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412节

  咱们村子有三大姓四小姓,村干部中最重要的支书、大队长和会计,也就被三大姓各占其一。

  我们三个年龄差不多,以后应该还能有十几年的干头,在这段时间之内,估计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就算要争要抢,那肯定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们三个配合了这么多年,关系还算融洽。”

  知道大爷和另外两名干部没什么大的矛盾,岳文轩也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岳文轩看了看时间,说道:“趁着支书和会计还没来,我先把行李送回知青院。”

  “也好,你先和知青们打个照面,先把行李安置好。免得吃过饭之后黑灯瞎火的,你折腾行李,让别人有意见。”

  岳文轩带来的行李有点多,大哥文岭特意拉过来一辆板车,大家一起动手把行李放到板车上。

  岳文岭拉上车,说说笑笑的带着岳文轩和岳红缨向知青院走去。

  知青院是新盖的房子,地址选在了村南头,距离村里的房子有点远。

  岳文轩猜测,把地址选的这么远,肯定是村干部故意的。

  大规模的知青下乡,虽然刚刚开始,但知青下乡的政策却已经执行了很多年。

  执行了这么多年的政策,村干部和村民们对于前来插队的知青已经形成了固有认知,尽管无法反对这个政策的执行,但大家并不欢迎知青的到来。

  把知青院建的远一点,以后也能少点是非。

  几人很快就走进了知青院,知青院有一个土坯墙做的四面围墙,院子里是五间砖瓦房,住房条件已经算是很好了。

  知青们正在做饭,看到有人到来,闲着没事干的几个知青马上围拢了过来。

  那个看上去年龄最大的知青问道:“岳同志,这是又来新知青了?”

  岳文岭说道:“对,这是天京来的两位知青,今天下午刚到。”

  岳文轩很自然的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是天京来的知青,我叫岳文轩。”

  然后他又指着身边的妹妹说道:“这是我妹妹岳红缨。我们两个来的晚,以后有什么事,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那个年龄大的知青热情的说道:“两位岳同志,欢迎你们加入咱们大河村知青组这个大家庭。

  我叫陆文兵,我来的比较早,六五年就响应国家政策前来插队。

  因为我来的早,知道的事情多一点,大家信任我,就选我做了咱们知青组的组长。

  你们兄妹刚来大河村,可能不太习惯,如果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可以跟我说,我尽量为你们协调解决。”

  岳文轩和陆文兵握手,“那我就提前说一声谢谢了。”

  知道来了新的知青同伴,其他人也都暂停了手上的活计,都走了过来,陆文兵这个知青组长一一给二人做介绍。

  岳文轩已经从岳文岭那里了解过几位知青的基本情况,陆文兵做过介绍之后,他很快就一一对上了号。

  岳红缨就没有岳文轩这么好的脑子了,对她来说九个知青的数量太多了,一时之间根本就记不住这么多人的名字,只能记个大概。

  等众人做过介绍之后,岳文岭问道:“陆组长,你看他们两个的住宿怎么安排?”

  陆文兵道:“岳红缨同志如果没意见的话,那就和其她三位女知青住在同一个房间,就不单独给她安排住房了。”

  岳红缨当然不会要求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马上说道:

  “好啊,都听组长的,我这个人最喜欢热闹了,和大家住在一起,正合我意。”

  陆文兵继续对岳文轩说道:“咱们大河村的男知青比较多,在你来之前已经有了六个人,正好分了两个房间。

  来自京都的沙平昌、熊军两位同志和来自天京的左向群同志住在同一个房间,我和其他两位同志住另一个房间。

  你考虑一下想住哪个房间,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介意多你一个人。”

  岳文轩早就已经考虑好了这个问题,马上说道:

  “既然咱们大河村有我们天京的老乡,他要是不反对的话,那我就和他住一个房间吧。”

  左向群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他当然不会反对,热情的说道:

  “欢迎岳同志住进我们宿舍,以后我就不是宿舍里的少数派了,你愿意住进我们宿舍,我是求之不得。”

  安排好了住宿的房间,大家一起动手,帮助兄妹二人搬行李。

  岳文轩没有马上归置行李,只是把二人各自的行李分别放进了宿舍里。

第402章 馅儿饼砸头上,一步先步步先

  放好行李,岳文轩歉意的对宿舍里的几位知青说道:

  “我原籍就是大河村的,村里的大队长岳锦海是我大爷,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老家了,大娘特意做了一桌饭菜款待我和妹妹。

  所以,我还得回去吃饭,喝起酒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散局,要是回来的太晚,还得请大家体谅一下。”

  “文轩,原来你老家就是大河村的,还真是挺让人羡慕的,以后你在村里肯定好混。”

  天京老乡左向群心直口快,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来自京都的沙平昌和熊军,似乎对于岳文轩的这个身份并不关心,两人的表情都很平淡,既没有感到意外,更没有露出羡慕的表情。

  岳文轩出了宿舍,又和其他几位知青打了招呼,这才带着妹妹岳红缨离开了知青院。

  等岳文轩一行人回到家,村支书和会计都已经被喊了过来,两人正跟大爷聊天。

  岳锦海赶紧把岳文轩和岳红缨喊过来,给支书和会计做介绍。

  岳红缨是女孩子,打过招呼之后就离开了。

  见到岳锦海这个下乡插队的侄子后,王支书和李会计都有些意外。

  仅仅是来他们村插队的知青,他们两个就已经见到了九个,这些知青都来自城里,又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确实和他们村里的小伙子们不一样。

  但岳文轩的穿戴、长相,尤其是气质,明显比以前见到的那些知青还要出众,哪怕他们对岳文轩的了解不多,也知道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

  王支书忍不住夸赞道:“虽然我是第一次见到你,但只看一眼,我就知道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

  你爸是从咱们大河村出去的,你自然也就是咱们大河村的人,从此之后,咱们大河村多了一位你这样的好小伙儿,对于咱们村子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李会计也说道:“来咱们村插队的知青,要都是像你这样的棒小伙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一定抢着要,绝对不会嫌弃。”

  对于二人的夸奖,岳文轩自然不会当真,“村里的老少爷们不嫌弃,那是因为我本来就是咱们村儿的人,您两位这么夸奖我,也是因为我爸是岳锦江。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青,除了这个身份之外,其他都很平常,可不敢当两位大爷这么夸奖。”

  “你呀,就是太客气了。

  大老远的回来一趟,还想着给我们两个带礼物。咱们是一个村的乡亲,又是几辈儿的亲戚,真没必要这么客气。”

  岳文轩对于王支书的这句话不是很理解,扭头看向大爷岳锦海。

  岳锦海接话道:“还说你客气,分明是你这两个大爷太客气了。

  你给两位大爷各自准备的一身衣服,他们都很喜欢,就是觉得这份礼太重了一点,我好说歹说,他们两个才收下。”

  大爷这样一说,岳文轩也就明白了。

  他去知青院之前,大爷并没有跟他提起过要给这两位准备礼物,想来应该是有了什么突然的变故,大爷才临时有了这个想法。

  他马上配合的说道:“不过就是两身旧衣服,要是送给别人的话,我都拿不出手。

  也就是咱们几辈儿都是亲戚的自家人,知道两位大爷不会嫌弃,我才敢这么做。”

  同一个村子的村民,只要不是一个姓,无数年下来,难免会相互通婚,而且可能是上下几辈很多次。

  在农村里,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嘴上说着亲近,实际上只要不是最近这两代有通婚,亲戚的情份很疏远。

  岳家和王家、李家往上数几代,确实有过通婚,但早就是上几辈儿的事情了,亲戚的情分已经很淡薄。

  王支书拍了拍身子后面放着的一身衣服,“哪能嫌弃,这么新的衣服,顶多也就穿过一两次,跟新的没什么差别。

  我家那个大孙子,明年就要结婚了,正愁没有新衣服穿,你送的这身衣服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么好的衣服料子,在咱们这个县城都不一定能买到,也就是像你这样来自大城市的人才有气魄拿来送人。”

  “两位大爷喜欢就好。”

  岳锦海没能来得及和侄子沟通,耳听侄子应对的很得体,总算是放下心来。

  饭菜已经做好,开始陆续端上了桌。

  为了招待好岳文轩兄妹,老家这边本来就已经准备了猪肉炖粉条、红烧兔肉、大葱炒鸡蛋这三个硬菜。

  因为岳文轩带来的见面礼太过丰厚,大娘有点过意不去,又特意杀了一只鸡,临时添了一道红烧鸡块。

  这四道硬菜首先摆上了桌,再加上几道素菜,满满当当一大桌子,看上去特别丰盛。

  就连支书和会计看了之后,都有点惊讶。只看这一桌菜,他们就知道岳锦海对于这个侄子非常重视。

  这样的一桌饭菜,在农村里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平常招待客人,哪怕是贵客登门,有其中的一道硬菜,就不算是慢待了。

  如今老岳家竟然准备了四道硬菜,对于岳文轩的重视程度,已经可见一斑。

  岳文轩看了这一桌菜,也有点吃惊,但身边还有支书和会计在,他也就没有说什么。

  “今天的饭菜可真是太丰盛了,有好菜不能没有好酒,正好我还带回来几瓶好酒,我现在就去拿过来。”

  岳文轩带来的行李并没有全部拿回知青院,还剩下两个袋子没有拿走。

  老家这边最近的亲人当然是大爷和四叔,但本家还有其他的亲人在,虽然血缘关系略远了一点,但那些关系略近的,也还是要一一登门。

  血缘关系稍远一些的亲人们,不用给太过贵重的礼物,稍微带点东西登门,有那么个心意就行了。

  岳文轩打开其中一个袋子,假装从里面拿出四瓶酒来。

  实际上,这几瓶酒是他刚刚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原本他并没有准备这些。

  大爷刻意的以他的名义给支书和会计送了一身衣服,显然是有什么事情发生,而且定然是能给他争取的好处。

  大爷给他做了铺垫,他当然要想办法做得更好。

  他把这四瓶酒拿到桌子上,说道:

  “这几瓶酒,我原本打算留到过年的时候再喝,可既然两位大爷过来喝酒,我就不好藏私了。

  咱们今天把这几瓶酒都打开喝了,务必要喝个痛快。”

  王支书和李会计看向桌上的四瓶茅台酒,眼睛都直了。

  虽说他们二人是村里的干部,可生活条件也就比普通的社员略高一些。

  平常在家里都是不敢喝酒的,没这个条件,也就是村里招待下乡的干部,才能趁着机会过过酒瘾。

  招待干部用的白酒,档次低一点的就是最普通的散白酒,高档一点的白酒也就是本地的瓶装白酒。

首节 上一节 412/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