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国制造

大国制造 第184节

因为都是国防事业,你总不能说这一段边境重要,而那一段边境它就不重要了吧?

傅冲山这会儿才把原因一五一十的告诉钟白:“是。所以省军区领导和厅里碰头之后,吕厅长第一时间就把精神传达了下来,即我们天河省一定要全力保障兄弟省份军区边境军垦事业的发展,责无旁贷,短期内提高KCO特种含氮肥产量的要求迫在眉睫,所以你现在理解了吧?”

“我明白了。”这种情况是他没有预料到的,钟白只能无奈的点点头:“那西广自治区方面要求的量是多少?”

傅冲山比出两个手指头,加重语气道:“是三十五师总需求量的两倍!”

“两倍?!”钟白听到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他原先还想着能不能增加产量继续让山平县化肥厂吃完这些额外新增的西广自治区订单,可两倍这个数字一出来钟白就知道那不可能了。

现在厂里相关车间几乎已经是12小时工作制了,都只能将将完成三十五师的订单,你这突然跳出来个两倍的新订单,就是一天整成48小时工作制那特么也办不到啊!

“你们厂想要增加生产规模完成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这次才不得不带队下来。”傅冲山有些沉重的拍了拍钟白的肩膀道:“小钟,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你和团队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新技术被别人白白拿去,当然很难受,但现在这个局势我们必须要牺牲小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南云的边防线和西广的边防线同样重要,不能分彼此。”

说完这番话,傅冲山也沉默了。

这种客观上“帮”其他厂摘桃子的行为,他从内心是抵触的,是不愿意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下午他在电话里还和钟白透露那么多信息,也表明了自己不会主动给钟白施压要求山平县化肥厂把这项新技术交给其他兄弟厂。

但正因为昨天晚上这次临时会议将一切都打破了。

部队不是地方,他们的全国一盘棋、服从大局的思想是从建军以来就牢牢树立在每一位高层干部心里的。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我们新华国的部队才不会像旧华国那样各自心怀鬼胎,才能一起扛起国防重任!

傅冲山终究还是劝道:“所以小钟,我现在单独把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你,就是厅里希望你们厂里要有大局意识,理解省厅的决定。你等下好好去和你们楚厂长也通个气吧。”

在傅冲山看来,钟白年轻有为,而又不是那种很死板自傲张狂的人,自然能明白自己先一步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的意义。

其实今天上午刚到的时候,心里其实不知道钟白会不会因为厅里这个任务而导致情绪有点激动——毕竟在瑞士的时候,这小子是连外国专家和专利局副局长在场的情况下都敢当场拍桌子的人。

所以他先单独谈话,也是给钟白一个缓冲的空间,傅冲山等待着钟白的回答。

但此刻钟白却并没有说话,而是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傅冲山,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大哥省一化

足足等了三分钟,傅冲山才发现钟白的双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之色,点头道:“好,我马上去和楚厂长汇报,也请傅处长您抓紧时间休息,下午一点三十分开会。”

等钟白走后傅冲山才回过味儿来。

不对啊?

这小子怎么一点抗议都没有?

之前那强硬的态度去哪儿了?

不是“绝不接受”吗?怎么自己传达完省厅临时会议精神后他却不发表意见了?

还有最后走之前那个狡黠的眼神是什么意思?

傅冲山在软软的席梦思床垫上翻滚几下,百思不得其解,只好闭上双眼抓紧时间休息了。

厂长办公室内。

钟白把刚刚傅冲山给自己单独传达的消息告诉了楚军之后,老厂长脸上满是阴郁之色:“看来……这下我们厂好不容易才新搞出来的利润增长点,在未来半年时间过后可能竞争力就没那么强了啊。”

钟白心里已经准备好了对策,笑道:“楚厂长不必担心。我们厂的核心竞争力不可能就那么轻易拱手相让的。”

楚军一听这话有戏,眼前一亮问道:“哦?你有什么好办法?”

钟白点头道:“妙计已在心中,不过暂时不能说。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下午的调研会议上,请楚厂长把汇报重点放在我们刚刚建立的内部健康基金措施上,至于KCO特种含氮肥的事儿……就让我来当靶子好了。”

“你来当靶子?那究竟怎么个当靶子法?”楚军眉头一皱,追问道。

钟白微笑着摇摇头道:“现在请让我先卖个关子,到时候演起来就格外逼真嘛……总之,他们只要问到KCO特种含氮肥生产的事儿,您就一推二五六说这事儿是我在分管,你在生产各环节上完全没插手过就行了……”

离开厂长办公室后,钟白马上找到了技术科长单建平、生产科长莫金龙两人,给他们面授机宜……

……

因为下午一点半才召开第一场调研会议,时间很紧,所以罕见的第一顿接风中午饭桌上没有看到酒,大家都只是简单的在半小时之内扒拉完几口饭之后,就匆匆的赶到了厂会议室。

平阳地区化肥厂生产科科长柳东升虽然职位不高,但因为是整个调研组内唯一一个平阳地区兄弟厂派来的干部,自然也成了其他不了解山平县化肥厂情况的干部们咨询的首要目标。

但这人很会看菜下饭,有些人的问题他不怎么回答,却对于省一化副厂长熊庆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

这不,就连在从食堂赶往厂会议室这一点点路程上,柳东升都不忘回答熊庆的提问。

“要是早知道KCO特种含氮肥项目的前景这么光明,说什么我们省一化都要拿下来!”熊庆的口气似乎有点愤愤不平:“柳科长,我看这山平县化肥厂生产条件也不咋地啊,他们怎么就接到了这么大一笔生产订单呢?”

“那是!省一化是咱天河省化肥产业的老大哥,本来就应该是你们的订单嘛!”柳东升抓住机会给钟白下眼药,压低声音道:“熊厂长,可您也应该知道这年头拉订单的事儿也得讲个关系不是?这个KCO特种含氮肥项目是省化工研究院立项的,山平县化肥厂和院里有交情拉到了这笔订单而不是通过省工业厅,所以你们尽管和厅里的关系铁得不能再铁,但是……”

提到这个熊庆心里就窝火,只好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省化工研究院以前就是个冷门单位,除了过年互相发个贺年信之外还能咋地?鬼知道这次是他们牵的头啊?话说你又是怎么知道山平县化肥厂和他们有交情的?”

柳东升有点小得意的回答道:“就是在几个月前举行的展览会上,我听到钟白,唔……也就是他们现在的这个小副厂长,亲口说他们和省院童四方副教授的关系好,而这个童四方教授就是KCO特种氮肥课题的召集人嘛!”

熊庆还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身为省一化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每天要打交道的单位和企业海了去了,他也没那么多时间一一会见,只能根据重要程度和关系冷热决定见谁、谈什么。

而正如同他刚才所讲,省化工研究院在全省工业口一向属于爷爷不疼姥姥不爱,几年没冒过泡的冷门单位,双方这些年根本没什么交集,自然就更谈不上从那边打听什么。

知道最近KCO特种氮肥被媒体报道大热之后,省一化才开始引起高度重视,而现在又通过省厅的关系得知了西广自治区那边的消息后,便迫不及待的带头给省厅打报告要求去山平县化肥厂“调研学习”先进技术,没想到根子居然出在冷门的省化工研究院?

“原来是这样啊!”熊庆惊叹道:“我就说,这么个重要的项目怎么不选咱们省一化,偏偏选到这山平县化肥厂呢?再不济也应该让你们平阳地区化肥厂担纲啊!”

这话熊庆自己说出来倒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但在柳东升耳朵里听起来格外刺耳。

首节 上一节 184/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流1977

下一篇: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