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文娱:从西游记开始

文娱:从西游记开始 第84节

只不过这个想法暂时只能放一放,毕竟这年头不能随便发钱,还是等剧组开机之后,多给小黄老师做点补助吧。

黄钟则谦虚道:“总算没有辜负杨导的信任。”

二人不由得对视一笑,信任都是彼此的,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对了,小黄,前天有人给我打电话,是一家音像出版社,要发行西游记歌曲。”杨导又忽然说起一件事。

“那杨导您的意思是……”黄钟也是一愣,下手挺快的嘛。

看来改开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某一部分人的嗅觉,已经变得灵敏起来。

小老太太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小黄老师,这些歌曲都是你创作的,跟我们剧组无关,等下我把对方的联系方式给伱。”

一股浓浓的暖意,涌上黄钟心头。

出版社要出西游记歌曲的磁带,当然要支付给剧组一笔钱,多了不好说,几千块还是有的。

而杨导,显然是准备把这笔钱让给黄钟。

当然了,这也是黄老师有先见之明,当初跟杨导商谈的时候,就强调了版权的归属问题。

“杨导,是这样,我上学的国音,要成立一家文化公司,准备出版磁带,已经和我商量好了。”

黄钟也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没直接说公司是自己的。

小老太太点了点头:“你照顾自己的母校,也是应该的,不过我听说现在出磁带挺赚钱的,咱们的西游记又这么火热。”

言下之意,叫黄钟别吃亏,该拿的钱就拿,这也是杨导对黄钟的照顾。

一旁的小李子也朝黄钟挤眉弄眼,黄钟跟杨导聊了一会,便被小李子拉到一旁:

“黄老师,咱们得趁热打铁,早点把西游歌曲的磁带弄出来啊。”

在黄钟的熏陶下,小李子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商业头脑,自然能瞧出来这其中的商机。

“公司的手续还差到哪?”黄钟心里也急啊,机关办事效率必须提升。

“主要是部里,我这一天跑一趟,不管用呀。”小李子使劲抓抓头发,再这么下去,他都有秃顶的迹象。

“那我还是和先生打个招呼吧。”黄钟眉头一挑,本来是不想麻烦自己的先生。

现在看来,还得请先生出马,不然的话,人家那些大衙门头,根本不搭理他们这些小喽啰。

李成儒这才稍稍安心:“我跟杨导那边都申请离组,杨导都答应了。”

本来小李子是剧组的班底成员,如今他准备一门心思用在公司上,所以就忍痛离组。

黄钟微微点头,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他也不准备跟着掺和,负责掌控大方向就好,其他的都交给李成儒。

哥俩正研究着呢,就看到阮若琳主任陪着几个人进来。

那几个人再和杨导握手之后,其中一个中年人便乐呵呵地说道:“杨导,你们的西游记真好看,里面的歌曲也好听,不如交给我们出版社发行怎么样?”

“哈哈,杨导放心,老宋他们是国字号的音像出版社,正好剧组经费紧张,多少也能缓解一些。”

电视台的刘副台长,在旁边帮衬着,这位刘副台长,是最近调任的。

杨导瞥了黄钟一眼,于是又把刚才的说辞讲了一遍。

刘副台长则皱起眉头:“乱弹琴,电视剧的版权都是咱们电视台的,自然也就包括衍生出来的歌曲,怎么能归个人所有?”

第八十五章 京城文化成立了

第86章 京城文化成立了

西游记火了,西游记的歌曲也跟着火了。

走在大街上,都能听人哼哼两句“敢问路在何方”。

片尾曲还好些,每集结束都能听一遍,可是里面的插曲就叫人比较闹心。

像是大闹天宫时候的大圣歌,真带劲,再想听,却根本听不到。

还有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那首五百年桑田沧海,真是闻者落泪,可惜也听不到。

最叫大伙心痒的,就是女儿国那一集的两首插曲,那叫一个美呀,还是听不到。

这个时代,又没有回放啥的,渠道更是有限,要不然的话,磁带也不会卖那么畅销。

在这种情况下,有音像出版社打西游记歌曲的主意,再正常不过。

这位宋主编,今天来找杨导,就是专程为了此事,还拉上了自己的老同学刘副台长。

刘副台长是春节后上任的,有些事情不大清楚,所以一听杨导的解释,立刻就抖起官威。

他再凡多了解一下眼前这个小老太太的脾气,都不会这么干。

杨导脸上的笑容立刻一敛:“刘副台长,您可能不大了解情况吧,剧组的事,由我负责,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

刚才还笑眯眯的小老太太,说话是真噎人,把刘副台长噎得咯喽咯喽的:“你,你……”

阮主任一瞧,连忙在旁边打圆场:“老刘,情况是这样,西游记的音乐,是由黄钟老师负责,当初黄老师进组的时候就谈好了,这些歌曲的版权都归创作者。”

看到黄钟要往前凑,阮主任给他使了个眼色,叫他先别掺和。

这件事,阮主任和杨导就能帮忙搞定。

刘副台长总算是找了个台阶下,他一脸不悦地摇摇头:“事情不能这么看,要是电视台不放西游记,谁听他那几首破歌?”

破歌?

黄老师忍不住上前朗声说道:“刘副台长,我是西游记的音乐人黄钟,请你尊重我的创作成果,明明是观众喜爱的歌曲,怎么到了您嘴里,就给出破歌的评价?”

刘副台长皱皱眉,心里愈发不痛快:这什么剧组,又不是拍战争片的,怎么一个个都跟吃了枪药似的?

他并不知道,杨导是有名的硬骨头。

没搞清楚状况的刘副台长冷哼一声,伸手向黄钟一指:“伱这个小同志,工作上稍微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学会翘尾巴,看来我们电视台还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嘛,对于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同志,要坚决予以清退!”

阮主任轻咳一声:“老刘,小黄老师不属于咱们电视台的人,是临时借调到剧组工作的。”

这下子,刘副台长是彻底下不来台了,干脆一甩袖子,扔下一句“乱弹琴”,然后拂袖而去。

他是实在没脸继续待在这里,感觉这些人合伙演他这个新来的呢。

“不知所谓。”

杨导也不满地嘟囔一声,她最烦和这样耍官腔的人打交道,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杨导,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黄钟连忙劝慰,因为自己的事惹得小老太太不痛快,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小老太太摆摆手,然后继续领着人拆信,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刘副台长被驳了面子,愤然而去,剩下的宋主编也打了个哈哈,撤了。

本来宋主编还以为,有老同学在电视台,这事肯定没跑。

结果一看,还不如自己来谈呢。

那位小黄老师的名头,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年前在报纸上还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论战,战斗力很强悍。

嗨,这事弄的,里外不是人。

等他骑自行车回到出版社,就接到老同学刘副台长的电话:“老宋,回头我叫人把那几首歌曲的样带都送过去,你们该出版就出版。”

“这能行吗?”宋主编知道,他这位老同学是非要转过这个面子。

电话那头传来刘副台长气呼呼的声音:“出了事我负责,不信还能反了天呢!”

宋主编口头上哼哼哈哈答应下来,可是,想想那个小黄老师的战斗力,最关键的是,还有身后站台的那些人,宋主编觉得还是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版社是公家的,多出一本磁带和少出一本,能有多大关系?

黄钟从电视台回来,也意识到这件事的紧迫性,于是晚上就去了先生家一趟。

跟蒋先生,他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一切都照实说。

先生的兴致不错,一首夕阳红,很受老年群体的欢迎。

她也不是为了名利什么的,就是觉得这首歌实在太适合老年人了。

至于黄钟要办公司,先生也不反对,年轻人嘛,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所以在随后的几天,小李子再去跑手续的时候,发现忽然变得顺畅起来。

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公司的所有手续,就全都办利索。

“黄老师,成了,哈哈哈!”李成儒冲进黄钟家的小院,把一沓子材料拍在桌子上,然后哈哈大笑。

这么多天,磨破嘴儿跑断腿儿,我容易吗我?

屋子里好几个人,张薇和吴静以及胡银寅都在,听了小李子的话之后,也都跟着拍起巴掌。

“李伯伯辛苦啦,奖励你个大苹果!”

黄丁丁笑眯眯地往他手里塞了一个苹果,搞得小李子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似的,还是大班儿的。

黄钟也面带笑容,先拿起一张营业执照,仔细端详:

公司名称一栏,写着“京城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这几个大字,看着赏心悦目。

关于公司的名字,大伙也讨论过。

最初阿毛他们提议叫“小院文化公司”,不过后来大伙觉得还是不够威风。

好在这会儿的公司还比较少,名头随便取,于是就用了京城这个名字。

毕竟黄老师所图不小,以后公司还要向国外推广呢,而京城的名号,往往也能代表这个国家。

既然是股份公司,目前的股东,就是黄钟和李成儒两个。

小李子占股百分之十,黄钟占股百分之八十,剩下的股份,以后当做对员工的奖励。

注册资金也不少,十万块。

基本把黄钟和小李子两个人手头的钱都划拉到一起,才凑够这十万块现金。

放在这年头,真不少了。

不过要是出版磁带的话,这点钱就有些捉襟见肘。

小李子都已经和磁带生产厂家联系好了,首批先录制五万盒,定金就交了十万块,直接把公司的资金掏空。

就这,人家厂子还是看在国音的面子上,觉得这么大个音乐学院不会赖账,不然的话,能给他们生产两万盒就算不错了。

挂靠这种事,当然也不是白拿挂靠费的,名头就是金字招牌。

首节 上一节 84/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骑士:称号代打?开局天道甲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