喷两句了?

首节 上一节 135/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求生记

下一篇: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