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62节

  旁边跟着的两个男学生也不停夸赞小肥啾,特别是那一歪头,对哪个年纪的人都非常有“杀伤力”。

  吴昊也喜欢几只小鸟,笑道:“明天我去抓飞龙,顺便试试能不能再抓几只小肥啾。”

  这种小鸟奶凶奶凶的,还不能用夹子打,用套子需要看着,不然套时间长了会冻死。

  冬天还看守不起套子,只能用大笼子抓老家贼的时候碰碰运气。

  这个季节黑天早,他领几人回家唠嗑准备吃饭,现在家里人多了,就不能总让老吴做饭了。

  高丽娟在大棚里听说家里来了贵客,特意让大喇叭和二媳妇做饭。

  四个荤菜全是野猪肉,还有四盆炒的青菜,所有菜都是用盆装的,不仅好吃还管饱。

  两个学生难以置信的看着八个菜,就算学校里有小大棚,冬天他们也是偶尔才能吃一次蔬菜,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豪气的。

  徐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这么破费,我有点不敢住这了。”

  他不是矫情,是这个年代几乎没有这么吃饭的人家。

  “咱家有,就是平时懒得做。”吴卫国说话非常豪横,多少带点吹牛比的意思。

  别人还没法反驳他吹牛比,人家里确实有啊。

  吴卫国说完心里也在暗骂:“青菜真他妈的真卖十块钱一斤,这回是富裕了!”

  家里有六万多块钱还没有一点饥荒,就算以后顿顿吃八个菜,那他家也吃得起,关键是野猪肉还不用花钱。

  吴昊招呼三人放心吃,把家里的好酒也拿出来给大伙喝,所有男人坐屋里炕上吃饭。

  女人孩子都在餐厅吃,他对上菜的大喇叭说:“大姐,这两天家里人多。”

  “你和二嫂每天在大棚里干活的时候提前回来做饭吧,让家里的人也过来吃,省的你们回家再做饭了。”

  大张啰和二先生不仅在这喂猪,遇到其他活也会帮着干,平时没技术活,给他们的工资就是四十一个月。

  他们全家都在这干活还不偷懒,供点饭也是应该的,关键是指望不上老吴。

  你说他懒吧,他还总去大棚,你说他不懒吧,他还没工夫做饭。

  爹妈都愿意干活,他还没时间,那就只能找人做饭了。

  过两天还会来一些客人,用两个做饭的才能忙得过来。

  二媳妇和大喇叭当然高兴了,冬天啊,顿顿有肉,顿顿有菜,八四年啥家庭才能这么吃啊!

  乐的满口答应着,以后大棚里的活会干,饭肯定也不会耽误事。

  一顿饭吃完,大人喝的高兴,小孩吃的开心,这时天也黑了,所有人出去看电影。

  要休息睡觉的时候,吴昊让徐教授他们住瓦房里,老头不干,平房就差个七脊尖而已。

  里面啥都不缺,空间也大,进门就是走廊。

  东西两边一面一间房,老头领两个学生只住一间,屋里有暖气,烀猪食的时候就烧炕了。

  新棉被铺上就能睡,吴昊等他们放好东西,领三人去洗澡蒸桑拿,解乏以后三人材回屋睡觉。

  男学生躺在老师身边,想到今天的经历跟做梦似的,轻声说道:“看电视机看电影蒸桑拿,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我感觉比地主老财家过得日子都好,有点不想走了,更愿意留在这干活。”

  徐教授总感觉这话有点不对劲,可是他又不顽固,想半天才憋出俩字:“嗯呢。”

  坐车长途劳顿累了,洗完澡也犯困,三人聊会天就睡着了。

  吴昊睡得也挺香,他还不到二十岁,身体强壮,一夜之间“满血复活”。

  早上吃完饭,让家人领徐教授三人去大棚,他出门找吴猛一起进山。

  昨天回来把枪还回屯部了,今天又借一把半自动和两颗手榴弹,如今家里有钱富裕了,打猎只是爱好,尽量不玩命。

  哥俩从卖店回到家就往卡车上装东西,米面油锅碗瓢盆,又带两张熊皮,这次进山不止是抓飞龙,也想多打点肉食供家里消耗。

  在卡车后面铺上跳板,将黑风和狗赶上车厢,又把抓老家贼的木笼子扔上去。

  二毛肚子又大一些,让它在家玩,只领大毛去。

  金雕还小,能守住家里这片领空就行,其实金雕也能在不密集的林子里捕猎,低空飞行抓黄喉貂就是玩。

  吴昊要去西南山里,怕老金雕把小金雕杀了,它现在可认不出是不是自己幼崽了。

  不带小金雕就是让它俩保持距离。

  将最后一个大爬犁装好,哥俩拿枪上车直奔草场,十二月份,草场里的雪只有十多公分厚。

  吴昊尽量开慢一些,因为看不见雪下面的路,车轱辘很容易掉进兔子洞里。

  空车是陷不住的,就怕突然停车伤到后车厢站着的黑风。

  马其实挺厉害的,车跑起来它都能稳稳站着,这点,它比狗厉害多了。

  前面车头里的大毛就舒服了,它个头小,可以趴在座椅上,还不时张嘴打哈气。

  哥俩开车赶路两个小时,拐弯往南进林子走了二百多米停下,前方小路,卡车开不过去。

  接下来的路,只能靠黑风拉爬犁前进。

  吴猛下车走到前面拍拍车头笑道:“咱俩走路需要两天,坐车屁大功夫就到,还是有车好啊。”

  “去山里面还得用两天。”吴昊说着招呼吴猛一起往下卸爬犁。

  卡车放这丢不了,南面和草场西边全是林子,那些小路卡车开不过去。

  偷卡车往北过界河会被老毛子打出屎,往东只能去屯子那边。

  就算屯子里的人以为是他开车往南去了,但是南边还有屯子呢。

第273章 驯鹿群

  军绿色老毛子风格的卡车,全镇子都知道是谁的,林场那边经常有汽车出入,看见陌生人在路上开这辆车。

  怀疑之下就会堵住,发现偷车,屎也会被打出来,关键是偷走都卖不出去。

  如今个人没有车也不能买,公家需要确定来路才会买,这辆卡车的目标太大,开哪里去都会被找到的。

  吴昊不怕车丢,给黑风套上扒犁,让吴猛抱着大毛,领狗顺山路直接往南走。

  他要去獾子岭,狗獾不仅油值钱,肉也好吃。

  这么远的地方没几个猎人会来,如果不是土车子总找猞猁杀“房东”,狗獾早就泛滥了。

  獾子岭东面有一片六七百平的草场,那里有野鸡飞龙和兔子,老家贼数量更多。

  抓獾子顺路抓飞龙和老家贼,三全其美,如果遇到别的动物也会打。

  这次他就是要多在山里呆两天,因为是开车来的,不怕打猎物多了运不出去。

  秋季打猎有一定危险,进山可能会发生意外,就像开车一样,人不撞动物,动物也会撞人。

  冬天林子里视野开阔,打猎安全性就高多了。

  前两年有灾,附近猎物被打跑了,经过今年上半年的休养,产崽的动物多,从森林深处出来的动物也不少。

  猎物多了,打猎的人也多,大部分人在屯子附近下套子,抓野鸡兔子之类的。

  一张兔子皮能卖一块钱,平时套到两只兔子也是意外之财,打到傻狍子还能解决肉食问题。

  邓六子和张老三的伤早养好了,偶尔去林场干活,大部分时间都会打猎。

  狐狸和黄皮子值钱,抓它们比上班强多了,有些人经过一次死亡就会胆小。

  他俩领狗不往远走,进西边山里也就走三四十里路,打一两天猎就回家。

  也许邓六子更怕遇到吴昊,不知道咋开口叫老叔。

  有些人经历过多少事都不怕,比如张亮,这逼命硬,胆还挺肥,自己拿着炮就敢往南深入四五十里打猎。

  还有敢走更远的猎人,邓大六胆也肥,他不和张亮找别扭了,领着更胆肥的邓小六进西边山里。

  前段时间他俩在刚入冬的时候抓过水獭,一只就能卖好几十,比去林场干活强。

  俩人进山一次也不贪心,能抓两只就行,这次进山背着熊皮挎着包,带些干粮和水壶,有张亮的前车之鉴在,他俩准备的东西也挺齐全。

  十二月份的冰层太厚,已经抓不了水獭了,抓狗獾同样值钱,他俩昨天抓到两只。

  獾子岭很大,东边有些小獾子洞,那里面獾子不多。

  他俩同样会用火耗子烧洞,但是打猎同样需要“本钱”。

  耗子也算本钱,人在山里想抓到耗子是很难的,从家里带,用柳树条编织的小篓子装,这需要保证耗子不冻死,还要喂食物。

  一次带三只,也许只剩一只活的,如果全死了,那只能在山里想办法抓。

  所以呢,只能烧一个獾子洞,抓两只獾子就能卖七八十,值得跑一趟。

  不是谁进山都能满载而归的,吴昊是满配,有狗有貂还有金雕,基本上是啥猎物都能打,还不少打。

  邓大六哥俩只有两把枪,彼此都有个猎人爷爷,遗产也留下不少。

  但是邓六子用狗,当儿子的就没招了,没有爹赚的钱多,只能把狗让给老子用。

  本来抓到两只獾子是值得高兴的事,可惜邓大六把脚扎了,用鞋底子把血拍出来,擦干净以后发现伤口稍微大了点。

  不算严重却耽误赶路,俩人往东没走多远就找个被风的地方笼火休息。

  他俩正在那片草场南边七八里处。

  正吃烤肉呢,看见北面飞起一群老家贼迟迟不敢落下,盘旋半晌飞走了。

  食草动物不会把鸟群吓这样,如果是食肉动物,如果是猞猁,打到一只发的就是横财。

  邓小六非要去看看,邓大六不想去,但架不住弟弟劝,最后妥协了,现在马上天黑了,只能等明天再去。

  进山赶路走两三天是很累的,本来俩人体格就不强壮,这一觉睡到吴昊进山,他俩才醒来吃干粮。

  简单对付一顿就往北走,如果到草场发现是猞猁脚印,那就可以去它前进方向蹲守。

  邓大六脚疼,背着行礼和狗獾走的慢,邓小六才九十多斤,根本指望不上他分担。

  他俩往北去,吴昊和吴猛牵着黑风领狗往南走。

  双方中间这片草场附近的地形很有意思。

  草场西边林子地势高,进去需要爬两米多长的小陡坡,人想上去挺费劲,而且这片林子密集,南北有四五里长。

  这片草场从东到西只有不足二十米宽,东面是一道下坡,然后上坡进林子。

  中间形成一道沟,这条沟南北长四五里,沟东面的林子里还有类似的沟。

首节 上一节 262/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