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华娱:纵情名利场

华娱:纵情名利场 第86节

  “趣事?每天一大堆,你们想听什么?比如说,你看到那个老外没有?瘦瘦高高的,这家伙有一种怪癖,他……哦,这个不能哦,算了算了。反正,趣事很多。包括有一……算了,都是别人的糗事,咱就不说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爱在背后说人坏话呢。”

  “哎呀,吴京老师你好坏啊,这种勾起人听却又不说出来的样子很讨打,你知不知道?”

  “哈哈……”

  “你觉得电影质量会达到什么水平?能与《阿凡达》比肩吗?”

  “那这个就不知道了,只能是三分着天意,七分看何方了。”

  ……

  接下来大家一阵互动,不一会儿范兵兵也来了,然后又是一起互动了下。

  美国演员没看见,听说现在暂时没他们的戏,都在休息呢。

  众人聊了一会儿,何久问道:“怎么没拍戏呢?何方导演呢?”

  “呃,我们现在正在准备,何导在水下馆那边,等会会跟我们这边联动拍摄,所以我们在等指令。”

  “是吗?那我们去那边看看,不打扰你们休息了。”

  等《快本》节目组来到水下摄影馆时,刚好何方他们拍完一个镜头。

  他正在指挥拍下一个。

  “呀,何老师,谢老师,李老师,吴老师,杜老师,你们来了?欢迎啊。”

  “何导,你好,打扰你们拍片了,有需要我们这边暂停拍摄或禁声你随时吩咐。”何久惊叹道。

  “哈,也没什么啦,你们随便拍。”何方笑了笑。

  “行,那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何久听到何方的对讲机里有人在呼叫何方就立马识趣的不打扰。

  “好,那你们自己看。”何方打了个OK的手势,就拿起对讲机。

  “对,把水浪吹起来,不用太大,制造出怪兽接二连三出现的那种震撼感,水下摄影师要跟上怪兽的出现……”

  几个主持人悄摸摸的跟着了何方后面,他们也很好奇何方在现场拍片是什么样的。

  “哇,是联动拍摄的,这边拍的是在海里的情况,真机甲那边也在拍,咦,海里面那向个明明是穿绿衣服的人啊,怎么到了显示器里就变成大怪兽了呢?这是怎么弄的?”李维嘉看着几个大显示器上面正通过电脑软件把两个场景合在一起。

  “这就是何方导演之前说的电影工业化吧,都是高科技,哪像别的剧组,连个监视器都是那种小小的,还有黑白的。”

  “这是自动扣绿幕后再合成的,绿衣服的人变成怪兽,这是合成到了早就建好的电脑动画模型,现在只需要从绿人身上采集他们的数据就行了。”

  “好,现场安静,都安静了……”执导导定拿着个大喇叭在那喊着。

  “嘘,别打扰拍戏……”

  “好,准备开始,摄影与录音开机,特效师给我一个合成的画面,对,给到主监视器上。好的,场记,打板。”

  “《环太》第45场1镜1次,开始。”

  ……

第123章 何方难道真的很有艺术实力?

  11月26日,《环太平洋》剧组要半休假一天,为什么呢?

  因为《赵氏孤儿》要首映,作为主演的范冰冰得出席,而作为重要的邀请嘉宾何方也得给面出席。

  毕竟《单身动物园》时陈凯歌可是给面出席了的,现在人家给你发来邀请函,你不去说不过去。

  虽大然都知道何方正在拍戏,但大家都是内行人,知道挤一天的时间那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在26号这天大清早,何方与范兵兵就坐上了早班飞机飞去了京城。

  这电影何方不用看就知道质量怎么样,反正无论是影评人还是观众的意见都很大。

  陈凯歌的电影编剧千万不能是他自己,要不然这事就麻烦了。

  看看他的成名电影编剧都是谁:

  《黄土地》是改编自柯蓝的小说《深谷回声》,编剧是张子良、柯蓝,所以《黄土地》获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在全球A类电影的排名比上海电影节高多了。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和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欧洲四大国际电影节,这不是民间排名,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排名,真正的官方排名。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三大电影加圣塞巴斯蒂安才是真正的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四大国际大电影节。

  反正,不管谁是第四大电影节,洛迦诺绝对的是仅次三大电影节之下的。

  《孩子王》也是陈凯歌的大电影作品之一,影响力也不低。原著是阿城,就是那个《棋王》、《芙蓉镇》《刺客聂隐娘》的阿城。

  虽说《孩子王》陈凯歌也是编剧,但是原著是阿城的,编剧之一有万之,这个万之就不多作介绍,70年代的时候就是中戏的老师了。

  《边走边唱》这是陈凯歌的另一部作品,改编自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陈凯歌自己编剧,加上欧洲的投资,结果啥都没捞着。

  因为这部电影拍的很晦涩,很沉闷,剪辑很乱,在虚实之间乱了节奏。可能是为了新浪潮而新浪潮吧,单纯的为了迎合国际口味,电影拍的不仅让人看的有点乱还让人看不到希望的那种。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颠峰之作了吧?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次的编剧不是陈凯歌,是李碧华与芦苇,结果不言而喻。

  《风月》这部电影陈凯歌又手痒了,亲自改编,结果戛纳是入围了但没拿奖,之后在金马拿了个最佳男女演员与最佳摄影,但是什么剧本与导演还有最佳影片都没给,说明剧情如何了。

  到了陈凯歌之后的电影,也就《荆轲刺秦王》以及《和你在一起》、《搜索》这三部电影能让人觉得还是个大导演的电影。

  不是要故意数落陈凯哥,主要是这个陈大师有时候太浪,放开表达就收不住。当然,人家已经荣誉加身了,浪一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艺术在于探索,如果把这种探索的行为都否定了,谁还有勇气探索?’,不记得这话是谁说的了,反正伱不能说这话不对,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是有点费钱以及费观众的信心了。

  扯远了。

  何方没资格没点评一代大师,人家再怎么受人诟病,但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也是风头无两的人物。

  年纪大了,他想放浪一下、探索一下,怎么了?

  “何导,你好,你好,感谢过来捧场啊。”何方没想到的是来机场接他们的是陈红,啧,这人家已经够给面了。

  “哎哟,陈老师,您怎么来了?你们这是太抬举小子我了,我没这么大的面啊。”何方是真的受庞若惊,他觉得真没必要这样。

  “哈哈,这有什么受庞若惊的,老陈常说,年轻一辈有你出现,可以帮他分担很多的压力。而且,他觉得你可以继续他们老一代电影人的梦想。所以,他特意反复叮嘱我让我亲自来。”

  “啊?陈导这是……唉,对陈导他们这一辈的电影由衷的感到敬佩,他们的气量不是我现在能理解的,感谢,感谢了。”

  ……

  之后的事情不消多说,到了首映现场陈凯歌与上影老总任仲伦任总、星美的覃宏覃总一起过来与何方聊了一会。

  何方是真的没啥感觉,但在事实上他现在的地位已经生变化,那就是无论去到哪个场合他都是重要的人物了。可能是他拿奖了,而且去电影学院去完成了拿奖之后的理念宣扬了,所以称得上是有理(理念)有奖的新一代旗帜导演了吧。

  其他的新生代导演里面没有这样的人啊,谁既有奖又有理(理念)出世?

  这放在以前,那就是有人拿奖后连续的开自己的电影座谈会,何方只是把座谈会改成了电影学院的讲座而已。

  何方他自己都没想到,他就是去电影学院搞了一次讲座就代表他在传播他的理念了?这就是有理论支撑自己创作的导演了?这不是大师开始的模板嘛。

  如果没有别的优秀电影人的理念跟何方出来打擂台,那就是他的在电影学院的讲座将会影响中国一代电影人了,可见他在电影学院的讲座是有时代的意义?

  所以,各方的重视都理所应当。

  范兵兵跟着《赵氏孤儿》剧组一起去忙了,何方一个人代表了《环太平洋》剧组,也代表了他本人。

  当然,也有许多的明星过来跟何方打招呼的,谁不想在他这留点印象,然后有机会合作一把呢?

  谁能拒绝一个金棕榈获得者加上级连续三部电影票房成功,还在拍第一部中国大型科幻电影的导演的合作诱惑?

  陈凯歌电影的首映礼嘛,不来个半个华语圈的明星那怎么行?

  所以何方遇到了很多见过几面的老熟人们,何方与他们聊的很客套,点到为止。

  有人想留电话的,想谈合作的,想约吃饭的,何方最多留个电话,其它的什么谈合作约吃饭的统统都推到等拍完《环太平洋》之后找时间。

  等闹腾的差不多了,《赵氏孤儿》的首映也开始了。

  呀,又是文艺表演……

  何方无意于批判这种形式好不好,只是他怀着一腔热情来看电影,结果先要看文艺表演,这就像你去加油站加油得要先看过‘梦巴黎’的表演,说实在的这表演确实也不差。但是……明明来加油的,为什么要看表演?

  或许也是宣传的重要一部分吧,说不定大部分的观众喜欢看呢?

  当然除了文艺表演中间还穿插了剧组主创上台的拍摄分享,整个时间持续了一小时零十分钟。

  之后电影正式开始,124分钟的电影,怎么说呢?

  何方在组织语言怎么夸赞,人家这么热情,这么给面,你不夸一下怎么行?

  只是,怎么夸呢?

  这不,在电影结束之后,主持人就向嘉宾发问了,第一个问到就是他何方。

  这,让他如何说?

  不过,何方还是礼貌的站了起来,微笑着看向镜头。

  “《赵氏孤儿》在普通人眼中它是一个历史故事,《左传》、《史记》的记叙,加上元朝杂剧的《冤报冤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换成是我,我是不会拍的。”

  “因为这给大家的历史印记太深,一说到《赵氏孤儿》大家就觉得要不要遵循原故事?要不要尊重历史?”

  “这会严重的绑架了编剧及导演的手脚,让他们的发挥空间受限。但是……”

  何方必须得用转折来夸奖了。

  “陈凯歌导演却处理的很巧妙,除了片头之外,我基本上对电影中故事发生的时代感到模糊,我认为这是陈导故意为之的,就是要让观众脱离历史记叙及历史杂剧来看电影版的《赵氏孤儿》,我觉得这个很高明。”

  “另外,电影在托孤、受孤与复仇环节当中有所取舍,陈导着重对复仇展开了宏大的叙事,为什么对复仇的部分这么着重?我看到了程婴对忠义的付出,对承诺的遵守。”

  “我看到的是电影中程婴这么一个小人物的心理变化,一种传统‘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的‘利己主义’对比,或许我们该思考一下,我们现在看似得到了物质,是否失去了什么。”

  “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已经腐化了,觉得‘仁义礼智信’是落后,是糟粕。而现在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才是潮流。但是自私自利这种东西,不用学习,不用修心养身,是人天生就会,反而‘仁义礼智信’才是一种需要修练的东西。”

  “但是,现在的人把我们中华文明中努力摆脱的愚昧落后变成了现在追求的潮流,这是一种进步还是落后?看到电影中程婴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是否能带给我们反思?”

  “这是我从电影中看到的一些感悟,可能不一定正确,还请大家包涵我的见解。如果再多看两遍,我估计会看到陈凯歌导演更多的表达,谢谢。”

  何方把话一说完,然后看了一眼陈凯歌,发现他激动的眼里充满了光。

  何方心里一咯噔,没说错话吧?

  “谢谢,谢谢何方导演的点评,何方导演的解读让我再次看到了这个年轻的戛纳金棕榈导演的看片理解,他能站在高处拎住主题,从而在其中看到思想。佩服,再次感谢何方导演。”

  何方苦笑着摊了下手,这夸赞的话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

  之后再半个小时之后,首映礼终于结束,这个时候时间都到了晚上11点半了,何方他们买的是12点40的机票,得赶紧去机场。

  于是,他找到了陈凯歌。

  “陈导,那个非常抱歉,我得马上走了,要赶飞机。《赵氏孤儿》拍的真的很棒,等我把电影拍完,一定还要好好的好几遍学习学习。”

首节 上一节 86/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悠闲人生:我有万亩草原

下一篇:港片:穿越洪兴,你让我做善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