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第587节

  当宇宙中的电磁波照射到“星网”的卫星上时,会因为卫星反射而导致该电磁波无法到达地球表面。

  而且“星网”项目计划中的卫星自身也会发光,将会干扰地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就好比前一阵子“蓝箭-5A型”重载火箭发射的“一箭多星”释放出来的卫星,像是星光一样散布在太空中。

  只是一百多颗卫星还好,天文学家们表示还可以通过转移观测地点,或者等到卫星离开观测位置后再进行观测。

  但如果按照“星网”项目计划中的5万颗卫星全部发射,到时候观测将躲无可躲,就连哈勃空间望远镜也同样会受到影响,那只能将观测设备放在月球上才能正常观测,而这会大幅增加天文学研究成本。

  因此,天文学家对于“星网”项目是极力反对,尤其是欧美那边的天文学家。

  不过这种反对声音显然无法阻止九天星网推进“星网”项目计划,方鸿也没有答理,国内的天文学家们现在也没吭声,因为以后有巡天空间望远镜可以用。

  不同于在近地轨道运行的哈勃望远镜,巡天空间望远镜是要送到地球背光面的拉格朗日点上,这个空间位置距离地球长达150万公里的超远距离,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天文观测,就算有影响也是极小极小的一片天区。

  根据宇宙学基本原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处处均匀且各向同性,宇宙没有绝对的中心,或者处处都是中心。

  说人话翻译一下就是哪哪都一样。

  既如此,有影响的那极小部分的天区,不去那观测就完事了。

  国内的地面天文观测设备相对不多,而且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还是群星资本掏钱资助的,东西折腾出来了群星资本也不会用,这也不是群星资本该干的事儿,搞出来了到时候还不是给你们这些搞天文的拿去玩儿,所以国内天文学界自然不好说啥。

  反正以后有巡天望远镜可以用,自然是高高挂起。

  国外的天文学家们可就就有点炸毛急得跳脚了,因为确实会影响到很多地面天文观测设备,想用巡天望远镜还要排队申请,就不得不看你的脸色。

  毕竟,客观上影响到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所以现在也是喷的厉害。

  ……

  又过了三天,另一个针对“星网”的声音,给的压力就比天文学界大了不少。

  不列颠带英的《简氏防务周刊》最新的文章,其标题就是:“星网”的出现对世界各国带来国防安全隐患!

  这篇文章起首先定义了“海陆空天网”的战略构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疆域在不断改变,最早的疆域是大陆,即领土;航海技术发展,使得国家的疆域进一步扩展到“领海”;航空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展到“领空”;到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扩展到了“太空”;网络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展到了虚拟世界,也被称之为“第五空间”。

  不过这篇文章显然偷换了概念,“太空”可不是某个国家的疆域领空,卫星是必须要环绕地球运行,那就必须要穿越各国的所处的外层空间。

  否则,大家都不要搞卫星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太空只能是全人类共有,何况在1967年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就已经规定太空不属于领空,由全人类共同利用开发。

  《简氏防务周刊》说了一大通都是为后面做的铺垫,之后的文章内容便表示,“星网”建立一个覆盖全球性的网络,将增加各国的网络攻击和信息安全风险,大规模的卫星网络会被恶意利用,给各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军事通信和国家机密信息造成威胁。

  而且“星网”项目的卫星数量庞大,将会在太空中形成大量的卫星群和太空垃圾。这些卫星和太空垃圾存在对人类的太空活动和卫星通信会造成干扰和冲突。

  除此之外,文章还进一步表示,“星网”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竞争,尤其是在军事领域。

  ……

  “最近这段时间,‘星网’项目遭受了一连串的外部压力,不知道……”田嘉奕说起了这个事情,方鸿当即打断她的话云淡风轻地说:“这个不用过多担心,‘星网’落地之前就已经预判到了这些结果,上边也是知道的,各方面的潜在问题咱们报告也说的很清楚,就算外部施加过来的压力,有上边的大佬们会顶回去。”

  田嘉奕:“那好吧……”

  方鸿笑着说道:“欧美人急眼了,说明这事儿做对了。九天星网只管做好两件事情就行,一个是外部泼来的脏水统统否认三连甩干净,另一个就是切实顺利推进‘星网’项目。”

  反正这个事情,九天星网的回应就是:服务全人类、造福全世界。

  总之,立意要高大上,立足于伟光正。

  方鸿早就已经把“星网”的事情明明白白的写了报告,从客观上来讲这个事情从多个层面来看都是大有裨益。

  天上的“星网”和华wei的地面5G基站并不冲突,而且市场足够庞大,能够容得下两种模式并存,必要时还能相辅相成。

  既如此,小孩子才会选择,大人自然是全都要。

  首先是在陆地上的应用,陆地上的网络将会更加普及和便捷,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上网、交流,获取所需的信息。

  此外,便是陆地上的大规模数据收集和共享将成为可能,这对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将起到重要作用。

  然后是海洋方面的应用,还要是地球上面积最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目前海洋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依然比较困难。通过陆海空天网成体系建立,海洋信息的获取和传输会更加便捷,海洋科研、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灾害预警等方面都将受益。

  再者是空中方面的应用,航空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航班管理和安全控制,避免空中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还有空中网络也能成为人们移动办公、娱乐和通信的重要手段,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最后是太空方面的应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太空已经不再是人类无法触及的领域,“星网”可以更加方便导航和通信,包括对太空资源的利用,大幅提升太空探索能力等等。

  除此之外“星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军民两用可以无缝衔接,比如说空中应用,放在民用领域可以优化航空业,可以为移动办公、娱乐和通信提供更多便利与选择,但切换到了军用领域,就可以为无人机提供精确导航、制控部署、定点打击等等。

  由此可见诸多客观属性摆着的,“星网”不是说你反对就不搞,万一我不搞,你偷偷地搞了呢?

  不说别的,光是这有限的空间轨道资源,先占位原则之下,那也得去把坑位占了再说。

  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

第1082章 【埃隆·马斯克的游说】

  时间来到10月份。

  北美当地时间,10月6日周二下午。

  埃隆·马斯克现身纽约市,此时他在一个大厅里面对着几个身居幕后的北美真正的话事人大佬,埃隆·马斯克面对这些财团大佬们严肃地说道:“诸位,我必须要告诉你们,而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太空圈地’竞赛已经打响,大洋彼岸的脚步已经快我们太多,我们原本可以遥遥领先……”

  说着说着埃隆·马斯克就翻出了去年推动的仅持续了几个月就破产的worldVu项目,字里行间都是抱怨、痛斥和惋惜,这事儿他确实憋了一肚子火,要不是有人从中阻挠,说不定这会儿已经有上千颗卫星送了上去。

  这次随着大中华区那边推出“星网”项目,埃隆·马斯克也是抓住这个机会猛猛地输出。

  有一位两手托扶着一根精致拐杖而坐的财团大佬扭头瞥了眼他旁边的男子,此人的年纪在45岁左右,叫格雷西亚斯,他忽然看向埃隆·马斯克道:“太空圈地?你是说轨道资源?但据我所知,地球的卫星轨道资源在理论上是趋近于无限,围绕地球不断扩大半径,在不同平面上可以画出无数个同心圆。”

  埃隆·马斯克当即说:“对,没错。但很遗憾,实际上很多轨道资源几乎没有使用价值,或者成本过于高昂且对技术要求更高,优势位置的轨道天然具有稀缺性。从传统角度而言,价值最大的高轨卫星,就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们距离地面超过2.2万英里,轨道倾角为0度,即位于地球赤道上空。”

  “这一类卫星运行的方向、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从地面视角看,卫星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高轨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最为稀缺的,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只能容纳几百颗卫星。”

  格雷西亚斯问道:“低轨道能够容纳多少卫星?”

  闻言,埃隆·马斯克低头沉思片刻才回答:“这很难给出准确的数字,但可以做个假设,例如高速上行驶的汽车,汽车都是动态的,我们只能根据这条高速公路有多长,安全车距留多少,以此推算出大概的极限值。粗略估计1240英里(2000千米)以内的低轨道高度上,有效轨道大概能够容纳10万至11万颗卫星区间。”

  “当然,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拥挤的状态,如果真的有这么多卫星发射到低轨道上,可能会经常出现碰撞,一旦碰撞,也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即卫星碰撞、产生碎片、引发下一次碰撞、产生更多的碎片,这就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事故。”

  说到这里,埃隆·马斯克环视在场的一众未出声的财团大佬们:“群星资本早已经开始布局,前些年他们就已经投资了不少太空轨道垃圾清理研究的项目课题,他们显然已经预演到了这样的结果,并且针对性的实施,到时候轨道清理又是一笔大生意,他们又走在了前头。”

  “诸位,我来告诉你们方鸿他到底想干什么。明面上‘星网’项目公司披露的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过是冰山一角,在这之下他更大的意图是要在太空大规模圈地,而那些稀缺轨道资源就是要圈的地。”

  “通过‘星网’来发射数万颗庞大规模的卫星占据稀缺轨道资源,而这些卫星在寿命结束时会自主进入大气层焚毁,但在其进入大气焚毁之前,九天星网必定会发射新的卫星来补网,不可能让出已占据的轨道资源。”

  埃隆·马斯克带着紧迫性的严肃表情滔滔不绝道:“ITU(国际电联)规则是规定了轨道资源先占位原则,后来者发射的卫星要避开已经有卫星的轨道,不能对先发者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星网’要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部署至少5万颗低轨道卫星,将来甚至更多。”

  “如今他们的‘蓝箭-5A型’重载火箭一次就能送上一百多颗卫星上去,外加方鸿对太空扩张表现出的强烈愿景和野心,就算一年之内部署上万颗卫星我也毫不意外。”

  埃隆·马斯克一脸肃然地环视众人说道:“届时,其他人发射卫星可以选择的空间轨道资源将会变得越来越狭小,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就被‘星网’吞噬殆尽。”

  “这些造价只有几十万美元一颗的廉价卫星占据近地轨道稀缺资源,以后九天星网就可以买卖这些轨道资源,别人再想发射卫星就得找九天星网购买或租赁其所占据的轨道资源,就不得不额外花费数千万美元一次性购买,或限期租赁他的轨道资源,如果是我,肯定选择租赁,我相信他也会这么干。”

  说到这里,埃隆·马斯克语速放缓的同时语调加强:“诸位,今后人类在太空领域的活动只会越来越频繁,而有限的稀缺轨道资源将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一条稀缺轨道资源按照2000万美元的估值,仅稀缺轨道资源的价值保守估算就不会低于2万亿美元的超大规模市场。”

  当听到埃隆·马斯克说出2万亿美元这个惊人的数字之后,在场的几位财团大佬有点坐不住了,淡定的表情总算是为之动容。

  就算埃隆·马斯克带了夸张成份在描述,就算是在画大饼,但这个饼的逻辑没有什么问题和漏洞。

  因为有一条人类文明的发展主线是无比明确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向着星辰大海,今后太空领域的发展会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大到国家或是小到公司,对卫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火箭回收再利用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后,增量市场空间正在逐步打开。

  那么未来,有限的稀缺轨道资源就是抢手货,没有轨道资源你的卫星就没法上天。

  这时,埃隆·马斯克又说道:“总而言之,谁拥有稀缺轨道资源、谁掌握了更多的稀缺轨道资源,就只能去找他购买或租赁轨道资源来发射自己的卫星,这不是“太空圈地”是什么?”

  “方鸿又一次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而我们到现在还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他圈到了一条轨道资源就是稳赚,其所支付的成本不过是几十万美元一颗卫星。”

  “即便如此这颗卫星还会成为‘星网’的一部分,为他带来一张覆盖全球范围的卫星电信网,一张脱离因特网之外的网,只要这个平台的用户规模突破临界值,这张网就能盈亏平衡甚至盈利,而轨道资源的变现都是纯利。”

  此时此刻的埃隆·马斯克,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表达两个意思:这个事儿有着天大的利益干系在里面,这个事儿别人已经先行一步在干了,咱们要是再不跟进,都不是黄花菜凉了的问题,而是臭了。

  末了,在场的一位来自先锋领航集团的人当即说道:“马斯克先生,我支持你的‘星链’计划,说吧,你需要多少资金,先锋领航可以领投一轮融资。”

  埃隆·马斯克内心大振,但表情管理的很好,他如是道:“不只是星链,更重要的是SpaceX在当下急需更多的融资支持。”

  ……

第1083章 【巨头会倒下的不为人知潜在周期循环】

  埃隆·马斯克总算是打动了北美那些真正话事的幕后大佬们支持他的星链计划、支持他的SpaceX公司,拿到融资资金反而是次要的。

  比这更重要的地方是说服了这些大佬们,只有他们认可了才会在内部做出利益调整,才会让因特网真正让道,他埃隆马斯克的星链才有崛起的土壤。

  同样的道理,微软、苹果这些科技巨头能够崛起,除了它们本身实力过硬、加上气运在身和时代风口的加持之外,还有另一个藏在水下的重要因素,便是IBM这些老牌巨头给这些新秀让道。

  包括谷歌、亚马逊这些巨头的崛起也都是一样的逻辑,也是有老牌巨头的让道,就如同新陈代谢一样,而惟一不变的就是这些或倒下的老牌巨头、或起来的新兴巨子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一直都是同一拨人。

  这是北美内部的一大底层逻辑运行规律,老牌巨头为什么会倒下?除了跟不上时代被抛弃的因素之外,另一个同样极为重要的因素便是背后的既得利益财团们要完成最终的收割。

  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窗口,把老牌巨头的股价推到顶峰,然后大财团完成撤退,既然撤退了自然不能容忍它继续占着坑位,所以大财团们会找一个能够支棱的起来的替代者,物色好了就埋伏进去,并将它扶起来,待到若干年以后接盘的人出现,然后撤离。

  这是一种超长周期的循环替代,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这种循环的顺利,还会迫使老牌巨头让道,把一些机会让给新扶持的替代者。

  真以为那些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老牌巨头明明好好地突然就变得是鼠目寸光、反应迟钝,然后被一个小卡拉米踩着上位呢?

  当然不排除有天降猛男、气运加持的逆天存在不愿被那些幕后大佬掌控并且还能在围猎中崛起。

  这样的猛人当然有,但永远是极少数个例,这样的猛人一二十年也难出现一个。

  一两个巨头突然变得鼠目寸光、反应迟钝尚且说的过去,但一大票老牌巨头都突然这样并且还颇有周期规律地倒下就很诡异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些居于幕后大佬们利益洗牌再调整,有些巨头被放弃了的就必须要它倒下,它不想也拗不过,因为要给替代者让道,有些机会就得让给替代者。

  谷歌、亚马逊、微软的崛起不外如是,而倒下的巨头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诺基亚了。

  去年的2014年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轰动世界,也引发无数人感叹时代的无情,但诺基亚前掌门人在记者发布会上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这句话也等同于宣告一代手机巨头的没落成为既定事实。

  大多数人都在感慨却没有去细究一个问题:什么都没有做错怎么就输了呢?

  智能手机时代从2007年拉开序幕,到2010年开启井喷,到2014年被微软收购手机业务,时间跨度有七个个年头的窗口,再怎么说诺基亚也至少有三年的时间来调整。

  就算反应再迟钝,便是一头猪掌舵,也不至于落得这样的地步,更何况一代巨头积累那么深厚的底蕴,就算做不了龙头老大,但做个第二、第三的重量级玩家也是不成问题的。

  但事实是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只能说明这里面还有别的隐情不为外人所知。

  那就是要给别人让道,有人已经接了大佬的盘,大佬撤了并且布局到了替代者身上,苹果刚刚好在那时候崛起,一看就是能够支棱的起来,你诺基亚还占着坑位不让路,我的替代者怎么更好、更快的起来?

  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式,而今埃隆·马斯克的“星链”也在上演同样的剧情,此前他搞的worldVu几个月内就被掐死了,再往前一点的铱星系统也没了,今年埃隆·马斯克又提出“星链”概念几乎全年下来没什么进展。

  因为那会儿北美的那些幕后话事大佬们觉得因特网的统治地位牢不可破,有这张网就足够了,你埃隆·马斯克搞另外一张网出来还得给你分一杯羹,自然不乐意。

  但是如今的形势陡然剧变,大洋彼岸那边有人搞了一张“星网”出来,未来极有可能动摇因特网的统治地位,而且搞“星网”的人是方鸿,根本就无法从“星网”分到利益。

首节 上一节 587/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都市到宇宙最强

下一篇:谁让他做游戏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