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5节

  采参有一套规矩。

  从进山,到寻参,再到采参,每一步都是相当不容易。

  尤其得把其中一位“老神仙”伺候好喽。

  赶山前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祭拜“老把头”。

  “把头”可以有很多,但“老把头”也就是“山神爷”不超过五个。

  祭拜也不是随便鞠个躬,磕个头就完事儿的,那规矩老多了……

  而东北只认最后一个,这位“山神爷”来历一般经历不一般。

  清时期的华北、中原、山省等几个省的普通老百姓遭遇天灾人祸。

  为了吃上一口热乎饭,得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人烟稀少、土地肥美的关东地区拓荒,扎根。

  过山海关有好几个省的人,后来山省人是最多的。

  以前关东地区是大清老家。

  皇族可不傻,为了不让外来人祸祸关东,就把老家全部给封禁了,还派重兵把守。

  百姓们为了一口饭吃各显神通。

  冒险闯关的人太多了,“闯关东”也由此得名。

  这些人到关东以后,也不是直接就开始种田了,当时大部分地区可都是蛮荒之地,“北大荒”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

  大家不互相扶持很难生存下去,因此养成了东北人好爽好客的性格,遇到困难都会帮一把,除非仇怨太大。

  当时一部分开垦农田,另一部分就干起了看起来“不太正经”的事。

  搞什么采人参、淘金子、砍树伐木、采集蘑菇野果,打猎之类的,成为了“赶山人”。

  人参这东西可精贵,据记载,皇太极时期人参可以为朝廷提供约二百多万两白银收入。

  可以想象当时挖掘的多狠。

  人参值钱不假,但赶山更危险,好多人连人参的影子都还没见着就在路上被饿死、淹死、掉下山崖摔死,甚至被野兽吃掉。

  所以“赶山人”和当地人对于“山神”都怀有敬畏之心。

  不过这个“神仙”究竟长啥模样,那谁也说不上来。

  “山神”的传说也是有很多种的。

  最初的老虎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封为“山神”,因为他被追杀时逃到长白山。

  碰到了老虎,而后又得人参,他认为是老虎帮他得到了人参,卖了人参的钱去招兵买马打下江山。

  在民间传说里,这“老把头”有四个人,努尔哈赤、王稿、柳古。

  不过在东北民间名气最大的是孙良。

  他也是当时的“赶山人”之一。清初时,他生活的山省经历了大雪、地震、饥荒等大灾。

  孙良是个孝子为了给母亲寻药治病,作为最初开始闯关东人的一员。

  从一个叫“金口”的码头登船,晃晃悠悠地飘过了渤海,最终达到长白山。

  可他啥都不懂啊,游荡了一两个月差点饿死,一颗人参都没找到。

  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老乡叫张禄,是个经验丰富的赶山人,结伴而行后,张禄教了他很多赶山知识,两人终于挖到了人参。

  后来有一次两人走丢了。

  老赶山人都能走丢,可见山里多危险,不是谁都愿意拿命去赌的。

  孙良回到约定的地点信守承诺,原地等了兄弟三天三夜张禄都没回来。

  赶山人,讲共患难,同富贵,一起进的山,绝不能抛弃同伴,遇到路上结伙的也是一样,必须讲义气。

  他不能走,就进山去找,在山里迷了路,再也没走出来。

  将死的时候,咬破手指,在一块卧牛石上,写了一首绝命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

第32章 侯大包猎熊

  “路上丢了好兄弟,不见兄弟不甘心。”

  “家中有人来寻我,顺着古河往上寻。”

  “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神。”

  放山很危险的,大家不能背信弃义,遇到不仁不义的人,都不会搭伴进山。

  一个大棒槌值钱,心眼不好的会谋财害命。

  传说,孙良写完这首绝命诗,就死在这块卧牛石上了。

  可他人死了,尸体却不肯倒下,就直直的立在路边。

  因为他还惦记他的兄弟,死不瞑目,眼神还直直的望着前方。

  后来放山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敬重孙良的为人,就让尸体一直立在那儿。

  康熙知道了这事儿,带人专程到了长白山,果然看见了孙良的尸体立在那儿。

  感怀之下,就封孙良“老把头”,“山神爷”的称号,令他镇守山中,为放山人指引迷津。

  受封之后,孙良的尸体晃了晃,就要倒下。

  康熙赶紧让人砍下一颗树墩,给“山神爷”当板凳。

  从此,山里就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

  被砍掉的树墩不能坐,是“山神爷”的板凳。

  故事越传越广,孙良被民间尊为“山神老把头”之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赶山人把这一天当作老把头的生日进行庆祝。

  规模自然不小,跟过年差不多。

  以前赶山的、伐木的、狩猎的、淘金的、挖煤的甚至连山上的胡子都给“老把头”过节。

  东北的土匪叫胡子。

  “他俩要玩完!”吴猛下来啃冻梆硬的大饼子。

  吴昊被打断思绪没吱声。

  俩人对付一口等了半晌,侯大包和侯明终于走了,二人起身跟上,五十多里山路,越走越累,越走越慢。

  还要挑积雪少,雪硬的地方走,等到地方快下午三点多了。

  找个视野好的小山坡趴着,吴昊观察地势。

  前方几百米外是三个小山坡形成个小山谷,中间地势很低。

  四周灌木密集青石很多,这里不适合打猎,障碍物太多狗躲不开。

  关键人也躲不开跑不起来,换成他知道有熊也不打。

  食草动物打就打了,熊发飙可不是闹着玩的。

  山谷中间看不清,能看见两个人影往里走,吴昊吐槽:“要钱不要命了!”

  从小山坡下来领着吴猛绕个小圈来到侧面慢慢靠近。

  接近山谷二百米处上土坡观察,前面石头更多,侯大包出事不会往这里跑。

  而且隐蔽,视野还不错能清晰看见侯大包二人领狗往里去。

  “俩山炮!”吴猛低骂。

  这地方有熊肯定不能进,命没了要钱啥用?

  侯青刚刚也是这么想的,来到谷口就不停皱眉,技术不行也知道这里有坑。

  跟吴昊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学打猎技巧时,人家真不藏私。

  一般都是他忽悠吴昊才对。

  他爷吴大发那老灯不是什么好鸟,有可能坑人,吴昊那家伙绝对不会。

  侯明侯老二拿斧子防身,望向前方开口:“大哥,这地方真行么?”

  他属于混子,懂点不多,跟大哥混点吃喝。

  别看昨天他俩还因为他亲弟弟的事骂架呢,今天关系又好了很正常。

  能赚钱还打什么架?但不代表赚钱得送死。

  侯大包眉头皱起,想了想才道:“说不好啊,就怕找到了不好跑啊!”

  “三条狗行么?”侯老二瞅眼三条狗,如果它们能拖住熊还有机会打死,又不放心大哥枪法,没敢直说。

  侯青想到一颗熊胆五六百,干一年也赚不来,将背上的56式半自动拿在手里咬咬牙:“进去看看,实在不行,撒丫子跑路。”

  侯老二点头跟上,进山谷后放心不少。

  山谷得有一百多米宽,三百多米长,中间地势平坦,还有几颗树,积雪不多。

  离谷口五十多米靠近右侧有块巨石,上面挂满了霜,从正面能隐约看见下方地面有个洞口,偶尔还冒出白气。

  巨石下的地仓子。

  侯大包眼睛冒绿光仿佛看到一叠大团结,吴昊没骗人,正适合猎熊。

  不止有几颗树还有三个出口呢,就算一枪没打死也能跑。

  松开绳子,三条狗坐在那里吐舌头。

  侯大包脸色难看,地上有雪,帮狗离50米都闻不到,换成他家头狗绝对不会这样。

  “玛德!”骂了一句拿起步枪检查一遍。

  跟吴昊学的,每次用之前必须检查。

  侯老二将斧子别在后腰,掏出侵刀,和早准备好的棍子接在一起绑紧。

  侯大包等他准备好后带三条狗来到树下,此时距离地仓子只有二十多米。

  这个距离很危险,熊冲过来只需要几秒,可他没别的办法,树又挪不走。

首节 上一节 25/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