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开局从娶妻致富开始

四合院开局从娶妻致富开始 第107节

何雨柱赶紧来到床边,低声地问娄晓娥:“厨房那个破瓮你动过吗?看没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

娄晓娥好不容易耳朵根子清静了,刚眯瞪一会儿,迷迷糊糊地回道:“什么破瓮…我从来不动那些东西的…”

何雨柱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子!

虽然只是一种直觉,可这些包装袋真有人动过,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在60年代初大环境十分紧张,自己那些包装袋都是21世纪20年代的,很多都是铝箔真空包装。

像是这种包装袋现在哪有?如果被人拿出去告发,那必定是里通外国啊!

想到这里,何雨柱再也睡不着觉,他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绝不能掉以轻心。

自己家那个破翁放在里屋,一般人是绝对不会进去的,唯一怀疑的就是那个盗圣转世的棒梗!

本想用系统中的返还选项查看一下棒梗的心声,却发现这孩子早已睡了,一点负面金额也看不到。

明天,一定要当成首要大事来办,必须确定棒梗有没有偷拿里面的包装袋。

这关系到全家的身家性命!

第193章 棒梗的转变

这就叫做上得山多终遇虎,何雨柱这才明白,60年代初不比以后,任何一个小小的纰漏,都有可能成为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何雨柱找到院子里面的轧钢厂同事,推出自己身体不适,然后一直在家悄悄地看着院里。

没过多长时间,等上班的人都走了之后,就看到棒梗和他那两个妹妹也出了老贾家的门。

那两个女孩老实,一般都在院子里面玩,只有棒梗天性不安分,一般玩一会儿就会外面疯去。

何雨柱看到孩子都出来了,自己推说要去趟医院,等出了四合院的门之后,就隐藏在街道了一条小胡同。

之所以这么做,是一定要单独找到棒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问出有没有拿过那些包装袋。

如果真的动过了,也要把东西尽早地拿回来,那样即便是有人看过也没什么,毕竟没有了真凭实据。

昨天晚上何雨柱可没闲着,那个破摊子里面的包装袋他都拿出来一一理顺,尽量回忆最近用过的东西。

经过一番折腾,还真有了收获,好像是少了一个大波浪的薯片包装袋。

像是这种包装袋外面的图案极其漂亮,里面也是银光闪闪的,在60年代初,对小孩的吸引力非常大。

其实这些包装袋就连娄晓娥都没见过,都是何雨柱把薯片拿出来之后,说是自己油炸出来的土豆片。

每当这时候还故意把火挑开,油锅弄得吱吱作响,自认为不会出什么纰漏。

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要是这个包装备落到了有关部门手里,自己那还不得被当成敌特分子?

而且就算是怎么审问,有关人员也不可能相信穿越这个事实,真是浑身有嘴都说不清了!

何雨柱心里紧张,反复反省自己最近的轻敌大意。面对那些四合院的坏人倒是游刃有余,可没想栽到了棒梗身上!

这就叫大风大浪,闯得过小小阴沟要翻船!

正在想着,便看到棒梗从四合院里跑了出来,风一样顺着小街向南边跑了。

何雨柱从隐蔽处出来,在后面紧紧跟上,眼看就要追上了,哪里知道刚拐过弯来,就看到前面一大帮小屁孩。

棒梗不知为啥被那帮小孩围在当中,而且一个个气势汹汹,就像是要打人一样!

“你们干什么,快闪开,我要回家!”

棒梗明显也觉出事情不对劲了,扯着嗓子一个劲地喊,想把孩子推开回到四合院。

可是这帮孩子人多势众,有两个还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那真是围得犹如铁桶一般。

“想跑?门都没有,赶紧把弹珠交出来,不然的话今天别想走,还得揍你!”

说话的是个流大鼻涕的孩子,因为身边有了众多的同伴,说话底气十足。

棒梗年纪虽小,却十分的执拗,大声地说道:“你们要不要脸,这么多人欺负我一个!弹珠都是我凭成本是赢的,凭什么还给你!”

何雨柱一听就明白,这帮小子不地道,按理说应该认赌服输,却来了个秋后算账。

60年代初小孩的娱乐方式不多,打弹珠就算是档次极高的娱乐活动了。

而且那时候的弹珠大多是用石头或者陶泥做的,真正的玻璃珠都不多见。

棒梗看来是心灵手巧,和这些小孩打弹珠的时候按照赌约赢的,那真是没有理由把东西还给对方。

可是这帮坏小子就不是来讲理的,完全就是凭人多真抢实要,听到棒梗不服气,一拥而上就开始掏衣服兜。

这时候就看出小棒梗脾气大来了,直接坐倒在地连抓带咬,这帮人虽然人多,却愣是抢不到手。

“你们这么多人欺负我一个,这叫不要脸!有本事咱们找个野湖,1对1的单练,我打不死你们!”

听了孩子的童言无忌,何雨柱躲在墙角都差点乐出声来。

这话在四九城年轻人常说,大多是动动嘴皮子,真找地方约了单挑的情况很少。

棒梗也不知道从哪里听的,连小学都没上,居然还想和这么多人单挑,这骨头确实够硬的!

那个流大鼻涕的孩子大喊一声:“你们都闪开,他不是说单挑吗?那我就让大胖替我!”

随着这一嗓子,何雨柱这才发现,在这帮孩子后面十几米处跟了个大胖小子,身高体胖,几乎接近1米5了。

在60年代大家伙营养都不好,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长的,小小年纪长了这么个大个子,居然还挺胖!

棒梗一看就嚷嚷了起来:“他是大孩,这不公平,有本事你们跟我来,别怂的和孙子一样!”

也怨不得孩子这么嚷嚷,按照何雨柱判断,这个大海最少也得小学三年级了,小棒梗才六岁多点,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哪知道那个流大鼻涕的孩子把嘴一撇,大咧咧地说道:“谁让你不认识人来着,有本事你也找人帮忙啊!”

“今天不就把弹珠交出来,不就去和大胖单挑,再不就找一个人替你,三条路自己选吧!”

小棒梗不再说话了,他知道自己要是单挑肯定会被打得鼻青脸肿,兜里面的弹珠一样会被人抢去。

可要是交出弹珠那是绝对舍不得,这些弹珠里面有好几个玻璃球,里面五颜六色的,让人喜欢的爱不释手。

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却听到一个洪亮的嗓音在拐角处响起。

“我替他单挑,就你?来吧小胖子,我让你一只手!”

这帮孩子扭头一看,就见到何雨柱大步流星从拐角处走了出来,脸上一副凶神恶煞,喘着粗气就像要打人一样!

“快跑啊!”

流大鼻涕那个孩子一看院里大人来了,再也不敢凭人多势众欺负人,发一声喊,这帮小屁孩跑得无影无踪。

何雨柱替棒梗解了围,走过来关心地问道:“怎么样棒梗,刚才没吃亏吧?实在不行去医院看看?”

要是按照前几天,小棒梗见到何雨柱就亲热得不行,更别说今天替自己解了围了。

可是因为昨天贾张氏念检查弄得嗓子都哑了,孩子心里面不舒服,只是冷冷地说道:“没事,我的事你甭管。”

何雨柱心里一沉,知道今天的这事可不太好办!

第194章 阎埠贵的威胁

实际上何雨柱一点都不厌烦这个孩子,正相反,非常喜欢棒梗的性格。

俗语说得好,叫做薄仇必定寡恩,意思就是说有一个人你对他不好,他却总是无所谓的样子,那这种人你可得当心了。

既然他对仇怨看得这么轻,你对他好也是没什么用,这种人天性凉薄,是不可以交往的。

而真正敢爱敢恨,情深义重的人都是另一种表现方式。

你对他好,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对他不好,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小棒梗前一阵子到自己家吃了不少好东西,当时关系处得确实不错,何雨柱也趁机把孩子教育了一下。

可说到底也是血浓于水,自己又没有什么大恩大德,而贾张氏一直溺爱自己的孙子,

先别管这老婆子是好人坏人,这两方的恩情可差多了。

实际上棒梗这种表现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

怎么可能因为吃了几天好东西,就对自己的奶奶不闻不问,那才是王八蛋呢!

何雨柱看到孩子生气,仔细回想一下昨天晚上的事情,便开口说道:“棒梗,人得讲情义不假,可你也要知道什么是对错是非。”

“昨天你奶奶遭了罪了,心疼那是没有错。可想过没有,你何叔叔招谁惹谁了?老婆被整,还被扎小人,那我就得忍着?”

“说了归齐,这天底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亏心事,自己吃了亏得忍着,不然这好人还能活吗?”

半岗才6岁大,这些话说的是半明白半糊涂,但是脸上的神色已经有些缓和了。

何雨柱趁热打铁地说道:“别的我就不说了,刚才那帮屁孩子来抢你弹珠,他们是坏人吧?不讲理吧?”

“你奶奶联合院里人见天害我,三轮摩托你何叔叔都坐了。是不是就该让他们欺负你?你何叔叔在旁边看哈哈笑?”

“可是棒梗你拍着胸脯说说,你何叔叔怎么做的?做人得讲良心!”

就何雨柱这两片子嘴,甭说一个6岁多大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也得给说晕乎了,那真是死人都能竖大拇哥!

这番话一说,棒梗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嘟囔着说道:“奶奶嗓子都哑了,我心疼,何叔叔,你能不能别让我奶奶念检查了。”

“成啊,这不就一句话的事儿。”何雨柱笑着说道,“要说别人开这个口,我不给面子,棒梗你和我处多好啊,准了!”

小棒梗乐的一个蹦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说话算数!分一百年不许变!”

两个人煞有其事地拉了勾,终于一天云彩满散,能做正常的沟通了。

何雨柱耐着性子说道:“棒梗,有个事儿我想问你,在我家里屋有个破瓮,里面有袋子,你是不是借了一个?”

小棒梗的脸上闪过了一丝不自然,挠挠脑袋才说道:“是我,不过我看里面的东西都没了,以为没用才拿出来的。”

“那就是些没用的破袋子。”何雨柱生怕孩子多想,“何叔叔就想问问,那个破袋子扔哪了?这你可得说实话。”

棒梗哪里知道这件事这么严重,便笑着说道:“那个袋子我用来换糖瓜了,就是和红星二院刘大袖子换的。”

何雨柱心里面就像是被人捏了一下,险些急的变了脸色,但他知道这时候不能乱,一定要把事情问明白。

“刘大袖子在哪儿?能带何叔叔去看看吗?”何雨柱急切地问道,“咱们可以给他好吃的,把那个袋子赶紧换回来。”

小棒梗蹦蹦跳跳跳跳地向前,大声地说道:“何叔叔跟我走,也就两分钟就到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了真不到两分钟就来到了红星二院。

那时候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是孩子自己在院里面玩,大部分脖子上还挂着钥匙。

“何叔叔你看,在那劈木头的就是刘大袖子,你和他要吧,我先玩去了。”棒梗说完,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首节 上一节 107/1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顶流:从一首歌开始创立娱乐皇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