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开局从娶妻致富开始

四合院开局从娶妻致富开始 第94节

“去的时候带个易中海写的东西,只要是他写的字就行。就算没证据,我也给你们变出来,保证天衣无缝。”

“可要是不听我的,王鑫,你以后不管去哪个食堂吃饭,保证都加得满满的佐料,你要是不怕就尽管去吃!”

何雨柱说完,转身就走,根本不给王鑫考虑的时间。

这番话实在是令人费解,既然说什么没有证据也能变出证据?听着根本就不靠谱啊!

可王鑫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如果不赶紧回去张罗,以后就别在食堂买东西吃了。

60年代工人阶级的福利很高,厂子在食堂有大量的补贴,在轧钢厂买馒头和菜回家吃特别合算。

真要是把这条路给断了,自己家生活水平就会落一大截,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先回去和大家伙通气儿再说。

这一上午的工夫,王鑫偷偷地在钳工班挨个串联,把何雨柱那番话全都讲述了一遍。

其他的人听了之后也都和王鑫一个看法,这种无中生有的证据怎么可能出现?

可是何雨柱说已经摆好了酒菜,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而且谁也不想得罪这位杨厂长的红人。

到最后还是赵铁说道:“有吃有喝为啥不去,咱们先去看看怎么回事,吃一顿再说别的。”

“每个月给师傅买烟酒都得六七块钱,这都多少年了,还有完没完!真要是何雨柱有办法…那我就铁了心跟他干!”

钳工班这些易中海的徒弟们听了这话,都一起点了点头!

第169章 众志成城

也怨不得这些人怨声载道,实在是易中海胃口越来越大。

人一旦在某些方面有了缺陷,就会在其他领域中放大欲望,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比如说太监为什么特别贪财?那是因为六根不全之后没有办法当官,也因为身体的残疾无法享用女色,所以对钱财就特别执着。

易中海也是同样的道理,这老家伙没有生育能力,老绝户那是当定了,现在年纪大了,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种情况下,易中海拼命敛财,恨不得化身成八爪章鱼,从自己这些徒子徒孙身上吸取血肉。

没有了后代养老就只能靠手中的钞票,如果连钱都没有,老了之后就会凄惨无比,这个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

正是因为易中海贪得无厌,每个月都从徒弟们的身上吸血,这些人早已经忍无可忍,今天终于迎来了机会。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易中海的这些徒弟故意拿着饭盒假装去食堂,但是在半路上都从别的道拐了弯,直奔何雨柱的小食堂去了。

只见何雨柱满面笑容地站在食堂的后门,每一个钳工班的人来了,他都笑脸相迎,热情地让道里面的餐厅。

钳工班这些人比起自己的师傅等级差远了,虽然收入也算不错,可要说吃肉喝酒那也是个稀罕事。

等到人都来齐了,全都在小餐厅落座,何雨柱亲自下厨,一通猛火翻炒,先来了几个鲜香热辣的小炒。

“熘肝尖,火爆腰花,爆炒鸡胗,鱼香肉丝…”

只一会儿的工夫,桌子上就摆了好几个热菜,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这可是1961年,吃饱饭就相当幸运的年代,有这么一顿丰盛的菜肴,那真是让人感到巨大的幸福感。

“各位,别愣着了,这都是开胃小菜,今天放开量吃,我这火上还炖着几个大菜,最后再做个水煮鱼。”

“不瞒各位说,前一阵子部里大领导来,大家伙都知道我受到表扬了吧?就是因为吃了这个菜,今天一定都尝尝。”

何雨柱知道大家伙都在班上,所以以茶代酒,只是把好菜一个劲地端上来,但就是不说正题。

这些人其实年纪也不小了,有的三十几岁也有的40出头,人进中年,正是拖家带口的时候。

到了这个岁数,人基本上也都活明白了,看到何雨柱如此热情,知道人家必有所图。

赵铁在这里面是最痛快的一个人,站起来从兜里面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的是钳工班的工作安排,是易中海的亲笔。

“何师傅,这是你要的东西,我这人性子直,咱说实话吧,你说能弄到证据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雨柱笑而不答,反而说道:“你们几个也都把自己的笔迹留下来,再按个手印,别忘了后面写上自己的姓名。”

这些工人们不明所以,但左思右想之下,自己写几个字也没啥风险。

大家伙都随手都拿起笔来,在这张纸上写了几个字,署了名。

何雨柱伸手把这张纸揣在了兜里,笑着说道:“我这就去给你们拿证据,顺便把水煮鱼做了端上来,咱们大家伙庆祝庆祝。”

这些工人师傅只感觉到对方神神秘秘的,实在猜不出到底要干什么,干脆埋头吃菜,就当做有人请客了。

何雨柱离开了餐厅,回到办公室后便插上了门,先是把这张纸条的字体署名仔仔细细看了几遍。

现在系统中金额数字是

,何雨柱毫不犹豫地就点击了生成选项!

这个选项可以制作出根据心意生成的物件,可谓是心想物成。

但局限性也是巨大的,首先就是价格高到离谱。

刚开始尝试系统的时候,生成了一张许大茂光屁股的照片,那都用了3000金额。

随着何雨柱集中了所有精力,就看见系统的金额飞快地减少,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但是为了能够突破系统上限,这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这意念的产生,消耗掉了1500金额生成了一张薄薄的小纸片,上面正是易中海的笔迹,而且还有鲜红的手指印。

何雨柱拿着这张小纸片来到了餐厅,一句话也不说,就丢在了桌子上。

众人不明所以,拿起来一看都吓了一大跳,原来这张纸片上写的是一张收据。

“某年某月某日,易中海借王鑫5块钱整,特此立字为证。”

后面还有两个人的签名和手指印,真是让人看了惊愕无比!

尤其王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被易中海敲去不少钱是不假,但什么时候写过字据?

“这个…这个不是真的啊?”王鑫小声地嘟囔着。

“谁知道?”何雨柱的话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情感,“你可以对照一下手指印,保证一条纹路都不带错的。”

系统果然是无比的神奇,生成的东西只有重量和体积的限制,至于内容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构成逻辑。

王鑫拿着自己右手大拇指和单据对照了半天,惊讶地说道:“确实是我的,一点都没错啊!”

何雨柱压低了声音说道:“明人不做暗事,我怎么做出来的不用打听,你们都说说每个月被敲去多少,我给你们做出全套来。”

“等明天一大早,我拿着这些单据直接去找杨厂长,就说易中海搞封建那一套,凭着老资格压榨徒弟。”

“像是这种事情,咱们厂以前也有过,怎么处理的大家伙没忘吧?还用得着我多说吗?”

何雨柱的话提醒了这些人,因为不少老工人是解放前过来的,保留了一些旧时代习气。

在解放前确实有敲诈徒弟的现象,结果有些人到新社会还搞这一套,当时事情报出来,受到了厂里严厉的处分。

而今天何雨柱要无中生有地弄出证据,当面锣对面鼓,和易中海来一场真正的死磕!

“可是…这证据毕竟是假的啊。”王鑫用颤抖着说出了这句话。

“什么假的?证据是假的,那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赵铁的话充满了愤怒,犹如火山爆发。

“咱们都一把岁数了,还被那个老家伙踩在脚底下,我咽不下这口气!我同意跟他干!”

在座的工人师傅面面相觑,但渐渐地都站了起来,手中拿着的酒杯撞击在了一起。

“干他娘的!”

第170章 还大家一个公道

实际上大家伙早就是忍无可忍,每个人家里都有本难念的经。

在60年代工人的工资都是固定的,即便是有奖金数额也不会相差太大,这导致家里的老婆对男人挣多少钱心知肚明。

可正是因为易中海威胁徒弟,每个月都固定地捞好处,导致这些人回家对不上账。

家里的老婆月月追问,非要问工资奖金的差额用到哪儿去了,易中海的这些徒弟们也不敢说实话,弄得家里异常不和。

今天大家伙看到何雨柱露出这手绝活,都感觉到此事能成,管他证据是真是假,反正这事确实是真的!

何雨柱端上来热腾腾的水煮鱼,大家伙边吃边说,赵铁自告奋勇做着记录。

根据每个徒弟收入不同,易中海盘剥的钱财数额也有区别,但每个月都是固定的。

没有多长时间,大家伙已经算好了总账,何雨柱接过来一看,那真是触目惊心!

单单是王鑫一个人,每年就能被盘剥掉四五十块钱,几乎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了。

在场这么多人,每个人被盘剥的年头有长有短,加起来的话真是一个巨额数字。

怨不得易中海家里面生活条件那么好,大家伙还以为他工资高,可以随便花,哪里知道有这些歪歪道。

何雨柱端起酒杯说道:“团结就是力量,咱们劲儿往一处使,这么多人众口铄金,谅他翻不了身去!”

“可我就有一个要求,这个证据我是求高人办的,咱不能连累人家,此事大家伙要烂在肚子里!”

易中海这些徒弟们连连点头,都想当然地认为是一些擅长装裱绘画的古玩行做的手脚。

像是这种人模仿个笔记,刻个印章之类的不在话下,谁能想到系统生成的证据绝对是比真的都真!

这也就是60年代缺乏检测设备,真要是检测的话,系统中生成的证据甚至连DNA检测都能扛过去!

把大家伙送走之后,何雨柱在办公室中一通捣鼓,一直到把金额花的只剩下两位数,这才把证据全部做完。

现在手头里一沓纸张,根据年份的不同,有的纸张边缘还泛了黄,纸的边缘处也有磨出来的毛边。

不得不说,系统生成的证据实在是太完美了,何雨柱仔仔细细看了几遍,然后锁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

等到了晚上下班,娄晓娥进门就兴奋地说道:“雨柱,你猜怎么着,今天下午我师傅和咱们院一大爷吵起来了,那火气都没边了。”

何雨柱也被吓了一大跳,寻思着不会是这个王鑫沉不住气,把这事先捅出去了吧?

“你师父为啥和易中海吵架?都说了什么?”何雨柱问道。

“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所以我才奇怪。”娄晓娥说道,“不过我能看得出来,咱们院一大爷可有点害怕了。”

“我师傅在修机车间是有名的老实人,据说从来也没和谁发过火,结果第1次吵架就是和一大爷,真是奇了怪了。”

只有何雨柱知道,这事可一点都不奇怪,每个人都有忍耐的底线,这是彻底觉醒后的爆发!

“晓娥,你明天别去单位了,我给你请个假,就说感冒发烧去不了,明天厂里有大事发生,别把你给牵扯进去。”

娄晓娥也吃了一惊,但不管怎么追问,何雨柱也不透露任何实情。

明天重要了,一定要让易中海自以为得计,然后再来个身败名裂。

首节 上一节 94/1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顶流:从一首歌开始创立娱乐皇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