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国制造

大国制造 第498节

第二天上午,叶星果然没有食言,九点钟去找刘玉江司长签字的时候,顺便告诉他钟白有工作上的事情想和他汇报一下,希望能给对方半小时。

刘玉江虽然有点惊讶,但钟白这个名字他是听说过的,也知道对方是个很优秀的年轻干部,精通专业技术,想了想就腾出了学习文件的半个小时时间,等待钟白的汇报。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敢一下就相信

“刘司长您好,我是钟白。”

钟白进门后给刘玉江的第一感觉,是很干净、直率的一个年轻人。

“坐。小叶今天过来给我汇报,说你有一个有关稀土冶金技术的想法和意见想当面和我说一说?”刘玉江不愧是技术司司长,开口几乎没有任何废话就直奔主题道:“这个事儿,你们厅里领导知道吗?”

“没有给他们汇报,因为完全和天河省厅无关。”对方的担心钟白早就料到了:“它实际上是一个稀土冶金的高级材料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国家很重要,不仅仅是工业部,还涉及到很多,比如环保、就业、出口创汇、全球相关市场占领……”

“等会儿!这是什么问题,能牵涉这么广?”刘玉江可不是那种啥都不懂的领导,他担任工业部技术司司长也有一段时间了,而且以前也算业务口出身,一听对方扯这么大一串,他第一反应就是,这问题怕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这种问题,我们司里能统筹?”

当然,刘玉江这可不是推卸责任的想法,而是因为到了他们司长这个层级,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远远比基层同志来得多、来得深,而且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都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就是宏观层面更多,微观层面更少。

而钟白刚才一说涉及到很多,刘玉江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先明确,对方来意到底是什么。

钟白并没有直接解释,和这种懂业务的领导交流,有时候使用语言反而是一个耽误时间的选项。

他看了看办公桌上的笔筒和信签纸,问道:“刘司长,我可以用一下纸笔吗?”

“可以,你要……?”刘玉江示意钟白可以自己拿,但口中的疑惑之意却更浓了。

“我先给您做一个流程示意图出来。”

只见钟白拿起笔,快速在那张空白的信签纸上开始写下一个简略的流程。

稀土精矿——酸法生产线——低温硫酸焙烧分解工艺——萃取稀土——氯化稀土——氧化钕——金属钕——钕铁硼永磁体。

“我于11月底被借调进入徐光先院士主持的稀土高级课题调研组,一直开展相关课题,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钟白用笔在“氧化钕”这个环节上画了个圈,又道:“就是这一步。后面制成金属钕,最后再制成高级稀土材料钕铁硼永磁体,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嗯,继续?”刘玉江很显然对这种汇报模式感觉很舒服,点点头示意。

“后面两步的具体技术,我们课题调研组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方案,而且可行性极高。”钟白没有把话说得太死,以免引起对方怀疑,尽管他知道自己的理论肯定是100%能够成功而且绝对是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但目前RB的大型企业正在最后一步,也就是批量制成钕铁硼永磁体这一步上已经进入了量产实验,他们的主要原料来自于我国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精矿,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RB大型企业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量产实验,掌握量产技术,然后大量注册国际专利,以此在该领域中形成技术垄断、构建技术壁垒。”

“一旦他们成功,那么我国的稀土产业链将会长期处于上游初级阶段,无法跨越这些壁垒,生产高级稀土材料钕铁硼永磁体,相关国内企业即使拥有生产能力也会沦为他们的代工厂,损失的直接利益可能以数十亿美元计算!”

“另外,有关钕铁硼永磁体的用途我也可以大致给您介绍一下,简单来说,任何电子产品、高端机械产品以及新高科技产品都会用到它,小到机械手表,大到航空、导弹,因为它是磁性最强、最稳定的材料,所以前途不可估量,这是一次我国挑战西方强国高新科技领域的重要抓手,一旦我们不抢占先机,吃亏的不仅仅是我们这代人,也包括下一代!”

钟白这番话说得极重,语气也很严峻。

这些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源自于三十多年后的一本稀土回忆录,撰写这本回忆录的也是一位国内稀土行业资深人士,每每在教学中提及这段历史,他都很有心痛的感觉。

钟白不敢说刘玉江一定会相信自己,但至少自己必须要这样讲,把这件事面临的真实而又危急的局面清楚的告诉对方,至于怎么下判断,那就是刘司长自己的事情了。

刘玉江没有说话,而是紧紧盯着那个被钟白用圆圈重点圈起来了“钕铁硼永磁体”几个字,陷入了思考。

这虽然是他和钟白的第一次见面,但KCO特种含氮肥的事情,让钟白在整个工业部已经小有名气,当时听说还是技术处的年轻同志,刘玉江着实还为这个小伙子高兴了一把,毕竟是我们这条线的嘛。

KCO特种含氮肥甚至还引起了军方的关注,刘玉江也有好友在后勤部,听说这件事曾经上了他们全军的半年总结会,作为一个典型例子来提,当然他们会议的发言角度主要是军地合作而不是具体技术的问题,不过这也足以说明,这个技术发起人的钟白的确是有真本事和长远眼光的。

现在,面对钟白突然抛出这个类似于重磅炸弹的话题,刘玉江的第一感觉自然是不真实。

因为稀土冶金技术在整个工业技术领域里,是非常非常冷门的,而且据刘玉江所掌握的知识,这一块还是金属冶炼的子领域,去年年底之前甚至连专门的课题都没有,唯一新兴的课题自然就是徐院士搞的那个,但也没有搞多大,就是让工业部在基层借调了三名同志而已。

现在,就这么个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为人知的小项目,你突然给我说个有可能在未来三十年里涉及到数十亿美元,甚至影响两代人?

这……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一下就相信吧!

刘玉江本着爱护人才的出发点,想了又想才委婉的说道:“小钟,不是我不相信你,但这个话题着实有点太吓人,即使我去给部领导汇报,也没有足够的数据和调查报告支撑啊!我们华国工业人一向讲究以事实为基础,现在仅凭你这几句话,我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发点来推动啊。”

第六百四十二章 我还能让你吃亏不成?

“足够的数据,我有。但我暂时不能给您汇报。”钟白也知道对方说的是实话,想了想,还是把这句话给说了出来。

“不能给我汇报?还需要我的支持?这……”

要不是钟白之前留下的好印象,怕是刘玉江司长就要立刻翻脸,马上把他重重批评一顿了!

“我这些数据是需要印证的,如果刘司长可以的话,不妨找出口司和原料司的同志们要一些去年6月份以来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精矿对RB出口数量的记录,最好是连续数据,这样对比起来有说服力,等您看完那些数据,觉得背后有蹊跷的话,我再给您汇报后面的东西。”钟白的口气没有什么波动,但却显得很坚定。

刘玉江想了想,还是皱眉点头同意了:“好,我让办公厅的同志马上调一下。”

让秘书联系了部里的办公厅,因为是司长直接点明要的资料,又把时间范围和地区说得很清楚,这份统计表很快就出现在了刘玉江的办公桌上。

“半年时间内每个月进口量都在增加……月出口增幅达到了10%以上……但平均价格却一直下跌?”刘玉江快速浏览着统计表,同时很快得出了初步结论,表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他们,正在大量、低价的攫取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精矿!”

“是的,但因为出口创汇一直在增加,所以这些数据没有人关注,大家在意的都是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多大的推力,以后稀土挖掘业、精矿生产业又能解决多少当地人力就业的好处。”钟白一针见血的指出:“但这背后,就是RB企业想要快速进入批量生产钕铁硼永磁体的计划!”

“看来您是觉得背后有蹊跷了。我最近想办法打听到了RB国内三大有色金属巨头在白云鄂博矿区办事处的一些商业上的数据,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钟白顿了一下,加重语气道:“他们要在过年前的一个月,购买平时三个月的稀土精矿总量!您也知道,RB人也是要过年放假的,但为什么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奇怪的举动?那说明,他们准备量产钕铁硼永磁体的技术,已经到了关键阶段,甚至已经突破,所以需要大量原料进口支撑!”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不想办法阻止他们,那么后果不堪设想!”钟白说到这里,重重的把手中的钢笔放在了桌上!

刘玉江此刻只感觉自己冷汗直冒!

这个年轻科长,竟然分析得如此透彻,还有数据做支撑!

他不认为钟白后面透露的信息有可疑之处,因为到了刘玉江这个级别,是很容易分析出你对数据的解读能力到底够不够强。

刚刚办公厅送来那些数据,本来是互相没有联系的,但钟白在没有看到具体的这些数据之前,就已经把它们联系起来,甚至已经通过这种联系和比例,推导出了背后RB相关行业的发展,光凭这一点,这个推论就有极高的可信度!

而后面一个月购买三个月的稀土精矿总量这件事,因为钟白的确是去白云鄂博矿区那边出差工作的,怎么也不可能编造谎言来骗自己吧?

此刻,即使开始钟白说出“以后的三十多年可能会损失数十亿美元”的结论,也让刘玉江感觉不那么意外了!

首节 上一节 498/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流1977

下一篇: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