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的歌星女友超凶猛

我的歌星女友超凶猛 第302节

“当今时代,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能沉下心来去看一部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仅有的阅读时间,大部分都用在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上!”

“我看了最近一本热度很高的网络小说《仙剑奇侠传》,我的感受不吐不快,简直就是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逻辑混乱、言语不通,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糟粕!然而,写出这种糟粕的人,在社会上得到了如此多的拥趸,动不动就是多少千万、多少亿的收入,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在这里我真心发出呼吁,抵制网络文学!换传统文学一片朗朗晴天,让这一代人的阅读重新回到精神食粮中去!”

叶知秋饶有兴趣看完,竟然在视频的嘉宾席位中发现了“熟人”。

马学民,还欠自己几个磕头的徒弟。

继续往下翻,果不其然,马学民也发表了言论。

“网络小说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代言,尤其是所谓仙侠之风盛行,而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散文等很罕见。”

“作为一名文学博士生导师,在我看来,如今许多网络小说要文笔没文笔,要剧情没剧情,太庸俗,诸如那名叶知秋,一个歌手写出的文字可想而知,毫不夸张说一句,年轻人看这类作品,简直是浪费青春。”

叶知秋撇了撇嘴,再往下划动屏幕。

然后,又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唐龙。

叶知秋没记错的话,是《血色江湖》的作者,当初还挑衅自己来着。

唐龙发表的内容是“毋庸讳言,网络文学的商业性决定了不是真正尊重文学创作规律的,而是资本驱动的。”

“所谓《诛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将文学与网络游戏挂钩,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此时,在热搜榜第一这个话题下,评论区早已是滔天巨浪。

这些传统文学作家,虽然微博粉丝不多,但一个个都是出版了什么什么书籍,或者某某教授、某某作协成员之类的,发表的言论得到不少网友的赞同。

“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管义的作品很有思想,我支持他!”

“说得对啊,传统文学作家辛辛苦苦写出的东西没人看,反而网络小说受到追捧!”

“一个亿太离谱了,这个叶知秋根本就不应该赚那么多钱!”

“这些钱应该拿出来分给传统文学作家,扶持他们!”

然而,除了附和的声音,也有不少清醒的网友。

“我怎么觉得,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学作家,都是在酸?”

“哈哈哈哈,狗作者赚太多,让他们破大防了。”

“啧啧啧,这个唐龙就是靠自己的网络小说《血色江湖》发家的,后来才当上了地方作协一个副会长,现在反而跑回来喷网络小说了,这脸皮之厚实在让人望尘莫及。”

“我觉得不用专门挑垃圾说事了,这些人喷网络文学垃圾,难道传统文学就没有垃圾?垃圾还分哪种高贵不成。”

“就《诛仙》中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连秦老都认可的,其中文学性有多少所谓传统文学作品比得上。”

“不用怀疑,这些自称传统文学作家的,一个个都没看过《诛仙》和《仙剑》,要不然绝对说不出这种话。”

“我说,那个...他们是不是忘了,叶知秋不只写网络小说啊,他还写诗,这些喷他的,文学地位没一个比得上他的吧。”

这句评论,一言惊醒梦中人。

对啊!就凭《水调歌头》、《侠客行》这几首诗,叶知秋就吊打这些发声的所谓作家了吧。

第407章 常与同好争高下

不少支持叶知秋的粉丝纷纷在微博下评论。

你不是传统文学作家,说文学性吗,你写一首《水调歌头》来看看?

然而,天真的粉丝还是低估了这些“文化人”的脸皮之厚。

最先对叶知秋开喷的管义,立刻发微博回复。

“我不否认《水调歌头》这首诗的优秀,但作为能写出这种作品的人来说,叶知秋更加令人惋惜。”

“他原本有才华,但自己自甘堕落、用错了地方。网络小说给他带来了金钱,但网络小说的低档次、低品位,是他在文学这条路上的一大致命伤与败笔。”

不得不说,“文化人”的嘴一旦用在了诡辩上,的确有颠倒是非黑白的能力。

发出这条微博,这个管义也@到了叶知秋,似乎颇为期待叶知秋与之对线。

看到这里,叶知秋冷笑一声,直接单独发了一条微博。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逼论长短”。

这条微博一出,立刻被网友发现,评论数蹭蹭猛涨。

“哈哈哈哈来了,熟悉的味道。”

“叶知秋:你看我理你们吗。”

“不愧是狗作者,说话简单粗暴。”

“明明是很有文化的一句话,‘傻逼’两个字一出,直接升华。”

......

苏中市,某处住宅区内。

一名身穿条纹衬衫,臃肿的肚子将衬衫高高撑起,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坐在电脑前。

这名中年男人就是管义,最先对叶知秋开喷那一位。

他和叶知秋无冤无仇,甚至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开喷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出于妒忌。

管义的身份是传统文学作家、现代诗人,而且名气不小。

早在叶知秋之前,他就对作家收入排行榜上一些网络文学作家的收入比自己高十分不满。

管义自认为有“文人风骨”,在他看来,网络小说完全就没有任何文学性可言,写这个的根本不值得那么高收入。

再想到自己写的文章那么有思想、有深度,不知比那些网络文学好了多少倍。

而管义的真正破防,则是看到预测收入榜中,叶知秋名字后那明晃晃的“1亿”数字。

他彻底酸了,首先是在一个传统文学作家群发表了看法,没想到得到了马学民和不少作家的认可,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事。

看到叶知秋的微博刷新,管义脸色一喜,连忙点进去。

管义已经做好了与叶知秋“坐而论道、一较高低”的充分准备,然而,看到“不与傻逼论长短”这句话时,脑袋“嗡”地一声,血液直接上涌,差点没气背过去。

粗鄙不堪!

管义脸色涨红,好一会才平复下来,打开某个微信群。

里面全是和自己一样,对叶知秋这种明星、网络小说作家看不惯的传统文学作者。

叶知秋那条微博相当于AOE技能,将这群里的所有人都骂了个遍,不少人都看到了,一个个都义愤填膺。

有和管义一般骂语言粗鄙的,有直言年轻人没教养的,也有讨论怎么反击的。

管义冷笑不已,作为群主的他直接发了一条群公告动员。

——不要被叶知秋激进的文字蒙蔽,陷入言语粗俗的骂战中,这样也不符合自己传统文学作家的身份。记住己方的目的,占据道德的最高点,就从作品的角度来说事,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叶知秋一个人,再怎么也辩不过自己一群人吧。

于是,叶知秋发出这句微博后,仿佛捅了马蜂窝般,引起群里作家的第二轮发文抨击。

不怕你回复,就怕你不理他。无关文化高低,这是喷子的通性。

......

另一边,叶知秋看到这个名为“管义”的人又是一篇长篇大论,被恶心得不行的同时,心里也有点好奇。

这人哪里冒出来的?

随手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这个“管义”的头衔还真不少。

畅销作家、著名现代诗作者、最具浪漫情怀现代诗人等等...

然后,叶知秋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个批判自己的视频,出自一个名为“秋意现代诗征文大赛”的开幕式。

再搜索到这个征文大赛的官网,大概明白了这个比赛的性质,由几个协会联合举办,每年一届,面向公众投稿,旨在发掘优秀的现代诗作品。

所有投稿作品,都会在官方上被公示出来,叶知秋看了一下,暂时热度排在第二的恰好是“管义”的作品——《白云》。

这首作品下,有不少现代诗爱好者的留言,看来这管义在文化圈内人气的确不低。

这种征文比赛基本都是作者有作品就直接投了,很少临时写的,按这个趋势来看,这管义最后得奖的概率很大。

叶知秋看了一下投稿规则,主题不限,持续一个星期,最终由评委选出文学性、艺术性最高的前十首作品,现场宣布获奖作品并颁奖、证书之类。

在评委阵容名单首位,叶知秋又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秦德文秦老!

想一下似乎又理所当然,秦老绝对有资格坐这个位置,虽然后面的评委名单还有个马学民。

叶知秋对于管义之流在网上对喷没啥兴趣,浪费时间不说,还恶心自己。

不过这现代诗征文大赛有点意思,陪这些人在这里玩玩倒是可以。

既然如此...叶知秋想了想,直接下载了官网上的投稿格式文档。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最鲜明的特点是打破了格律束缚,更加强调自由开放与直率陈述的表达,在前世也诞生了许多优美、极具影响力的的现代诗作品。

三十分钟后,在征文大赛“最新投稿”栏,悄无声息地多了五首作品。

卞之琳:《断章》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顾城:《一代人》

席慕蓉:《抉择》

郑愁予:《错误》

投稿没有要求实名制,作者名字,叶知秋填的全是“笔名”,如果获奖可以参加颁奖典礼,会有站内信提前通知。

做完这一切,叶知秋关上电脑。

有秦老在,这征文比赛评判的公平性还是有保障的。

等领奖吧!

首节 上一节 302/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开局奖励响雷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