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第187节

大约五分钟左右,才从外面缓缓走回。

“好了,会议继续,”李老道:“我已经通知了闽南海署到公海进行货物转移,这件事情不敢有任何疏忽。”

重氢污染事件迫在眉睫,在没有完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之前,华夏的水域污染来早一刻,都会有极大的风险。

因此这种装有重氢污染源的水体样本,万万不能有任何的泄漏。

侯院长也余悸未消,道:“还算是李老考虑的周全。”

“如果那一批重氢污染的样本到了之后,便能进行验证试验了,”李老道:“由衷的希望中科院这一阶段的研究能够顺利的破解这个难题。”

侯国强叹了口气:“说实话,我也没有太大把握。”

“或许从丑国对本土进行封锁开始,重氢污染就已经扩散开了,这么长时间,丑国也一定在寻找着解决方法,但始终没有破解。”

侯老叹了口气:“我担心重氢问题比中科院考虑的要严重的多。”

“现在重氢项目已经证实了,那也就是说昔拉计划另外两个项目或许也和克里说的一样,”顾知秋道:“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事态的严重性远超出了丑国科技总部的预期。”

“是的,这些反常的实验项目,对我们而言都是十分飘渺的。”

“困难总是存在的,但步步为营,总有解决的一天,”李老道:“中科院的研究在之前刚刚被提出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非溯源式研究的基调,我也相信中科院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科研成果,完全不必被丑国的现状给吓到。”

侯老点了点头,密西西比河的重氢污染刚刚进入太平洋海域,想要到达华夏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现在他们能够提前拿到样品,如果及时的进行改进,也未必不能在重氢污染之前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

李老道:“现在闽南海事局已经出动船只去转运货物,晚上应该就能把样本送到京都,这样吧,知秋现在手头的工作先停停,你和克里先去协助中科院解决重氢问题。”

顾知秋道:“可是奇点项目也是丑国的昔拉计划三大项目之一啊,我觉得不能顾此失彼,更何况我的专业也不在生态环境领域。”

第234章 昆仑计划

顾知秋知道现在的情况。

丑国的情况过于惨烈,算是给全世界打了一个失败的前锋。

以至于这个事件让所有人都心中忌惮,想要集中所有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顾知秋则是深刻的意识到,丑国昔拉计划中的三个项目,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从丑国现在的惨状可以看出来,奇点计划也必然是真实的,而且甚至已经成功。

而人造奇点的威胁,与重氢污染相比,不遑多让。

重氢污染对于人类而言,好歹算是慢性末日。

但人造奇点的破坏力,要比这个重氢污染强的太多。

所以在解决眼下的重氢污染同时,也要尽快推进奇点项目。

复刻出人造奇点,了解其中原理,从而对丑国的奇点项目进行反制,同样也是当务之急。

侯老思索了片刻,道:“李老说的不错,知秋说的也不错,重氢问题是要解决,但克里和知秋都不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在这儿一直待着也是浪费时间。”

“现在高能物理实验室的改造还需要三至五天,我的建议是在高能物理实验室改造完成之前,让知秋和克里入组,通过自己的领域见解,一同对重氢污染水体样本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看法。”

“等到高能物理实验室改造完成之后,他们便会去继续自己的奇点项目。”

顾知秋点头,道:“我觉得这样可行。”

“好,”李老道:“那就先这样安排,同时信安总署这边也要继续密切关注丑国的动态,现在丑国的情况让人很难放心,如果他们有什么不合适的举动,我们必须要第一时间知道。”

“嗯,我这边会安排妥当的。”周雄点头道。

“至于外交这边,从丑国开放密西西比河入海口,武力镇压各州抗议活动之后,我相信各国陆续都会知道现在的情况,”李老道:“我们需要借着这个机会与尽可能多的国家打成一致的意识同盟体,在必要的时候,以便于我们采取对丑国的任何行动。”

“嗯,我们会逐步和各国的外交大使取得联系。”一名外交官道:“这件事情之后,丑国的国际地位肯定会一落千丈,以华夏为主心骨的同盟模式一定会更加牢固。”

李老点了点头:“嗯,都各自去忙吧。”

会堂里所有参会人员陆续合上了笔记本,互相之间没有再寒暄,也没有三三两两的交谈。

每个人都神色凝重的缓步走出了会堂。

李老、周雄、侯国强几人和顾知秋一同走在最后。

在这几人的脸上,倒只有平静的神色。

大风大浪见的多了,承受力也就更强了。

但光是让他们面无表情,就能够表明这件事情在他们心中的严重性了。

四人走出会堂,周雄的车已经在外面等待了很久。

临走前,周老看着气氛不对味儿,特意用自己的方法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打气。

但很显然,效果不是多好。

有时候并不是声音足够大,就能够鼓舞人心。

在世界性的灾难面前,人类的咆哮声几乎微不可闻。

顾知秋和李老送走了周雄。

正在顾知秋想要和李老、侯老告别的时候,李老轻咳了两声:“知秋,老侯,你们稍等一会儿。”

不多时,大会堂中所有参会人员全部离开之后,李老带着顾知秋和侯国强向一旁的房间走去。

这里曾经是明清故宫中的一个书房,曾经有皇帝在这儿避暑办公。

但这不重要,现在这里面重新进行了装修,一尘不染的屋子里只有四张椅子,四张茶桌,中心的一个吊盆和郁郁葱葱的兰花。

“你们先坐。”李老说着,把屋门缓缓关闭。

顾知秋和侯国强互相对视了一眼,这算是这次会议的隐藏彩蛋。

但很显然,他们都不知道李老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而这件事情还不能在刚才的会议上提出,这就更让人深思了。

关上屋门,李老缓缓在椅子上坐下,脸色已经不似之前那般平静了。

从认识李老到现在,顾知秋还是第一次在这位老人的脸上看到如此明显的情绪变化。

很显然,李老的态度比较悲观。

“怎么了?”侯国强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更严重的问题?”

李老摆了摆手:“丑国的重氢污染已经够严重来了,还能再怎么严重?”

“那是怎么了……”顾知秋道:“李老,你不用担心的,丑国现在这个样子,很大可能是因为他们科技总部的带头人是欺世盗名之徒,这才导致重氢问题始终无法解决,以致于整个丑国沦陷。”

“我相信我们华夏一定会逢凶化吉的,毕竟我们已经提前做了这么多准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解决的。”

侯国强也道:“或许刚才开会的时候,我的语气过于保守了,因为做科研做了一辈子,所以不管说话还是办事都谨慎地过了头。……所以嘛,老李你不用担心,咱们中科院不是摆设,这场重氢危机,我们一定可以解决的。”

李老默默的点了点头,随后手指轻轻的敲打着红木沙发:“我对你们是充满了信心的,这一点你们,包括中科院都不要多做质疑,尽力去研究、去实验就行。”

“不过这场世界危机,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也具备太多变数,所以我们需要启动一个次级计划,来应对这场灾难,当然,这个次级计划的知情人,我希望到你们二位为止。”

侯老是最先意识到什么的:“什么次级计划?老李,你可不能胡来啊。”

“经过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的讨论,参事院的智囊们提出,除了大力寻找化解危机的办法之外,同时也要做好避难计划,这个计划的最终被命名为——昆仑,”

李老道:“昆仑计划的大概内容我和二位概述一下,以昆仑山脉为基,沿着昆仑山脊搭建一座足以容纳二十五万至五十万人生存的避难所,要求日常生活,以及所有社会秩序都能够正常运行。”

“当然尽可能搭建出一套完整的自循环生态体系,能够保证昆仑避难所运行时间足够久,久到地球撑过去这个漫长的灾难。”

第235章 当世界失去秩序

李老说完,侯国强的神色随即便凝重了许多。

“老李,你这是打算要做什么?”

李老脸上露出了一抹实在说不上好看的微笑:“事已至此,我们要多准备一些后路,如果事态严重脱离了掌控的话,我们需要有紧急备案。”

“藏匿在数千米下的山体中,可以抵御严寒,只要有完备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生活配套设施,我相信还是能撑过很长时间的。”

顾知秋道:“我觉得事情应该不会恶化到那种地步的。”

“有备无患嘛,”李老道:“当然,我也希望事情不会恶化到我们最不期望的地步。”

说着,他看向侯国强:“昆仑计划需要统筹各个部门,所以还是以你为主,以知秋为辅。”

“好,中科院有相关的设计资料,我回去会汇总规划,”侯国强叹了口气:“不过只能容纳二三十万人的避难所,有意义吗?”

全球性的灾难之下,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二十多万人微不足道。

但对于避难所本身来说,在这个地下城市中,秩序又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真如预料的那样,全球冰封,在这个不见天日的避难所中的幸存者,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潦草上马的昆仑计划之下,这个避难所的生活环境和外面的开放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所有的生产资料勉强足够正常的生命活动,人类文明将会停滞甚至严重后退。

最重要的是重氢污染的冰川期是不可逆过程,地球温度只会越来越低。

也就是说,如果在幸存者进入昆仑避难所之前,重氢污染得以解决,那世界就有惊无险。

但如果幸存者进了昆仑避难所之后,人们仍旧对环境无可奈何。

那藏匿在昆仑避难所中的人,注定只能做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

“只要活着,总是有意义的,”李老道:“至少希望还在,不是吗?”

“就算这个避难所造好了,”

“那进入避难所中的二十多万人,不知道李老您打算怎么选拔?”

顾知秋道:“这些连华夏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二都不到,如果按照你的这个避难所计划,你怎么从十四亿人口中选出来谁有资格活下去,谁必须要随着环境的恶化而死去呢?”

理性,是顾知秋的特长。

但在人文社会,很多事情往往不是靠理性解决的。

绝对的理性就成了神性,这是人类所不具备的。

很简单,你让四世同堂的一家人,全部去死,只有这样他们十来岁的后辈才能够活下去的话,他们回去死的。

但你让这一户去死,而换取隔壁那户双胞胎活下来的资格,他们便不会那么温和的死去了。

人类的这个特性,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首节 上一节 187/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走夜路遇见呆萌巫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