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第325节

“是布谷鸟!咦,布谷鸟是在催促我们插秧吗?”

“在哪儿呢?”

布谷鸟因为独特的鸣叫声,也是鸟类中名气比较大的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只知道名字和叫声。

方野笑道:“布谷鸟,是大杜鹃的俗名!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鸟类。背部灰色,虹膜眼圈,脚爪都是黄色,上嘴灰黑下嘴黄。虽然声音挺响亮,不过一般见不到。”

手指了一下,水稻田边的一个动物雕像:“这个就是布谷鸟!”

稻田边上有一些田间常见的动物雕像,布谷鸟,蝴蝶、蚯蚓、蜻蜓瓢虫什么的。

种田是方式不是目的,不然为啥不用机器插秧呢。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亲近自然,所以会和小朋友们讲一讲这些田间的动物,什么是对自然友好的农业这些。

小朋友们看向布谷鸟的雕像,这次终于知道它长啥样了。

唐晓欣想到了什么:“咦,杜鹃不是说会把蛋生在其它鸟的巢穴里吗?”

方野道:“是的!大杜鹃它们并不需要筑巢,也不需要自己孵卵,而是把卵产在别的鸟类的巢中,由养父母代为哺育后代。

特别是水边芦苇边上,有一种叫苇莺的鸟,是大杜鹃最喜欢的宿主。

当苇莺筑巢的时候,大杜鹃就把它们盯上了,会看准时机,惊飞正在孵蛋的苇莺,然后迅速叼起苇莺的一枚蛋,产下自己的蛋扬长而去,全程只要几秒钟。

等苇莺夫妇回来以后,继续孵蛋,大杜鹃的雏鸟会最先破壳,接着把其它没有孵化的雏鸟都挤下去,独享苇莺夫妇的食物。

小杜鹃生长速度特别快,破壳十几二十天就能长得比养父母体型大好多,整个鸟窝都快装不下。

虽然大杜鹃从小就没见过自己的父母,长大以后也是独来独往,但是长大后的雌性大杜鹃,都能无师自通地掌握这种技巧。”

“哇!真狡猾!”

“好可恶啊!”

“太残忍了!”

有心思单纯的小朋友很生气,义愤填膺道。

甚至边上的一些家长,听了更气愤!

毕竟自己就是有孩子的,想到自己的孩子被推下去,还要替凶手养孩子,这谁能受得了。

新闻不时还看到,什么错换人生二十年,《失孤》电影原型,奔波几十年终于找到被拐卖的孩子,但是和孩子的亲情永远回不来了。

方野笑道:“对动物来说,我们人类的道德评判并不适用,没有什么好动物,坏动物。

这种寄生的方式,只是它们为了更好的繁衍自然演化而出的行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其实,大杜鹃一生都是食虫能手,可以消灭其它鸟不敢吃的松毛虫,刺蛾幼虫,它们也是生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小朋友们听了,若有所思。

对于自然的认识理解又深刻了一些!

唐晓欣好奇问道:“大杜鹃的雏鸟,体型长这么大这么快,苇莺父母认不出来吗?”

方野解释道:“这个,就像我们人类看到可爱的小孩,或者什么动物幼崽撒娇,心里喜欢,想要给点吃的,哄一哄,这个是一种本能。雏鸟乞食的叫声,还有它们张大的嘴巴,都是在刺激亲鸟的喂食本能。

大杜鹃在提升自己蛋的伪装能力,生的蛋长得的苇莺的蛋很像,苇莺识别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可能伪装稍差一些,就会给它的蛋扔出去。

甚至有的地方的苇莺,只要一只见到附近有大杜鹃游荡,会集体进入戒备状态,一言不和就弃巢而去。这个就是自然界的‘协同进化’。”

第498章 种田苦与乐

唐晓欣插完手里的一捆秧苗,看着前面的竖起来歪歪扭扭的秧苗,一小块郁郁葱葱的样子,叉着腰直起背。

短裤和衣襟已经沾上泥水,就没那么讲究了。

暂时停下来插秧,欣赏一下自己刚才的成果,感觉有点得意!

蔚蓝的天空上,白云悠悠飘过,温暖的阳光洒在田里。

一阵徐徐的微风吹过,把田埂边上的小野花,吹得摇头晃脑起来,有蝴蝶被花香吸引飞了过来。

唐晓欣感觉身上也是一阵凉爽,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风带走了!

情不自禁抬起头,朝着外面正看自己的父母笑了起来。

接着喊道:“爸,把秧苗给我!”

唐爸笑道:“接好了!”

提着一捆秧苗,抡起胳膊从下到上“嗖”一下抛起来,丢到唐晓欣的脚边。

秧把落在水里,“啪”地溅起一大蓬水花,把唐晓欣打了个措手不及。

胸前裤子,脸上头发都沾着泥水,看着一身狼藉。

钱可可看着泥水从她的脸上淌下,忍不住狂笑起来:“哈哈哈哈,你这样子太逗了!”

正说着,“啪叽”一捆秧苗砸在她的那片区域里,也被泥水糊了一脸。

钱妈扔的。

两人看着对方狼藉的样子,都忍不住露出洁白的牙齿,哈哈笑了起来!

一捆捆秧把落到田里,很快,小朋友们都变成了泥娃子。

家长给孩子们丢着秧苗,也感觉挺好玩!

特别是唐爸这样,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帮着父母种过田,更是心生怀念之情。

那时候在乡下,经常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呢,进城后就听不到了。

看着歪歪扭扭的秧苗,有点手痒痒,恨不得自己也下地去栽种一番,给孩子展示一下什么叫做高手。

听着布谷鸟“布谷~布谷~”的悠然鸣唱,闻着田间传来的泥土芬芳,看着小朋友们插秧,仿佛回到了童年,在田间地头无忧无虑地玩耍!

捉住知了,就仿佛捉住了夏天。

躺在树荫下,溪水潺潺,鸟儿鸣唱,聆听万物的声音,快乐又美好。

一边怀念着,一边给泥猴子状态的唐晓欣拍了张照片留念!

小朋友们弓着背弯着腰,目光认真专注地把秧苗一根根插进泥巴里。

有家长在一边指导着:“这个浮起来了!你给它摁下去,没有泥巴从旁边找点泥巴。”

小朋友对自己插好的秧苗也很在意,一边种田,一边提醒着附近插秧的人:“小心一点!不要把我的苗苗碰倒了!”

其实拔秧苗也挺有意思的,不过有点难度,嫩弱的秧苗拔不好就断掉了。拔出来还得涮一涮泥巴。

如果拔了再插,这个工作量可能对小朋友来说有点大,所以体验一下插秧的环节就好。

不过插秧毕竟是一项劳动!

唐晓欣她们这些城里孩子,平时本来就缺少锻炼,早上操场慢跑个几圈都有点气喘吁吁,体育老师还经常生病,班主任只能无奈上自习。

身体确实不太行,而且第一次尝试插秧,不熟练,每插一根都要费半天功夫。

就算每个人要种的只有五百株秧苗,也是个巨大的工作量。

唐晓欣一开始插秧还感觉挺有乐趣的。

插了几捆,一直弯着腰弓着背,渐渐感觉腰腿酸痛起来。

站起来直起身子,揉揉腿。

年纪小的小朋友,这会已经很没有形象地坐在田埂边上休息了!

本来她也想休息一会呢,但是看到钱可可插秧的速度比自己快,多插了二十根苗苗,把自己抛在身后,依然是专注地插秧着,激起一股不服输的心思。

又喊唐爸抛了一捆秧苗来。

方野看到小朋友们累了,于是拍拍手,喊大家歇一会。

附近有什么动物,就指着说一说。

附近树梢上,有一只白腹,额至头顶黑色,后脑勺白色,翅膀灰绿的鸟!

“啾~咴啾~”

鸣唱声响亮而饱满!

方野问道:“有人知道这是什么鸟吗?”

小朋友们整齐划一地摇头!

不过有人道:“我在我家附近好像见过!”

方野笑道:“这个是白头鹎!咱们城里里最常见的一种鸟。

关于白头鹎有一个故事,说它想要学得许多高超的本领,于是跟喜鹊学搭窝,跟黄莺学唱歌,跟老鹰学飞行,跟鸬鹚学捕鱼……结果直到满头白发,每种本领都学得虎头蛇尾。

后来就把这一脑袋白发,传给了自己的子孙。

作为童话故事,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恒心,不能三心二意。

不过也讲了白头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脑袋后面的一抹白,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辨认它们。

现在是它们的繁殖期,这只白头鹎听叫声,估计是在呼唤求偶呢。”

“哦!”

小朋友们都记住了白头鹎,这下次再见到就能认出来了。

休息了十分钟,继续插秧干活。

太阳渐渐升高,唐晓欣插着秧苗,感觉汗流浃背!

胳膊、腿、腰、背,肌肉又酸又难受。

插秧的过程中,渐渐熟练了一些,比起刚插秧时的笨拙进步了不少。

钱可可是最早种完的,坐在田埂上休息,给她鼓劲道:“加油,加油!”

唐晓欣扶着腿站起来,咧着嘴吸了一口气:“嘶,终于种完了!累死我了!”

站起身体,看着混黄的泥水里,自己种过的一片青翠欲滴的秧苗,虽然排列不太整齐,不过还算笔直精神地站着,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唐爸唐妈,在边上笑着,给她“呱唧呱唧”鼓掌!

“女儿你真是太棒了!”

“来来,喝口水!”

首节 上一节 325/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