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洪荒棋圣

重生洪荒棋圣 第765节

美容美心

江水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人性里固有的东西,一般是很难改造的。极端的说法,当然就像骂人——狗改不了吃屎,说明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痼疾已到了痛恨的地步。有的人可能会有所收敛,有的人则可能变本加厉,甚至还要故意激怒你:怎么样,狗是改不了吃屎,可是有的狗,想吃屎都赶不上热的。显然,矛盾在这里激化了。

既然打骂不管用,那就要另想良策。或者寄情于山水,或者高悬一个大写的“忍”字,是人的自觉行为。不自觉的人,也许时常就要靠他人的提醒了。

故人李讷,做事粗糙,脾气也十分的暴躁。他自己不觉得,反而经常对劝他的人质问道:你们要是聪明一些,我会这样对待你们吗?我的声音大,说明我有理,我有理,你们当然对我说话声音要小一点了。他的这番诡辩,叫家人又可气又可笑。

好在李讷酷爱围棋,隔三差五地总要邀一些朋友到自己的房间去下。

慢慢的,他的家人就发现了诀窍。不管李讷当时的情绪有多么激动,但只要棋友一来,他会立刻蹑手蹑脚起来,嗓音自动降了一个八度,表情也由冬天转到了春天。尤其神奇的是,手拈黑白子的李讷,不管谁跟他讲话,他都会先对你“哦”一声,然后会露出一些笑容给你,接着才是他要告诉你的答案。

开始家人很害怕,以为这是火山爆发前的寂静。小心翼翼地观察了几天,便放下心来再看李讷,神态安详,目光平和,双唇微闭,脸上的横肉没有了,所以连他的皱纹也看不见了。

他的老母亲曾经激动地对儿媳说,他要是天天这样就好了。谁说他当官当老了,你看,他现在这个样子,好像是年轻了十岁都不止哩。

别人拿李讷当笑话讲,说他不找情人,不到发廊,不跟着潮流走,所以就惹恼了风流之神,派一只狐狸变成了围棋,硬是将他迷倒在了棋盘里。否则,他那么厉害的一个人,怎么一见了围棋就变得柔情似水?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嘛。

再说一个叫甄琛的广东人。《魏书》说他年少敏慧,通晓经史,很早就考上了秀才。后来带着书童到了京城,忽然迷上了围棋。开始还有所节制,慢慢就通宵达旦地到处找人下棋去了。如此一来,别说学业,就连饭也懒得吃了。他的书童时常陪着,既要为他不断地剪烛花,磕睡一下就要挨打,真是苦不堪言。忍无可忍的书童,在一天的早上,突然出人意料地要求与他的主人对弈一局。甄琛很奇怪,说你连棋都没摸过,怎么跟我下。便胡乱和他下了几手。结果,甄琛居然屡战屡败。

书童这时才不慌不忙地给甄琛跪下,磕了一个头,说:先生啊,我有话要对你讲。先生如果要打我,也请让我把话说完。先生抛家室,远父母,为的是要在京城有所作为。我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先生才让我一起来的。若是先生彻夜攻读,做饭,倒茶,侍候,我决不敢有一点懈怠。可是现在,先生丢了书卷拿起围棋,日夜不息,我就不知道先生是什么意思了。

想先生的聪明比我何止高万千,如何在棋上连败于我呢?其中的道理,请先生三思。

甄琛半晌没有言语。第二天,他让书童将自己捆在一张椅子上,并告诉书童,无论如何都不许替他解开绳索。一连三天,甄琛果然戒掉了棋瘾,并让他的书童跟着他一起,拜大儒许睿为师,两人互助互进,后来都做了搞监察的官员。这真是围棋史上的一段佳话啊。张学良先生为了戒掉毒瘾,也曾让卫士将他捆绑起来,并成就了日后“西安事变”的伟业。这种主仆间的义举,美化了他们各自的心灵,也未尝不可以美化他人的心灵吧……

第708章 替臣杀妻]

小两口打架怄气,从古到今,本来是一件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往好里说,也许第二天天还没亮,两人可能就在自家的被窝里好上了。就是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要么男的将女的休了,要么是女的将男的甩了,大家一拍两散。

就这么一件事情,有人却琢磨了半天。

此人有一个很亲近的人,姓荣。两人都有一个坏毛病,喜欢围棋。喜欢围棋,本来是一件很雅致的事情,但两人却一下起来就没有了时间概念,这就让人很恼火了。所以,这姓荣的常常是回家就要挨老婆的骂。骂到一定的时候,这姓荣的大概是屡教不改,所以他的老婆就失去了耐心。失去了耐心的女人,当然就将温柔暂时抛到了一边,亮出女人特有的武器,在自己的老公脸上画了一个记号。我想,凡是做了老公的男人,都明白这个记号的含义。

由这个记号变化出来的俏皮话,大概每个男人都会说上几句。比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相爱。比如,妻管严只管严,不管不严不开颜。等等。所以,这姓荣的第二天出门,只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老婆给他的记号,并且在路上还自豪地用一句俏皮话回答了朋友的问话,说当然是我老婆啦,不是我老婆赏的难道还是你老婆赏的吗?

但此人一见,却大吃一惊,连声追问这姓荣的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来也奇怪,这姓荣的幽默不知怎么一下子没了,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经过全部说给了他听。

此人听完,马上在脸上露出了一丝奇怪的微笑,一边安慰他,一边指着面前的围棋说:“哦,有趣有趣,实在是有趣的紧哟。既然是这样,那么你今天索性就不要回去了,只管在我这里,就是下到明年你也不会再害怕什么!”

两人下到疲惫不堪的时候,终于将棋收了起来。此人这时拿出一样东西,对姓荣的说,“你老婆如此没有妇道,简直就是泼妇!这样的女人,我看不要也罢。我已经替你把她给打发掉了,你可以从此一劳永逸了。不过,你如果以后再找女人的话,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没脑子,先带来让我瞧瞧。”

姓荣的听到这里,方才醒悟,但已来不及后悔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是为他老婆求饶,而是替他老婆谢恩。他老婆也许至死都还在想一个问题,那么恩爱的老公,怎么会突然要毒死自己呢?

此人姓刘,叫刘彧,是南朝的宋国皇帝。

当然,他既然是皇帝,那时他想叫谁死谁就得死,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别看此人是皇帝,整日里吃香喝辣女人成堆,岁数也有一大把,我却觉得此人完全还是一个小孩子。至于他为什么还是一个小孩子,这里就要引用一句女人们常用来嘲笑男人们的话了:她们说,没有结婚的男人,是男孩,不是男人。

而这个叫刘彧的老男孩,他结婚了吗?

显然没有。他没有谈过恋爱,没有用爱情两个字去骗女孩子,没有洗过儿子的尿布,没有被哪个女人打过,没有……而这一切,都只因为他是皇帝。所以,作为一个与女人在生理结构上略有不同的人来说,天底下还有这样不识好歹的男人,还是很可怜的。是个白痴。

视死如归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不是诗人,得要等他长到八十岁才能决定。借而用之,那么,看一个人名字起得好坏,就要取决于别人了。也就是说,首先,他得有一个年高德劭才高八斗的老爸。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还必须要放眼世界,看看寰宇之内,有多少人在同时叫着和他一样的名字。于是乎,问题就一件件地来了。

我们的汉字是一百年都很难增加几个的,我们的人口却与日俱增。所以,能够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字,谁都不敢保证是独一无二唯我独尊的。那么怎么办呢?大家只好放下脸皮解放思想各显其能了。也许几百人,也许是上万人,围着一个字,开始拼命地争夺。中途有掉队的,那么对不起,你就只好永远地默默无闻了。有朝秦暮楚的,那么很不好意思,你就到别的地方重新去排队吧。坚持到最后的,就是最出众的人物。

好了,现在该轮到这些精英一二三排排队,闪亮登场了。这里面,有大款,有大官,有大腕,各界名流群英荟萃。他们都有很好的体力,一直在各自的领域里领跑。他们也都有出色的意志,能够使自己坚持到现在。他们还有海一样的心,让自己滚爬摸打学会了一身的本领。他们坚信,他们都是这个字当之无愧的拥有者。但很不幸,上帝在拍到“彧”字时,一个皇帝出现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皇帝一看他的天下,居然还有人不知天高地厚地和他竞争一个名字,理所当然地龙颜大怒。上了他的黑名单的“彧”字,一个个被他的御笔蘸着血一样的墨汁勾销了。现在,只有一个叫“彧”的人还活在世上了。

这个也叫“彧”的人,恰好也姓王,正在家里陪客人下棋。客人正说着我要斩你一条大龙的时候,送信的就到了他们旁边。他接过来看了看,又很快将信放回信封里,将它搁在棋局旁,然后笑一声对客人说,看来是真的了,让我清点一下目数吧。

两人数完目,这个不幸叫了“彧”的人,要过那杯送来的酒,有些歉意地对他的客人举了一举,说:请你来我家作客,我却要失陪了,这不是待客之道啊!这杯酒,是皇上赐与的,就不能请你同饮了。

这下,那个叫“彧”的皇帝,该高兴了吧?不,他还是很生气,甚至还有点伤感。于是,在自己的墓志铭里,他留下了一段很著名的话——

他说:我是皇帝啊,我是皇帝,但我还是很不快乐。那些叫“彧”的人,都给我杀了,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我才是“彧”,如果天下有一个叫“彧”的人,那就是我。作为唯一的“彧”,我唯一的担心和遗憾,是杀尽了有名的却杀不尽无名的“彧”,作为皇帝,我还要诏告天下的是,我归天之后,你们要向我保证,谁都不能再叫“彧”这个名字。

钦此。

第709章 吾当著棋史]

“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这是范仲淹在他的五律《赠棋者》一诗中,曾经发下的一个宏愿。不过殊为可惜的是,直到这位老先生告别人世,这个心愿也没有最终完成。假若可以猜想的话,如果他真的为围棋提笔撰史,这篇想象中的佳文,会不会又是一篇别样的《岳阳楼记》呢?

官方的范仲淹,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于一身,是同时代大文豪中少有能下马治国,上马杀敌,提笔能文的高大全式人物。很奇怪唐宋八大家中,竟然没有他的一席之地,大概也与他的这种“博”不无关系。

在官方之外,老范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外号——“范履霜”,典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范文正公酷好弹琴,唯有一曲《履霜》,时人故号范履霜。”

后来还不过瘾,陆游又在《剑南集》中对他的这位大前辈赋诗调侃道:“酒仅三蕉叶,琴才一履霜。”

除典故外,老范身上还有一个专属成语:“断齑画粥”,说的是他两岁便失去了父亲,随母改嫁到山东长山朱氏。初通人事后听闻家事,当即发愤立誓苦读,虽然其继父朱文翰是当地富户,却从此搬离朱家寄宿在醴泉寺,每日只煮一锅粥,凉后一分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充饥,如是数年。这份坚忍和耐力,当真非少年人之所能。

也许是上苍为了更大的磨砺和考验,一日忽然以黄白两色小鼠逗引着他赶到醴泉寺外荆树林中,随即在黄鼠消失的树下,发现了满满一大地窖黄金。在白鼠消失的树下,发现了满满一大地窖白银。

尽管自己十分穷困,但范仲淹却不动声色地封好洞口,分文未取,回到寺中继续挑灯夜读。

30年后,醴泉寺不幸遭受火灾,住持慧通大师不忍寺庙就这样毁在自己手中,便向早已功成名就的范仲淹求援。这时范仲淹正在延州率军戍边对抗西夏,问明情况后,他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只是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回复了事。

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然而慧通大师却坚信范仲淹绝不是见死不救之人,随后终于在一首五言诗中发现了端倪:

“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正是有了这种超越了自我的情怀的人,方才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在这种人文高度,最终吟出了如此冠绝千古的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实在正史之外,我们这位值得怀念的老范同志,当年发下的宏愿还有很多,比如他在离开醴泉寺踏上人生征途的那一瞬间,就曾发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誓言。不过,“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正如这首《赠棋者》一诗所思,世事如棋,棋如人生,所以一生喜琴、爱棋的老先生,终究还是只为围棋发出了这一声慨叹:“吾当著棋史”!

因为在他看来,“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当指尖的棋子落下,胜负成败,宠辱悲欢,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夫复何言?

首节 上一节 765/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酋长到球长

下一篇:唐朝好相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