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好莱坞的香瓜人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130节

  珍珠港袭击之后,美国人民参军热情高涨。

  依阿华州的爱尔兰移民托马斯·苏利文和阿莱塔的5个儿子决定一起报名加入海军,表示要杀敌报国。

  五兄弟团结一心,就向海军部门请求,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在同一艘舰上服役。

  军队考虑到五兄弟同时入伍在美国是很罕见的,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在轻巡洋舰朱诺号上服役。

  之后朱诺号载著苏利文五兄弟和舰上八百多名官兵,参加了参加了瓜达卡纳尔岛战役等一系列战斗,表现的十分英勇。

  在1942年十一月,朱诺号遭遇日军潜艇偷袭,被鱼雷击中,舰上八百多名官兵全部战死,包括苏利文五兄弟。

  苏利文五兄弟同时战死震惊全美,时任总统罗斯福亲自写信给五兄弟的父母道歉,并在随后推动单独存活者政策,后来又颁布著名的苏利文法案。

  影片中提到这个事情,显然是想引起全美观众的共鸣。

  当初经历过战争的老人们,大部分肯定都很熟悉这个故事,到时候在宣传上也可以做出一番有力的宣传举动。

  《拯救大兵瑞恩》的观影群体,应该要扩展到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们那里去。

  接著回到现场,克里斯多福·李饰演的马歇尔上将语气低沉:“能联络上四弟詹姆斯吗?”

  “还没有,”副官回答道:“他空降在距离妞维15英里的内陆,深入敌占区。”

  另外一个将军接著说道:“根本不可能知道他降在哪里了,101空降师的人已经七零八落。

  诺曼第有很多空投误投的部队,即使瑞恩能够安全著陆,也不可能知道他在哪里。”

  将军不同意派出搜救部队,认为这么多人深入敌占区去救一个人的行动不值得。

  克里斯多福·李挥挥手,让将军停止说话,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出一本书,然后从里面抽成了一封信。

  这是一封林肯写给波士顿一个母亲的信件,这个母亲的五个儿子在南北内战中相继战死。

  信件的内容是真实的,林肯确实写过这份信件。不过原件收藏在波士顿历史博物馆,剧组手里这份是抄写的。

  念完信之后,乔治·马歇尔看手下的将军们若有所思,于是说道:“那孩子还活著,我们要找到他,然后带他远离战场。”

  这一段戏,放在残酷的诺曼第登陆战之后,同时也引出观众的思考。

  到底为了一个普通士兵,就派出一堆精锐士兵去营救,这样的交换值不值得?观众们各自都有立场,而汤姆·汉克斯同样有自己的见解。

  这场戏在洛杉矶拍摄,结束军事训练的主要演员们都前来观摩了。

  趁著片场休息的间隙,演员们都在讨论做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

  饰演迈克·霍瓦特中士的汤姆·塞兹摩尔说道:“我觉得不值得,战争中付出牺牲的不止瑞恩一家。

  同样有很多的儿子,父亲,丈夫,在惨烈的战争中付出了代价。

  与其让一个普通士兵回家,从而牺牲一队精锐士兵,不如让这队士兵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早日结束战争,大家都可以早点回家。”

  汤姆·汉克斯则有不同的见解,一如他饰演的角色约翰·米勒上尉一样。

  “霍瓦特中士,你说的很有道理。”

  剧组期间,为了培养默契,大家都互相称呼角色的名字和职务。

  汤姆·汉克斯继续说道:“抛开国家精神不谈,至少我们要看到影片为人们保留了希望。

  一个家庭至少要有个年轻的生命,去延续家族、国家的血脉。

  即便战争再残酷、国家再危难,但如果有了希望,至少还能给我们以活下去的勇气,给在战场上厮杀的士兵以慰藉,给在后方提供保障的女人们以安心。”

  “说得好,米勒上尉。”小吉伯特在后方听著演员们的讨论,听到汤姆·汉克斯的论述,忍不住鼓掌。

  “我也是谈谈自己的见解而已。”被小吉伯特夸赞,汤姆·汉克斯显得很不好意思。

  小吉伯特却说道:“我就说,这部影片找你来做主演是最合适不过的,你对影片想要表达的精神了解得很透彻。”

  范·迪塞尔这时候问小吉伯特:“导演,如果让你带著一队士兵去救一个普通大兵,你会答应吗?”

  “出于个人心理,我肯定是不希望去做这样的事情。”

  小吉伯特说完,看范·迪塞尔脸色一乐,又说道:“不过作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我想我应该会去执行,但结果可能不是很好。”

  “所以,导演你做不了约翰·米勒上尉,只有我能。”汤姆·汉克斯小小的开了一个玩笑。

  大家听到这句话,都乐了。

  在北美的拍摄日程结束后,趁著最后一点时间,小吉伯特把原型人物弗里茨·尼蓝给请过来,给演员们上上课,讲述自己的经历。

  相比电影里的一波三折,弗里茨·尼蓝回来的路途无疑要顺利得多。

  E连攻下卡伦坦湾后,上头得知弗里茨·尼蓝在第82空降师的哥哥鲍伯阵亡的消息。

  同时他在第4步兵师的另一位哥哥也阵亡于犹他州滩头,不久后三哥在同一周中于缅印边界被击落失踪报备。

  同一天中尼蓝夫人同时接到三封儿子阵亡的电报,弗里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儿子,陆军于是下令将他优先送回国。

  影片里最后的大战属于电影里虚构的桥段,现实中弗里茨·尼蓝回家很顺利,并没有他被营救这样一个故事。

  但如果影片按照真实的故事这样拍摄,就会少了很多的戏剧性,也少了可供观众思考的空间。

  所以在原本的故事上做一定的艺术化加工,是必然的。

  小吉伯特和史匹柏一样,同样是想把影片制作得看点十足,也不缺少思考带来的启发性,还有深厚的人文气息。

  结束几场短暂的戏份之后,《拯救大兵瑞恩》正式转场到英国去拍摄。

  因为最后大战的小镇和影片当中奥哈马海滩还在建设中,所以小吉伯特优先拍摄了中间的文戏。

  这部分文戏可以说相当的轻松,汤姆·汉克斯不愧是两届奥斯卡影帝,不只是自己表现出色,也成功带动了其他剧组成员。

  就连演技一般的范·迪塞尔,都贡献了非常不错的表演。

  文戏部分可以说轻松加愉快,但接下来对演员们来说,才是最难熬的开始。

  

第153章 表面朋友

  “杜尔,做好准备,我需要一个大全景的拍摄,营造出上千艘登陆艇冲上海岸的效果。小吉伯特大喊道。

  在部分文戏结束后,小吉伯特带著剧组投入到开场大战的拍摄当中去。

  在摄影手法,小吉伯特沿用前世《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摄手法。

  他和摄影组杜尔·兰多夫,约翰·施瓦兹曼商量,采用纪实拍摄的方式,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影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

  剧组在拍摄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节,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手提摄影机跟踪登陆的士兵们进行近距离拍摄。

  为了既忠实于整个故事,又真实反映故事所发生的那个年代,杜尔·兰多夫和约翰·施瓦兹曼将胶片底片进行特殊处理,淡化色彩,以达到小吉伯特的效果。

  影片中另一个特殊的摄影技术是使用90°定或者45°定的快门,来拍摄这场登陆场面,拍摄演员们不间断的移动和枪弹横飞的惊险画面。

  当然,小吉伯特也做了一定的革新,参考了几十年后的游戏《使命召唤:二战》,很多镜头采用了演员的第一视角来拍摄。

  如今数字摄影机还不能达到胶片的那种效果,并不适合上大银幕。所以让演员佩戴拍摄装备,以第一视角拍摄有些困难。

  不过摄影组和技术部门一起通力合作,开发了一套小型化的无线摄影系统。

  虽然还是有些笨重,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戏份相当困难,但简单的奔跑,或者用手拿东西等还是可以做的。

  剧组先拍摄了一场登陆艇冲锋的大全景戏份,十几艘冲锋艇营造出千军万马的感觉。

  不过在后期制作的时候,需要特效把其他冲锋艇给添加上去。

  因为影片的整体色调偏冷,而一般特效制作,影片的色调越暖越好,所以对工业光魔来说,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个镜头拍完之后,就是几个主演在登陆艇上的镜头。

  小吉伯特在岸上的监视器边上坐著,通过对讲机遥控指挥,拍摄任务则交给杜尔·兰多夫负责。

  “杜尔,通过约翰·米勒的手来拍摄,和上尉说,他的手应该会有抖动,然后会用喝水来掩饰,最后给到他的脸,镜头缓缓的向后退去。”

  对讲机那头,一番布置后,杜尔·兰多夫才回复道:“导演,收到……”

  等准备得差不多了,登陆艇又开始冲锋。

  特写镜头给到汤姆·汉克斯的手,他的手不断抖动,不得已拿水壶来掩饰一下。然后杜尔·兰多夫扛著摄影机往后退,其他演员开始入景,做出预设好的反应。

  这个镜头难度不大,试拍环节就完美的通过。

  不过接下来的拍摄,会稍微有些困难。在一条登陆艇上演戏,承受著海浪的冲击,汤姆·汉克斯有些难受想吐。

  不过他还是尽力忍住,完成了自己的表演。

  “别挡住跳板,三十秒后登陆,上帝与你们同在。”

  “左舷一列,右舷一列,快速前进,躲开那些弹坑……”

  在这个紧张时刻,为了维持登陆前那紧张的情绪,小吉伯特尽可能采用连贯的镜头来拍摄,凸显这股紧张感。

  镜头给每个角色的特写,细节都不错,脸上的惶恐和紧张感都能看到。

  下一条镜头,就来到小吉伯特设计的第一视角镜头,这个视角的拍摄主要由范·迪塞尔来完成,他体力好。

  用他的第一视角,看见挡板被打开的那一刻,登陆艇内的士兵成了活靶子,还没出登陆艇就被突突了不少。

  这个镜头代入感十足,那种该死的残酷的紧张感,血包崩裂的画面,让跟著一起看监视器的索菲亚紧张到不敢大声呼吸。

  这个镜头拍完,小吉伯特问索菲亚:“感觉这个镜头如何?”

  索菲亚竖起一个大拇指道:“小吉伯特,在镜头设计上,你确实是一流的。”

  “那意思是说,我在其他方面算不上一流?”

  索菲亚沉默良久,才说道:“可能是吧,但至少比我强,而且强很多。”

  能让心高气傲的索菲亚·科波拉说出比我强这句话,足可见她对小吉伯特所做的出色工作感到佩服。

  在《拯救大兵瑞恩》拍摄如火如荼的时候,北美那边,也做了一定的前期宣传工作。

  “汤姆·汉克斯首次和小吉伯特合作,汤姆称,他一直很喜欢小吉伯特的电影。”

  “小吉伯特说,汤姆·汉克斯是他最欣赏的演员,一直想和他合作,终于梦想成真了。”

  “据悉,小吉伯特新作是一部火爆刺激的二战战争大片,爆炸场面不会比《勇闯夺命岛》弱。”

  在宣传当中,小吉伯特和汤姆·汉克斯成了惺惺相惜,双向奔赴的合作典范。

  实际上差不多,但小吉伯特和汤姆·汉克斯的私交只是一般,双方局限在合作关系上。

  任何剧组在宣传上,都会宣传剧组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友好,大家亲如一家,合作无间。

首节 上一节 130/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