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432节

  知青们的自留地原本要划分到一起,但在岳文轩的要求之下,他们兄妹二人和顾冰雪的自留地另选个位置。

  大爷和四叔家的自留地都是挨着的,他也选择了这一块儿,有两家亲人照顾,他也就不用担心自留地的产量了。

  对于每一个村民来说,自留地的产量才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平均每人一分的自留地看上去很少,但一个人全年的吃喝却有三分之一来自这块地。

  要是自留地种不好,必然要饿肚子。

  知青们的自留地划分之后,马上就要种植秋季作物,一点都不能耽搁。

  对于自留地种植作物的选择,主要有两种,那就是玉米和红薯。

  多数人家的选择都是少量培育红薯,大部分用来种植玉米。

  岳文轩的情况特殊,不需要红薯充饥,就能保证三个人吃饱肚子,所以三分地都选择种植玉米。

  秋季作物种类繁多,有玉米、高粱、大豆、红薯、花生、芝麻等。

  播种完毕,也就标志着双抢的结束,村民们暂时不用那么忙碌了。

  来到大河村之后,过了三个月的集体生活,对于岳文轩来说,这样的体会不太好。

  主要是太不方便了。

  他明明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却碍于众多眼睛的注视,只能保持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水准。

  他早就想过搬出去住,只是因为刚来插队,不适合太过特立独行,所以才选择了过上几个月的集体生活。

  如今夏收结束,他对于知青和村里的情况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想要搬出去住,首先就要有合适的房子才行。

  他不得不过了三个月的集体生活,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本来的打算是自己出钱,在农闲的时候建两间房子,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现在却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上个月,村里的一个五保户老太太无声无息的走到了生命尽头,她的三间住房也就空了出来。

  老太太是军烈属,她的房子是十年前修建的,总共有三间住房,虽然只是土坯房,但因为保养的好,继续住上十年也没有问题。

  岳文轩在大河村待不了几年时间,他对于住宿的环境要求很低,只要能住就行,这三间土坯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要想获得通过,首先要获得大爷的首肯。

  下午下了工,顾冰雪和岳红缨先走一步去了大爷家,他在河边转了一遭,布袋子里装了三条大黑鱼,随后拎着进了大爷的家门。

  晚饭过后,爷儿几个喝着凉白开,岳文轩说道:

  “大爷,我有捕鱼抓兔的本事,在知青院里住着不太方便,我准备尽快搬出去住,你看行吗?”

  “当然好了,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你可以搬到你四叔家和文峰一起住,红缨和冰雪住在我这边,可以和红梅住一个屋。

  以后吃喝干活儿都在一块儿,这样多好。”

  大爷的提议是不错,但岳文轩同样也不想和两家亲人搅合在一起,还是单独吃住更方便一些。

  他便说道:“原本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但现在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刘老太太去世之后,她的那个小院不是空下来了嘛,你看我能不能住进去?”

  大爷略做思考之后,说道:“住进去倒也不是不行,但她的那个小院是集体出钱修建的,你们住进去肯定得给个说法,不然别人会说嘴。”

  “我可以给租金,如果还是不行,直接买下来也可以。

  其实我更想直接花钱买下来,就是担心这么做太过惹人注目,毕竟我是知青,本来有地方住,却非得花钱在外面买个房子,难免会被人议论。”

  大爷拿起汗烟袋来抽了几口,“出租金的话不太合适,村里没这个先例,不管是租金收的多,还是收的少,都不太好。

  你要是坚持想买,可以用我或者你四叔的名义和村里谈,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当年建这个小院是集体出钱,肯定有账目,明天我让李会计查一查。”

  第二天中午,大爷就派红梅把岳文轩给喊了过去。

  一见面,大爷就说道:“上午我就让李会计查过了,当年建这个小院一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

  李老太太已经在房子里住了十年,现在卖的话,价格肯定还得再低一点。

  我是以你四叔的名义和村里谈的,如果你一定要买的话,给一百一十块钱就行。”

  总共也没多少钱,价钱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岳文轩并不在意,只要这件事情能办下来就好。

  他当即掏出一百一十块钱来交给了大爷,这件事情也就算是定下来了。

  马上就要搬走了,在搬走之前,岳文轩肯定要和知青院的知青们说上一声。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聊天,岳文轩开口说道:

  “和大家一起住了几个月,这几个月的集体生活很开心,一想到要搬走,我还真的有点舍不得和大家分开。”

  沙平昌惊讶的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搬出知情院吗?你打算搬到哪儿住?”

  “前段时间刘老太太不是去世了嘛,她的那个小院被我四叔给买下来了。

  原本他打算把这个小院给文峰做婚房,这样还能省点钱,但文峰死活不同意,坚持要新盖一处房子。

  我四叔拗不过他,再加上家里还有点积蓄,就算新盖一处房子,钱也是够的,最后没办法,我四叔还是答应了文峰的要求,刘老太太的土坯房也就空了下来。

  房子总是空着不住,很快就会损坏,前两天四叔问我要不要搬过去住,我也就同意了。

  再过几天,我可能就要搬过去住了,提前和大家说一声。”

  这个消息太突然,大家都没什么准备,同时也都有点舍不得。

  肖海燕拉着岳红缨的手,埋怨道:“红缨,你瞒得可够紧的,这么大的消息,怎么也不提前和我们说一声?”

  岳红缨委屈的说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我哥根本就没有和我说过这件事。”

  岳文轩不想让这个消息过早的传扬开来,也就没有告诉妹妹和顾冰雪。

  他略带歉意的对妹妹说道:“本来我不打算搬过去住,咱们都是知青,住在一起多热闹,也就没有和你们说起这件事。

  现在是雨季,四叔担心没人住的话,房子坏的太快,今天又找我说这件事,我也是无奈之下才答应下来的。

  这不一有决定,赶紧就和大家打招呼。”

  岳文轩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虽然大家都不舍得他就此搬走,但也不好拦着。

  随后的几天,岳文轩抓紧时间收拾屋子以及添置生活用品。

  刘老太太去世之后,屋子里的家具和生活用品都已经被较为亲近的族人们给搬空了,除了那些不能动的土炕和灶台,屋子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就连柴棚里所剩不多的柴禾,也都被搬得干干净净,一根树枝都没剩。

  岳文轩本来就不打算要一个去世老太太的东西,家里边什么都没有,倒也省了他找理由送人了,反而更加符合他的心意。

  找本村的木匠打了一些必要的家具,又去了两趟县城的百货商店,所有的生活用品很快都添置齐全。

  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岳文轩三人正式从知青院搬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搬家是大喜事,知青和亲人都要请一请。

  搬家的第一天,东西是知青们帮着一起搬运过来的,当天中午,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宴请所有知青。

  几个女知青一起动手,蒸了一大锅白馒头,主菜是铁锅炖大鹅。

  岳文轩提前一天在老乡那里买了一只大鹅,满满炖上一大锅,足够知青们大快朵颐了。

  为了庆祝乔迁之喜,他还提前买好了几瓶本地白酒,女知青们都表示拒绝,但男知青们都喝得很开心。

  吃着香喷喷的大鹅肉,喝着醇厚的美酒,小院里欢声笑语不断,这是知青们来到大河村插队之后过得最开心的一天。

  第二天,岳文轩宴请亲人和几个村干部,主食还是白面馒头,主菜则换成了铁锅炖鱼和红烧兔肉。

  岳文轩和几个村干部的关系,本来就相处的很好,不时的聚在一起喝上一次,关系自然越来越亲近。

第421章 争取民办教师岗位

  岳文轩新买的小院一共有三间土坯房,他自己住了东屋,岳红缨和顾冰雪选择了住西屋。

  中间是堂屋,本地人都是用来做厨房和餐厅。

  堂屋的东西两边是两口大灶,每一个灶上都有一口八印大锅,平常蒸馒头、炒菜,都靠这两口大锅。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刚刚搬到小院儿,岳红缨和顾冰雪很开心,但她们接手做饭这个任务之后,才知道过日子的不容易。

  同大娘和四婶交流之后,她们这才知道,要想把日子过好,就连日常用的柴禾,都有很多节俭之道。

  平原地区没有让人随便砍伐的树木,日常做饭用的柴禾也很紧张,不节俭的话,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春夏秋还要更加节俭一些,以便留出更多的木材给冬天取暖用。

  虽然大河村地处北方,冬天很冷,但农村人买不起煤炭,冬天取暖也只是靠做饭时烧柴的那点热量,即便有火炕,也并不怎么热。

  主要还是平原地区缺少树木,一年到头分的那点儿柴禾也只够日常做饭的,根本就不够用来取暖。

  大河村有果树,每家每户还能分到一些修剪下来的树枝,比起其他村的农户来,在木材的用量上,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刚刚搬家,岳文轩三人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来做饭的柴禾不够。

  以前村里专门分配给知青院的木材都已经烧光,现在知青院做饭也是用的夏收时刚刚分配的麦秸。

  麦秸本来就不多,岳文轩搬家时也没好意思把三人的那一份儿搬过来。毕竟不值什么钱,不好算计的太过精细。

  但日常做饭就少不了要用柴禾,暂时这几天用的木柴都是大爷和四叔支援的。

  两家的木柴也不多,他总不好一直张口讨要。

  没办法,岳文轩只能使用钞能力。

  县里有一家家具厂,有大量废弃的碎木块,一般都会分配给内部人员使用,同时也对外出售,但买的人不多。

  城镇居民每个月都有煤票,对于木材的需求并不高,家具厂的碎木块定价偏高,自然也就不好卖。

  岳文轩花了五十块钱买回来两大车,不算取暖的话,足够三人一年的用量。

  但他对外不敢说是花钱买的,只说是托了朋友的关系,好不容易才拉回来的。

  他要是把实情说出去,恐怕就连大爷和四叔也得骂他是败家子。明知道自己的做法难以被乡亲们接受,他当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花了五十块钱买了两大车碎木头,岳红缨终于实现了烧柴自由,不再为每天做饭没有柴烧而发愁。

首节 上一节 432/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