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416节

  但现在不行,就算我们来的早,也是去年腊月才入住的。

  咱们现在吃的咸菜条和大白菜都是老乡们匀出来的,数量自然多不到哪儿去,也就勉强够吃。

  现在距离新鲜蔬菜下来还有好几个月,只能节省点吃,就算是吃咸菜条也得精打细算,这是没办法的事。”肖海燕耐心解释道。

  “咱们每天吃的菜只有咸菜条和大白菜吗?大冬天别的菜没有,至少应该还有萝卜和土豆吧?”岳红缨继续问道。

  “这里是农村不是城市,老乡们种什么菜,咱们才能吃到什么菜。

  大河村不种土豆,所以咱们是吃不到土豆的。萝卜不好储存,所以种的萝卜也很少。

  乡亲们过冬的蔬菜就只有大白菜和咸菜条,其他都没有。

  我们这些来的早的都已经吃了两个月的大白菜和咸菜条了,都要把我吃吐了。

  可哪怕只有这两种菜,数量也不多,每天都得省着吃。”

  肖海燕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出身,但就算家庭条件一般,冬天至少还能吃到萝卜、土豆、腐乳等,偶尔还能吃上一回豆腐和粉条。

  如今吃了两个月的大白菜和咸菜,他觉得自己的胃已经有点承受不了了。

  岳红缨看了看饭盒盖上的这点咸菜条,数量实在是有点少,就连她这个饭量不算大的小女生都不够吃。

  “难怪咸菜条也要平分,就这么一点,肯定不够吃。咱们中午和晚上吃什么,有什么菜?”岳红缨刚来,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

  “咱们现在吃饭,每天是按照一斤粮食的定量做的计划。

  早饭是一个窝头和一碗玉米粥,配菜只有咸菜条;午饭是两个窝头,没有玉米粥也没有汤,只有白水,多数时候做的是炒白菜,偶尔是凉拌白菜心;晚饭是两碗玉米粥,没有窝头,配菜也是咸菜条。

  每星期改善一次生活,吃一回二合面馒头,炒白菜也会多放点油。”

  听了肖海燕的话,原本对插队后的生活抱有憧憬的岳红缨,心里顿时有了压力。

  最近这半年,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每周都能吃两次肉。就算以前条件困难的时候,吃饭上和普通家庭也没什么差别,吃的只能算是普通,并不是很差,至少比大河村的生活要强多了。

  一想到今后的日子,在新蔬菜下来之前,天天都要吃咸菜条和大白菜,本来就有点儿难以下咽的杂面窝头,吃到嘴里越发的苦涩。

  现在的天还是有点短,执行的是冬季工时,不用上早工,知青们听到村里的广播之后,七点钟开始出门上工。

  岳文轩兄妹也出了知青院,他俩没有直接去供销社,而是先来到了大爷家里。

  家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去上工,只有大爷专门留下来等他们两个。

  一见面,岳锦海就指着院里的一辆自行车说道:

  “这是大队部的自行车,今天没人去公社开会,我给你们两个借过来了。

  分配给你们的安置物品,还得过两天,安置办才能发下来。我和你们说一说都有些什么,你们买东西不要买重了。”

  岳锦海一番叮嘱之后,两人又进屋坐了会儿,这才骑上自行车前往供销社。

  大河村的公社所在地是云桥镇,距离大河村只有五六里地,并不算远。

  社员们日常买东西一般都来云桥镇,除非买一些紧俏东西才会去城里。

  日常生活中离不了的重要生活物品,安置办都有下发,所以两个人买的东西并不多。

  岳文轩早就提前做好了下乡准备,下乡后需要的东西,他都已经提前买好,基本上什么都不缺。

  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在他的空间里,他得来供销社看一看当地都有些什么,才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拿出来使用。

  在供销社里转了一圈,他用提前换好的本省通用的一些票证,买了一些牙膏、香皂、卫生纸等小东西。

  虽然是乡镇级的供销社,但柜台里的物品很齐全,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有。

  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等大件在这里买不到,需要买这些贵重物品,只能去县城的供销社。

  岳红缨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买红糖,她来到岳文轩的身边,小声问道:

  “哥,你那里有红糖票吗?我听他们说红糖挺紧俏的,平常的时候买不到,今天刚刚到货,所以大家都来抢。

  红糖不会过期,你那里要是有票,咱们也赶紧买了,免得以后想买买不到。”

  岳文轩在四个大头头那里搜刮了很多稀有票证,长期有效的部分都被他留了下来,那些有效期时间短的,要么被他卖掉换成了钱,要么被他换成了其他本省通用的票证。

  红糖票是生活中离不了的重要票证,岳文轩手里还有不少,他拿出一张五斤的交给岳红缨,又给了她十块钱,说道:

  “我这有一张五斤的红糖票,你去买吧,记得包装的时候都让他们分成一斤装的,回去之后给大爷和四叔各分上一斤。

  我看排队的人挺多,估计你一时半会儿的排不上,我先出去转一转,要是回来的晚了,你别着急,在门口等我就行。”

  “那你早点回来。”

  岳红缨最喜欢排队买东西了,高高兴兴的把票和钱接过去,匆匆忙忙的小跑着去排队。

  出了供销社,岳文轩在大街上到处转了转。

  一个乡村小镇,当然繁华不到哪里去,公社的重要处所都集中在了这条大街上。

  除了供销社之外,这条大街上的重要单位还有公社大院、公社派出所、邮局,以及两家饭店。

  在这条大街上走了一遭,岳文轩迈步走进邮局,给家里拍了一封报平安的电报。

  第二天早上起来,想到今天就要下地干活了,岳红缨心中有一些忐忑,还有一些期待。

  吃过早饭,岳文轩对红缨说道:“你先去大爷家和红梅汇合,第一天下地,你什么都不知道,跟着她走就好了。”

  “哥,你们慢慢收拾,那我就先走了。”

  岳红缨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担心第一天上工迟到被人说,宁可早走一会,也不能晚了。

  白雅婷把岳文轩当成了自己的新的攻略目标,所以这两天当中刻意教好岳红缨,看到她竟然不和岳文轩一起上工,疑惑的问道:

  “难道红缨没分到四队吗?怎么不和你一起走?”

  看到其他人也疑惑的看了过来,岳文轩解释道:“红缨被分到了果树队,和我走不到一块儿。”

  翟元伟已经插队两个多月的时间,自然清楚果树队的队员们更加清闲一些,心中别提多嫉妒了。

  他很想说两句酸话,但想到岳文轩的身份,又把来到嘴边的酸话咽了回去。

  从岳文轩的穿着打扮上就能看出来,他的条件一定很不错,而且他还是大队长的亲侄子,就更不能得罪了。

  其他人心里也各有想法,但无论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没有人口出恶言。

  左向群是真的为岳红缨感到高兴,开心的说道:

  “红缨太瘦了,这么小就下地干活,我一直担心她承受不了。

  这下好了,去了果树队就不用担心了,听说果树队的活计虽然繁琐一些,但劳动量并不大,最适合小姑娘了。”

  虽然在场的人都没有说难听话,但岳文轩还是趁机解释道:

  “原本果树队的这个名额应该是我大嫂子的,她担心红缨刚来插队适应不了,就把这个名额让了出来。

  我们本不应该抢占这个名额,但这是亲人们的一番心意,实在是推脱不了,只能答应下来。说实话,我这心里还挺惭愧的。”

第406章 上工初体验

  不管这个理由靠不靠谱,听了岳文轩的解释,大家更不好说什么了。

  上工的广播喊过之后,大家都不敢多做耽搁,三三两两的向外走去。

  左向群问道岳文轩:“还没问你被分到几队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也被分到四队了吧?”

  “你猜对了,我大爷、四叔他们都是四队的人,我当然也被分到了四队。”

  左向群高兴的一把搂住岳文轩的肩膀,“真好,那以后咱俩就是一队的人了。

  你来之前,只有我和董雨蒙被分到了四队,干活的时候男女一般不在一起,我一个人挺没意思的,以后有你和我作伴,就不愁没人说话了。”

  岳文轩对于性格开朗热情的左向群印象很好,当下大气的说道:

  “好啊,以后有哥罩着你,绝对不会让老乡吃亏。”

  “怎么你就是哥了,你知道我多大吗?说不定你得喊我哥。”

  左向群虽然觉得岳文轩的人不错,但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就当别人的小弟,他还是想争取一下,如果岳文轩能喊他一声哥,那可就太美了。

  “我四九年的,肯定比你大。看你长得跟个豆芽菜似的,就算年龄比我大,我要是喊你一声哥,你敢答应吗?

  要是你敢答应,以后有打架的时候,那你可得冲在前面。”岳文轩随意开着玩笑。

  “就算我年龄小,打架的时候,我也能冲在前面。”左向群有点惋惜,“没想到你还真比我大,看来以后只能喊你哥了。”

  “喊我一声哥,你不吃亏,你哥我本事大着呢,时间长了,你慢慢就知道了。”

  董雨蒙也是四队的人,大家都住在知青院,出门上工的时间一样,但她刻意拉开了一点距离。

  岳文轩回头看了看,董雨蒙距离他们两个有十几米,也就没有和她打招呼,继续同左向群说道:

  “董雨蒙一直都这样吗?上工都不和你走一起,她倒是挺谨慎的。”

  说到董雨蒙,左向群的神情严肃了起来,不再嬉皮笑脸,“她这个人真的不错,虽然出身差了点,但她本人特别上进,干什么事情都不落人后。

  她的体质不太好,猛然间下地干活肯定不适应,但她从来没有喊过苦喊过累,特别坚强。

  就是话少了点,可能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她很少和人打交道。

  尽管我们两个都被分在了四队,但也就是上工的时候能走一路,其他时间几乎没有交流。”

  岳文轩询问董雨蒙的情况,也只是想对她多做一些了解,毕竟三个人都在四队,以后打交道的机会肯定比其他人要多一些。

  赶到四队集合的地点,提前赶到的老乡都在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

  大爷家的老二岳文山特意早来了一会,看到岳文轩走了过来,赶紧迎过去说道:

  “文轩,赶紧跟我走,知道你来了咱们村插队,刚才有好多人问起你,以后还要再一起上工,我给你做个介绍,带你认认人。”

  四队的这些乡亲们有一些是本家,算是自家人,岳文轩刚来,肯定要和这些人打声招呼,好好的聊上几句才行。

  要是表现的太冷淡了,大家肯定会对他有意见,而且大爷和四叔的面子也不好看。

  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待在村里生活,岳文轩当然要表现的热情一点,没一会儿就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

  本来就是自家人,岳文轩说话又好听,见识也广,乡亲们都乐意和他说话。

  聊了一小会儿,四队的队长,也就是岳文轩的四叔岳锦河姗姗来迟,开始给大家分派任务。

  年轻的壮劳力,包括岳文轩和左向群,都给分配了疏通水渠的任务。

  这是个新任务,大家都没带合适的疏通工具,还得回家拿铁锹。

  岳文轩和岳文山一路往回走,左向群当然也跟在身边,三人先来到了大爷家里。

  岳文山也不急着拿工具去上工,反而把两人让到了屋子里,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白水。

首节 上一节 416/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